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心理健康科 >抑郁

产前抑郁症的症状

产前忧郁症是孕妈咪因身体或心理的变化,对丈夫产生了一些新的或者不合理的期望,比如由于即将生产害怕孩子会取代自己在老公及家里人的地位使自己失宠,也有对生产过程的陌生而产生的恐惧心理,种种因素导致,当内心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时,就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

目录 产前抑郁症的症状 产前抑郁症怎么治疗 预防产前抑郁症 抑郁症能自愈吗 产前抑郁症心理疗法

1产前抑郁症的症状

  抑郁症三大主要表现:

  抑郁症的三大主要症状也即是判断抑郁症的标准,很多人对抑郁症不陌生,但抑郁症与一般的"不高兴"有着本质区别,它有明显的特征,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症状,就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

  ●情绪低落就是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

  ●思维迟缓就是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患者觉得脑子空空、变笨了。

  ●运动抑制就是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

  产前抑郁症是一种孕期心理疾病,产前出现精神问题、心理问题的女性正呈上升趋势,而其中又以白领女性为主。专家指出,产前抑郁症的危害性远远大于产后抑郁症,严重的话甚至还会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诸如自残、自杀等,累及胎儿的性命。专家提醒,女性应从怀孕起,在心理上就及时调节,做好角色转换。

  怀孕期间体内激素水平的显著变化,可以影响大脑中调节情绪的神经传递素的变化。可能在怀孕6-10周时初次经历这些变化,之后当开始为分娩做准备时,会再次体验到这些变化。

  激素的变化将使你比以往更容易感觉焦虑,因此,当你开始感觉比以往更易焦虑和抑郁时,应注意提醒自己,这些都是怀孕期间的正常反应,以免为此陷入痛苦和失望的情绪中不能自拔。

  部分准妈妈会出现较严重的产前抑郁症,如: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极度缺乏安全感。

  有些孕妈咪因身体或心理的变化,对丈夫产生了一些新的或者不合理的期望,如果内心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就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

  这种与平常心态反差比较大的心理状态就是产前抑郁症。

2产前抑郁症怎么治疗

  下面是产前抑郁症的症状。如果你有3种或更多以下症状,并持续2周以上,你就该找你的医生谈谈了,看你是否需要去接受心理治疗。

  1、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没有意思、没有乐趣。

  2、整天感觉沮丧、伤心,或“空荡荡的”,而且每天如此。

  3、难以集中精力。

  4、极端易怒或烦躁,或过多的哭泣。

  5、睡眠困难或睡眠过多。

  6、过度或从不间断的疲劳。

  7、总是想要吃东西或根本不想吃东西。

  8、不应该的内疚感,觉得自己没有用,没有希望。

  最后,你的情绪周期性地起起落落,一段时间抑郁,一段时间又不正常地情绪高涨,包括活动增加、几乎不需要睡眠或吃东西、急速翻腾的思想、不恰当的社交表现,或减弱的判断力。这些都是一种我们称为“双相抑郁”的严重病症的症状

3预防产前抑郁症

  产前抑郁症的表现

  如果准妈妈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开始情绪低落,食欲不振,如果不是身体出现疾病等原因,就应该有警觉自己情绪是否出了问题,是不是有点产前抑郁症的苗头。严重的产前抑郁症还有狂躁、抑郁、精神分裂、伸直出现意识障碍和幻觉等症状。

  准妈妈出现产前抑郁如何自我调节

  产前抑郁症并不可怕,准妈妈在怀孕期间要保持乐观稳定的清洗,这对准妈妈和胎宝宝都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症状并没有什么更好的预防措施,最关键的是准妈妈要学会自己调节情绪,经常缓解自己的压力,及时和准爸爸沟通遇到的问题,而不是把什么事情都压在心理。

  以下这几种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适合产前压力比较大的准妈妈,缓解自己的情绪也比较有效果。

  1.情绪消逝法:可以通过给好朋友写信、交谈等方式来叙说自己的处境和感受,让不良情绪消失在纸笔倾诉之间。

  2.焦虑转移法:在不良情绪无法排解的情况下,不如离开使自己不愉快的情境,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唱歌、看书、郊游、画画等,让自己的情绪由烦恼转变为愉快。

  3.心情调整法:经常到大自然中去散心,听听鸟声,闻闻花香,能消除孕妈紧张的情绪,让心情不由自主变得愉快和放松。

  4.朋友交往法:独处更容易郁郁寡欢,所以孕妈咪要经常和朋友多交流,充分享受友情的快乐,感染朋友们积极的情绪,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安慰。

4抑郁症能自愈吗

  一般轻度的抑郁症自我治愈有所效果,但是中度重度患者需要寻求专业精神心理医生的帮助才可治愈。可以说,只有那些做事认真、追求完美的人才比较容易得抑郁症,所以患者和家属大可不必感到羞耻,社会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抑郁症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⒈遗传基因:忧郁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父母其中1人得忧郁症,子女得病几率为25%;若双亲都是忧郁症病人,子女患病率提高至50%~75%。

  ⒉环境诱因: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也可能诱发忧郁症,如丧偶、离婚、丢掉工作、财务危机、失去健康等。

  ⒊药物因素:对一些人而言,长期使用某些药物会造成忧郁症状。

  ⒋疾病:罹患慢性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癌症与阿兹海默症的病人,得忧郁症的几率较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会患上忧郁症。忧郁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胰脏癌、脑瘤、帕金森症、阿兹海默症等。

  ⒌个性:自卑、自责、悲观等,都较易患上忧郁症。

  ⒍抽烟、酗酒与滥用药物:过去,研究人员认为忧郁症患者借助酒精、尼古丁与药物来舒缓忧郁症情绪。但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这些东西实际上会引发忧郁症及焦虑症。

  ⒎饮食:缺乏叶酸与维生素B12可能引起忧郁症状。

  抑郁症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疗法及自我调适。

  1.药物治疗。目前,这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之下进行。通过西药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再配合心理的治疗才会有完整的效果。

  2心理疗法。心灵重塑疗法、催眠疗法、完形疗法等心理流派的治疗成果,都为我们诠释了这个事实:心病需要心药治。

  3.物理疗法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上,也是常见的方法,但一般是针对精神疾病及重度的抑郁症患者,通常使用的方法有电休克治疗、迷走神经刺激术、重复跨颅磁刺激(rTMS)、光疗、微创。但目前,针对抑郁症的治疗,物理疗法的应用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也会较大程度存在复发的情况。

  4.自我调适。个人采用一些切实的自我调适方法也是可以有效缓解甚至消除抑郁症状,这其中主要是指轻度或中度的抑郁症状。比如坚持运动锻炼、冥想放松、阅读书籍、人际交往等。

  虽然抑郁症一般预后良好,但由于人们普遍对抑郁症是精神病吗存有疑问,因此造成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受到传统认识的偏见影响,为怕被人歧视而不能及时进行系统治疗,从而贻误病情,不仅身心遭受痛苦折磨,更有自残自杀的风险。因此如果您有抑郁倾向,或者对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存有疑问,最好尽快到心理门诊进行咨询。

5产前抑郁症心理疗法

  怀孕期间该如何克服抑郁症?

  放松。你要控制住自己要在宝宝出生前做很多事的想法。你也许会认为你该布置好宝宝房、把屋子打扫干净,或是在休产假前尽量多做些工作。对你来说,孕期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你每天都活在焦虑中。而正确的做法是,抛下那些事情,把自己的情绪安抚、心理调节排在第一位。宝宝出生后,你就不会再有那么多自己的时间了。听听音乐读读书、在床上吃早饭,或是去附近的公园散散步。先把你自己照顾好,是开始养育宝宝的第一个重要环节。

  说出来。把你对于未来的恐惧和担忧,都向朋友们说说,和老公也要保持坦率的交流和沟通。你只有对他袒露心迹,他才能给你提供应有的精神支持。

  考虑心理治疗或咨询。如果你已经尝试了各种使自己摆脱低迷情绪的方法,却没有任何效果,不妨寻找一位能使你信任和感到安全的心理医师或咨询师,他们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心理咨询没有起色,就试试可在孕期服用的抗抑郁药物吧。当然,药物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什么程度的产前抑郁症需要警惕?

  如果你有自杀倾向 ,感觉茫然失措,或极度焦虑,连日常事务都无法胜任,此时要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去看心理医师或精神科医师并不代表你有缺陷。相反,当你愿意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障自己和宝宝的健康和安全时,表明你是个好妈妈。

  产前抑郁症会发展成产后抑郁症吗?

  有一半患有严重产前抑郁症的准妈妈会发展为产后抑郁,但只要在怀孕期间及时进行治疗,便能大大降低这种可能。

  另外,从现在开始建立一个精神后援团队(由你的朋友、家人、老公、保健医生,或治疗专家组成)。这样做的好处是等你的宝宝出生后,一旦你有问题,就可以随时找到帮手。

疾病百科 | 抑郁症

挂号科室:精神心理科

温馨提示:
早发现,及早治疗。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女性人群 常见症状:情绪低落、心境低落、闷闷不乐、悲痛欲绝、思维迟缓、运动抑制、焦虑[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