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内分泌科 >甲状腺疾病

甲亢对女性的危害有哪些

甲亢虽然不是绝症,但是得了甲亢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大的危害的,甲亢一般会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排便次增多以及体重减少的病症,特别是女性朋友得了甲亢后危害更大,因为女性有着孕育下一代的责任,所以了解甲亢对女性的危害是很有必要的,那么甲亢对女性的危害有哪些?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甲亢患者切忌吃哪些食物 甲亢对女性的危害有哪些 甲亢怎样去预防效果好 甲亢疾病常见治疗方法有哪些 较常见的甲亢临床表现

1甲亢患者切忌吃哪些食物

  专家表示,由于甲亢伴有骨质疏松、骨质脱钙及老年甲亢患者,还要补充钙剂或者食用含钙高的食品以及维生素D制品,深绿色叶菜类、骨头汤、奶和奶制品这些都是最好的钙的营养来源,其矿物质含量高,而且有利于吸收及骨骼生长。老年、体弱、重症甲亢患者,必要时可服用钙制剂、鱼肝油胶丸、维生素D制剂等。

  甲亢患者应少吃鱼,虾,贝类海鲜,海藻和其他空海产品的海鲜,因为含有大量的碘,碘是可以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在治疗过程中会对病情不利,摄入过量的碘,会加重病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极易造成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不足,加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本身,以及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抗甲状腺药物应用,引起白细胞减少,还需要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所以甲亢患者应:多食富含维生素A、B、C、D、E及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动物肝、肾、蛋黄、牛奶及奶制品,胡萝卜、豆类食品,必要时需要及时补充复合维生素。但要注意,须忌食咖啡、浓茶等这些会促使人们精神兴奋、失眠等加重甲亢病情。

2甲亢对女性的危害有哪些

  第一是会造成女性发生不孕,女性朋友在患甲亢早期,一般情况比较轻的造成对排卵功能有危害的几率比较小,会正常妊娠。但是重症甲亢患者则会导致无法排卵,不能自然受孕。另外,女性甲亢患者一般心理压力比较大,月经不调,经量少甚至闭经,从而导致受孕机会较少,即使怀孕,发生流产的机率也比较大。

  第二是会对婴儿造成严重影响,当然这一般是针对妊娠甲亢患者而言,通常会导新生儿窒息、流产、早产,死亡率增高,另一方面,母亲血液中的抗甲亢药物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而母亲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却不易通过胎盘,这就对胎儿造成严重的危害。

  第三是会加重女性的心理负担,通常女性在甲亢期间可能会出现突眼等症状,偶尔还会出现甲状腺肿大,使女性容貌发生很大改变,严重影响女性心理健康,加重女性精神负担。

3甲亢怎样去预防效果好

  一种观点认为本病自然治愈是不可能的,另有观点认为,对甲亢患者不予特殊治疗,也有很高的缓解率,看来二者均有不全面之处。甲亢病发生后,不少病人可有或长或短时间的自然缓解,病情稳定,若能及时治疗,绝大部分可以治愈,治疗后产生不可逆的合并症者为数很少。

  首先应避免精神诱因,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对预防发病有好处,对于外用药引起的甲亢,只要避免不适当的或滥用甲状腺制剂或含碘药物,完全能够防止发生医源性的甲亢。沿海地区应注意膳食中含碘食物,建议勿用高碘饮食,防止碘甲亢;内陆地区补碘日期应有限制,服用甲状腺片剂也应有时限;普查身体健康时,应加测甲状腺B超或甲状腺功能以早期发现甲亢患者,被动发现甲亢患者时,病情多有延误2~3年之久。

4甲亢疾病常见治疗方法有哪些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适应范围广,无论大人小孩,男性还是女性,轻症或者重症甲亢,首次发病还是甲亢复发,孕妇或哺乳女性甲亢都可以用药物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有两种——咪唑类和硫氧嘧啶类,代表药物分别为甲巯咪唑(又称“他巴唑”)和丙基硫氧嘧啶(又称“丙嘧”)。

  药物治疗适合甲亢孕妇、儿童、甲状腺轻度肿大的患者,治疗一般需要1~2年,治疗中需要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增减药物剂量。药物治疗甲亢有一些副作用,包括粒细胞减少、药物过敏、肝功能受损、关节疼痛和血管炎,药物治疗初期需要严密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尤其是粒细胞缺乏,需要告诫患者一旦出现发热和/或咽痛,需要立即检查粒细胞以便明确是否出现粒细胞缺乏,一旦出现。立即停药急诊。药物治疗另一个缺点是停药后复发率高,大约在50%左右。

  放射碘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属于破坏性治疗,甲亢不容易复发,治疗只需要一次。放射碘适合甲状腺中度肿大或甲亢复发的患者,医生根据患者甲状腺对放射碘的摄取率计算每个患者需要的放射剂量。放射碘对孕妇和哺乳妇女是绝对禁忌证。由于放射碘的作用有一个延迟作用,随着时间随诊,甲减发生率每年3%~5%。放射碘治疗不适合有甲状腺眼病的甲亢患者,因为治疗后眼病可能会加剧。

  手术治疗适合那些甲状腺肿大显著,或高度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或甲状腺肿大有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者。手术前需要用药物将甲状腺功能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前还需要口服复方碘溶液做术前准备。

5较常见的甲亢临床表现

  (1)能量代谢与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异常:甲亢时基础代谢率(BMR)增高,可烦热,潮汗,体重减轻,工作效率低,肌肉消瘦,乏力,易疲劳,蛋白质代谢负平衡,胆固醇下降或正常,皮下脂肪消失,脂肪代谢加速,肝糖原与肌糖原分解增加,糖原异生增快,血糖可升高或出现餐后高血糖,糖代谢异常重者可发生糖尿病。

  (2)水盐代谢与维生素代谢紊乱: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利尿,排钾与排镁,故甲亢时易发生低钾性周期麻痹与低镁血症,钙与磷运转加速,常有高尿钙与高尿磷和高尿镁。久之,可发生骨质脱钙与骨质疏松,以及维生素B1,C,D等多种维生素缺乏症及微量元素缺少症。

  (3)皮肤肌肉代谢异常症状:蛋白质呈负代谢平衡,肌酸负平衡,负氮平衡,ATP减少,磷酸肌酸减少,易发生甲亢性肌病,眼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或经常性软瘫,皮肤发生黏液性水肿,多见于眼睑与胫骨前,指甲变软或发生变形与感染。

  (4)心血管系统症状:甲状腺激素兴奋心肌交感神经,增强儿茶酚胺作用,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音增强,脉压加大,甚至心脏扩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老年人易发生心房纤颤,心绞痛甚至甲亢性心脏病与冠心病同时发生,以致心力衰竭。

  (5)精神与神经系统症状:甲状腺激素可兴奋神经肌肉,易产生精神紧张,急躁,激动,失眠,头晕,多虑,易怒,多言,手抖,反射亢进,严重时可发生甲亢性精神病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6)消化系统症状:甲状腺激素可增加肠蠕动,发生易饥饿,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消化不良性腹泻,营养与吸收不良,严重时可出现低蛋白血症及腹水,呈恶病质状态而卧床不起,老年人多见。

  (7)内分泌与生殖系统症状:甲亢时内分泌系统功能可有紊乱,最常见的是性腺功能受累,女性闭经和月经不调,男性阳痿,但女性妊娠不受影响,分娩时应注意防止发生甲亢危象和心力衰竭。

  (8)甲状腺肿大:一般呈对称性,少部分呈非对称性肿大,分Ⅰ°,Ⅱ°,Ⅲ°增大,多数呈弥漫性肿大,常有血管杂音及震颤,甲状腺也可不增大,或甲状腺有囊性,结节性肿大,但甲亢症状不减。

  (9)突眼:眼球突出超出16mm为突眼,一般有良性突眼与恶性突眼(浸润性突眼)之分,前者多见,过去有人认为突眼系由于垂体分泌致突眼物质所致,目前则认为突眼是自身免疫因素所致。

疾病百科 | 甲亢

挂号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温馨提示:
沿海地区应注意膳食中含碘食物,建议勿用高碘饮食,防止碘甲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20-40岁 常见症状:突眼、怕热、多汗、皮肤潮湿、易饿多食、消瘦、心慌[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介入栓塞治疗、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