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记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也是俗称,医学中把胎记叫做母斑或者痣,属于皮肤组织发育时出现异常增生的一种情况,具体的表现就是在皮肤表面的颜色或者形状出现了异常,没有固定的位置,有的人在脸上,有的人在背部,或者其他部位。大部分人出生就带有胎记。请看下面关于宝宝胎记的一些介绍。
目录
1宝宝有胎记怎么办
蒙古斑
蒙古斑是新生儿最常见的胎记,常出现在宝宝的腰部、臀部及背部,表现为淡灰青色或暗青色斑片。蒙古斑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一些黑素细胞停留在真皮,延迟消失所致,虽然其发生的机率相当地高,但几乎都会随着宝宝长大而自然消退,不必担心。
咖啡牛奶斑
顾名思义,是因为这种胎记呈淡褐色,有点像咖啡再加上奶精后所调出来的颜色。呈椭圆形或锤形,除手掌及足底不受侵犯外,这种胎记可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大部分发生在五岁以前的婴幼儿。
咖啡牛奶斑若仅出现少数几个,一般无何不良影响;但若出现六个以上,且每个斑的直径均大于1.5cm时,则并发神经纤维瘤病的几率显著增加。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同时侵犯皮肤与神经系统的遗传性疾病,有可能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不可不慎!单纯的咖啡牛奶斑不必治疗,若影响美观,可采用激光治疗。
太田痣
太田痣也是一种真皮层黑色素增多的疾病。表现为蓝色、黑色或混合色的斑片,皮疹分布在面部的单侧,偶有双侧发生的,可波及于眼结膜、巩膜,部分患者的病灶有缓慢增大的倾向。太田痣无遗传倾向,一般不恶变,但一旦发生,终身不退,严重影响美观。治疗可在太田痣皮疹稳定后给予副作用相对较小的Q开关激光治疗,该方法治疗效果较理想,成功率较高。
色素痣
是由含黑色素的痣细胞所构成的皮肤良性肿瘤。好发于面、颈等部位,多数在婴儿期就出现。大多数色素痣生长缓慢,或持续多年没有变化,但一旦存在就很少消退。色素可呈棕褐色或黑色等不同,大多为点状小痣,较少大片出现。如色素痣表面伴有毛发,称为毛痣。这类痣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而增大,且有一定的恶变倾向。
若痣的数目不多、面积不大,可以采用分期切除,以达到良好的美容效果;但若数目过多或痣的范围较大造成不能手术切除时,需定期随访。一般色素痣多为良性,不必过虑。但极少数却可以恶变为恶性黑色素瘤,对于位于掌跖和生殖器部位的色素痣或发生可疑恶变时,应及早手术切除治疗。
特别提醒:
有一些遗传性的色素异常性疾病,也要引起注意。譬如色素失禁症,常见于女婴,表现为躯干和四肢泛发性的色素沉着,在成年之前基本消退,故无需治疗。
血管瘤
如果宝宝的胎记是红色、淡紫色或皮下深蓝色,则宝宝患有血管瘤。这是常见的婴幼儿先天性良性肿瘤。常发于头面颈部,其次为四肢、躯干。血管瘤分成三种类型:
·较小而突出的结节状肿物,呈鲜红或暗红色,形同草莓,被称为草莓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
·暗红不规则色斑如同葡萄酒颜色,被称作葡萄酒色斑(鲜红斑痣)。这种血管瘤一般不高出皮肤,指压易退色,可随人体长大而增大,大多终身存在。
·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皮下质软肿块,按压时如海绵一般,这种血管瘤好发于头面部皮肤,可累及口腔粘膜或骨、肝等。一般持续存在并有不断增大的倾向,应尽早手术治疗。
据文献统计,91.9%的血管瘤可自然消退,消退后皮肤外观可恢复正常,因此切莫急于治疗。当然,有一些血管瘤是不会消退的,可终身存在。目前主张对这种血管瘤应积极治疗,以免面积和体积不断增大,增添以后的治疗难度。
胎记长到脸上怎么办?
一般来讲,发生在面部的胎记给宝宝造成的影响最大。除了在面容上影响美观外,更容易在成长的过程产生自卑或自闭的倾向。所以,面部胎记除了短期内自身能够消退的外,都需要积极处理。
在未普遍使用皮肤激光治疗的方法以前,大多都应用电灼、冷冻等方式进行处理,严重的则采用手术切除、植皮等方式进行治疗,但容易留下疤痕。现在激光不仅可以选择性地破坏色素,还可以针对血管病灶,进行处理,治疗后也不会留下疤痕。因此,除严重胎记仍须手术外,激光已成为去胎记最佳的选择。
总之,胎记的治疗应根据其类型、大小、部位等具体情况而定。激光治疗胎记虽然效果显著,但费用昂贵,也不是每一种胎记都适合。家长最好请专业医师处理,以便明确诊断,判断胎记对身体的影响,以及确定采用何种处理方法。
2宝宝脸上胎记怎么去除
01首先呢咱们应该知道对这方面的知识并不了解所以对于怎样的治疗方法呢也不是很固定,一般呢医生会根据咱们宝宝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所以说咱们家长所需要做的就是听从主治医师的安排。
02现在有很先进的激光药物法去除宝宝胎记,那就是给宝宝注射药物后,然后再用彩色激光照射宝宝胎记的地方,这样药物遇到激光呢就会产生反应,使宝宝的毛细血管闭缩,从而达到咱们给宝宝去除胎记的目的,尤其是对粉红色的胎记特别有效。
03还有就是光金疗法,这个治疗方法呢可以达到使胎记完全消失的目的,这是金属元素和中药结合制成的一种涂剂,把涂剂涂在脸上然后用强光照射,对任何一种胎记都有很好的去除作用。
3哪些宝宝胎记需要治疗
宝宝刚出生,发现身上有胎记,于是爸妈就会关系,新生儿胎记需要治疗吗?治疗胎记有必要吗?专家表示,有些新生儿胎记需要爸妈提高警惕,可能会危及到宝宝的健康。
新生儿胎记有必要治疗吗?
对于形形色色、奇形怪状的胎记,家长们并不了解,更不用说分辨了。各位新爸爸妈妈和准爸爸妈妈们可要注意了,看看自家宝宝有没有这些胎记。如咖啡母斑、毛细血管瘤、毛痣等则需高度重视,及早治疗胎记。对于一些对身体没多大危害的色素痣、太田痣,则不用过于担心。
新生儿胎记哪些需要治疗?
暗红色斑(葡萄酒色斑) 婴儿刚出生时,这种红斑是桃红色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它的颜色会越来越深,变成淡紫色。多出现在面部和颈部,且面积比较大,暗红色斑由毛细血管扩张引发,多数会变得越来越大,如果长在眼睑上会增加患青光眼的风险,需要进行治疗。
咖啡牛奶斑 它的颜色就像是咖啡里加了牛奶,呈棕褐色。这种胎记多为椭圆形,多出现在躯干、臀部和腿部。它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大、颜色变深,一般不会带来健康问题。如果同时出现好几个比硬币还大的胎记,很可能与神经纤维瘤有关,要马上咨询医生。
先天性痣 约1%的新生儿会长这种痣。它的形状不规整,小的直径为2毫米左右,大的则可侵犯整个背部、颈部或整个肢体。这类痣有可能发展为皮肤癌,如果面积较大就应该进行治疗。
草莓样血管瘤(毛细血管瘤) 这种胎记通常出现在脸部、头皮、背部或胸部,多为红色或紫色。草莓样血管瘤通常在出生后数周形成,可能不凸出于皮肤,也可能是稍稍高出皮肤的草莓状柔软肿块,一般对健康没有影响。如果有增大的趋势则应及时治疗。
海绵状血管瘤 此胎记就像充满了血的浅蓝色海绵组织。通常出现在头部或颈部的皮下,如果长得比较深,上面覆盖的皮肤看起来就没什么异样,有些在青春期前会消失。如有增大应及时治疗。
看完以上内容,新生儿胎记有必要治疗吗?希望爸妈能找到答案。新生胎记的种类和形成原因有很多种,如果爸妈新生儿出生有胎记,最好能及时与医生沟通,面对有可能发生病变的胎记,最好及早的治疗。
4宝宝胎记可以去除吗
胎记理论上说是可以去掉的,但要具体看胎记的位置,面积,还有颜色。
了解清楚胎记是什么性质的很重要。一般来说红色和黑色容易去除,青色的胎记不容易去(很有可能色素不止在表皮,而皮下肉中也是一样颜色,还有急速扩散的可能)。
胎记的大小形状位置也很有关。一般皮肤细嫩处的胎记不好去除(比如脸部皮肤),伤疤不易愈合,植皮很难找到身体同样细致皮肤的部位,面积小的话不用植皮,面积大的话现在除了植皮还有其他的技术,叫皮瓣,手术花费时间要长,而且无论什么技术都不能避免留下疤痕。
5注意宝宝胎记 胎记预示命运不靠谱
胎记其实也是有很多的预示的。有好的一面,当然也就有不好的一面了。比如说有人认为屁股上有胎记的话,则说明这个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一辈子会受人欢迎,处处顺利,而如果胎记长在背部正中的话,就代表一生会得到很多贵人的相助,凡事会逢凶化吉,可以安享晚年。还有人认为如果人的胎记长在心脏附近的话,则表示这人一生平安好运气,同样的有些人认为一些不好的胎记,也会给人带来一些不好的命运的,例如有人认为长在颈后中侧的胎记就表示这个人的感情会不顺,在情场上会经常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或者在脚后跟上长胎记的话,则会恶运缠身。因此一些人就会有去除这些不好的胎记的想法。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上说,胎记的形成与所谓的好运或坏运都没有直接的关系的,这只不过是人的想象罢了,当然了从美观的角度上说,如果胎记长得实在过于难看的话,那么去除,其实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正常情况下如果是红色和黑色的胎记的话,则通过正常的激光的方法就可以轻松的去除了,而如果是青色的胎记的话,就有可能不好去除了。这可能由于青色的胎记在形成的过程中色素已经深入到皮肤的肉中细胞了,所以去除起来不是那么容易。
根据不同的胎记的大小,颜色,位置去除的方法也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脸部的胎记在去除的时候就要小心是否会引起伤口的感染,还有去除之后是不是会有什么不好的问题,伤疤是否可以俞合,是否会有什么不良的反应,如果是脸部的话,还要考虑伤口要多久才可以恢复等等问题。其实对于想要去除胎记最重要的就是要到正规的整形医院去除了,生活中一些人认为随便找一个美容师就可以了,更有甚者相信什么五元钱去除胎记等广告,而等到自己真的去做的时候,才发现对方的卫生条件不达标,医疗水平也不达标,连相应的消毒措施都没有,而这样的去除胎记的方法,说不定会给去除胎记带来更大的麻烦。
个人觉得,只要胎记不是长在特别“显眼”的位置上的话,那么也是无伤大雅的,也就无所谓要不要去除了,而如果胎记长在脸上,或者说长在非常显眼的位置上,已经给个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的话,那么就要想办法去除了,同时如果有去除胎记的想法的话,原则上说应该是年龄越小的时候越好,因为年龄越小,皮肤的恢复各方面都会更好一点,当然了也要考虑患者个人的实际情况在综合的选择去除胎记的时间,必要性等一些相关的问题。
温馨提示:
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