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到了6周岁左右就进入了换牙时期,在这儿阶段家长要格外的注意一些事项。每一个儿童在换牙期的表现都是不同的,到了这个时候家长应留意孩子的乳牙和恒牙的状况,要及时的去看牙医,否则生长出来的牙齿会不齐。
目录
1小孩子换牙期也应认真刷牙
牙齿的健康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都知道的,对于孩子的牙齿保护也是很重要的,小孩子也是都会经历换牙期的,但要注意小孩子换牙期也应认真刷牙。
从孩子5岁左右开始一直持续到12岁-14岁,乳牙会陆续生理性脱落,最后被恒牙所替代。医生提醒家长们,换牙期乳牙非正常脱落(如龋病、外伤等),要带孩子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以保障恒牙的正常生长。
至于自然脱落的乳牙,只要注意好日常护理即可。孩子乳牙脱落时会有正常的小部分出血,在饮食上不宜吃过热食品,可吃些凉的食物,也可用凉毛巾敷在牙侧面部,以减少出血。
对于已有乳牙脱落的孩子,可以给他们多吃一些易咀嚼、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鸡蛋汤,蔬菜汁等;并及时补钙以满足牙齿生长的需要,虾米皮、海带、紫菜、酥鱼及动物骨头汤的含钙都很丰富,另可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因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能促进钙的吸收。
换牙期乳、恒牙共存,口腔清洁卫生十分重要,要给孩子选用儿童牙刷(软毛)和牙膏,督促孩子餐后漱口,早晚要用正确的方法认真刷牙,清除“死角”。
当孩子用舌头舔松动的牙齿或新萌出的恒牙时,家长要及时制止,以免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或上下牙齿咬合不良。
上述就是对小孩子换牙期也应认真刷牙的介绍,现在应该知道了吧,换牙期间也是有需要注意的地方的,一定要多注意,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2儿童换牙期应注意什么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换牙期之后能有一口整齐的牙齿,那就要在换牙期注意很多的问题,当牙齿能动的时候要选择及时的拔掉,这样新的牙齿才能顺利的长出来,不会倾斜。
一、儿童换牙的时间
人的一生中都要长两次牙齿,即乳牙和恒牙。乳牙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长齐,恒牙28-32只(智齿的数目0-4),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智齿因人而异),那么换牙期通常是在宝宝6-12岁期间。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左右对称先下后上是对于同名牙而言的。
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在4岁多,或者迟至7-8岁的,不必担心。自然脱落的乳牙没有根,脱落面呈蚕食状,父母应该注意观察,不要跟乳牙牙根折断相混淆。宝宝最先长出的恒牙到底是哪颗,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说,通常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个恒磨牙是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长出来的,叫做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萌出稍早或同时。另一种说法是宝宝先换的是下排正中间的两颗门牙,牙医说每个宝宝可能会有不同。然后呢,宝宝7-8岁时长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8-9岁长上侧切牙,9-12岁长第一,二双尖牙,10-12岁长恒尖牙。
到了换牙期,家长需要注意什么呢?
二、儿童换牙的注意事项
1、留意孩子的乳牙和恒牙的生长情况,定期去看牙医,以便发现问题及早解决。家长如果发现乳牙旁边有恒牙长出,但乳牙未脱落,形成了双排牙,这时家长要尽早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另外,如果上颌门牙缝隙过大、畸形牙齿从上门牙位置长出、一颗门牙从异常位置长出,这说明可能有一个地方长多颗牙齿的情况,要到医院就诊。
2、每天督促孩子刷牙,早晚各一次,预防龋齿。儿童刷牙选用儿童专用的牙膏和牙刷,刷牙方式正确,时间大概两分钟到三分钟。除了刷牙,孩子每次吃完食物最好漱一下口,保持口腔卫生。
3、孩子换牙期间要多吃纤维素高、有一定硬度的食物,比如牛肉、胡萝卜、芹菜、玉米等,保持对乳牙的刺激,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另一方面通过咀嚼运动,促进牙床、颌骨和面骨的发育。现在我们吃的食物过于精细,咀嚼过少,使颌骨的发育不足,结果很多儿童恒牙萌出后空间不够,牙齿拥挤错位,影响牙齿美观和功能。另外,让孩子多吃硬食物、含蔗糖少的食物,少吃零食。
4、及时纠正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如吐舌咬舌,咬手指头或铅笔,用舌头舔牙齿等,这些坏习惯都会影响孩子牙齿的生长,导致牙齿变形。
5、要特别保护孩子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颗恒磨牙。因为新萌出的牙齿表层钙化不足,耐酸性差,容易龋坏。新恒磨牙萌出后一年内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做窝沟封闭,预防被蛀掉。窝沟封闭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止龋齿的方法。
6、要照顾好孩子,尽量防止外伤导致牙齿缺失。儿童牙齿外伤脱落后,要找回脱落的牙齿,牙齿表面比较脏的话,立即用清水冲洗掉脏物,放入牛奶或水中尽快到医院就诊,可以做脱落牙齿再植固定。
处在换牙期的孩子一般都要注意一些饮食习惯,要多吃纤维素高、硬度的食物,这样咀嚼有主意磨合牙齿,及时的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用舌头去添掉的牙的空缺,这样很容使新牙倾斜。
3宝宝换牙期如何护理
宝宝的健康护理是都很关注的,现在也是有很多的人都很关注孩子的换牙时期,那么宝宝换牙期如何护理?
在换牙期,乳牙与恒牙共存,恒牙刚刚萌出,特别是作为“咬合关键”的“六龄牙”,体积大、咬合面窝沟多,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加之多数儿童不爱刷牙,喜食甜食,常常发生龋坏,一旦发生,应及早治疗。此时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正确地刷牙。
在换牙期,乳牙松动即将脱落时,儿童常习惯用舌舔松动的牙,这是一种不良习惯,会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应及时给予纠正,以防错位咬合——— 即牙排列不整齐。
换牙期乳磨牙易患龋病,如龋齿引起根尖病,可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萌出,因此要注意乳磨牙龋病的及时治疗和预防,决不能有乳牙迟早要换,坏了也不必治的错误观念。应当尽量使乳牙保留到恒牙萌出,如乳牙过早缺失,常导致继发性恒牙萌出间隙不足而引起牙列不齐,甚至导致恒牙埋而不出。
孩子到六七岁左右,恒牙就开始陆续萌出,替换原有的乳牙。有些孩子恒牙虽已萌出,乳牙却常常不肯“让位”,形成“双层牙”,造成恒牙排列不整齐。引起乳牙滞留迟脱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孩子进食过于精细,没有充分发挥牙齿的生理性刺激。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咀嚼食物能促进乳牙牙根的生长发育以及自然吸收、脱落。
因此,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让孩子多吃些海蜇、花生、甘蔗等耐嚼食物,以保持对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当孩子门牙和后磨牙都已萌出,可给其增加些芹菜、玉米、苹果等食物,使换牙顺利完成,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牙齿。
宝宝换牙期需要较多的钙,因此就要注意给孩子加强营养,多吃些富含维生素和钙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牛奶等。
以上就是对宝宝换牙期如何护理的介绍,现在应该是有了解了吧,一定不要忽视了对孩子的健康护理,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
4小孩换牙期可否做牙齿矫正
我们知道,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虽然乳牙伴随时间短,却也是最容易引发牙病的阶段,所以我们不能忽视。那么,小孩在换牙期间出现牙齿问题,能不能做牙齿矫正呢?一起来听听儿童牙科专家是怎么说的!
儿童牙科专家介绍,小孩子换牙时期除了以下情况外,一般不需要做矫正。
(1)不良习惯严重影响牙颌发育。如咬下唇习惯,吃手指习惯,口呼吸习惯,吐舌习惯。
(2)个别牙严重错位,如扭转牙,个别牙反合(上牙咬在下牙的里面)。
(3)严重的上颌骨或下颌骨骨骼畸形,如表现为前牙过分前突,嘴唇前突,兜齿。
儿童牙科专家说,小孩在换牙的时候还会出现一些暂时性的错合,这些情况包括:轻度拥挤,门牙间有缝隙,咬合深。家长们看到这些情况,请不必担心。随着孩子的逐渐生长,这些错合会逐渐消失或缓解,所以没有必要进行矫治。
5儿童换牙期好习惯可预防牙齿畸形
儿童牙齿畸形是父母极为关心的问题,因为儿童时期的牙齿畸形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就会给孩子的口腔健康造成长久的损害。和美口腔专家指出,在长达6—7年的换牙期间,儿童通常易出现很多不良习惯,如咬指甲、咬唇、咬舌、伸舌、舔牙等,可直接影响牙列不整齐美观、面部发育不对称,从而留下容貌上的终身遗憾。
因此在儿童换牙期间,家长应关注孩子牙齿的情况,有的孩子恒牙虽已萌出,但个别乳牙仍不脱落,此时应到口腔科拔除,不然新牙会长为畸形;对于个别顽固的牙齿,应配戴矫治器以协助纠正。
牙齿排列不齐对孩子的危害
良好习惯可预防儿童牙齿畸形
牙齿长在上下颌骨上,形成一个整齐的形似马蹄样的牙弓,上面的叫上牙弓,下面的叫下牙弓。
上下牙齿咬合时,上前牙应在下前牙外面2~3 毫米,并覆盖住下前牙牙冠长度的1/3。上下牙齿并非一个正对着一个,除了下颌正中切牙及上颌第三磨牙与相对的一颗牙齿接触外,其余每颗牙齿总是与相对的两颗牙齿接触,互相交错,达到最大的接触面积,这在医学上称为“咬合关系”。
牙齿的这种关系能很好地咀嚼食物,维持面部和牙齿的美观,牙齿之间也不会嵌塞食物。牙齿长得不整齐,上下牙的咬合关系就可能发生错乱,出现牙颌畸形,影响发育、健康、功能和美观。(儿童口腔正畸的特点和最佳时间)
①影响发育:某些牙齿排列不齐,会妨碍上下牙弓颌骨的正常发育,使畸形愈来愈严重。例如,前牙反,下前牙盖在上前牙的外边,下牙弓阻挡了上前牙向前的发育,使上颌骨的发育也受到影响;而下颌骨过度地向前发育,造成面部中央凹陷的畸形。
②影响健康:由于牙长得不整齐,或咬合关系不正常,嚼东西就很不得劲,且不能将食物嚼细。大块的食物吞咽下去,加重胃肠的负担,时间长了容易引起胃肠疾病,以致影响身体健康。
③易患牙病:牙齿排列不整齐,就很难保持口腔清洁,由于刷牙不容易刷干净,牙垢常堆积在牙缝中,形成细菌滋生繁殖的理想场所,使牙齿容易发生龋齿,牙龈也很容易发炎。有些咬合关系不好的牙齿,咀嚼食物时,个别牙齿上下相互冲撞,牙齿经常受到不正常的压力,使牙周支持组织、牙周膜及牙槽骨受到过重的冲撞力,引起牙周组织的疾病。
④影响美观:牙弓前突或前牙拥挤错乱,会使面部呈现开唇露齿。反使面部下颌前突、下嘴唇突出于上嘴唇的前面,上嘴唇瘪进去,像没牙的老太太嘴一样。
⑤影响功能:牙齿不齐,使上下牙接触面积减少或根本无接触,除了可减低咀嚼功能外,还会使发音不清,尤其是齿音发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