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耳鼻喉科 >耳聋

小儿听力筛查要做什么

小孩在条件允许的时候是可以经常做一些身体的筛查的,这样可以及时的知道小儿的身体健康状态还有如果检查除了不健康的因素我们也是可以及时的治疗的。但是,在做小儿听力筛查的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措施或者是在检查的时候我们要做什么?

目录 新生儿耳朵听力筛查大学问 小儿听力筛查要做什么 新生儿2-5天要做听力筛查 树立保护儿童听力意识 听力筛查未通过意味着什么

1新生儿耳朵听力筛查大学问

  你知道吗,当生命之花绽放,妈妈看到你无邪的笑脸;当你若有所思地看着这个世界时,妈妈心中荡漾起一波涟漪;当你的哭声、笑声响起,是妈妈听到的世上最华美的乐章……

  他,是我们亲爱的宝贝,我们爱我们的宝贝。但是,你知道吗?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一些必要的关注和步骤是不能省掉的,比如听力筛查、比如应对感冒……不要因为你的疏忽,影响了宝宝的健康。

  “我儿子出生后听力筛查没过,42天复查又没过,我们都担心死了,怎么办?”

  “我的女儿月月已经1岁半了,但她现在还只会咿咿呀呀的,说的话没有人能听懂,虽说有句话说‘贵人话语迟’,但我们还是有点担忧,尤其是我们发现月月听声音时总喜欢侧着耳朵。”

  在沈阳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咨询,这样焦急的声音。下面我们为您准备了这组宝宝健康专题,希望能对准妈妈、妈妈们,有所帮助。

  每千名新生孩子中,有1。3名患听力障碍

  沈阳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张东红介绍,我国7岁以下耳聋有80万,每年还在以3万人的速度增加,每1000名新出生的孩子中就有1。3名有听力障碍。因此,国家卫生部颁布《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规范实施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总体目标是早期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并能给予及时干预,减少对语言发育和其他神经发育的影响。

  沈阳市从2003年起在全市开展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到目前,除法库县外,各区县市大型产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均已开展了普遍性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筛查 率逐年提高,沈阳市的筛查率已达到80%左右。通过筛查,早期发现的聋儿大都能得到早期干预,有效地降低了由耳聋引起的致残率。

  出生48小时后,做初次筛查

  在正规医院出生的宝宝,都会在医院的要求下接受听力筛查。通常是在出生48小时后接受初次听力筛查,初次筛查没有通过,要在出生后42天接受复筛。如果复筛没有通过,要在42天至3个月内开始相应的听力学和其他医学评估,以明确诊断。

  张东红介绍,目前普遍采用的是耳声发射技术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原理主要是:耳声发射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耳 声发射代表耳蜗内主动耗能的机械活动,这种主动活动机制被认为是正常耳蜗功能的一个极重要的部分。由于该项技术具有客观性、敏感性和快速无创伤性,因而适 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

  一旦自己的宝宝不能通过听力筛查,父母往往会产生焦虑和不安。“家长需要对听力筛查结果有个正确的认识。”张东红说。

  一般来说,不能通过听力筛查仅仅表示听力学意义上可能存在异常,可能存在耳蜗的异常,也可能由于耳道狭小或堵塞影响了声音的传导(如在新生儿早期,羊水或胎粪等可能堵塞耳道),还可能是环境噪音过大或孩子配合不佳(活动或哭吵)所致。

  如果首次筛查不能通过,父母不必过分担心,但必须进一步复查。若经过2。3次复查仍无法通过,则应进一步检查,争取在出生后3个月内作出明确诊断。

  “爱挠耳朵、摔跤” —— 家长要关注

  即使通过了新生儿听力筛查,一些后天性的因素也会造成听力障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孩子摔倒撞击头部;避免接触噪音刺激;禁止使用对听力有损伤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奎宁;尽量避免孩子感冒高烧等。

  “在临床中,不少家长因为孩子到了两三岁还不会说话,或者五六岁口齿还不清楚,才慌了手脚,往往延误了诊疗的最佳时机。”张东红介绍,“所以,家长通过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也可以发现听力异常。”

  一般来讲,孩子刚一出生就能听到声音,虽然他们不会做出主动的反应,但他们却能在声音的刺激下产生下意识的反射活动,比如避开他的视觉在他耳旁敲击物品 产生声音,他会做出眨眼、身体抖动等动作;4个月之后,孩子就有了主动寻找声源的能力,听到强的声音刺激后会用眼神或转动头去寻找。一岁左右的孩子,就能 听懂一些简单的话,按照语言命令做出一些简单的动作;两周岁时能听懂简单的语言。如果在哪个年龄段发现孩子的反应不相符,就应该对孩子是否有听力障碍产生 怀疑了。

  另外,孩子喜欢挠耳朵或是容易摔跤,都有可能是因为耳朵出现一些问题造成的,应该赶快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有听力障碍6个月内干预最好

  张东红指出,一旦确定孩子听力异常,一定要及早干预和治疗,针对病因对可纠正性听觉障碍患儿进行相应的药物、手术治疗,进行听力补偿或重建。

  目前来讲,明确为永久性听力损伤者,要在6个月内接受干预。被确诊为听力损失的患儿经跟踪随访,有的戴上了助听器,有的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进行了系统性的康复训练与治疗,言语发育基本上未受明显影响。

  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在出生时就发现有听力损伤,经康复语言训练,到3岁时可以掌握300个到700个单词;如果到两岁时才发现有听力损伤,即使进行康复训练,到3岁时也仅能掌握不到100个单词。

  有遗传史人群,要接受孕前诊断

  张东红强调,如果夫妻双方或一人是聋人,或有耳聋家族遗传史,通过耳聋基因检测可明确病因,指导生育,降低遗传性耳聋的风险。对符合耳聋产前诊断适应症的孕妇,在妊娠期对胎儿进行耳聋基因检测,推测胎儿听力是否正常,帮助选择听力健康的后代,减少聋儿的出生。

  严格来讲,正常育龄人群也要通过检测,确定是否携带耳聋基因突变,如果双方都携带耳聋基因,那么他们生育聋儿的几率为25%。

  总体来说,新生儿刚刚出生需要妈妈们多注意,留心观察,如有不适需要立即就医。

2小儿听力筛查要做什么

  新生儿听力筛查注意事项

  筛查前:

  1、认真听筛查人员讲解听力筛查的意义和方法;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并签字。

  2、最佳的测试结果是在宝宝自然睡眠状态时获得。如宝宝烦躁、哭闹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听力测试前家长应尽量把宝宝喂饱使其进入睡眠状态。

  3、给宝宝换好干净尿布,使其舒适不哭闹。

  4、给宝宝选择厚薄适度的包被,薄则易受凉,太厚则会影响操作。

  筛查中:

  1、保持安静,避免交谈;关闭一切通讯设备,避免出现噪音。

  2、保持宝宝在筛查的正确姿势,露出测试耳,避免遮盖。

  3、测试时家长可将手轻轻扶按在宝宝肩部,使其有安全感。

  4、做完一侧耳后,不要用力翻动宝宝以免惊醒,应配合医生轻轻翻转到对侧耳。

  筛查后:

  1、认真听取医生解释,未通过筛查者,按医生指示去做。

  2、有听力损失高危儿,每6个月接受一次听力监测,直至3周岁。

  3、通过筛查者,定期接受儿保的听力保健。

  4、平时注意防止噪声、药物等对宝宝听力的损害。

  5、注意观察宝宝的听觉和言语发育,可疑有发育迟缓者,及时就诊排除。

  在小儿听力筛查的时候,家长要注意提醒孩子配合医生的检查事项,因为如果不配合医生的检查的话,一旦出现什么差错就会产生很多的误会的,为了不让检查有误差,最好是彼此之间互相配合,尽量让筛查顺顺利利的。

3新生儿2-5天要做听力筛查

  “我家宝宝1个月了,有时候叫他名字,他会把眼珠转向你所在的方向,但有时叫好多次,叫好大声,他也没什么反应。这种时好时坏的现象让我很担心宝宝的听力是不是有问题?”在广州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里,不少妈妈为宝宝的听力问题前来咨询。

  对儿童听力深有研究的罗仁忠告诉记者,婴幼儿的听觉神经发育不完善,在半岁之前,听力会表现出波动的状态。不过值得父母注意的是,宝宝在1岁内接触的声音刺激对学会说话是最关键的,如果有听力障碍,往往会因聋而致哑。因此,新生儿在出生的2-5天之内,就应该给宝宝做第一次听力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

  据了解,从2004年开始,广州市卫生局公布了《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知,在广州市各大医院产科出生的所有新生儿在出生2-5天之内都要做听力筛查。罗仁忠说,大约有10%-15%的新生儿被检查出听力问题,其中大多数是耳朵结构异常、听力神经系统等问题。

  “没有通过筛查的‘疑似’问题宝宝将在6周左右(42天)做第二次听力筛查。” 罗仁忠解释说,“第一次未通过筛查,可能是孩子的听力有问题,也可能是中耳腔羊水未完全吸收,听觉系统发育不完善引起,因此在6周的时候做第二次筛查”,此时通常还有5%的宝宝不通过,这部分多数是因为早产、低体重儿出现的听力异常。

  第二次还没有通过筛查,为确诊宝宝是否真的听力问题,这个时候需要去具备“听力检测”的大医院做全套的听力检查,并最后评估。罗仁忠表示,像中山一院、中山二院、中山三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儿童医院等具备“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检测”的资格的医疗机构,均可以给宝宝的听力做最后的评估。

  一般来说,婴幼儿渗出性中耳炎不用治疗就能自愈,最怕是神经性耳聋,因为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需要尽早康复,以便孩子在1岁左右能够聋而不哑,学会说话。

  听力筛查TIPS:

  1、新生儿出生2-5天之内,做第一听力筛查,其中有10%-15%的宝宝被查出有问题;

  2、有问题的宝宝将在6周左右(42天)做第二次听力筛查,其中有5%的宝宝还不能通过;

  3、宝宝2-3个月的时候,去听力检测的机构做最后的评估,看看是否真的有听力问题。

4树立保护儿童听力意识

  蟑螂险伤男孩听力

  哈市妇幼保健院医生王磊介绍,近日,哈市首次对3112名3—6岁儿童进行听力筛查。在某机关幼儿园,医生发现一男孩一只耳朵听不清。医生用耳镜为其检查时,在其耳道内竟取出一只高粱米粒大小的死蟑螂。

  据了解,此次筛查3000多名孩子,发现140名孩子因耵聍栓塞(耳垢)出现听力问题。其中,有的孩子耳道已被耳垢完全堵住,几乎听不到声音。

  手术产儿童听力问题多

  此次医生还发现,初次筛查发现听力问题的儿童中,出生时81%为手术产。手术产为何对新生儿听力有如此影响,专家目前尚未检索到相关资料,正在进行进一步研究。妇幼保健专家据此提醒市民,多项研究均表明,正常生产是对孩子各种功能最有益处的生产方式。

  筛查结果还显示,在听力存在问题的儿童中,巨大儿、早产儿、低体重儿占10.5%。专家指出,很多人认为刚生下的孩子越胖越好,其实,新生儿体重过重与过轻都有害孩子日后的健康。

  听力不及视力受重视

  专家称,如今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视力、牙齿、心理等方面的保健,往往忽视儿童的听力健康。其实,耳朵与眼睛一样脆弱,特别是儿童听力极易受损。据统计,我国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为0.1%一0.3%,而此次对3—6岁儿童的检查却发现1.72%存在听力问题。说明由于众多家长忽视了孩子听力保健,许多幼儿在成长中听力受损。

  专家介绍,保护儿童听力,要注意不让儿童抠耳朵,避免剧烈声音刺激,时刻关注孩子的耳朵是否存在听力问题,不能随便给孩子用药等。另外,还应定期为孩子进行听力检查,做到早期发现问题,早期干预,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5听力筛查未通过意味着什么

  目前,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住院期间都要求进行听力筛查,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家长会表示担心和害怕,甚至焦虑。那么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意味着什么呢?是不是就说明孩子的听力有问题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

  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发病率约为1~3‰,是新生儿可筛查的几种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是指使用客观的生理学方法对所有活产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其最终目的是尽可能地发现听损伤患儿,并且尽可能早地对其实施干预,使其言语和智力发育水平与同龄人相当,从而改善听损伤患儿在社会交往、教育和就业等方面所处的劣势地位。因此,实施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至关重要。目前,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在我国大中城市已广泛开展,2003年北京市卫生局发布《北京市0~6岁儿童听力筛查、诊断管理办法》,要求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住院期间都要进行听力筛查。从2009年6月1日起,北京市对所有本市户籍新生儿实行免费听力筛查。

  目前我国常用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中,正常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的3~7天进行初筛,在基层及农村地区,由于产妇产后住院时间较短,也有在产后24小时进行初筛;而高危新生儿在病情稳定后出院前进行初筛。未通过初筛者于产后1个月或42天左右进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在3个月大时转诊至儿童听力诊断中心进行诊断性检查。

  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用生理学检测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二者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客观、有效、快速、准确、无创性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也是早期诊断新生儿听力损伤的最有效方法。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机构采用耳声发射仪进行听力筛查。

  耳声发射主要用于检测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其具有客观、敏感、快速、无创等特点,已成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一项常规技术,常用的有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由于耳声发射受新生儿受试状态、中耳和外耳生理特性的影响,为保证筛查的通过率,筛查时间一般选在产后3~7天,新生儿处于自然熟睡或安静状态时进行,测试环境要相对安静,测试前要清洁外耳道。

  由于耳声发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用耳声发射进行听力筛查的初筛未通过率可达10~20%。因此未通过耳声发射听力筛查并不一定说明孩子听力有问题,还有可能是因为新生儿外耳道和中耳腔可能有羊水、胎脂、胎性残积物滞留,它们对传入的刺激声和传出的反应信号造成衰减,导致耳声发射能量减弱或消失,造成了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假象。这种情况在剖宫产新生儿,以及产后不满3天即进行初筛的新生儿中尤为多见。随着吃奶、哭闹等带动软骨运动,可以使一部分羊水和胎性残积物排除,从而在满月或产后42天复筛时顺利通过。另外,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听力传导和神经系统发育可能不成熟,住院期间听力筛查未通过属暂时性,随身体各器官的发育,产后42天复查时听力筛查通过率会明显提高。

  因此当孩子未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时,家长不必过分担忧,而应该密切观察孩子平时对各种声音的反应,同时尽量避免孩子接触噪声,慎用耳毒性药物,避免孩子感冒和头部受伤,最重要的是要按时到医院复查,绝大多数孩子最终会是听力正常的。即使检查存在听力障碍,通过早期治疗和干预,也将使孩子最终融入主流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