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一定要调整好饮食能让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白扁豆就是平时经常吃的,下面一起了解下吃白扁豆会上火吗?
目录
1吃白豆上火吗
白扁豆的营养价值
1. 扁豆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及食物纤维、维生素A、B族维生素、氰甙、酪氨酸酶等,扁豆衣的维生素B含量特别丰富; 2. 扁豆含有对病毒的抑制成分,这种活性成分在水溶性的高分子和低分子部分都有,这种成分能有效地抑制病毒的生长; 3. 扁豆中所含的淀粉酶抑制物在体内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4. 扁豆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刺激骨髓造血组织,减少粒细胞的破坏,提高造血功能,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效; 5. 扁豆中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能使癌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肿瘤细胞表面发生结构变化,从而发挥细胞毒的作用,并可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增强对肿瘤的免疫能力,抑制肿瘤的生长,起到防癌抗癌的效果。
吃白扁豆上火吗
不上火。
上面就是对吃白扁豆会上火吗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白扁豆的营养价值非常的丰富,但是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去食用。
2芸豆孕妇能吃吗
1孕妇能吃吗
能吃。
芸豆是杂粮的一种,和红小豆、干豌豆等的营养价值接近。孕妇可适量食用。2功效和作用
具有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等功用3营养价值
1、芸豆含有皂甘,尿毒酶和多种球蛋白等独特成分,具有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增强抗病能力,激活淋巴T细胞,促进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等功能,对肿瘤细胞的发展抑制作用,其所含尿素酶应用于肝昏迷患者效果很好。
2、芸豆还是一种难得的高钾、高镁、低钠食品,每百克含钾1520毫克,镁193.5毫克,钠仅为0.8毫克,这个特点在营养治疗上大有用武之地。4上火吗
不上火5副作用
无副作用6能吃吗
可以吃7怎么吃
1.芸豆宜搭配莴笋食用,可以促进钙物质吸收。
2.芸豆宜搭配猪肉食用,可提高维生素B12的吸收率。8禁忌人群
消化道疾病患者少食芸豆9适宜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芸豆10保存方法
芸豆宜储存于阴凉、干燥处储存。11挑选技巧
优质芸豆颗粒肥大,整齐、有光泽12制作技巧
芸豆是营养丰富的食品,不过其籽粒中含有一种毒蛋白,必须在高温下才能被破坏,所以食用芸豆必须煮熟。
3白豆蔻的功效和作用
白豆蔻的功效和作用
《开宝本草》:"主积冷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
《本草图经》:"主胃冷。"
《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肺金本药,散胸中滞气,感寒腹痛,温暖脾胃,赤眼暴发,白睛红者。"
杨士瀛:"治脾虚疟疾,呕吐,寒热,能消能磨,流行三焦。"
王好古:"补肺气,益脾胃,理元气,收脱气。"
《纲目》:"治噎膈,除疟疾,寒热,解酒毒。"
《本草备要》:"除寒燥湿,化食宽膨。"
能行气化湿,常用于痰湿阻肺,脾胃气滞,湿阻中焦等证。
能温中止呕,常用于胃寒呕吐、胃脘冷痛等证。
能辟秽解毒,常用于寒疟,解酒毒。
白豆蔻的药理作用
抑菌作用。本品100%壳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本品所含的4-松油醇对Bacillcus thurin giensis体外有抑菌作用。
平喘作用。本品所含的α-萜品醇,平喘作用较强,对豚鼠气管平滑肌0.05ml/kg剂量时,作用强于艾叶油。4-松油醇亦有显着的平喘作用。
具芳香健胃、驱风作用。豆蔻油很不稳定,即使储藏很好,也常易丧失其特有之香味,一般可作成芳香酊或醑剂。种子应在临用前方可磨碎,有良好的芳香健胃作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兴奋肠管蠕动,驱除肠内积气,并抑制肠内异常发酵。
白豆蔻煎剂对豚鼠离体肠管低浓度兴奋,高于1%及挥发油饱和水溶液均呈抑制作用。
其他作用:其挥发油对豚鼠实验性结核,能增强小剂量链霉素的作用。
白豆蔻的配伍应用
配砂仁,宣通上、中、下三焦之气机,以开胸顺气,行气止痛,芳香化浊,醒脾开胃,和中消食。
配陈皮,则理气健脾之功加强。可治脾胃虚弱,湿浊郁滞的胸腹满闷,泛呕纳呆,吐泻等。《沈氏尊生书》白豆蔻汤,即以白豆蔻配陈皮,“治呕吐哕”。
配杏仁、薏苡仁,宣上畅中渗下,使气畅湿行,脾气健旺,三焦通畅。如《温病条辨》三仁汤,即以白蔻仁配杏仁,薏苡仁,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邪在气分之证。
配厚朴,相须而行,有理气除胀,开胃化湿之功效。可治脾胃气滞,寒湿胀满。
配藿香,温中行气,化湿之力更著,可用于气滞湿停或寒湿内停的呕吐,胃脘满闷,饮食不佳。
配丁香,温中祛寒,行气降逆。《乾坤生意》即用白蔻仁配丁香,治“产后呃逆”。
配木香,芳香行气,调理脾胃,兼长各异疏理气滞甚为有效。
配山柰,取其所长、行气止痛,温中散寒,理脾和胃,消胀除湿,皆有速效。
配黄连,清热除湿,理气止呕,健脾开胃,用治湿热阻于中焦的脘腹胀闷、纳差、胃痛、恶心呕吐,服之诸证皆消。
4白豆的营养价值
白豆的功效与作用
白豆味甘、性平、咸、无毒,入脾、肾经;
具有健脾、止消渴,补肾、生精髓、和五脏,调营卫,理中益气之功效;
治消渴,口渴;外用治腮腺炎。
单用或与黑豆等配伍。明代《食物本草》说“白豆即饭豆也,粥饭皆可拦食。”但亦可煎汤或煮食。
治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
健脾化湿,主治脾虚兼湿,食少便溏;湿浊下注,妇女白带过多。
化湿消暑,用于暑湿伤中,吐泻转筋等症。
白豆能治疗水肿,砒霜中毒,细菌性痢疾。
白豆的营养价值
1. 大白芸豆还有滋阴、补肾、健脾、温中、下气、利湿、止痢、消食、解毒、止呃逆等医疗作用,为理想的食疗佳品;
2. 大白芸豆还有镇静作用,对治疗虚寒呃逆、胃寒呕吐、跌打损伤、喘息咳嗽、腰痛、神经痛、小儿百日咳等病症有一定疗效;
3. 大白芸豆含矿物钠,十分适合心脏病、高血压和忌盐病患者食用.
白豆的食疗价值
食疗一:白豆糕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治疗比较困难,有时单纯补钙及维生素D效果不明显,因此须中医治疗,因人而异,辨证施治,并充分发挥饮食疗法的积极作用,补其所虚,增其不足,调节其骨质代谢,使其维持在平衡状况,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食疗二:怀杞甲鱼汤
怀山药10至15克,枸杞子5至10克,约500克甲鱼1只。甲鱼放入热水中宰杀,剖开洗净,去肠脏,与各用料一起炖熟,加入姜、盐、酒少许调味,即可享用。有滋阴补肾、益气健脾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偏胜的骨质疏松症患者。
食疗三:核桃补肾粥
核桃仁、粳米各30克,莲子、怀山药、黑白豆各15克,巴戟天10克,锁阳6克。将上述用料洗净,黑白豆可先行泡软,莲子去芯,核桃仁捣碎,巴戟天与锁阳用纱布包裹,同入深锅中,加水煮至米烂粥成,捞出巴戟天、锁阳药包,调味咸甜不拘,酌量吃用。有补肾壮阳、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脾肾两亏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食用。
白豆的好吃做法
鱼香白豆角
用料:白豆角300g、葱白1段、姜1片、蒜2瓣、干红辣椒丝1小把、郫县豆瓣酱3汤匙、料酒1汤匙、白糖1茶匙、香醋1/2汤匙
做法
(1)豆角择去两头和丝络后洗净,斜切成丝备用。
(2)葱白切片,姜切丝,蒜切成碎粒。
(3)锅热油,温热时加入葱姜蒜和干红辣椒丝中小火煸出香味。
(4)加入郫县豆瓣酱炒出红油。
(5)调成中火,加入豆角丝翻炒约2分钟。
(6)沿着锅边淋入料酒、香醋,再调入糖,继续翻炒3分钟即可。
小贴士
(1)这道菜用普通豆角完全可以做,切的时候切成细丝,方便入味。
(2)这道菜淋入的香醋一定要少,多了会严重影响口感。
(3)干红辣椒丝可以用干辣椒代替。
(4)炒豆角的时间要长一些,可以破坏掉豆角里的有害成分,吃起来更放心也更入味。
白豆话梅
用料:话梅四颗、白豆150g
做法
(1)白豆用水浸泡一晚,水要过白豆,充分浸泡,约600ml
(2)把浸泡过的水倒掉,重新加水,依然浸没白豆,约250ml,加入话梅一起煮
(3)盖上锅盖小火煮半小时,再打开锅盖,等水收干
(4)夏日小食,白豆话梅完成
白豆酸菜炒肉
主料:白豆200g、酸菜300g、五花肉250g
辅料:油适量、盐适量、辣椒适量、胡萝卜适量
步骤
(1)所需主要食材合影,酸菜是海南著名的澄迈酸菜哦
(2)特别推出海南特有的白豆~
(3)爆香五花肉
(4)将白豆在高压锅内压5分钟后出锅备用
(5)先将酸菜倒入炒锅内和五花肉炒至九成熟
(6)将白豆倒入收汁后即可出锅了
白豆瘦肉煲
食材
主料白豆350g 辅料肉碎适量盐适量
步骤
(1)瘦肉放入冷水中,打散开
(2)新鲜的白豆去豆荚
(3)将豆子放入锅中
(4)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煲到豆子软。
(5)加盐调味即可。
白豆沙拉
材料
红酒醋、橄榄油、 糖。
做法
(1)将白芸豆、红腰豆洗净煮熟。
(2)青红椒和洋葱分别切成一寸见方的小块。
(3)将适量红酒醋、橄榄油、糖混合调成汁,与其他原料拌匀即可。
5白扁豆可治疗妇女带下病
祖国医学认为,白扁豆性平,味甘。功效健脾和中、消暑化湿、养胃下气、补虚止泻。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胎动不安、酒醉呕吐等病症。《本草纲目》记载:“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
白扁豆为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植物。原产印度和爪哇,约在汉朝时引入我国。
白扁豆干燥种子为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约8~12毫米,宽6~9毫米,厚4~7毫米,表面黄白色。我国各地多有栽培,主产于湖南、河南、安徽等地,广东、广西、辽宁等地也有出产。白扁豆因产地不同,名称也各异,如扁豆、蛾眉豆、羊眼豆、茶豆、藤豆、树豆、小刀豆、南豆、膨皮豆、沿篱豆、南扁豆等。选购时,白扁豆以平滑有光泽、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嚼之有豆腥气、颗粒饱满、色白者为佳。
据测定,白扁豆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胰蛋白酶抑制物、淀粉酶抑制物、血球凝集素A、B,还含有蔗糖、棉子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等物质。白扁豆营养丰富,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如梁代陶弘景称“其荚蒸食甚美”,明朝李时珍也曾说:“嫩时可充蔬食菜料,老则收子煮食。”
祖国医学认为,白扁豆性平,味甘。功效健脾和中、消暑化湿、养胃下气、补虚止泻。
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胎动不安、酒醉呕吐等病症。《本草纲目》记载:“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
入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中医认为,白扁豆入脾胃二经,可用于防治脾虚湿停,体倦乏力,饮食日减,久泄不止及脾虚导致的妇人带下过多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