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内科 >新生儿内科

新生儿打嗝吐奶怎么办

新生儿打嗝吐奶是一种常见的情况,不同的是新生儿在成长过程都是会出现不同症状因为他们的体质是有所区别的。只要清楚的了解是什么情况引起了新生儿出现这样的症状,然后相对应的对解决这样的问题,那么就可以恢复正常的身体状态。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情况,一般都是由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抵抗外界的影响。

目录 如何防止宝宝吐奶 新生儿打嗝吐奶怎么办 宝宝吐奶的原因有哪些 宝宝吐奶是因为吃得太饱吗 婴儿吐奶如何处理

1如何防止宝宝吐奶

  宝宝的健康护理是都很关注的,有的宝宝的也是会出现吐奶的情况,这也是很多父母都很关注的,那么如何防止宝宝吐奶?

  一、采用合适的喂奶姿势: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肠,这样会比躺着喂奶减少发生吐奶的机会。

  二、喂奶完毕一定要让宝宝打个嗝:把宝宝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他通过打嗝排出吸奶时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气,再把宝宝放到床上,这样就不容易吐奶了。

  三、吃奶后不宜马上让宝宝仰卧,而是应当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

  四、喂奶量不宜过多,间隔不宜过密。

  宝宝吐奶之后,如果没有其他异常,一般不必在意,以后慢慢会好,不会影响宝宝和生长发育。宝宝吐的奶可能呈豆腐渣状,那是奶与胃酸起作用的结果,也是正常的,不必担心。但如果宝宝呕吐频繁,且吐出呈黄绿色、咖啡色液体,或伴有发烧、腹泻等症状,就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了

  上述就是对如何防止宝宝吐奶的介绍,现在应该是有所了解了吧,对于孩子的健康护理是一定不能忽视的,一定要重视起来,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2新生儿打嗝吐奶怎么办

  不管新生儿出现异常的身体状况的时候都是需要及时的发现并且治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新生儿恢复到正常的成长发育的阶段。身体上出现的不同症状都是有着一定的引起原因的,那么当新生儿出现打嗝吐奶怎么办呢?

  新生儿打嗝吐奶是很常见的情形,是因为横膈膜突然收缩造成的,一般在很短的时间后会自行停止打嗝。打嗝对新生儿来说是无害的,随着月龄的增多,会慢慢的减少打嗝的次数,但是如果新生儿打嗝时间过长或过于频繁,多少都会让爸爸妈妈感觉不舒服。打嗝是预防新生儿吐奶的最重要方法。

  1、如果宝宝是受凉引起的打嗝,先抱起宝宝,然后轻轻地拍拍他的小后背,再喂一点温热水,给胸脯或小肚子盖上保暖衣被等。 2、如果宝宝是因吃奶过急、过多或奶水凉而引起的打嗝,将宝宝抱起后刺激其小脚底,促使宝宝啼哭,这样可以使宝宝的膈肌收缩突然停止,从而止住打嗝。 3、妈妈可将不停打嗝的宝宝抱起来,用食指尖在宝宝的嘴边轻轻地挠痒,待宝宝发出哭声后,打嗝的现象就会自然消失,因为嘴边的神经比较敏感,挠痒可放松宝宝嘴边的神经,打嗝也就会停止了。 4、可试试给宝宝听音乐的方法,或在宝宝打嗝时,不住地用玩具逗引,以转移注意力而止住打嗝。

  吐奶是因为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打嗝通常发生刚喝完奶时,可能是宝宝哭闹或在吃奶时吃得太急,而吸入大量的空气造成的;宝宝肚子受凉,或是吃到生冷的食物也会出现打嗝症状;胃食道逆流及疾病也会使新生儿打嗝。打嗝只要不影响到宝宝的睡觉和吃奶,一般不会有什么事情。甚至在子宫里的胎儿都会打嗝,一般在宝宝出生的前几个月会频繁发生打嗝,而通常在1岁以后就会有所改善。

  防止吐奶的最好办法就是帮助孩子拍嗝。宝宝在3—4个月大之后,贲门的收缩功能也已发育完善,吐奶的次数也会减少。而在新生儿期,每次喂奶后妈妈都要帮助宝宝拍嗝。吸入新生儿胃中的空气,有时会夹在前后吸入的奶汁中,这时候将宝宝上身直立起来,有利于胃中空气的排出。家长竖着抱宝宝,或者使宝宝上身保持倾斜30分钟左右,一般宝宝就不会吐奶了。

  如果宝宝躺着的时候发生吐奶,爸爸妈妈要把宝宝的脸侧向一边。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宝宝吐奶之后,如果没有其他异常,一般不必在意,以后慢慢会好,不会影响宝宝和生长发育。宝宝吐的奶可能呈豆腐渣状,那是奶与胃酸起作用的结果,也是正常的,不必担心。但如果宝宝呕吐频繁,且吐出呈黄绿色、咖啡色液体,或伴有发烧、腹泻等症状,就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了。

  当新生儿出现打嗝吐奶的状况时候应该轻轻的去拍怕它们的小后背,这样慢慢的就会停止打嗝的现象。一般出现吐奶的情况时候,可以将宝宝直立这样就会有所帮助。不过如果相对的来说情况严重的时候是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完全康复。

3宝宝吐奶的原因有哪些

  婴儿在喂奶后出现吐奶和溢奶是一种常见现象,小婴儿溢奶与宝宝的消化道解剖、生理特点和喂奶方法有关:

  (1)儿童和成人的胃一般呈垂直位,小婴儿的胃呈水平状,胃底平直。当胃内有气体存在时,由于气体轻,上升到胃上部便会从胃内溢出,同时带出一些奶,这便是溢奶。

  (2)婴儿食道入胃部的口叫贲门,由于此处发育不如幽门(出口)完善,也就是胃的出口紧,入口松,这也是造成容易溢奶的另一个原因。

  (3)婴儿胃容量小,胃的肌肉和神经发育不成熟,肌肉张力较低,均易造成小儿溢奶。

  (4)喂养不当,喂奶前哭闹、吸空奶头、吮手指,喂奶时奶未充满奶头部分,造成大量气体被吞入,也容易引起溢奶。所以喂完奶后应将孩子抱起来轻拍背部,待打嗝后再将小儿右侧卧位入睡,这样呕吐机会就会减少。其次,喂奶前应换好干净尿布,切忌喂奶后立即给小儿换尿布,因为在翻动小儿体位时易造成呕吐。

  以上出现情况出现吐奶或溢奶一般属正常现象,不需处理,只要注意喂奶方式即可,但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就必须到医院就诊了.

  1.吐出的奶中含有黄绿色、咖啡色及血性的物质,吐奶量大,有酸味或粪便样气味。

  2.胎便排出延迟,排出量少或无胎便排出,无排便及排气,可见到血样、洗肉水样及果酱样大便。

  3.不活泼,厌食,间歇性吞咽困难,体温升高,囱门膨隆,头围逐渐增大,肚子膨胀、起包及摸到包块。吐奶前哭闹不安,吐后缓解。

  4.吐奶呈喷射性的,体重下降,生长发育延迟或停止,皮下脂肪减少。有呛咳,面部、四肢或全身有青紫。

  5.母亲正在用药,如红霉素、四环素族及磺胺药等。小儿正在口服药物,如金霉素、洋地黄类等,但此种情况在停药后,吐奶现象就会消失。

4宝宝吐奶是因为吃得太饱吗

  宝宝吐奶现象较为常见,因为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连接食管处的贲门较宽,关闭作用差,连接小肠处的幽门较紧,而新生儿吃奶时又常常吸入空气,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

  宝宝吐奶的三种原因

  一、宝宝吐奶直接原因

  羊水吸入:由于羊水大量吸入,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新生儿常在生后不久即出现呕吐,吐出清水、粘液或带少量血性液体,但一般情况良好,对于羊水吸入导致的频繁呕吐可用1%的苏打水洗胃。

  幽门痉挛:新生儿时期由于幽门功能暂时失调常在喂奶后不久出现喷射状呕吐,临床常吐出大量乳汁和乳凝块,时好时坏。对于幽门痉挛,可以用1:1000阿托品在吃奶前5-10分钟滴入口内,先从1滴开始,逐步增加,最大量不得超过4滴,直到小儿出现面红为止,一般能获得明显疗效。

  新生儿便秘:新生儿一般生后10小时内开始排出胎粪,如果生后数日排便极少或胎便排出时间明显延长,临床也可出现腹胀、吐奶。对于新生儿便秘可以用生理盐水灌肠,一旦大便通畅,腹胀和呕吐常随之缓解。

  感染因素:是新生儿呕吐最常见的原因,除了消化道本身感染如流行性腹泻、肝炎等外,消化道外的感染如中耳炎、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也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

  二、宝宝吐奶间接原因

  消化不良的吐奶:吐出的奶一般有股酸腐的味道,还会夹杂着未消化的奶块,并一般会伴有食欲欠佳或食量减少等情况,甚至还会有腹胀,排便减少得现象。

  脑部疾病引起的呕吐:如果颅内压升高,会引起喷射性呕吐,次数多少不一定,但一般会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差、甚至昏迷、抽搐等。

  与体位变动剧烈有关:因为孩子的食道短,胃又呈水平位,在孩子吃饱后,无论突然抱起或突然放下,都会令孩子吐奶,或与胃中空气外逸有关,或与孩子腹压突然增加有关。因此建议在孩子吃完奶后轻轻抱着竖起来,轻轻拍背部至少半小时,等胃里面的空气逸出后再放下。

  三、宝宝吐奶怪异因素

  表达愤怒、奇特心病或源自粗暴哺乳。

5婴儿吐奶如何处理

  宝宝吐奶如何处理?

  一旦宝宝发生吐奶现象,妈妈可以这么做: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宝宝躺着时发生吐奶,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

  2、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在宝宝躺着时要把他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宝宝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宝宝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给他补充些水分。

  3、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宝宝吐奶后,如果马上给他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宝宝喂些白水。

  4、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只能给宝宝喂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辅食。

  5、如果宝宝是受凉吐奶,可用38℃左右的温水装入热水袋给宝宝焐焐肚子。如果害怕掌握不好尺度烫到宝宝,也可以手掌搓热给宝宝焐肚子,或切一片姜,用微波炉稍稍加热,以不烫手为度,用医用胶布固定在宝宝的肚脐上,晚上睡觉前贴,次日早晨取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