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呼吸内科

宝宝喉咙撕哑吃什么好

宝宝的嗓子等部位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平时的情绪又不是很稳定,容易大声哭喊,或者是由于疾病的原因,嗓子就可能经常会变得嘶哑。家长在照顾孩子的同时,有必要了解一些能起到调理作用的食物,宝宝喉咙撕哑吃什么好?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冬天宝宝打流感疫苗的原则 宝宝喉咙撕哑吃什么好 婴儿房间能用加湿器吗 一岁宝宝身体发育特点有哪些 婴幼儿夜间啼哭的秘密

1冬天宝宝打流感疫苗的原则

  冬天宝宝打流感疫苗的原则

  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就可以接种。不过,以3岁为界,6个月~3岁的婴幼儿需要注射儿童剂量。第一次注射一针,间隔4周后再接种第二针,每一次注射0.25毫升。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注射一次可以给免疫系统一次刺激,四周后再注射一次,使得免疫系统产生记忆反应,抗体水平维持较好。而3岁以上的幼儿就可以采用成人剂量,一次注射0.5毫升。

  由于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延续而下降,并且每年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优势株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由于流感疫苗成分没有感染性,所以不会引起流感,但是接种疫苗后有可能发生与疫苗无关的巧合性呼吸道感染。少数小儿在接种疫苗后也可能有1~2天低热,一般只需对症处理,不影响疫苗的效果。

  那么,哪些宝宝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呢?

  6种情况宝宝不能打流感疫苗

  患各种疾病的宝宝不宜接种,例如:感冒、腹泻、发热、空腹饥饿、呕吐等情况下,有的疫苗不能注射。

  如果宝宝患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以及严重心脏病等疾病时,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很在可能会随不住接种所引起的反应,甚至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患有皮肤病的宝宝也不能进行接种。

  过敏体质的宝宝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应该咨询医生以后再决定是否注射疫苗。

  如果你的宝宝不宜接种,但是遇到特殊情况比如被狗咬伤而必须接种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注射疫苗。

  有争性传染病而未过检疫期的宝宝不宜接种疫苗。

  冬天宝宝预防流感,接种流感疫苗也要慎重哦。

2宝宝喉咙撕哑吃什么好

  1、避免果汁、汽水。家长要让宝宝养成多喝水的习惯,通过喝水可以加快病毒的排出。避免果汁、汽水的饮料,最好是白开水。如果喝不下去,可以加果汁或茶调口味。宝宝嗓子哑了的时候不要吃花生、瓜子等容易引起嗓子干燥的食物。

  2、白菜萝卜汤。白菜心500克,切成碎末,白萝卜120克,切成薄片。全部材料放入锅中,然后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后,加红糖适量。每次200毫升,一天2次,连服三四天即可治愈。

  3、苹果蜂蜜水。苹果5个去皮,切成小块,加水1升,煮沸5分钟。然后等待其自然冷却到40℃,加入少许柠檬汁和适量蜂蜜搅拌均匀,可以每天多次少量饮用。

  4、姜丝萝卜汤。姜丝25克,萝卜50克切片,加水500毫升,煮15分钟,加红糖适量。每次200毫升,每天1-2次。

  5、葱蒜粥。取干净的葱白10根,切碎,大蒜3瓣,大米50克,加水煮成粥。每次150毫升,每日2次。

  6、洋葱头饮料。洋葱头1个,切碎,加鲜牛奶250毫升,煮开,自然冷却,加适量蜂蜜,睡前服用100毫升。

3婴儿房间能用加湿器吗

  滥用加湿器,危害宝宝健康

  婴儿肌肤的厚度只有成人的十分之一,极其娇嫩,又容易流失水分,天气干燥皮肤就容易起皮、干裂,重者有可能发生皲裂,引起疼痛,所以在房间内添置加湿器对呵护婴儿肌肤有一定好处。通过吸入大量加湿器振荡在空气中的水分,有利于保持呼吸道的湿润,但如果使用不正确,非但不能净化空气,反而会增加婴幼儿患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

  专家表示,空气湿度在40%至60%,人体感觉良好。一旦空气湿度低于20%,室内可吸入颗粒物增多,就容易使人患上感冒。若空气湿度太高,如超过90%,会使呼吸系统和黏膜产生不适,免疫力下降,会诱发幼儿患上流感、哮喘、支气管炎等病症。如果没有得到定期清理,加湿器中的霉菌等微生物还会随着气雾进入空气,再进入人的呼吸道中,容易患“加湿性肺炎”。

  专家提醒,长时间使用加湿器并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加湿一定要适度。长期用加湿器的家庭,使用时最好配置湿度表,将室内湿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同时加湿器应该每天换水,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婴儿加湿器使用注意事项:

  一、加湿气要放在离地面1米的高度,这样加湿的效果才好。

  二、加湿气只能用纯净水和凉白开。

  三、加湿气的水必须24小时更换一次。

  四、加湿气装水的瓶需每周清洗一次,其他部位每月清洗一次。

  五、将加湿气开到最大档,没有白雾为好的加湿气。

  六、不能长时间使用加湿气,否则孩子会得过敏性××(好象是哮喘)。那就停停用用吧,反正我束之高阁,招到我LG的嘲笑。大家可以想别的方法:养鱼可以增加室内湿度;屋里放盆水;多擦几次灰;在暖气上放湿毛巾。

4一岁宝宝身体发育特点有哪些

  从1岁到1岁半,孩子将这样逐渐成长:

  有8—14颗乳牙;能单独站立、行走、蹲下来再起来,会抬一只脚做踢的动作;走路时能推、拉或者搬运玩具;能敲打瓶子、鼓等发出声音的玩具;重复一些简单的声音或动作;听懂和理解一些话,能说出自己的名字;能用一两个字表达自己的意愿;喜欢看书,学着翻书,但不能一页一页地翻;能从杯子中取出或放进小玩具;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能指出或命名熟悉的东西;能堆起3—5块积木;能自己用杯子喝水、用勺吃饭;能指出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一小会儿。

  发展警示

  有以下情况家长需要引起注意,必要时看:还没有长出牙齿;不能表现出愤怒、高兴、恐惧等情绪;不能爬行;不会独自站立。

  一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开始长牙了,而且应该能够独立行走和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了,一岁左右孩子的这些成长常常让父母惊喜不已,不过,你可别光顾着高兴,你要注意留意,看看宝宝在这些方面的发育是否都正常,如果在某一方面存在发育迟缓的问题,那么一定要尽早进行检查,以免耽误宝宝。

5婴幼儿夜间啼哭的秘密

  一、吃奶时含乳头的方式不正确,吸吮乳汁的同时也吸进了过多的气体,导致肠胀气引发痉挛性腹痛。可用小儿开塞露(注意将开口修剪圆润)半支挤到宝宝肛门内,稍堵住肛门片刻,使其排便排气,一般即可有效。

  二、有的婴儿夜啼是因为饥饿,如果抱起来喂些奶,就不哭了。

  三、有的婴儿夜啼是因为环境太热或太冷,适当调节室温后,宝宝就会慢慢地安静下来。

  四、2个月左右婴儿夜啼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可能是缺钙。血钙下降可使宝宝的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易激惹,夜间或睡眠时稍有惊吓便啼哭不止,同时可伴有多汗、枕秃等。应请教医生处理。

  宝宝夜啼时,妈妈还要注意宝宝是否发热,是否伴有呕吐、腹泻等,应注意有无肠套叠发生。

  五、还有一种可能是功能性的肠绞痛,这在婴儿中也不少见,常常是突然啼哭,怎么哄也不行,也不让抱,不让碰,哭过一阵后才睡去。这时最好让宝宝俯卧,轻轻地从上往下抚摸宝宝的后背。这样的宝宝等长大一些后自然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