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多动症

小孩摇头是怎么回事

小孩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家长的心,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家长们最大的心愿。可是由于现代化的进程速度太快,人们接触了过多的高科技产品,也食用了较多的转基因食物,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了危胁。小孩摇头是怎么回事情?这个问题在许多家长的交流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科学地看待这一问题,有助于帮助孩子恢复正常与健康。

目录 婴儿总摇头的治疗方法 小孩摇头是怎么回事 宝宝睡觉需要用枕头吗 宝宝3岁前应做八次体检 小儿推拿治抽动症

1婴儿总摇头的治疗方法

  1.宝宝摇头晃脑的情形有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宝宝本身对四周的人事物本来就充满高度的兴趣,并不断的在学习与模仿,因此他可能见到周遭的人有这样的动作便把它学起来;也有可能是他发现摇头晃脑是一件有趣的事,可以引起别人的注意,或者神经肌肉尚未完全发育所产生的动作,这些都是属于健康的行为. 相反的,病态的便有很多的可能性,最常见的便是中耳炎或外耳炎,由于耳朵不舒服,便会让宝宝想要用摇晃脑来改善,时常还会伴随着抓耳朵的动作,有时脸部的异位性皮炎,湿疹,也可能让宝宝痒的不舒服而摆动头部,或尝试把脸拿去磨擦东西.

  2.缺钙早期,患儿在喂奶及睡眠时头部多汗,多汗引起局部瘙痒刺激,也会老是摇头!如果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的动作的话,就要考虑你的孩子是小儿抽动症了.

  这时,最好到医院请专科医生做进一步检查!

  3.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随着病情进展,抽动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常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入睡后症状消失.

  4.治疗上,西医治疗本病均为控制症状,最常用的药物是氟哌啶醇,泰必利.中医一般中成药为治疗本病较为理想的口服剂型.也可选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推广的单味中药有效万分浓缩提纯颗粒之新型配方进行临症加减.

2小孩摇头是怎么回事

  孩子频繁点头或是抽动症,抽动症:临床上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发于儿童时期,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的慢性疾病。患儿常见的表现有不自主的点头、摇头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的不断变化,抽动症症状逐渐多样化,呈波动性、进行性的发展过程,经常反复。对此,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防止与其他病症混淆,及时发现,提早治疗。

  1、遗传因素:遗传在抽动症的发病过程中扮演者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研究显示,短暂性抽动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病儿家族成员中患抽动障碍者较为多见,患有抽动症的父母孩子童谣患有抽动症的几率教正常家庭明显要高。

  2、体质因素:某些神经精神类型的儿童易发生本病,比如神经质、胆怯、多动、情绪不稳定、对人对事敏感及有固执倾向者。而且,本症常伴有不明原因的头痛、腹痛及便秘、遗尿等,因此儿童抽动症与儿童本身的体质因素有关。

  3、精神因素:惊吓、情绪激动、忧伤、看惊险电视、小说及刺激性的动画片等可诱发和加重抽动症状,家长平时一定要注意孩子应当合理的看电视。

  4、环境因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过于复杂,家长教育方式不当,老师打骂或体罚,特别是父母关系紧张、离异、训斥或打骂孩子等这些是造成儿童抽动症的不可忽视因素。

  5、其他因素:不正常饮食,突发性疾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及脑部的轻微损伤也可成为诱因之一,研究发现,饮食肥甘厚味,严重感冒也可诱发抽动症。此外,长期使用中枢神经兴奋剂,如抽动症患儿长期服用苯丙安、利他林,可产生抽动障碍或使抽动症加重。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在怀孕过程中家长就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气氛,切不可让大人的情绪影响孩子的成长。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家长不可将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带与孩子们。小孩摇头是怎么回事上面已经做了提示,警示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做好孩子的表率,起到一个榜样与正能量的作用,给孩子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

3宝宝睡觉需要用枕头吗

  正常情况来说,刚出生的宝宝睡觉都是不需要用到枕头的,枕头的作用是用来支撑我们人体的颈椎的,成年人的颈椎都会有个生理弯曲,所以需要用到枕头才会舒服。而刚出生的小宝宝的颈椎和脑袋是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所以宝宝睡觉不需要用到枕头。

  那么哪些时候宝宝才会需要枕头呢?

  宝宝吐奶。如果宝宝老是爱吐奶的话,那么可以找一条干净的棉质毛巾折叠三次后,高大约两三厘米,枕在宝宝的脑后,因为稍微的枕高宝宝的脑袋可以降低宝宝吐奶的次数。

  冬天。对于冬天刚刚出生的宝宝,都会穿的比较多的衣服,平躺着就会显着头会比较低,那么就可以找一个比较小的枕头垫在宝宝的头下面。要注意不能垫的过高,否则宝宝的颈椎就会弯曲,很容易造成宝宝呼吸困难。

  宝宝长到三个月以上。当宝宝在三个月的时候,颈椎上的生理弯曲开始形成了,那么睡觉的时候就可以垫一个差不多厘米高的枕头。当宝宝长到四个月的时候,宝宝头部的发育减慢,胸的颈椎弯曲也形成了,开始可以独立坐起来了,这时候就可以给宝宝枕一个差不多三厘米的枕头。

  如何选择枕头。

  高低度。宝宝的枕头选在三到四厘米左右即可,不过当然,枕头也可以随着宝宝的成长而做相对应的调整。枕头过高过低都不会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所以为宝宝选择枕头的时候要注意高矮的合适度。不不宜选的过高,否则会造成宝宝颈椎变形,造成驼背。

  长宽度。枕头的长度可以稍微比宝宝的肩膀宽度大一点点,宽度和头的长度差不多大,不能给宝宝用大人的枕头,应该给宝宝准备一个专门的枕头。

  枕套枕芯。枕头套在选择上最好选择柔软白色的棉布制作的,枕芯的话要选择透气柔软吸湿好一点的。在枕头芯的选择上也是有讲究的,要选择一些好的材料来作为填充物。这样有利于宝宝睡眠还可以避免宝宝的头型变形。由于宝宝睡觉都会出汗,所以要经常换洗,来保证宝宝的健康。

4 宝宝3岁前应做八次体检

  1.出生后42天。

  宝宝出生后的首次体检,通常医生会检查身高、体重、心肺、分髋试验、臀纹、脐部、进行营养测评。此时宝宝还很小,心肺检查主要通过听诊、叩诊来完成,分髋试验和臀纹是检查宝宝的髋部是否有问题,髋关节是否有先天性脱位的情况。脐部体检是看宝宝是否有先天性疾病脐疝。医生还会以拉坐和竖抱等方式来测试宝宝竖头的情况,用玩具来测评手部抓握情况,用移动的图卡或玩具测试追视情况,用摇铃测试听觉,并询问家长宝宝语言发育的情况。

  2.宝宝4个月。

  体检项目包括体重、身高、头围、心脏、视力、听力、动作发育、验血等。一般四个月的宝宝可以主动翻身,俯卧抬头可达90度并可抬胸,拉坐时可较好地配合医生,可以很好地竖头,有主动抓握意识,追视图片或玩具可以达到180度,听到声音会转头寻找声源,逗笑能发声,偶尔还可以发“b、p、m”音。还可以通过骨密度测定来评价宝宝是否缺钙。

  3.宝宝6个月。

  体检项目包括体重、身高、头围、胸围、视力、听力、动作发育、口腔、发育智能、验血、骨骼检查等。有的宝宝已萌出乳牙,会有流口水和磨牙的现象,家长要给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工作,防止出现口周湿疹和龋齿等。此时,宝宝已能够灵活地翻身,独坐稳定而持久,可以向各个方向转动,扶着腋下可以主动迈步,玩具能在两手之间倒手,想要抓取小物体,叫名字有反应,偶尔模仿发音,甚至可以说“爸、妈、打”等词,能够理解语言和动作及物品之间的联系,怕生反应明显。另外,半岁后,母体提供的微量元素已消耗殆尽,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很可能缺乏微量元素,因此需要做微量元素检查并遵医嘱适当补充。

  4.宝宝9个月。

  除了和以前几次检查同样的项目以外,此时,宝宝通常已经长出2~4颗牙了。医生会重点检查是否有龋齿,并叮嘱家长帮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工作。9个月已经能够手膝爬,可以从仰卧位坐起到站立和坐下,各种体位和姿势之间可以较好的转换,扶着东西可以站并迈步,有取放意识,能用拇指食指捏取小物体,会盖瓶盖、套杯等,可以清晰地发“爸、妈”音,能够理解语言和动作联系,可以执行简单的指令,能认识身体部位,模仿家长肢体动作。

  5.宝宝一周岁。

  如果此时还没出牙,很可能是缺钙引起的,家长要按医生的指导及时补钙。1岁的宝宝已经可以爬越障碍,独立站片刻,扶物行走了。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增强,他已经可以搭积木、滚皮球、够玩具、翻书画、学涂鸦了。他还可以理解更多的语言,学会用点头和摇头表达自己的意见,模仿能力也越来越强,可以随着音乐“手舞足蹈”,还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甚至还可以说“抱、拿、给、走、要”等简单的词语。

  6.宝宝一岁半。

  除了常规检查以外,此次还可能会检查脖子、耳朵、眼睛、牙齿、腹胸部、生殖器等,查看是否有淋巴结肿大的情形,看耳朵是否有感染的症状,眼睛是否斜视,牙齿是否变黄变黑,牙齿的排列及咬合是否正常、心肺处有无杂音及心跳频率、是否有肝脏或脏脾异常肿大、是否有疝气。此外,还需要查大便和血红蛋白,因为1岁半的宝宝,很容易贫血或感染蛔虫。1岁到1岁半的时候,囟门就会闭合了。医生会用手轻轻触摸宝宝头部,查看闭合情况。如果闭合得较晚,或囟门数值较大,都要引起注意。

  7.宝宝2岁。

  此时宝宝走路很稳,还能跑,单独上下楼梯。手指动作方面,已经能串珠子,会用蜡笔在纸上画圆圈和直线等简单的线条和图形。如果两岁仍不能流利地说话,就要到医院做听力筛查。此时,乳牙20颗已出齐,要注意龋齿和牙龈发炎等问题。

  8.宝宝3岁。

  此时,视力达到0.5,应进行一次视力检查。我国约3%的儿童有弱视。如在3岁时能发现,4岁以前治疗,效果最好。动作发育方面,跟宝宝做游戏,观察他能否随意控制身体平衡,完成蹦跳、踢球、跃障碍、走S线等。手指能否使用工具,如剪刀、筷子、勺子等,是否可以跟着你学折纸、捏彩泥等。

5小儿推拿治抽动症

  手部穴位

  取天河水、补肾阴、清肝经、补脾经、掐内劳宫、小天心、清天河水、水底捞明月等腿部穴位。

  三阴交、血海、阳陵泉、太溪、摩涌泉等。

  背部穴位

  点心俞、揉肝俞、膈俞、下推天柱骨、下推脊柱等。

  如果有痰,加运内八卦,顺气化痰),揉掌小横纹(该为化痰要穴),捏挤板门和掐揉小横纹(能清热涤痰,开窍醒神;黄蜂出洞法(能豁痰定惊),揉膻中并乳旁乳根(化痰散结,宽胸理气)。

  如果眨眼频繁加明目、祛风,止痉的点按攒竹、拿睛明和点丝竹空;如果喉间声响加推颈后三线,拿肩井,按天突等如果甩手耸肩拿肩井、定惊止抽搐的掐老龙,掐五指节;下肢摆动不止加点犊鼻,拿跟腱等;面部抽搐掐人中、承浆为主;上肢抽搐掐合谷、曲池;下肢抽搐掐百虫、承山和委中等。

  鼻部抽搐揉迎香,振山根;挠耳不止或耳部抽动揉点角孙、振翳风等通过针对性的穴位推拿,可以快速、有效缓解具体部位的抽动症状,还可以调整心理,消除压力,更好地配合接下来的治疗,对于恢复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