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是比儿童小的孩子,是爸妈或家人对婴儿或幼儿的昵称。孩子对于父母来说,都是宝贵的。古时候,父母有了孩子之后都是如获珍宝。在父母眼里,孩子都是宝贝。宝宝的健康是整个家庭的重中之重。宝宝出牙会怎样呢,需要注意的有哪些呢?让我们通过以下文章了解一下吧。
目录
1宝宝刚出生就有牙齿怎么回事
为什么新生儿出生就有牙?
诞生牙和新生牙临床上均比较少见,病因是多因素的,可能与环境、遗传、内分泌等有关系,部分可能是全身潜在系统性疾病在口腔中的表现,最常见的是软骨外胚层发育不全综合征、下颌-眼-面畸形、小颌畸形综合征和小儿巨脑畸形综合征等。
什么情况下需拔除?
有研究表明,85%左右的诞生牙或新生牙是下颌乳切牙。早萌的乳牙多数没有牙根或者牙根发育很少,松动明显,釉质和牙本质菲薄。对于这些牙齿,最好能拍X线片来检查是否为多生牙、牙根的发育及邻牙的情况。
对于极度松动的牙齿,有随时脱落导致误吸的风险,应该及早拔除,但应该注意评估出血的情况,可以预防性使用维生素K。如果牙齿松动度不大,更倾向于保留牙齿。因为乳切牙拔出之后就导致缺牙,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发育和邻牙的萌出。一般情况下,这些松动的牙齿可以在短期内变得稳固,它的邻牙也有可能会提前萌出。
2对付宝宝长牙痛苦的秘方
1、给他一些东西咬嚼。咬嚼可以减低牙床的病痛──尤其是咬嚼冰冷的东西。不管你让他咬什么,都必须是在宝宝坐立的情况下并有大人在旁监视。
2、按摩。很多宝宝会很高兴大人用手指帮他们按摩牙床。
3、冷饮。让宝宝喝一些冰水或冷饮,不过不能有冰块。
4、冷食。喂些冰冷的食物(如冰过的苹果酱、水蜜桃酱或优酪乳)对宝宝的吸引力会大于室温下的食物。
3宝宝出牙会怎样呢
宝宝长牙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出齐20颗乳牙,大约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长牙可能引起发烧、流口水、乱啃咬……牙齿数量的增加改变了宝宝的饮食结构,爸妈一定要好好面对宝宝的出牙期哦。出牙期的营养与食物守则
随着牙齿数量的不断增多,宝宝的咀嚼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糊糊不再适合宝宝,营养和改变食物的性状同样重要哦。
当宝宝开始长牙时,爸妈可视宝宝的发育状况,准备一些半固体食物给宝宝吃。添加固体食物,每次应只尝试一种新的食物,并且由少量开始,食用3~4天后再逐渐增加量及浓度,添加顺序为流质→半流质→半固体→固体。
这是宝宝将要萌牙的时期,宝宝大约在5个月大时,口水分泌特别多,牙龈很痒,什么东西都要放到嘴里咬,这是因为宝宝的第一颗乳牙快要长出来了。
4宝宝出牙期要如何护理
①让宝宝躺在床上,然后妈妈和幼儿面对面。或妈妈将双腿盘起,让幼儿的头靠在小腿上。或让幼儿躺在妈妈大腿上,妈妈从侧方帮幼儿刷牙。
②妈妈以一手的食指稍微拉开宝宝的颊黏膜,如果怕被宝宝咬伤,可套上橡皮水管或针顶,或直接让宝宝咬住压舌板。
③妈妈以另一手拿乳牙刷,或以手指缠绕纱布,循序刷下颚牙齿的外侧面、内侧面、咬合面,再刷上颚牙齿的外侧面、内侧面、咬合面,总之要“面面俱到”。
④刷牙方式以前后来回刷便可,需特别留意刷牙牙齿和牙龈交界处。
⑤咬压舌板时,可先刷一边的上下颚牙齿,之后再换边。
5宝宝几个月长牙齿算正常
宝宝乳牙的萌出遵循着这样一个生理规律:一定时间萌出、一定顺序长处、左右牙齿对称发育。一般来讲,宝宝小乳牙是在6~7个月时开始萌出。可有的宝宝会在出生后4个月就长处小乳牙,有的宝宝缺晚到出生后10个月,这都属于正常现象。下面是宝宝长牙的顺序:
1、中切牙:下颌6个月;上颌7个半月
2、侧切牙 :下颌7个月;上颌9个月
3、第一乳磨牙:下颌12个月;上颌14个月
4、犬牙 :下颌16个月;上颌18个月
5、第二乳磨牙:下颌20个月;上颌2岁
正常的宝宝平均六个月大开始长牙,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大约一岁大(十二个月)有六颗牙。在两岁半左右二十颗乳牙会都长全。但是如果宝宝到了1周岁,宝宝还没有长处乳牙,就有可能是身体里有某种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