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癣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脚气,而脚气主要是因为真菌病原菌所引起的,而用酒精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用于消毒,也就是杀灭一些病原菌,既然如此,脚气能用酒精消毒吗?脚气治疗方法有哪些?
目录
1脚气为什么甩不掉
对于脚气反复发作,医学上一般有两种概念:
1、如果脚气病人治愈后,平时不注意,在特定场合又接触真菌的话,就可能又得脚气,这叫做“再感染”。
2、如果脚气患者使用抑制真菌的药物治疗,本身又没有坚持治疗,或未按医生指导或说明书用药,当症状减轻后停止用药,其实真菌并没有被彻底杀灭,过一段时间就会重新大量繁殖,卷土重来,造成“复发”。
众所周知,真菌具有难以杀灭的特点,在-6℃左右的环境里能长久地存活;在120℃的高温中,10分钟内不会死亡;在脱离活体的毛发、指(趾)甲、皮屑等上面,也可以保持毒性一年以上。
现有治疗脚气的药物多采用抑菌方法,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故容易复发;有的患者由于缺乏医学知识,采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虽然可以暂时止痒,造成疾病好转的假象,但其无抗真菌效果,致病菌不能被杀死,反而更猖獗,还会干扰甚至阻止局部免疫反应。足癣如不及时治疗,有时可传染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那么,怎样才能彻底治好脚气呢?根治脚气大体有两方面需要考虑。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药物,倍佳凝胶针对其他药物的优势在于:具有独特的抗真菌机理,是目前真正的杀真菌药物,治愈率高;用药疗程短,通常1-2周即可;具有极强的后效应,即使提前停药,大部分真菌也会死亡,所以复发率低;状如水晶,清澈透明,用后清爽、干净;而且价格适中,为普通老百姓所接受。
除了药物以外,还必须注意治愈脚气后切断真菌感染源,加强预防。具体的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脚,勤换袜,鞋袜经常曝晒,保持干燥;夏天尽可能不穿胶鞋,多穿布鞋和皮凉鞋;不要用别人的的鞋袜、拖鞋、脚盆、擦脚巾;手足多汗的人,可外扑痱子粉等,脚一定要用干毛巾拭干,刺激性饮料少饮为宜;搞好环境卫生,家庭中如有手足癣的人其用具应该注意消毒;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营养,提高皮肤的抗病能力。
综上所述,专家告诉我们,脚气并不难治愈,关键是对脚气要充分重视,病人应该树立治愈的信心,坚持不懈的治疗,让恼人的脚气一去不复返。
2酒精治脚气效果好吗
酒精是不能治疗脚气的。
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一般通过接触传播,比如共用拖鞋共用洗脚盆等。而且脚气如果溃烂的话,涂抹酒精是十分痛苦的,不建议外用。而且75%(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70-75%的酒精用于杀菌,例如 75%的酒精在常温(25C)下一分内可以杀死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更低浓度的酒精用于降低体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等。
但是研究表明,乙醇不能杀死细菌芽孢,也不能杀死肝炎病毒(如:乙肝病毒)。故乙醇只能用于一般消毒,达不到灭菌标准!
因此,脚气用酒精消毒是不可能的,但是脚气的治疗方法一般是:
不可以外用刺激性强的药,最好先使创面收敛干燥再用药。可以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然后外用油剂或粉剂,待皮肤干燥后改用盐酸特比萘芬等霜剂或软膏。
又或者是可以先用10%水杨酸软膏或复方苯甲酸软膏等使角质软化,再用抗真菌药。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温水浸泡,使角质软化,再用抗真菌药。
3治疗脚气的土方法有哪些
第一:白醋治脚气:脚气患者,可用棉签浸白醋涂于患部,止痒又杀菌,此法疗效甚佳。如果脚上的水泡破了或皮肤有破损者建议待伤口愈合后再涂抹否则疼痛难忍。
第二:黄豆除脚臭,用150克黄豆打碎煮水,用小火约煮20分钟,水约1公斤多,待水温能洗脚时用来泡脚,可多泡会儿。治脚气病效果极佳,脚不脱皮,而且皮肤滋润。一般连洗三四天即可见效。
第三:蒜头治脚气:取2颗鲜蒜头,去皮后放入醋内浸泡,3天后再用蒜头涂抹患处,有消炎和杀菌之功效,一天搽3次,一周见效。连用7-10日。
第四:香蕉皮除脚臭,香蕉皮中含有抑制真菌和细菌的有效成分——蕉皮素,可医治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瘙痒症,并有润肺肠、通血脉之功效。将香蕉皮捣烂加姜汁能消炎止痛,用香蕉皮搓手足,可防治冻疮。此外,香蕉皮晒干磨粉,还是不错的美容佳品。
4脚气有什么表现
一、症状
多见于成年人,男女皆可发病。往往夏季加重,冬季减轻,时轻时重,长期迁延。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鳞屑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
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或伴有裂口,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
好发于足缘、足底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鳞屑角化型
好发于足跟、足缘部。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皮肤干燥、角质粗厚、脱屑,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常年不愈,大多数患者由糜烂型、水疱型转化而成。
二、诊断标准
取新鲜水疱的疱壁或深层皮屑进行真菌镜检,可发现菌丝与孢子。主要依据其临床表现与真菌学检查,一般诊断并不困难。必要时可重复真菌检查。应与蹠部脓疱病、汗疱疹和湿疹相鉴别。
三、分类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脚气
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脚气
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脚气
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5脚气一般护理
1.要坚持用药,足癣是一种慢性感染,真菌寄生角质层中生长繁殖。需长期用药才能杀死它。
2.不要乱用药。脚气用药最关键的是应分类型进行连贯正规的治疗。有人用肤轻松等皮质类固醉药膏来治疗足癣,结果越治越扩展。有人将阿司匹林片压碎撒在糜烂的足趾问,结果形成一个溃疡,长期疼痛不愈。有很多人在皮肤形成红痒斑块时外用皮炎平软膏是一个误区,皮炎平软膏中有大量的激素成分,而这正好是真菌的营养剂,所以在肯定是癣的情况下搽皮炎平,只会越搽越厉害。
3.用药要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破溃处不能用酊剂,皮肤变厚,裂口该用软膏。破烂出水时应该到医院,由医生按照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治疗。
4.足癣继发感染时,局部出现急性炎症。就不能按一般足癣治疗,应该先处理继发感染。如有红肿,局部可外用硼酸水或咬喃西林液冷温敷可消炎消肿,必要时还要全身投用抗生素,并按照医生嘱咐适当休息。
温馨提示:
不要用别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足癣的皮肤损害有一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此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