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普外科 >肛肠科

粘液性脓便血引起的原因有哪些

粘液性便血可能大家都不太了解,得了粘液性便血就会经常肚子痛,大便的时候有脓血,而且大便次数也比以前增多,这样导致我们精神状态就不好,大便次数多也会导致我们变瘦。非常影响我们的生活,那么都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得粘液性脓便血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目录 便血检查诊断 粘液性脓便血引起的原因有哪些 便血预防保健 便血的症状 便血如何治疗

1便血检查诊断

  一、病 史

  急性细菌性痢疾常有不洁饮食史或与痢疾患者接触史,结肠癌、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有较长时间的藏液便及脓血便史,常常有腹痛,有时可触及腹块。结肠息肉患者常常有家族史。内痔便血常在排便前后出血,血呈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出鲜血。肛裂患者常在排便时及排便后便血,伴有排便时难以忍受的肛门部疼痛。肠伤寒患者均有发热,便血出现在第二周末及第三周初。肠套叠、肠扭转,肠系膜动脉栓塞发病急,伴有严重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便血的同时常有全身出血倾向。

  二、实验室检查

  1、粪便检查 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及阿米巴肠病,便常规检查均可呈脓血便,但溃疡性结肠炎粪便反复培养无致病菌生长,而细菌性痢疾可培养出致病菌。阿米巴肠病患者,新鲜粪便反复镜检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

  2、血液检查 伤寒患者血培养可找到致病菌,白血病患者周围血检查可发现幼稚细胞,骨髓检查可确诊。血小板减少症周围血及骨髓检查均可发现血小板异常减少。

  三、器械检查

  1、X线钡餐及钡灌肠检查X线钡餐,特别是气钡双重造影能提高X线诊断率。必要时结合小肠造影及钡灌肠检查对小肠的恶性淋巴瘤J肪瘤、息肉、慈室、肠结核。克罗恩病,结肠的肿瘤及溃疡性结肠炎等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2、内镜检查 纤维结肠镜检查可发现直肠、乙状结肠及整个结肠的病变,尤其是电子结肠镜的广泛应用对大肠病变有了更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操作过程中可以录像,病变部位可以刷片、活检、电切、止血等进行诊断和治疗。近年来小肠镜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对不明原因的小肠出血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因操作难度大,仍未广泛推广使用。

2粘液性脓便血引起的原因有哪些

  大便中有脓状物质或红色血量覆盖。肠道有炎症或受外界刺激,如细菌性肠炎,炎症性肠炎均可以造成肠道的粘膜受损,才会出现脓血便。

  1、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2、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3、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3便血预防保健

  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4便血的症状

  1.鲜血便

  多为急性(即时)出血,血液流出血管外很短时间就经肛门随粪便排出,或便后直接流出。流出的血液外观类似外伤出血,颜色鲜红或紫红、暗红,时间稍久后可以凝固成血块。常于以下疾病:

  (1)痔疮:各期内外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一般为粪便附有鲜血或便后滴血。外痔一般无大便出血。

  (2)肠息肉:为无痛性大便出血。排便时出血,排便结束后停止,量多少不等,一般血液不与粪便相混,或息肉位置高、数量多,也可与粪便相混。

  (3)直肠脱垂:久病后可有排便时出血。

  (4)肛裂:便血,出血方式为粪便表面一侧附有血迹,不与粪便相混,部分患者便后滴血。

  2.脓血/黏液血便

  即排出的粪便中既有脓(黏)液,也有血液。脓(黏)液血便往往见于直肠或结肠内的肿瘤及炎症。常见以下疾病:

  (1)直肠癌:血色较新鲜或暗红色,粪便中可有黏液,往往血液、黏液、粪便三者相混。

  (2)结肠癌:随病程延长逐渐出现大便出血,多为含有脓液或黏液的血便,血色较暗。

  (3)溃疡性结肠炎:黏液便或脓血便,同时伴有左下腹痛或下腹疼痛。

  (4)肠道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等。

  3.黑便

  又称为柏油便,大便呈黑色或棕黑色。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出血量较少,且出血速度较慢,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排出的粪便即为黑色;若出血量较多,在肠内停留时间较短,则排出的血液呈暗红色;出血量特别大,而且很快排出时也可呈鲜红色。

  4.隐血便

  小量(微量)消化道出血不会引起粪便颜色改变,仅在粪便隐血试验时呈阳性,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溃疡、炎症及肿瘤。便隐血试验可检测粪便中的少量(微量)血液成分。肠息肉(癌)的早期粪便隐血可呈现阳性,定期进行粪便隐血检测是结直肠肿瘤筛查(初筛)的重要途径。

  5.伴随症状

  (1)肛门及肛周病变: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

  (2)上消化道疾病:呕血一般都伴有黑便,出血量大、速度快时可以有血便。

  (3)下消化道疾病:根据出血的原发病不同,伴随症状表现不一。

5便血如何治疗

  便血西医治疗

  便血的原因非常多,不可能每一种病因的治疗都相同。但维持生命体征、对症治疗是总原则。努力寻找导致便血的病因才是最大的关键。下面简单介绍接种常见的导致便血的疾病的治疗。

  (一)痔疮便血

  痔无症状不需治疗,只需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只有并发出血、脱垂、血栓形成及嵌顿等才需要治疗。痔很少直接致死亡,但若治疗不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亦可致命。

  内痔的各种非手术疗法的目的都旨在促进痔周围组织纤维化,将脱垂的肛管直肠粘膜固定在直肠壁的肌层,以固定松弛的肛垫,从而达到止血及防止脱垂的目的。

  当保守疗法失败或三、四期内痔周围支持的结缔组织被广泛破坏时才考虑手术。

  根据以上观点,内痔的治疗宜重在减轻或消除其主要症状,而非根治术。因此,解除痔的症状较痔的大小变化更有意义,并被视作治疗效果的标准。主要方法有注射疗法、胶圈套扎疗法、手术切除疗法等。

  (二)肛裂便血

  肛裂的治疗原则是急性肛裂以保守疗法即非手术疗法为主,宜止痛止血,防止出现疼痛恶性循环。对慢性肛裂或者Ⅲ期肛裂,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彻底消除肛裂的病因及加剧疼痛的因素。

  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多吃蔬菜、水果,增加饮水,纠正便秘。可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使大便松软、润滑,以利排便。

  局部坐浴:用热水或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温度40℃~50℃(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温水坐浴可松弛肛门括约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疼痛,并清洁局部,以利创口愈合。坐浴后可以外敷消炎止痛药物,以减轻症状。

  封闭疗法:疼痛严重者,用1%~2%普鲁卡因注射于肛裂基底部及两侧肛门括约肌内,可缓解括约肌痉挛以止痛。

  肛管扩张:适用于急性或慢性肛裂且未并发乳头肥大及前哨痔者。在局麻或骶管麻醉下用手指扩张肛管,可解除肛管括约肌痉挛,达到止痛目的。

  手术治疗:对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慢性肛裂,可采用手术治疗。将肛裂及其周围病变组织全部切除,使其成为新鲜创面,再行愈合。

  (三)直肠癌便血

  直肠癌早期的便血常被人们误认为是痔疮便血,而不予以重视。所以,提高肛肠疾病的预防意识很重要。直肠癌需要手术治疗。

  处方禁忌

  治疗便血的关键,是要分清出血的轻重缓急,临证处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止血治疗禁忌:治疗便血首先考虑到止血,但止血并不是盲目地一概使用全身止血药,临床上要根据出血原因、部位、出血量及速度,采取不同的止血措施。如局部药物止血,局部手术止血及全身药物止血等。肛门局部轻度出血,则以局部止血为主;大出血时,则应立即采取全身止血,并配合局部手术止血措施。

  2.痔出血治疗禁忌:如肛裂、内痔、直肠息肉等间断性便血,发病缓慢,量较少,则局部应用凉血止血药效果较好。当出血量较大、而患者又不愿手术治疗时,可配合全身应用止血药。

  3.感染性肠病治疗禁忌:慢性感染性肠病导致的粘液血便、脓血便,就要针对肠病综合治疗,不能简单止血了事,否则只治标不治本,炎症不消除,症状不会缓解。

  4.术后损伤治疗禁忌:肛门直肠术后原发或继发性出血,量较多,或出现大出血,病情急迫,则应立即采取局部止血措施,找到出血点,予以结扎或压迫止血,同时配合全身应用止血药,局部与全身治疗同步进行。

  5.血液病治疗禁忌:血液病导致的便血,采用全身止血,药量要大,并配合局部止血处理。

  6.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禁忌消化道大出血在现有的检查条件下找不到出血灶者,要及时全身止血。上消化道溃疡所致的便黑血,除了按常规止血外,还要抗酸治溃疡。

  7.心脑动脉栓塞者治疗禁忌:患有心脑动脉硬化、脑栓塞者合并便血时,止血药的应用必须适时适量,避免过度止血加重心脑疾病。

  便血中医治疗

  1.肠道湿热

  【主症】便血鲜红,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苔黄腻,脉濡数。湿热蕴结肠道,肠道脉络受损,以致便血。肠道传化失常则大便不畅或稀溏,肠道气机阻滞,则腹痛。苔黄腻,脉濡数为内有湿热之象。

  【治法】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方药】地榆散或槐角丸加减。地榆散以地榆、茜草凉血止血;栀子、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茯苓淡渗利湿。槐角丸以槐角、地榆凉血止血;黄芩清热燥湿;防风、枳壳、当归疏风利气活血。两方相比较,地榆散清化湿热之力较强,而槐角丸则兼能补气活血,可酌情选用。

  2.脾胃虚寒

  【主症】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质淡,脉细。 脾胃虚寒,中气不足,统血无力,血溢肠内,随大便而下,故血色紫黯,甚至色黑。中虚有寒,寒凝气滞,健运失司,故腹部隐痛,汗热饮,便溏。脾胃虚寒,气血不足,故血色不华,神倦懒言,舌淡,脉细。

  【治法】 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方药】黄土汤加减。方中以灶心土温中止血;白术、附子、甘草温中健脾;阿胶、地黄养血止血。黄芩苦寒坚阴,起反佐作用。可加白芨、乌贼骨收敛止血,三七、花蕊石活血止血。阳虚较甚,畏寒肢冷者,加鹿角霜、炮姜、艾叶等温阳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