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刚刚进入妈妈的身体,收获喜悦的同时妈妈们也开始担忧了,尤其是饮食方面,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真是让人手足无措。一些比较有经验的妈妈们会说,只要不吃海鲜以及其他寒凉性食物就好了,那么虾这种食物孕妇可不可以吃呢?孕妇可以吃虾吗?
目录
1孕妇能吃明虾吗
孕妇可以吃虾吗?有人说,虾的营养价值很高,孕妇可以吃;也有人说,虾是水产品,孕妈妈们需谨慎食用。那么孕妇到底可不可以吃虾呢?
我们的建议是,孕妈妈们可不可以吃虾,需要看体质,对虾不过敏的孕妈妈是可以吃的,只需要注意适量即可。虾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对孕妈妈和胎儿都有益;并且虾还具有通乳作用,孕妈妈们适当吃点儿没事。
那么孕妈妈们怎么看自己是否适合吃虾呢?
建议:孕妈妈们在吃虾的时候,开始的时候要少量的吃,如果吃了之后没什么不良反应,那么就说明是可以吃虾的。
如果孕妈妈们有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或者病史的,那么是一定不能吃虾的。
另外,孕妈妈们还需要注意吃虾的同时不可吃含鞣酸的说过,如葡萄、石榴、柿子等,同吃会引起肠胃不适。建议间隔2小时。
2适合孕妇吃的虾做法
孕妈妈们吃虾有着诸多好处,那么适合孕妈妈们吃的虾的做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介绍两种适宜孕妈妈食用的虾做法!
清炒虾仁
材料:虾仁、蛋清、黄瓜、胡萝卜、罐头竹笋、芝麻油、味精、料酒、淀粉、大葱、生姜
做法:1、将虾仁洗净,用蛋清、淀粉、盐拌匀。
2、黄瓜洗净与罐头竹笋一起切成菱形片;胡萝卜去皮洗净切小片,用开水烫一下。
3、炒锅烧热,放入花生油,烧至三成热,放入虾仁,翻炒几下,捞出控油。
4、另起锅,倒入芝麻油烧至五成热,放入竹笋片、胡萝卜片、黄瓜片,炒熟并捞出控油
5、原炒锅烧热,倒芝麻油六成热时,投入葱姜末煸炒出香味,加入虾仁、配菜和调味料,炒匀后装盘即可。
鲜虾瘦肉粥
原料:瘦肉、鲜虾、大白菜、粳米、精盐、清水、麻油
做法:1、将瘦肉洗干净切片,放入碗内,放入麻油和少量盐腌一会。
2、将虾洗干净去头和壳,虾肉可切成碎米粒状。
3、取大白菜叶子洗干净切成碎米粒状。
4、粳米淘洗干净,放入装有开水的锅中,继续烧开,再放入瘦肉。
5、再次煮开后将瘦肉捞起剁成肉末后再放到锅里面煮。
6、煮开后放鲜虾、精盐、姜丝,改小火熬煮成粥,放入大白菜煮2分钟,倒入适量麻油即可盛起食用。
点评:口感润滑,营养丰富、鲜咸适口。
3明虾的营养成分
营养元素含量(每100克)营养元素含量(每100克)
热量85大卡胆固醇273毫克
钾238毫克磷189毫克
钠119毫克钙75毫克
镁31毫克硒25.48微克
蛋白质13.4克烟酸4毫克
碳水化合物3.8克锌3.59毫克
脂肪1.8克维生素E1.55毫克
铁0.6毫克铜0.09毫克
核黄素0.04毫克锰0.02毫克
硫胺素0.01毫克
4明虾的食疗作用
明虾性温湿、味甘咸,入肾、脾经;
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
适宜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瘙痒、皮肤溃疡、身体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病人食用。
明虾[1] 体内很重要的一种物质就是虾青素,就是表面红颜色的成分,虾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一种抗氧化剂,颜色越深说明虾青素含量越高[1]。广泛用在化妆品、食品添加、以及药品。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虾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
5立虾和明虾的区别
对虾 就是明虾俗称 大虾 明虾 青虾(雌) 黄虾(雄) 拉文种名 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 英文种名 Prawn 分布区域 主要在黄、渤海区,东、南海也有少量分布。 资源量 近30年来,采取科学管理措施,对虾的资源量大体保持比较稳定的善。但也发生过补充型捕捞过度和现象, 因而影响到后代数量的减少,直接影响到渔获量的下降。据调查,秋汛对虾资源数量和它们的亲体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不低于5%置信的相关关系。 濒危等级: 名贵 节肢动物,身体长15-20厘米,甲壳薄而透明。第二对触角上的须很长。肉味鲜美,是我国的特产之一。主要产在黄海和渤海湾中。过去市场上常成对出售,所以叫对虾。也叫明虾。 对虾是十足目对虾总科对虾科的1属。全世界共有28种,美洲大西洋岸有7种,太平洋岸6种,印度-西太平洋共14种,太平洋及地中海1种,西非1种。中国有10种,栖于热带、亚热带浅海。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雌性成长个体体长一般16~22厘米,重约50~80克,最大的可达30厘米,重250克;雄性较小,体长13~18厘米,重30~50克。中国北方常成对出售,故称对虾。根据生态习性,对虾可分定居型(如日本对虾、宽沟对虾、欧洲对虾等)和洄游型(如中国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前一类栖于沿岸浅海,白昼常潜入沙底内,不作大范围的移动;后一类栖于河口沿岸混浊海域,常作大范围的移动和洄游。对虾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如多毛类、小型甲壳类和双壳类软体动物等,有时也捕浮游动物。对虾属中最特殊的一种是中国对虾,它分布于亚热带海域的边缘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有长距离洄游习性,在低于10℃和高于30℃的温度条件下,尚能生存。产卵场所在河口附近及沿岸的低盐度海区。在黄渤海5月前后繁殖产卵,受精卵孵化成为无节幼虫,体呈卵圆形,不分节,仅有3对附肢,与成虾毫无相似之处,经6次蜕皮,变为蚤状幼体;再蜕皮3次变为糠虾幼体,再经3次蜕皮变为仔虾,形态构造与成体相似,体长不过5毫米,行游浮生活,再经几次蜕皮才下沉到海底生活。仔虾常大量密集于河口低盐水域和潮间带,它们能进入河口内生活,到体长30毫米以后返回浅海,幼虾生长迅速,到10月底即可成长交配,雄性将精荚塞入雌性交接器内,经过冬季约5个多月,到第2年5月繁殖产卵时受精发育。对虾是暖水性种,不能适应过低水温,经过长距离越冬洄游到黄海南部较深水域越冬,秋末集结洄游前大量成群,形成有利的捕捞条件和渔汛期。世界对虾年产量30~40万吨,在海洋渔业中占重要地位。目前全世界养虾生产发展很快,中国对虾养殖产量在1986年达8万多吨。斑节对虾1986年仅台湾养殖产量已超过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