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生了宝宝的妈妈来说,孩子的健康是全家人的关注,这是一个大问题,对于新生儿脸发黄是什么原因,我们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还有身体上的变化,这些变化都会是身体是否健康的表现,我们对于问题的出现,要耐心的解决。对于新生儿脸发黄是什么原因?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目录
1如何掌握分寸应对宝宝哭泣
胆怯的哭:孩子因为胆怯或害怕而不由自主地哭,大人应给予正面的鼓励,使之停止哭泣。如孩子走路摔倒,不小心碰到桌椅,如情况不严重,应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不必赶忙又抱又哄,甚至于嫁祸于绊倒孩子的桌椅板凳,这样只会强化孩子的胆怯心理,使其变得缺乏自信和不愿承担责任。过多的呵护,会造成孩子遇到类似情景时更多、更严重的哭泣。
任性的哭:有的孩子抓住家长溺爱心理,用哭来威胁家长以达到满足自己欲望的目的。对孩子这种任性的哭泣,不要姑息迁就,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做父母的坚决不能妥协让步,否则容易使孩子混肴是非。家长随意的妥协,会使孩子变本加厉地以哭闹来要挟父母以满足其无理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应该给孩子简单明了地讲清道理,使孩子明白他的任性是不对的,如果强迫孩子执行大人的命令,可能会引起更剧烈的哭闹和反抗心理。如果不奏效,就给予“冷处理”,任其哭闹、不哄不管,持续一段时间,孩子意识到用哭闹威胁父母行不通,自然会停止哭闹。也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提出一个孩子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带他到一个喜欢去的地方去玩,给他一个新鲜的玩具等,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停止了哭泣。
宣泄的哭: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如心爱的彩色气球突然爆裂了,积木搭起的高楼倒塌了,被小朋友推倒了等,任何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引起孩子的哭泣。婴幼儿的心理与成人有极大的差别,他们往往把玩具拟人化,会把气球或积木当成自己亲近的朋友,投入极大的感情,当心爱之物遭到破坏时会感到十分伤心。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受限,当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图或感情时,就会用哭来宣泄。大人应该充分理解孩子的心情,允许孩子哭泣,把内心的委屈都发泄出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并给予及时的安慰,如搂抱孩子,帮助他整理好玩具。小儿的情绪容易转移,用其他的物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也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哭是孩子表达情感和体验的一种方式,孩子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感表现,他们有时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但是,如果他们把哭当做解决问题的惟一手段,遇到困难就哭,并在心理上对哭产生依赖的话,会对孩子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首先,经常处于消极情绪状态的孩子,他们的身体各器官都会受到抑制,影响正常发育。其次,哭不利于孩子形成积极有效的人际交往方式。如果和别的小朋友在玩游戏时不知道怎么和别人商量,遇到困难就会哭的话,长大后也很难学会和别人交往、和他人友好相处。这种交往方式会发展成为退缩的个性倾向或以极端的行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冲突,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再次,孩子经常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到父母的情绪,使他们产生自责和无力感。
2对于新生儿脸发黄是什么原因
病情分析: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出黄疸时,孩子没有什么不舒适的感觉,大便不发白,小便亦不太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一般在一周左右消退.虽然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如果孩子黄疸出现得较早,黄疸较重,不能很快消退,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是很多,需要及时请医生检查治疗。
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可以自行消退的,但是病理性黄疸是由许多原因组成的一组疾病,必须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常见的几种黄疸原因是: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等,有严重黄疸的新生儿应警惕核黄疸的发生,特别是未成熟儿,月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一般可于重黄疸发生后12-48小时之内出现不好的症状,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恢复。3宝宝打预防针后小心发热
宝宝在三岁之前需要打很多的预防针,一个月一次,甚至有时半个月一次。宝宝在打完预防针后出现低热等一些不良反应都是比较常见的。
宝宝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反应呢?因为我们打预防针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机体产生对该病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我们打的疫苗都是这种致病菌被消灭了其致病性后得到的,当疫苗在体内与免疫系统发生反应时,就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宝宝低热,除了疫苗的原因外,有时可能是由于感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2岁以下的儿童约3%~5%在接种疫苗后5~12天发生反应。
宝宝在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低热一般都是在38.5℃以下,持续时间较短,约1-2天,有时还会出现烦躁等,这时,宝宝对一般病菌的抵抗力会降低,如果在这时家长没有给宝宝多喂水,也没有让宝宝多休息,就会加重病情,转变成感染引起的感冒发烧。
对于这些宝宝的不良反应,家长一定要耐心、细致的观察宝宝的反应和体温变化。如果宝宝有低热的情况,一定要给宝宝多喂水,同时要保证宝宝喝的水要跟尿量一样甚至更多。对于婴儿来说要及时更换尿片,同时保证足够的休息。如果宝宝持续发热3天以上都没有好转的话,家长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退热剂。谭小华说有时宝宝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散在的皮疹,一般来说,这些皮疹不需要治疗就能自愈。
另外,建议家长在宝宝打预防针后10天是关键期,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变化,耐心护理宝宝。如果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家长要避免让宝宝抓绕,以免感染,同时保持该部位的清洁。
孩子的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家长们要耐心、细心,尤其是在宝宝打完了预防针后,身体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家长更要多注意,如果宝宝出现低热等情况除了给宝宝多饮水外,严重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4怎样让宝宝长到理想的身高
充足的营养
充足的营养是指每天要摄入足够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蛋白质
蛋白质对青春期的青少年尤为重要,每天摄入的蛋白质量应该不低于总热量的18%—20%,动物蛋白要占每天摄入蛋白的1/3—1/2。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也是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米面类粮食,因此每天要保证足够的饭量,一般13—18岁的青少年,每日主食不应少于500克。
常量元素
在生长突增时期,每天钙的摄入量应达到1000—1200毫克,维生素D每天400单位。蔬菜和水果不仅能提供大量的无机盐和各种维生素,其所含的纤维还能促进机体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增加肠蠕动。所以青少年每天的蔬菜量不要少于400克。
均衡饮食
在保证数量充足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和多样化,即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更不要过多地吃零食而影响重要营养物质的摄入。
加强运动
在保证营养供给充足的前提下,体育活动是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最有效的方法。运动可以促进遗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据研究证实,运动儿童比不运动的平均高2—3厘米。运动可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食欲增强。儿童青少年经常从事体育运动,能促进骨的生长,使骨骼变长、变粗,骨密度增大。
经常运动,也使肌纤维变粗,提高肌肉的力量、速度和耐受力。运动还可以消耗多余脂肪,在快速生长期预防肥胖。青春发育期的学生只参加体育课和课间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每天活跃地从事户外体育活动1个小时是很必要的。
保证睡眠
促进人体长高的激素——生长激素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清醒状态下分泌量的3倍,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长高。睡眠时肌肉放松,有利于关节和骨骼伸展。
睡眠时间的长短因年龄而不同,每个个体也有很大差别,一昼夜所需睡眠时间:新生儿为16—20小时,1—3岁为12—14小时,4—6岁约为11—12小时,7—10岁平均为10小时,10—14岁为9小时;成人一般7—8小时。
防治疾病
急性疾病
各种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急慢性疾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都能产生直接影响。但影响程度取决于病变发生的部位、病程的长短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一般急性疾病对生长的影响是暂时的,尤其是在身体营养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很快恢复。但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和腹泻会明显障碍儿童的生长发育,因此要积极防治婴儿腹泻、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
先天性疾病
此外,如染色体异常、内分泌疾病、骨和软骨发育障碍、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都是十分明显的,医学上称为病理性矮小。
其中有一些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可以得到完全或部分恢复的,如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临床用生长激素治疗就很有效;甲状腺素缺乏的孩子,服用甲状腺素也非常有效,都可明显改善身高,促进生长。
5判断孩子智力发育情况方法有哪些
1、婴儿睡眠是否太多
新生儿每天绝大部分都在睡觉,随着他的长大,睡眠时间越来越少,清醒时间越来越长。如果婴儿睡眠时间过长,超过了一定限度,整天都在昏睡,连喂奶都有困难,则可能是智力方面有问题。
2、婴儿是否爱笑
一般来讲,出生4~6个星期的婴儿就开始会微笑,有的孩子可能更早一些。刚开始婴儿的微笑往往是在浅睡时出现,再长大一些,婴儿可能会在睡梦中会咯咯地笑出声来。
有些研究儿童心理的专家发现,从婴儿的微笑中可以大致了解其智力发育的情况。爱笑的孩子要比不爱笑的孩子智力发育更好一些。如果婴儿出生8~10个星期后,仍不会笑,那么就可能在智力方面存在着问题。
3、婴儿是否能用眼睛“跟人”
新生儿瞳孔对光有反应,但因视黄斑区细胞较少,眼肌调节不良,故视觉很不敏锐,视力范围最远为60厘米,20厘米内视觉最清楚,并能短暂注视。婴儿4~6周能在水平方向用目光追随活动的物体转动90度,12周时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会转头朝向母亲。12~16周时,看见成人拿奶瓶准备给他(她)喂奶时,会张开嘴等着。如果到了6个月孩子仍然不能用眼睛“跟人”,就有可能智力发育不正常。
4、社会性发展是否正常
婴儿刚出生后,还不会认人,谁抱都一样,一点也不认生。3个月以后,婴儿开始认人了。当父母或亲近的人走近时,他(她)常常以微笑表示愉快,有时还会手舞足蹈。婴儿6个月以后,开始出现怯生现象,对陌生人表现为害怕、躲避,甚至惊哭,常常把脸埋在母亲怀里,而一旦看见亲人,就张开双臂,想让人抱他。这说明孩子此时已能分清熟悉的人和陌生人,有了明显的记忆。如果孩子已满8个月,仍没有怯生现象,则要考虑是智力方面有问题。
5、婴儿动作发育是否正常
刚刚出生的婴儿会握住放到他们手里的一切东西,这是人的一种本能的反应。这就是抓握反射。婴儿只有在出生3个月以后抓握反射消失时,婴儿才能有意识地握物。这时他们往往躺在床上,玩自己的手。但在出生6个月以后,他们大多停止对自己肢体的玩弄。智力发育异常的儿童在6个月以后直到1周岁仍会出现玩弄自己手的现象。6~7个月的婴儿能弯腰拿取离自己较远的物体,并能将物体在自己的两手之间传递; 6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有咀嚼食物的动作,能自己吃饼干。9个月的婴儿能随意放掉或扔下物体,并常常以此为乐。上述这些也可以作为了解婴儿智力发育状况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