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耳鼻喉科 >耳鸣

耳朵有嗡嗡声的原因

耳朵突然出现了嗡嗡响的情况可能是由于我们自身出现了耳鸣的情况导致的,这种情况非常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病情恶化可能会导致我们自身丧失正常的听力,我们日常不要听一些分贝比较大的杂音,详细的为大家普及一下耳朵突然嗡嗡响的原因吧。

目录 耳朵突然嗡嗡响的治疗方法 耳朵有嗡嗡声的原因 耳朵构造及常见的耳部疾病 从耳朵的变化看身体疾病 小心掏耳朵掏出肿瘤疾病

1耳朵突然嗡嗡响的治疗方法

  西医认为,耳鸣可由中耳炎、耳垢过多、听觉退化等问题导致,而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之下,更可令听觉细胞受到破坏,提早出现听觉退化。不过,如非受到噪音影响,或耳朵疾病影响,但仍然有耳鸣问题,即很可能与个人体质有关。中医指耳鸣可分虚症和实症,虽非致命性疾病,但间歇性的耳鸣声已可对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更甚的会影响听力。因此,改善生活习惯,并配合适当饮食和按压穴位,即可望改善耳鸣情况。

  注册中医师陈汉雄指出,“耳鸣”即耳内有鸣响声,耳鸣的成因可分为实症和虚症,“虚症主要是由于肾阴亏虚所致,所谓‘肾开窍于耳’,即如果肾出现毛病,可在耳朵反映出来。如日常身体过于疲劳、生活压力大,都可引起肾虚;至于实症,就多与肝脏有关,如肝火上扰、痰火屈结、风热侵袭这些症型都属于实症。”

  陈续指,由于夏季天气炎热,令人较易感到燥火,而肝火会瘀滞在脉络中,加上多数人喜喝冷饮,容易化湿为痰,造成痰火屈结,因此耳鸣于夏天多为实症,肝旺体质者更易出现头晕、头痛情况。

  出现耳朵突然翁响的情况我们一定要寻求专业的医师进行治疗,同时日常一定要避免自身长时间处在杂音比较高的环境中,避免给我们自身的身体带来很大的伤害,千万不要盲目的进行治疗,否则可能会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2耳朵有嗡嗡声的原因

  原因有:外耳病、外耳道炎、中耳的急慢性炎症、骨膜穿孔等耳部疾病都会引发耳朵里嗡嗡响;过量使用了对耳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也可出现耳朵里嗡嗡响和听力下降,且耳朵里嗡嗡响比听力下降出现得早。除此之外血管性疾病也会引发耳朵里嗡嗡响,如颈静脉球体瘤、耳内小血管扩张,血管畸形、血管瘤等,来自静脉的耳朵里嗡嗡响多为嘈杂声,来自动脉的耳朵里嗡嗡响与脉搏的搏动相一致。其它一些全身性疾病也能引起耳朵里嗡嗡响,如植物神经紊乱、脑供血缺乏、中风前期、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  除以上原因之外,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也可导致耳朵里嗡嗡响的发生。对于耳朵里嗡嗡响患者,首先要查明究竟属于哪种原因引起,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再作处理。

  有许多的人,都是比较喜欢吃一些辛辣食物,在这个时候,就不要在吃了,自己不要用一些药物洗或者是滴在耳朵中,不然的话会加重病情的。

3耳朵构造及常见的耳部疾病

  一、耳朵构造

  耳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

  1、外耳

  耳廓-汇集声音并将声音传入外耳道。

  耳道(外耳道)-将声音导入耳内。

  2、中耳

  鼓膜-将声音转换为振动。

  叁个小骨链(听小骨)- 锤骨、砧骨和镫骨 -将振动传输入内耳。

  3、内耳

  内耳(耳蜗)-含有液体和高敏感性细胞(毛细胞),具有微小的毛状结构可随声音振动而运动。

  前庭系统-含有控制平衡的细胞。

  听神经-从耳蜗通向大脑。

  二、常见耳病

  1、耳鸣

  耳鸣,顾名思义就是耳朵内出现异常的声响,如蝉鸣声、嗡嗡声等。耳鸣往往是耳聋的先兆,严重的耳鸣不但会影响病人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睡眠,还会恶化人际关系。

  2、耳聋

  耳聋,是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及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引起听功能障碍,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煺,临床上分为以外耳和中耳病变引起的传导性聋;以内耳和听神经病变引起的神经性聋;外中耳病变和中耳听神经共同病变引起的混合性聋。

  3、外耳炎

  外耳发炎的诱因常是因耳蜡失去保护功能所致,如耳道泡水(游泳)或过度清理耳道等而引起细菌、霉菌感染。掏耳朵的器物包罗万象,有棉棒、铅笔芯、塬子笔套、竹籤、手指头等。这些器物很容易伤到外耳皮肤,如果不洁会引起感染。另外,如有中耳炎其流出的脓汁也会感染外耳皮肤。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外耳炎—疖俗称耳疔的是毛囊受到细菌感染形成脓包,很痛。如果脓包範范围扩大至耳壳时常会引起严重的软骨炎。

  4、耳搔痒症

  看不出有皮肤的感染但是耳道常有蚁走感,很痒。常是因皮肤乾燥缺乏耳蜡的滋润引起的,这是老年性皮肤煺化常见之毛病。

  5、畸型耳

  耳壳之于长耳动物是维生不可或缺的,主要的功能是收集声波辨认敌人的方位以为应变,保住生命。但是人类耳壳的功能煺化到外观大于实用。没有它除非也伴随没有外耳道,否则对听力是不会有多大影响的。不过耳壳畸形或没有耳壳实在是不太好看,而且患者也会有心理上的障碍。必须要给予好好的整形。如果同时伴随无外耳道,更应设法再造使其听力增进。畸形耳的手术几乎是整形手术裡最困难的,通常需要耳科及整形外科医师的合作。高雄医学院在这方面很努力的在做,期为在这方面不幸的患者尽一点效劳。

4从耳朵的变化看身体疾病

  1、耳穴发白:

  耳朵上某处的穴位点发白,是虚证的表现,虚症是自身免疫力差,另外气不接续,气喘 抵抗力差、心虚。虚症是后天脾胃能力差,吃的东西营养吸收能力很差,不能补气引起的,一活动就心机亏虚,可以吃点西洋参,比如说心气虚的补一点。

  2、耳穴发红发紫:

  耳朵上有对应点发红、发紫的状况,就说明是实症病人,实症是梗阻、血液循环不好造成的,大部分实症都可以用活血化瘀药来解决,可以用丹参滴丸。

  穴位点发红发紫,是热症和实症的表现,比如刚才那位男士,就是心脏的对应点发紫。这时除了要及时检查和就医,还可以适当吃点丹参滴丸,因为它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5小心掏耳朵掏出肿瘤疾病

  生活中,很多人吃完饭或闲着没事时就喜欢随便拿支“耳勺”掏耳朵,有些人甚至养成了没事就用发夹、指甲等掏耳朵的习惯,觉得这样很舒服,却不知这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把细菌带进耳道里,引发疾病。

  人体外耳道皮肤非常脆弱敏感,和软骨膜连接很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用力不当就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有的人掏耳朵用力过猛甚至可能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发展成中耳炎,严重者甚至可能引起耳聋。此外,掏耳朵过频,会刺激耳道皮肤,容易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虽然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可以手术切除,但切除后极易复发,多次复发甚至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

  别看“耳屎”名字不好听,其实它对耳朵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为外耳道内腺体的分泌物一般呈弱酸性,味道很苦,且有一定挥发性,这种气味小虫不喜欢,也不适宜细菌生长,因而“耳屎”有阻止小虫飞入、保护耳道皮肤的作用,最好不要经常抠挖。

  经常掏耳朵具体危害

  1、 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掏耳朵时如果耳屎坚硬或比较多,容易把皮肤划伤,细菌便会趁机进入伤口引发感染。或因来回搔刮,把细菌挤入毛囊、皮脂腺管,引发炎症、流水,严重者发生外耳道疖肿。

  2、 由于经常刺激外耳道皮肤,使皮肤淤血,造成耳屎分泌增多,堆积严重。也就是说,耳屎越掏越多。

  3、 经常掏耳朵刺激鼓膜发生慢性炎症,鼓膜发红、变厚,外耳道也会流出少量脓液。

  掏耳朵注意事项

  1、最好用棉棍,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则耵聍可自行出来;尽量做到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掏耳。

  2、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短一点,可根据自己情况掌握。

  如果长期不掏耳朵,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这时,自己就很难掏出来了,应到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取出后坚持用滴耳剂滴耳2--3天预防感染。

  一般而言,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会在说话、吃饭、打呵欠时,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自动被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