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口腔科

宝宝长牙期间有什么症状呢

小宝宝一般长牙的时间是在6-10个月,有的比较晚的是在12个月。乳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中切牙:下颌6个月;上颌7个半月。第一乳磨牙:下颌12个月;上颌14个月。犬牙:下颌16个月;上颌18个月。第二乳磨牙:下颌20个月;上颌2岁。在长牙的时候可以给宝宝吃磨牙饼有助于宝宝改掉要奶头的习惯。宝宝长牙期间有什么症状呢?一起看看都有什么吧。

目录 不同年龄宝宝如何计算标准体重 宝宝长牙期间有什么症状呢 如何判断宝宝积食 宝宝头部受伤紧急处理方式 宝宝长牙过慢的4大原因

1不同年龄宝宝如何计算标准体重

  6个月以内的宝宝: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6;

  7-23个月的宝宝: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5;

  2-7岁的宝宝:体重(千克)=年龄×2+8。

  一般在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以内的范围即可。超过“标准体重+标准体重×20%”就是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标准体重×50%”就是重度肥胖。低于“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5%”就是轻度消瘦,低于“标准体重-标准体重×25%”就是重度消瘦。

  体重过重对孩子影响很大。肥胖可能损害儿童的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器官,甚至影响智商、行为、心理及性发育。想要控制住孩子的体重,应从出生后就科学喂养,0-3岁时,喂养量就不能过多,否则极易把孩子的胃撑大,不要看到孩子哭就喂奶。对于食欲旺盛的胖宝贝,增加饮水量及蔬菜和豆类在辅食中的比例,可以有效增加“饱腹感”。家庭自制的菜泥、豆泥富含膳食纤维和矿物质,能够帮助宝贝的肠道“做运动”,消除多余脂肪,控制热量摄入。宝宝长大后,要教会他放慢速度吃饭,少吃高油脂、高淀粉类的食物及甜食。同时让孩子多动,由于宝宝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心强,忍耐性差,所以应该不断地变换运动方法,家长最好与他们一起做。还有些疾病原因造成的肥胖,因此,如果通过饮食、运动干预后,孩子体重没有明显改善,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如果宝宝体重偏轻,首先要加强营养。建议少量多餐,每日大约进食6次,早餐、早点心、午餐、下午点心、晚餐、睡眠前点心。宝宝食欲不好时,可以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餐前零食多、牛奶果汁等水分摄入多也会影响食欲。不要让孩子养成边吃边玩的习惯,以免影响消化吸收。此外,耳部感染、哮喘、消化疾病、新陈代谢紊乱等要及时就医。

2宝宝长牙期间有什么症状呢

  小宝宝长牙的症状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疼痛:你的宝宝可能表现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迹象。

  2、暴躁:牙齿带来的不适会让宝宝脾气暴躁和爱哭闹,在出牙前一两天尤其明显。

  3、脸颊发红:你可能留意到宝宝的脸颊上出现了红色的斑点。

  4、流口水:出牙时产生的过多唾液会让宝宝经常流口水。

  5、啃、嚼或咬东西:把任何东西放到宝宝嘴巴附近,他可能会出现以上动作。

  6、牙龈肿胀:检查一下他的嘴巴,看看牙龈上是否有点红肿或肿胀。

  7、睡不安稳:宝宝可能会在半夜醒来,并且看起来烦躁不安,尽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稳。

  8、体温升高:出牙能使体温稍稍升高,所以宝宝可能会觉得比平时热一点。

  9、屁股疼痛:虽然我们还不清楚原因,但是有些父母已经注意到,宝宝出牙时更容易患上尿布疹,并且可能大便会过稀。

  但幼儿在长牙的周期也不一定相同,虽然说应该会在6个月长出第一颗牙齿,单就乳牙而言,出牙时间差在半年以内也都算正常,有的甚至延长到一年,所以家长们也不用过度的担心,每个孩子长牙时间快慢不同但不会影响到牙齿的功能。牙齿长出后要注意口腔卫生长刷牙防止蛀牙。

3如何判断宝宝积食

  一、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积食了?

  1.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2.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3.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胀,肚子疼。

  4.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那就是积食的表现了。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黄、精神萎靡等症状。

  二、宝宝积食如何应对?

  1.饮食调节

  如果孩子出现食欲下降、咳嗽等积食症状,但还没有外感症状时,可采取饮食调节治疗。

  这时,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点,选择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汤、面条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类食物,可适当吃些鱼虾。

  此外,还要让孩子多喝水,保证睡眠充足、及时排泄,不去公共场合,积食情况就会逐渐缓解。

  2.药物消食

  一旦患儿的症状没缓解或有低烧时,要考虑用消食药了。

  专家建议:

  1.大便干者:适合肥儿丸、烂积丸等,帮助消积、化滞。

  2.内热者(表现为嘴唇红、睡觉烦躁、舌苔厚等):适合健儿清解液、小儿清热宁等,帮助消积、清热。

  3.咳嗽者:适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等。

  4.呕吐者:适合藿香正气等。

  3.推拿消食

  家长还可以给孩子进行积食推拿,帮助消食、清热。

  1.退六俯:沿患儿左上肢尺侧,从肘关节向腕关节推,每分钟推150-200次。

  2.泻大肠:沿患儿的食指,从虎口方位向指尖推,每分钟推150-200次。

  3.清天河水:沿患儿左上肢正中线(即手心一面的胳膊中间部位),从腕关节向肘关节推,每分钟150-200次。

  除此以外,还可取白萝卜2斤、生姜2两、大葱4棵,剁碎后炒热,放在患儿肚子上,用手搓至肚子发汗即可,也能消、退热。

4宝宝头部受伤紧急处理方式

  宝宝头部受伤紧急处理方式

  冷敷。将毛巾等织物弄湿或用冰块,冷敷瘀血或肿胀处,这样可消除肿胀和疼痛。

  消毒。用双氧水消毒伤口,如有出血时,可覆盖干净的纱布,加压止血。

  垫高头部平躺,尽量不要移动。如需要移动,可由2—3人平稳地抬起患儿,轻轻搬运。

  保持安静,细心观察。头面部受伤的儿童,表面上虽没有什么症状,但有时经过一段时间后情况会恶化,所以要让患儿安静休息1日左右。以便观察。

  如果有太温顺或筋疲力尽、昏昏欲睡等症状时,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抢救。

  宝宝头部受伤怎么办?在紧急处理后,家长还要观察孩子是否有异常的状况哦。

  宝宝头部受伤的护理细节

  观察宝宝的活动力是否比平常差,是否会手脚无力。如果出现类似状况就要及时送往医院。

  观察宝宝是否呕吐。假如宝宝在头部碰撞后连续呕吐了3次,且时间越来越密集时,需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观察宝宝的食欲状况。撞击之后食欲降低不是好现象,需要小心观察。

  观察宝宝有无昏睡的状况。假如宝宝变得嗜睡,虽然叫得醒,却在叫醒后又很快的昏昏睡着,可能就是有问题,应该去医院检查。

  观察宝宝的瞳孔状况。方法是用手电筒照射宝宝的双眼,检查瞳孔的光发射是否正常。正常的状况下瞳孔会在亮处缩小,在暗处放大,且左右两边的大小一致,假如瞳孔一边大一边小,则必须赶快送医院才行。

5宝宝长牙过慢的4大原因

  先天遗传

  幼儿长牙较慢的主要原因来自遗传,包括家庭病史、种族等,甚至连性别也会有所差异。根据多数研究报告来看,女孩的长牙时间会比男孩早一些。

  后天环境

  除了先天遗传因素之外,后天环境也可能间接造成长牙缓慢。就拿早产儿来说,他的长牙时间就必须先扣除早产时间,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比较准确。如果是胎龄30周就出生的早产儿,那么长出第一颗牙的时间就必须延后10周(通常是出生后6~8个月时)。另外,凡是出生体重过轻的婴儿,也很可能出现长牙较慢的问题。

  系统性疾病

  唐氏症、脑下垂体分泌异常、外胚层发育不全症候群等,都有可能造成幼儿长牙的速度有所差异,必须通过抽血检查才能确定真正的病因。

  外伤与感染

  如果孩子的乳牙出现高低不一的情况,则很有可能是牙齿受到过外力撞击,导致与牙齿相连的韧带坏死,而以新生骨头取代(骨沾黏),从外观看来只是某颗牙齿生长较慢,实际上却会影响到恒牙的萌发。如果幼儿乳牙提早丧失,牙龈表面便会生成结缔组织,一旦恒牙此时还未充分成长,就会受到压迫而导致恒牙出牙较慢。另外,有时幼儿所服用的药物会让牙龈增厚,牙齿不易冒出,也会让父母产生长牙较慢的误解。

  TIPS:定期检查,放松心态

  如果父母不是医生,那么通常都无法正确判断幼儿长牙缓慢的真正原因,因此,从幼儿长出第一颗牙齿到满1岁之前,建议定期前往牙科诊所做检查,请专业医师针对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处理,争取尽快改善长牙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