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心理健康科 >焦虑

强迫症怎么治疗?

随着社会的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所以很多人都面临更加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每天都在匆忙中和巨大的压力下生活,这也是很容易造成心理障碍的,如果自己不知道如果进行自我调节,是很容易诱发心理疾病的,强迫症就是很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那么强度强迫症到底应该如何治疗呢?

目录 对抗晚睡强迫症做个容光焕发上班族 强迫症怎么治疗? 强迫症会带给患者哪些危害 ​强迫症的3个发病原因 强迫症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的事项

1对抗晚睡强迫症做个容光焕发上班族

  熬夜最怕的就是第二天起来面目全非。疲倦的脸色、暗沉的肤色、粗糙的肌肤,还有足以让你尖叫的痘痘,这简直是毁容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想从解决这些面子问题,还需先追踪问题成因。

  睡眠时,身体释放生长荷尔蒙,令皮肤细胞复制的更快,骨胶原及角蛋白的制造亦同时加快,达到令肌肤不断更新的目的。

  但是如果睡眠不定时,荷尔蒙就会受到影响,皮肤就可能会变得很粗糙。而当皮肤的维系血管得不到充足的血液时,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也会因为缺乏营养而受阻,导致皮肤衰老的发生。

  如果熬夜,肌肤就得不到正常的休养,皮脂层的锁水保湿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使皮肤缺水。同时,因无法保证氧分的及时供应,皮肤变得营养不良,干燥、脱屑甚至细纹等状况就会经常出现。

2强迫症怎么治疗?

  1、患者将右手腕上套进用三股皮筋组成的橡皮圈,一旦出现不可克制的强迫现象时,加反复计数、反复检查等,立即拉弹右手腕上的橡皮圈,以对抗强迫现象,橡皮圈的拉弹力量以手腕皮肤稍有疼痛感为宜,同时计数拉弹次数及强迫现象持续的时间。刚开始时需要拉20-30次,才能对抗强迫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当拉弹橡皮圈3-5次能对抗强迫现象的时候,橡皮圈就可以脱掉,以后再出现强迫现象,就立即能想到手腕上橡皮圈的对抗力量,用自己的意念就能消退强迫欲念。

  2、想法是用震惊术打断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和强迫意向的自控方式。例如用一个定时闹钟,让它每3分钟响一次,钟响时大声说“停!”予以驱除。多次做到后,便依次改用正常声音、微弱声音直至仅在内心说“停!”来驱除强迫观念等强迫症状。

  3、自然法,此法在于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任何事情听其自然,该咋办就咋办,做完就不再想它,不再评价它了。如好像有东西忘了带就别带它好了,担心门没锁好就没锁好了,东西好像没收拾干净就脏着乱着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来克服由此带来的焦虑情绪,症状是会慢慢消除的。

  上文中介绍了一些轻度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强迫症的患者是会出现紧张、焦虑不安、总是心神不宁,无法对一件事情患有确定的状态,没有自信心等等。所以就会出现关门锁门后来回好几次确定门锁了没的事情,按照文章中的方法进行调理是可以治疗的。

3强迫症会带给患者哪些危害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近年来统计数据提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强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迁延等特点,常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另外患者常出于种种考虑在起病之初未及时就医,一些怕脏、反复洗手的患者可能要在症状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后才来就诊,起病与初次就诊间可能相隔十年之久,无形中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我们应当提高对强迫症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

  原来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宿舍就有一位室友患有轻微的强迫症,每天晚上她睡觉比较早,但是每当宿舍里最后一位姐妹关灯准备休息的时候她肯定会问一句,锁上门了吗。她的强迫症并不是很明显也没有一定到需要治疗的地步,但是如果自己不能控制就一定要去看医生了。 其实根据不完全统计,大多数人都是患有轻微强迫症的,只不过表现的并不会十分的明显,也不至于到了需要进行治疗的地步,只要自己能够在心理和行为上能够进行调控,是不会对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的。

  温馨提示,当人们有一些想法,总是有一种冲动不完成就心里不痛快,这就极有可能是强迫症的发生,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心理暗示,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可以对着镜子,反复的鼓励自己我能行,在遇到一些事情时细心的思考,避免冲动行为加重强迫症。

4​强迫症的3个发病原因

  (1)遗传:家系调查发现,患者的父母中有约5%~7%的人患有强迫症,远远较普通人群高。另外由于人格特征主要受遗传的影响,而人格特征又在强迫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故也提示强迫症与遗传有关。在临床上也观察到,约2/3的强迫症患者在病前即存在有强迫性人格。强迫性人格的特征是,胆小怕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严肃古板,办事井井有条,力求一丝不苟,注重细节,酷爱清洁。

  (2)心理社会因素: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强迫症是强迫性人格的进一步发展。行为学家则认为,强迫症的产生是由于刺激——反应出现过多重复导致焦虑,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失调,从而导致异常习惯的形成,病理性认识和反射的建立,使冲动、思维和行动拘泥于固定的行为学习模式。

  在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生理发育迅速,在与竞争激烈的社会交往中出现的不适应现象,可引起强迫症状的产生。工作紧张,家庭不和睦及夫妻生活不尽人意等可使患者长期紧张不安,最后诱发强迫症的出现,症状的内容与患者面临的心理社会因素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意外事故、家人死亡及受到重大打击等也使患者焦虑不安、紧张、恐惧,诱发强迫症的产生,症状的表现形式与精神创伤有直接的联系。

  (3)生化:有人认为强迫症患者5-HT能神经系统活动减弱导致强迫症产生,用增多5-HT生化递质的药物可治疗强迫症。

5强迫症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的事项

  强迫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而且还可能导致患者社会功能的受损。得了强迫症及时检查、治疗才是关键,同时正确的饮食调节也很重要。强迫症患者的饮食禁忌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每天的饮食当中要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豆类、干果、全麦食品。

  第二,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为了不影响蔬菜的营养成分,应尽量快地烹调蔬菜,这样可以最低限度地破坏蔬菜营养成分。

  第三,尽量少食精制、加工的食物,如:精白面粉、白面包、罐装水果、罐装蔬菜、饮料等。

  第四,学会安排自己的食谱,不要偏食,不宜吃兴奋性食物,烟酒茶等要尽量避免。

  强迫症有哪些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主要采取解释性心理治疗。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识,要使患者认识到强迫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而不是器质性疾病,即使经过治疗,短时间内不见好转,也不会恶化,更不会转变为其他更为严重的疾病,要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行为治疗:对于有强迫行为的患者,应采用行为治疗。其中,以系统脱敏疗法最为有效。如对于登上高楼总是出现想向下跳的患者,可带患者走向二层楼。如无强迫意向,然后,再带患者走向三层楼、四层楼。经过反复多次训练、实践之后,常常可获得成功。

  3.药物治疗:对于有强迫思维的患者,应采用药物治疗,目前公认:氯丙咪嗪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抗强迫症的药物。一般剂量为,氯丙咪嗪每次25毫克到50毫克,每天2—3次。

疾病百科 | 强迫症

挂号科室:精神心理科

温馨提示:
确定自己每天的饮食当中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豆类、干果、全麦食品。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有不良个性特征的群体 常见症状:强迫思维、强迫意向、强迫行为、强迫观念[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心理治疗、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