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胃肠炎

幽门螺杆菌检查方法大全

可能有部分朋友对幽门螺杆菌认识并不多,这是一种可生存在十二指肠和其他消化系统部位上的微需氧细菌,可导致肠胃出现严重疾病是,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它的存在,懂得检查的方法。

目录 幽门螺杆菌是导致口臭的细菌 幽门螺杆菌检查方法大全 幽门螺杆菌越来越耐药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日常保健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1幽门螺杆菌是导致口臭的细菌

  自从1983年澳大利亚马舍尔医生以"自我献身"精神,自已口服了幽门螺杆菌后,患上了口臭。胃镜检查见其胃黏膜糜烂为急性胃黏膜病变。目前初步认为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愈合及复发密切相关,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始发因素,这是粪-口传染、口-口传播的疾病,有家族聚积现象,家庭内可存在传播现象。儿童也可被感染,易感年龄在5-8岁左右,此病有传播性,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如何判断患口臭肯定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呢?可选择以下诊断方法:㈠非创伤法:1、抽血查抗幽门螺杆菌抗体。2、C(13)-呼吸实验:准确但价格高。㈡创伤法:1、胃镜检查时行快速尿素酶测定。2、胃镜时取活检送病理进行嗜银染色查幽门螺杆菌。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药物有抑酸药、抗生素及铋剂等。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疗效高、副作用小的方案为宜。

2幽门螺杆菌检查方法大全

  1.C14呼气试验:

  C14呼气试验的原理:

  由于C14非常稳定,因此经常作为标记物出现。在幽门螺杆菌C14呼气试验中,受检者口服尿素C14胶囊后,如果胃中有幽门螺杆菌,其产生的尿素酶能迅速将尿素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气,二氧化碳经血液进入肺而排出体外,将排除的14CO2气体(带有标记物)收集后,在仪器上测量,即可判断胃内有无幽门螺杆菌。

  2.C13吹气实验

  C13呼气试验原理介绍:

  因为HP细菌内有尿素酶,当它在胃内遇到吞下的13C-尿素,就会把它分解成13CO2,13CO2经胃肠道吸收经血液循环到达肺后随呼气排出。我们只要收集呼出的气体,测定其中的13C标记的13CO2,就可准确地证明有没有HP感染。

  正常人没有HP,13C-尿素不分解,13C-尿素经泌尿系统排出,呼出的气体中就没有13CO2。

  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体内有幽门螺杆菌,能够将13C-尿素分解,所以呼出的气体中就有13CO2。

3幽门螺杆菌越来越耐药

  许多医院消化科的大夫感叹道:现在治疗幽门螺杆菌病越来越困难了,原来敏感性较强的抗生素一次性根治率可达90%多,如今使用同样的药物,根治率却往往下降到40%~60%,而且治疗时间越长,治愈的希望越小。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幽门螺杆菌病防治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分析说,滥用抗生素和随意延长服药时间是幽门螺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有的医生在未得到明确诊断依据的情况下,仅凭感觉给患者使用抗生素;原本一两周就能奏效的药,药方一开就是“3周一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已知某种抗生素在患者身上失效,还反复使用。这些都人为导致了胃肠菌群失调、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加重,不仅浪费了卫生资源、增加了医疗费用,还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值得注意的是,有专家对目前检验幽门螺杆菌常用的快速脲酶试验法进行了诊断评价,结果发现其中12%为假阳性,10.2%为假阴性,总不符合率高达22.2%。因此,要提高诊断准确率,最好采用分离培养法或同时使用两种检验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论才更加可靠。

  专家们认为,没有必要对每一个幽门螺杆菌携带者都进行根除治疗,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已患有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的患者,以及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期胃癌术后,必须根除幽门螺杆菌;而对于慢性活动性胃炎、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或有胃

  癌家族史的患者,则支持根除幽门螺杆菌;但那些无症状、无危险因素,仅以预防胃癌为目的人群,不支持作根除治疗。此外,应尽量采用联合用药,以避免单一用药可能产生的耐药性。已有耐药迹象的患在治疗前,最好先做耐药性试验,以便选择敏感性强的药物。

4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日常保健

  随着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的深入,幽门螺杆菌被定性为各种肠胃疾病的重要元凶之一。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种能在胃酸环境下生存的细菌,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应该注意自身的保健。

  1、仔细刷牙,牙菌斑和龋齿会培养出幽门螺杆菌,而认真、仔细地刷牙是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最好能做到每餐后刷牙,即使做不到,也最好做到早晚一次刷牙,餐后漱口,以减少进餐中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可能;

  2、餐前洗手,餐前有没有洗手,或是生吃瓜果时是否洗净、去皮,是直接影响是否会将幽门螺杆菌带入体内的关键原因之一。据统计,没有这些良好习惯的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居高不下。因此,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要做到餐前仔细洗手;杜绝生肉 有不少人喜欢吃三成熟的牛排,或是吃火锅时肉还没有烫熟就吃。

  3、研究发现,喜欢吃生肉的人比吃熟肉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幽门螺杆菌。此外,槟榔中的槟榔碱能有效对付幽门螺杆菌,它能够让幽门螺杆菌失去胃粘膜的黏附能力,最终被排出体外。

5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目前全球将近一半人都感染幽门螺杆菌,可有些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幽门螺杆菌。特别是居住环境拥挤和不卫生的地区更容易发生感染幽门螺杆菌。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接触呕吐物和粪便导致传染和蔓延。既然幽门螺杆那么广泛,必须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

  1、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定时定量、易消化、细软食物,忌辛辣食物等原则。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幽门螺杆菌传染力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餐具、分辨等途径传染。

  3、为了更好的避免再次感染,尽量进行饮食调理,实施分餐制度,以免发生二次传染、三次传染的现象。

  4、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所排除的呕吐物、粪便要得到及时的清理,应尽量做到消毒。

  5、勤洗手,手上细菌是最多的,平时家长一定要督促小孩多用肥皂洗手,可以有效避免幽门螺杆菌通过手部进入口中。

  6、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就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预防胃病与胃癌的重要措施。不少婴幼儿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与大人口对口喂食有关,所以这种口对口喂食的习惯一定要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