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

心率过快

不同年龄的人,心率是不同的,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若心率超过正常范围,就称为心率过快。家长一般都知道,正常人在运动或体力劳动之后,心率会加快。孩子亦是这样,特别在受惊吓或哭闹时,更是如此。心率过快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目录 心率过快应该怎么办呢 引起心率过快的原因有哪些 心率过快有什么危害 心率过快的症状有哪些 心率过快的患者饮食应注意什么

1心率过快应该怎么办呢

  屏气法。让病人深吸一口气后屏住气,再用力呼气。另一种方法是,让病人深呼一口气后,屏住气,再用力吸气,应用这两种方法,有时可使过快的心跳减慢。

  诱发呕吐。用压舌板或手指刺激咽喉,诱发呕吐,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可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

  压迫颈动脉窦。在颈部大约与甲状软骨上缘同一水平们得搏动最明显的部位,以第2、3、4三个手指向颈椎压迫,最好以按摩为主,每次时间不超过5-10秒钟。如果没有效果,隔几秒钟再按摩,但在按压时不可以两侧同时按压,因为有使心跳突然停止的危险。一旦发现心跳减慢,应立即停止按压。

  压迫眼球。由家里人以手指压迫一侧或两侧眼球约10秒钟,等到心跳有暂时停止现象时,慢慢减压。在压迫眼球时用力不要太大。有青光眼或高度近视的人不能用这种方法,因有引起眼内压力增高或发生“视网膜”剥离的危险

2引起心率过快的原因有哪些

  一、生理性因素:一般患者过量的运动,超出正常范围的体力劳动,平时暴饮暴食,经常饮用浓茶和咖啡,外加大量吸烟和饮酒,这些都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并且心率加快,最后导致心动过速。

  二、病理因素

  1、心力衰竭:在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一般在初期,常常都会出现心率加速的情况。

  2、急性心肌梗死:据统计,一般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患病过程中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一般为30%~40%的几率。

  3、急性心肌炎:大多数的急性心肌炎患者,可能产生的窦性心动过速和患者自身的体温升高不能成正比。

  4、甲状腺功能亢进:一般大部分的甲亢患者都会患有窦性心动过速,其心率一般在100~120次/min,如果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他的心率可能会达到120~140次/min。

  5、休克:患者在轻度休克的时候,他的心率可以达到100次/min以上,然而在中度休克的时候,他的心率会比之前更加快,甚至可能达到120次/min以上。所以休克也会引发窦性心动过速。

  6、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各种心脏病都可能引发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的现象。

3心率过快有什么危害

  成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称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分生理性、病理性两种。跑步、饮酒、重体力劳动及情绪激动时心律加快为生理性心动过速;若高热、贫血、甲亢、出血、疼痛、缺氧、心衰和心肌病等疾病引起心动过速,称病理性心动过速。

  至于危害,病理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病人突然感到心慌和心率增快,持续数分钟、数小时至数天,突然恢复正常心率。发作时病人自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及头颈部发胀、跳动感。无心脏病者一般无重大影响,但发作时间长,每分钟心率在200次以上时,因血压下降,病人发生眼前发黑、头晕、乏力和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厥、休克,或致心衰、肺水肿等。

4心率过快的症状有哪些

  由于生理性心率过速相对病理性心率过速危害较小,所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生活习惯并经常参加适度的体育运动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病理性心率过速〗可分为窦性心率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

  [窦性心率过速]:特点是心率加快和转慢都是逐渐进行,一般每分钟心率不会超过140次,多数无心脏器质性病变,患者一般无明显不适,有时有心慌、气短等症状。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率可达160~200次,以突然发作、突然停止为特征。可发生在心脏有器质性病变患者,也可发生在没有心脏器质性病变者。发作时患者突然感到心慌和心率增快,持续数分钟、数小时至数天,突然恢复正常心率。发作时患者自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及头颈部发胀、跳动感。无心脏病者一般无重大影响,但发作时间长,每分钟心率在200次以上时,因血压下降,患者发生眼前发黑、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晕厥、休克。冠心病患者出现心动过速,会诱发心绞痛。

  如果是持续性心动过速,则一定要查明原因,及早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5心率过快的患者饮食应注意什么

  饮食宜清淡,以瓜果蔬菜、瘦肉、豆制品等,忌油腻、生冷、咸辣食品,忌烟酒等物。

  不同年龄的人,心率是不同的,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若心率超过正常范围,就称为心率过快。疾病引起的心率加快,最多见于发热的时候,体温每升高1℃,心跳每分钟可增加10~15次。所以,能引起发热的疾病多会出现心率加快,但伤寒病人例外,伤寒病人的脉搏较缓慢,称为相对缓脉,这是伤寒的一个重要特征。

  肺炎、哮喘及其他疾病影响到心脏功能,出现心功能不全时,就会有心率过快,肝脏迅速增大、呼吸急促、口唇青紫等情况。贫血严重的患儿,心脏搏动的频率也会增快以满足全身对血液供应的需要。服用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药物时,也会出现心率过快。而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炎等,也会使心率加快。

  心率过快,一般都能随着外界因素的消除、疾病的好转(如发热消退、贫血好转、心功能趋向正常)而逐渐恢复正常。在使用易影响心率的药物时,要注意自己的心率。持续的心率过快,要请医生诊查。 正常成人在安静时的脉搏,每分钟为60---100次,它可随年龄,性别,劳动和情绪等因素而变动。

  一般女性比男性快,幼儿比成人快,老人较慢,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暂时增快,休息和睡眠时较慢。 成人脉搏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速脉。反之,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缓脉。 你可以躺在床上,摸自己的脉搏,数一分钟看看。数的时候别太紧张喽。年轻人,应该没事的。

  如果在安静状态下心率每分钟114次是心率过快了,也叫速脉。 心率加快只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病,它的病因有很多,比如说贫血,感染,发热,甲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