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如果眼睛出现问题了给人们的带来的影响可是相当大的。其中就有过敏性眼炎这个情况,每个疾病都有一些偏方可以进行治疗,同样过敏性眼炎这个疾病也是一样。那么,过敏性眼炎偏方治疗?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做一下详细的介绍吧。
目录
1新生儿眼炎病因的变迁
新生儿眼炎多是经阴道分娩感染而来,也可发生于宫内,或出生后感染.其感染的病原菌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迁,从链球菌到葡萄球菌,直至淋球菌.新生儿眼炎对于刚刚来到世间的新生命来说是值得关注的病>疾病.倘若经久不愈,就会造成泪囊堵塞,影响宝宝的视力.对于初为人父母的爸爸妈妈来说,看到宝宝眼睛红红的,流眼屎,甚至眼中有脓性物,怎会不让他们着急呢?新生儿眼炎的病因是病原菌感染,其治疗方法就是针对病原菌选用相应的抗菌眼药水.传统认为,新生儿眼炎主要是葡萄球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其次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随着青霉素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这两类细菌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感染率下降.
由于青霉素的普遍使用,随之产生了抗青霉素的耐药菌株.针对耐药菌株的产生,医药界又研制了抗耐药菌株的半合成青霉素,解决了治疗上的困难.近十余年来,由于淋球菌感染率的增加,新生儿淋球菌眼炎患病率呈直线上升.临床上多针对淋球菌感染,治疗新生儿眼炎.近来,有关专家研究结果对传统认为新生儿眼炎的感染菌谱提出挑战.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博士后导师吴仕孝教授采用细菌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两种方法检测了近2年125例新生儿结膜炎患儿标本,发现沙眼衣原体感染占51.2%,同时还发现患沙眼衣原体结膜炎的新生儿74%为经阴道分娩感染,其余为宫内感染.感染菌种变化了,治疗方法也要作相应的改变,即选用对衣原体有较强杀灭作用的药物.若有条件,应为新生儿眼炎做病原学诊断,以便选择有效药物.
2过敏性眼炎偏方治疗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如果眼睛出现问题了给人们的带来的影响可是相当大的。其中就有过敏性眼炎这个情况,每个疾病都有一些偏方可以进行治疗,同样过敏性眼炎这个疾病也是一样。那么,过敏性眼炎偏方治疗?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做一下详细的介绍吧。
桔梗12g,玄参30g,桑叶15g,菊花15g,木蝴蝶15g,蝉蜕12g,荆芥7g,薄荷(后下)7g,黄芩15g,鱼腥草15g,甘草7g
甘草、薄荷(后下)、荆芥、姜黄各6g,蝉蜕9g,大黄3g
偏方----疏风利咽汤
药物组成:桔梗12g,玄参30g,桑叶15g,菊花15g,木蝴蝶15g,蝉蜕12g,荆芥7g,薄荷(后下)7g,黄芩15g,鱼腥草15g,甘草7g。加减:热重或咽喉疼痛加金银花20g,板兰根15g,咳甚者加紫菀15g,百部12g,咽干加麦冬15g,玉竹15g,气虚加太子参30g,白术15g。
煎服法:每天1剂,分早晚二煎,日服2次,服时以缓缓呷服含咽为宜。
偏方----射干麻黄汤加减
药物组成:射干15g,麻黄15g,生姜15g,细辛3g,紫菀10g,款冬花10g,半夏15g,五味子5g,大枣3枚。气紧、气促加苦杏仁、紫苏子、桔梗;声音嘶哑加胖大海、薄荷、诃子;咽喉疼痛加牛蒡子、马勃。
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分服。
偏方----升降散加味
药物组成:僵蚕、蝉蜕、姜黄、大黄。
加减:病初起,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症状较轻,咽部无特殊改变,药用:桔梗、僵蚕、防风各10g,甘草、薄荷(后下)、荆芥、姜黄各6g,蝉蜕9g,大黄3g。病之中期,舌质红,苔黄,脉数,咳嗽症状加重,咽痛明显,吞咽时加重,药用:连翘15g,牛蒡子、赤芍、僵蚕各10g,黄芩、花粉、栀子、甘草、贝母、姜黄各6g,射干、桔梗、蝉蜕各9g,大黄3g。病程较长或失治误治,舌质较暗,药用:僵蚕、赤芍、玄参各15g,蝉蜕10g,姜黄、桔梗、川贝母、玉竹各9g,大黄、甘草、沙参各6g。
偏方----金沸草散加减
药物组成:旋覆花6~9g(包煎),麻黄3~6g,前胡9g,荆芥6~9g,半夏3~6g,赤芍9g,生甘草3~6g。
加减:风寒咳嗽,不论久暂,可用本方;风热咳嗽,去荆芥、前胡,加芦根、薄荷、桑叶、菊花;燥热咳嗽,去荆芥、前胡,酌加天花粉、桔梗、浙贝母、瓜蒌、麦门冬、五味子等润肺清热;喉痒咳嗽不爽,似燥咳而实非,加桔梗;痰黄有热之象,加黄芩、栀子、桑白皮等清泻肺热;痰多而清稀合二陈汤;咳嗽而喘,加杏仁,取三拗汤之意予宣肺平喘;痰壅气促,上盛下虚,去荆芥、前胡,合苏子降气汤降气平喘、祛痰止咳;咳嗽日久,无明显外感者合止嗽散;伴病久气虚乏力,反复易感者,合异功散或玉屏风散等。
煎服法:每天1剂,水煎服。
偏方----清咽散结汤加减
药物组成:桑叶、桔梗、前胡、浙贝母、僵蚕、半夏各6g。射干、岗梅、玄参各8g,蝉蜕、甘草各3g。
加减:声嘶加木蝴蝶、胖大海;阴虚津亏者加沙参、麦冬;脾虚者加太子参、茯苓;肺热者加桑白皮、天花粉。
适应证:小儿喉源性咳嗽。
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出现过敏性眼炎疾病的时候不要着急,知道带来的困扰很大。但是还是要坚持找到正确的方式才是对的,这样保证治疗的顺利,也不会说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别的并发症。不要给自己心理造成压力,保持乐观的心态是最好的。
3泡性眼炎的分类情况
泡性眼炎是结膜上皮组织对某种内生性毒素所引起的迟发性变态反应,一般认为是对结核杆菌蛋白过敏。常发生在营养失调和有腺病体质的女性儿童和青少年,也可能是对葡萄球菌、肠道寄生虫病等过敏所致。
根据结节所在部位分为泡性结膜炎,泡性角结膜炎,泡性角膜炎,如三个部位同时或先后出现,则总称为泡性眼炎。
泡性眼炎的分类情况:
(1)泡性结膜炎
球结膜出现一个或数个灰白色结节,直径约1~3毫米,是由浆液性渗出及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所组成,结节周围呈局限性结膜充血,数日后结节顶端破溃下陷,1~2周后痊愈。
(2)泡性角结膜炎
上述结节出现在结膜角膜交接处,稍高于角膜,充血的球结膜血管呈扇形散开,愈后角膜缘参差不齐。
(3)泡性角膜炎
疱疹位于角膜上,呈灰白色、圆形、边界清楚、一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破溃后成溃疡,伴有新生儿血管长入,愈后可留瘢痕,位于边缘的疱疹常形成浅溃疡,反复发作,渐向中央移行,并有束状血管跟随,状如慧星,称束状角膜炎。痊愈后留有束状薄翳,但血管可萎缩。
泡性眼炎是结膜上皮组织对某种内生性毒素所引起的迟发性变态反应,一般认为是对结核杆菌蛋白过敏。
4交感性眼炎的病因有哪些
交感性眼炎是指一眼遭受穿通性眼外伤或眼内手术眼发生肉芽肿性全葡萄膜炎后,引起另一眼也发生同一性质的葡萄膜炎。其潜伏期为2周-2年不等。受伤眼称为刺激眼,未受伤眼称为交感眼。其发病原因如下。
交感性眼炎的病因:
1、发病原因:90%以上由穿通伤及内眼手术引起,少数见于眼内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坏死、角膜溃疡穿孔、睫状体冷凝或光凝等。
2、发病机制:对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主要有自身免疫、病毒感染或两者结合2种学说。
1.自身免疫说:有研究认为本病是由葡萄膜黑色素细胞的色素蛋白或细胞的某一其他成分,引发的一种迟发型超敏反应。葡萄膜色素为隐蔽性抗原,由于外伤等原因破坏了葡萄膜正常结构,淋巴系统介入,激惹免疫活性细胞,产生细胞免疫反应。动物实验证明,视网膜色素上皮和纯化了的视网膜可溶性抗原(soluble antigen)也能激发与人眼相同的葡萄膜炎症。本病有免疫遗传背景,患者HLA-DR4,HLA-DRW53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
2.病毒感染与病毒-自身免疫:尽管近年来多数学者倾向于自身免疫学说,但还不能排除病毒感染及其所产生作用的可能。Ikui等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100例本病标本,在上皮样细胞内找到了病毒样颗粒,推测系嗜色素病毒,有侵犯葡萄膜的特性。Hager认为本病与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为同一种病毒引起,仅是感染途径不同而已。病毒损害了葡萄膜色素细胞,色素游离并经巨噬细胞处理后激活了T淋巴细胞,成为抗原,进一步形成抗原-抗体反应,从而影响全部含有色素的器官,如内耳迷路、皮肤、毛发等。
所以这种感染因素,至少起到了免疫佐剂作用。眼球穿通伤提供眼内抗原到达局部淋巴结的机会,使眼内组织抗原能接触淋巴系统而引起自体免疫反应。
5细说治疗交感性眼炎的常见药物
一眼眼球穿通伤(包括内眼手术)后10天至数月发生双眼肉芽肿性葡萄膜炎,病因不明,可能是对葡萄膜色素细胞内某种成分的过敏性的炎症反应,称为交感性眼炎。受伤眼称为交感眼,另一眼称为被交感眼。
以下仅介绍治疗交感性眼炎的几种常用药物
1、睫状肌麻痹剂:这类药是治疗葡萄膜炎的必需药物。主要作用是防止虹膜后发生粘连,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可解除睫状肌、瞳孔括约肌的痉挛,以减轻眼组织的充血、水肿,从而可减轻疼痛,促进炎症好转。
治疗交感性眼炎的药物
首选的药物是1%后马托品眼膏。后马托品的作用时间约为18-36小时,可使瞳孔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可有效预防虹膜后粘连。一般在炎症急性期给予2%后马托品眼膏2次/日,以后改为1次/日。
注意:当患者发生了虹膜后粘连,若粘连不易拉开时,可结膜下注射散瞳全剂(1%阿托品、1%丁卡因和0.1%肾上腺素等量混合)0.1-0.2毫升。
2、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的作用,常用的有地塞米松、醋酸氢化可的松等。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发病急缓、眼部炎症的程度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来决定。
对症状严重的葡萄膜炎,可先采用地塞米松每日5-10毫克静脉滴注,5-7天后改为相应剂量的强的松,每日早晨口服。根据患者炎症消退的情况逐渐减少用药剂量,当减至每日口服20-30毫克以下,可改为隔日口服。
注意:因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可引起水、盐、糖、蛋白质的代谢紊乱,导致浮肿、高血压、糖尿病等。因此在用激素类药物治疗时,患者应定期检查血压、尿糖和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