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不一,分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
目录
1乙肝会传染给小孩么
根据临床观察,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和e抗原阳性的妇女怀孕,所生婴儿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可高达88.1%,其中5%是在子宫内受到乙肝病毒感染,其余大多数是在围产期吸入母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受到感染。单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所生婴儿乙肝病毒的感染率为38%。而且婴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他们中85%-90%会发展成慢性带乙肝病毒状态,其中25%于成年后将死于肝硬化和肝癌。
但当前医学对母体传播已经掌握了很好的控制技术即:必须使用母婴阻断治疗。
第一,如果女方为乙肝小三阳或者男方是乙肝,宝宝出生后,立刻按“0、1、 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这样做,可以使传统治疗方法的4-6倍以上的新生儿免受上一代乙肝父母的垂直传播,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
第二,如果女方是乙肝,又是乙肝大三阳患者,在怀孕的第7、8、9月份,要分别注射一只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止孕妇宫内传播乙肝病毒给胎儿;待宝宝出生后,立即先注射一只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过一周后,再按第0、1、6个月免疫程序(出生后打第1针乙肝疫苗,1月后打第2针乙肝疫苗,6月后打第3针乙肝疫苗),分别于婴儿前臂三角肌部皮下或肌肉接种乙肝疫苗,每次0.5毫升。、
第三,如果乙肝患者原先病情发作,身体不适,经过正规医院的正规治疗,获得临床临床治愈,病情稳定一年以上时间,身体没有任何不适,肝功始终正常,这时也可以结婚生育,宝宝一旦出生,必须及时按照“0、1、6方案” 接种乙肝疫苗。另外,在新生儿出生满2个月、满7个月时,还要抽血查“乙肝五项”和乙肝病毒DNA,了解宝宝的免疫是否成功。
目前,我国的技术对阻断母婴传播的成功率高达99%。所以,乙肝患者依然可以拥有自己的宝宝,只要做好预防和防御措施就可以极大的降低感染率,建议你找个好的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怀孕生育,祝你好“孕”
2乙肝的病因
1、血液传播: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乙肝病毒。
2、医源性传播:由医疗过程中各种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针头等引起感染或拔牙用具及其它创伤性医疗器消毒不严格而导致感染。另外,吸毒者因共用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也可能会导致感染。
3、母婴传播:患急性乙肝和携带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育龄妇女,通过妊娠和分娩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
4、性接触传播:个体在与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进行性接触或生活密切接触时可通过男性的精液、女性的阴道分泌物引起感染。
3哪些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的重点群体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一部分是成年人。现在新生的小孩都实行计划免疫,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均阴性,转氨酶正常才可以接种乙肝疫苗。但一般来说为保险起见,凡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自身乙肝抗体不足者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因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5μg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对成人建议接种20μg乙型肝炎疫苗。
4乙肝不能吃什么
忌辛辣:辛辣食品是人们所喜欢的食物,特别是湖南和四川地区,其实辛辣食品吃多了易引起消化道生湿化热,湿热夹杂,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加重肝脏的负担,造成肝脏的进一步损伤。
忌烟酒:酒精的90%要在肝脏内代谢,酒精可以使肝细胞的正常酶系统受到干扰破坏,所以直接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坏死。患有急性或慢性活动期肝炎的病人,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使病情反复或发生变化。烟种含有的尼古丁,吸入人体后要到肝脏解毒,加重肝脏负担。
忌乱用补品:膳食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滋补不当,脏腑功能失调,打破平衡,会影响健康。
忌高铜饮食:肝功能不全时不能很好地调节体内铜的平衡,而铜易于在肝脏内积聚。研究表明,肝病患者的肝脏内铜的储存量是正常人的5-10倍,患胆汁性患者的肝脏内铜的含量要比正常人高60-80倍。医学专家指出,肝脏内存铜过多,可导致肝细胞坏死。同时,体内铜过多,可引起肾功能不全。故肝病病人应少吃海蜇、乌贼、虾、螺类等含铜多的食品。
忌食容易引动肝风的食物和寒凉食物:如如鸡、虾蟹类、茄子、咸菜、咸鱼及泥下食物如盘菜、芋头、番薯、春笋、茭白等。淡水青鱼、白鲢鱼、黄花菜、大白菜、紫菜、海带、绿豆芽、豆腐、西红柿等。
5乙肝饮食原则
1.每日能量控制在2000-2500千卡;适量的能量可以节约蛋白质的消耗,增强体力,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与修复;但能量过高会造成体重增加,导致脂肪肝。
2.蛋白质的提供要充足;一般应高于健康人。由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占全日总能量的15%,其中优质蛋白宜占50%,如奶,蛋,瘦肉,水产品, 豆腐等。
3.脂肪的提供与健康人相当;要用植物油,禁食动物油脂。当肝功能较差时,则应适当减少脂肪的供给,尤其要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
4.碳水化合物的提供要适当提高;应占全日总能量的60%-70%,以利于肝糖元的储备,保护肝脏,维持肝脏的功能,可适量地补充纯糖食品如白糖,葡萄糖,糖果。
5.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A的供给要丰富。
6.选用新鲜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慎用食品添加剂,杜绝霉变(如发霉花生,大米)及各种腐败变质食品。
7.宜用蒸,煮,烩,炖,氽,炒等烹调方法。不宜吃炸,煎,熏,烤食品。
8.采用少量多餐的饮食方式,一日三餐外,适量加餐。饮食要定时定量。
9.饮食要清淡,易于消化。
10.戒烟戒酒。
11.乙肝病人可以吃毛蛤等食物。但要注意:(1).原料要鲜活,无变质,无污染.(2).清洗干净.(3).彻底加热.
温馨提示: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B,简称乙肝)系由乙肝病毒(HBV)引起,以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肝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例有发热和黄疸;少数病例病程迁延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重者病情进展迅猛可发展为重型肝炎;另一些感染者则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乙肝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因其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