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患有脚气的人都在苦苦寻找各种治疗脚气的办法,脚气虽说不上什么大毛病,但是还是影响到平时的工作和生活,尤其脚气给我们带来奇痒无比的痛苦,只有被脚气困扰过的人才能体会到,那么治脚气最有效的土方法都有什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脚气的危害都有哪些
脚气的危害一:瘙痒
脚气是高复发疾病,药物治疗没好停药容易复发,为后面的治疗造成更大的困难。脚气极易通过接触传染到双手和身体的其他部位,成为手气和体癣。脚气患者脚再痒也万万不能用手抠。
脚气的危害二:引发湿疹,手足皲裂和疼痛
首先,由于真菌是外来的,它在啃皮肤后破坏了皮肤最外的致密保护层,使皮肤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加上真菌本身的代谢物的作用,很容易引发湿疹,出现水疱,脱皮等现象,特别 是传到手部的时候,因手经常受到化学品的刺激,很不容易治愈,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的不便。而在冬春季,还会因此发生手足皲裂,轻者有明显不适感,重者行 走时可有明显疼痛。
脚气的危害三:威胁生命
脚气治疗大意不得,轻者影响生命质量,重者,甚至真会威胁生命,曾有网友发生过因脚气不治引发丹毒,病毒蔓延全身,引发毒性入侵消化道,造成内循环系统大出血的案例。脚气不治自己不会好,反而把自己变成了“真菌”繁殖基地。
脚气的危害四:传染他人,成为疾病的传染源
患有脚气的人是脚气传染的主要根源,当足落地时,带有 真菌的皮屑就撒落在家里的地板上,拖鞋里,当另外一个人湿脚走过或粘上它时,饥饿的真菌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饱餐和能安营扎寨的机会,它表面有一层粘附物质 就很容易达上新的脚部。引发它人或家人感染上脚气或其他真菌病。这也是许多家族中多人感染的根源。
脚气的危害五:引起其他部位的感染
如果治疗不积极,抓挠后极易引发身体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如手癣、体癣、头癣等。更严重的是,搔抓会导致局部细菌感染,可发展成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及丹毒,可谓后患无穷。
2治脚气最有效的土方法都有什么
无花果叶除脚气-无花果叶是一种入药的植物叶子,有脚气的朋友可以用它治疗脚气,取无花果叶数片,加水煮10分钟左右,待水温合适时泡洗患足10分钟,每日2次,一般三五天即可。
黄豆煮水治脚气--黄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它可以给脚气患者补充皮肤营养,同时防治脚气;用250克黄豆打碎煮水,用小火约煮20分钟,水约1公斤多,待水温能洗脚时用来泡脚,可多泡会儿。治脚气病效果极佳,脚不脱皮,而且皮肤滋润。
白醋泡脚治脚气-白醋是非常好的消毒杀菌的生活用品;实践证明它是可以治脚气的!我从1999年开始用白醋防治感冒和脚气,效果很好。感冒初起,或者流清鼻涕时,可用卫生棉球浸白醋塞鼻孔,一日两三次,当天或第二天即可治好,脚气病的朋友,可用棉球浸白醋涂患部,止痒又杀菌,有轻微脱皮也可以防治。
皮炎平擦拭脚底治脚气-皮炎平除了消炎杀菌外,还可以治脚气,除炎症!我们只需要每天在洗完脚后,用皮炎平擦拭脚底,每天一次,大概一个星期就可以脚气就不见啦!
韭菜泡脚治脚气--我们需要准备半斤韭菜,然后将其切成小段,放入锅中用水煮,当然也可以放入一点点食用盐;最后汤熟后就可以利用其泡脚即可;每天坚持用此法,半个月左右脚气就可以得到好的效果啦!
3生活中应该怎么预防脚气的发生
1、穿鞋有讲究
穿透气性好的鞋和袜,保持足部干燥,避免潮湿,必要时可加用足粉。尽可能不穿胶鞋、球鞋,多穿布鞋或风凉鞋,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脚气。
2、防止传染
因脚气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要注意个人卫生与公共卫生,勿与他人共用拖鞋、浴巾、毛巾、鞋、袜、脚盆等,经常清洗手脚,保持手足清洁和合适的湿度,避免用手搔抓患部;脚气患者穿过的鞋袜,最好用开水烫过或在阳光下曝晒。
3、饮食调节
有的人足汗很多,即使很讲究清洁卫生,脚气仍较明显,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青年人足部出汗过多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可服用一些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如谷维素、维生素B1等,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足部出汗过多的现象多数能逐渐好转;如果足多汗与情绪紧张有关,可以用些溴化物等镇静剂。
4、鞋跟不要过高
过高的鞋跟,为了保持稳定,一般鞋头部位都会选择紧身设计,造成脚趾紧紧地挤在一起,产生真菌,从而引发脚气。
5、宽松
尖头鞋会使脚趾紧紧地挤在一起,脚趾之间无法通风透气,很容易产生脚气。
6、通气吸汗
鞋子的材质很重要,如果是化纤或劣质的胶鞋,在高温的烤灼下,会像橡皮泥一样吸附在脚上,既不通风又不吸汗,就有可能导致脚气。
7、及时清洗
当鞋子穿过以后,汗渍会留在鞋里,形成一个适宜真菌生长的环境,产生真菌或者是脚气,所以,鞋子要经常清洁。
8、选好袜子
(1)穿着洁净的袜子,且是以棉、羊毛或其它吸湿物料制成,且厚而柔软的袜子,以帮助吸走汗水,可以有效的预防脚气。有需要时,应经常更换袜子以保持双足干爽。
(2)避免穿着尼龙质料的袜子,不要再次穿上已弄污的袜子。
(3)穿着密封的鞋时定要穿着袜子,不然很有可能发生脚气。
4治疗脚气都存在什么误区
脚气反反复复,时好时坏,因此被很多患者误以为不能治好
正是一些患者认为脚气是个小病而不加以重视,才导致脚气终年不好,反复发作,专家指出,脚气绝不是人们所想的那样,随便应付一下就行了,一旦恶化,也会带来巨大的痛苦。脚气问题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解决的,专家表示,脚气患者的治疗时间通常应该进行4周,每天坚持用抗真菌药,目的就是杀死真菌。
有的脚气患者足部真菌停留在表面,但也有不少患者的足部真菌感染很深,对于后情况,只有坚持用药才会杀死潜伏在皮肤深处的真菌。脚气并非不可治,只是在治疗脚气期间需要耐心,即便是症状消失了,患者应当继续用药一周加以巩固。
盲目止痒,没有治疗病根
治疗脚气都存在什么误区?在治疗脚气上,许多患者只顾止痒,不找病根,这往往会加重病情。皮肤科专家说,脚气发作时,患者瘙痒难忍,恨不得将皮肤换了,因此很多人不管三七二十一,自行买药或用他人推荐的偏方进行止痒。不可否认,有些药物或偏方确实可以临时止痒。可是,治标不治本,乱用药甚至可能加重病情,引起更严重的接触性皮炎。
很多患者认为脚气不会传染
脚气是真菌侵入脚部表层皮肤所致,患者常常是先患有脚气,足部真菌被带到手部,首先侵入指甲周围的皮肤,然后通过指甲或趾甲的生长演变,逐渐侵入指甲内,形成灰指甲,并进一步生长和繁殖,直到破坏整个指甲。
灰指甲与脚气是可以互相传染的,既可自身传染,也可由他人传染,无论自己或家人有脚气或由真菌引起的其它皮肤癣,都可能引起灰指甲,然而如果防治得当,脚气患者是可以避免患上灰指甲的。
5脚气的典型症状表现
脚气的临床表现为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并可蔓延至足跖及边缘,剧痒。
1、皮疹发生于足底、足缘、足弓和趾间及趾屈侧面。
2、常于复季发病或加重,冬季减轻。
3、皮疹形态分为水疱型、糜烂型、鳞屑型三种类型。各型可互相转化,也可同时存在,不过某一时期常以其中一型的表现为主。
水疱型:多发于足弓和趾侧。表现为群集或散在分布的深在性小水疱,如粟粒大小,疱壁一般比较厚,破溃或吸收后有少许鳞屑。自觉瘙痒明显,常因搔抓或自行用针挑水疱而继发感染。
糜烂型:发生于趾间,尤以第三、四趾间最常见。表现为局部表皮湿润,浸渍发白,自觉剧痒。常因搔抓摩擦,表皮破损剥落而露出潮红的糜烂面,此时则瘙痒并有灼热疼痛感,分泌物有特殊臭味。本型也容易因搔抓而继发感染。
鳞屑型:发生于足底、足缘。表现为角化过度、干燥、粗糙、脱屑、基底淡红。自觉微痒或不痒。冬季则皲裂疼痛。
4、病程缓慢,通常多年不愈。
5、可作真菌直接镜检或真菌培养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温馨提示:
不要用别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足癣的皮肤损害有一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此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