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保健养生 >戒烟戒酒

预防酒精中毒要怎么做?

其实我们知道,酒精中毒是一个很常见的局部的了。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是长期的抽烟喝酒的话,那么比较容易会出现一些中枢神经方面的不舒服的症状的。久而久之的病人,往往会有酒精中毒的问题的了。这时候的话,其实需要进一步的积极的去治疗的,可以预防的了。到底预防酒精中毒要怎么做?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酒精中毒性神经疾病是怎么回事 预防酒精中毒要怎么做 长期大量饮酒会得酒精中毒性肝病 酒精中毒的临床症状 酒精中毒患者的饮食方法

1酒精中毒性神经疾病是怎么回事

  酒精中毒性神经疾病已是遍及全球的一种常见病,在欧美国家其发病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中国内尚未查到较全面的发病率统计学资料,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在中国其发病率亦,不断增加临床上因酒精中毒导致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有明显增多趋势。

  乙醚滥用酒精给现代人类社会带来诸多问题,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科学文献都反复强调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尽管少量合理饮酒对人体可能有一定益处,但确已证实无节制地大量饮酒对人体许多器官系统均有很大的损害作用,而神经系统是其致病的主要靶器官之一。乙醇是各种酒精性饮料的活性成分。另外,白酒含有乙醚,乙醚可使酒味醇美但无重要的药理特性;其他还含有一些不纯物,如戊基乙醇(燃烧油)和乙醛这些物质作用类似乙醇但毒性更强。酒精通过胃肠道吸收约有25%在胃部其他的通过上部小肠吸收牛奶和脂肪阻碍酒精吸收水可加强酒精吸收。男女之间也有不同同样饮酒后女性血液酒精浓度比男性高等,这是因为由于女性胃黏膜的酒精脱氢酶活性低,酒精在胃的“第一通路”代谢降低酒精主要随血浆进入机体的各个器官以及脑脊液(csf)、尿液肺泡,这些部位的酒精浓度与血液中的浓度呈常数关系。酒精主要通过氧化代谢仅10%以原型从尿液汗腺和呼吸排出。除了在胃壁被乙醇脱氢酶分解外,所有摄入的酒精由门脉系统进入肝脏在此有数种酶系统(位于肝细胞的不同亚群)可分别氧化乙醇成为乙醛。其中最主要的是乙醇脱氢酶和它的同工酶负责体内80%~90%的乙醇氧化。

  乙醛分解的具体过程仍不清楚,很可能是经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乙醛能产生数种单纯乙醇所不能产生的独特作用,推测这些作用可能是酒精中毒和成瘾的原因。有报道认为乙醇成瘾与酒精代谢所生成的乙醛转化为生物碱,有关酒精成瘾和鸦片依赖具有共同的生化通路引起人们的兴趣,但临床观察和药理学资料不支持这一观点。有一些重要的理由可以认为乙醛在酒精中毒中不起重要作用,酗酒成瘾的主要因素是乙醇本身,而并非是它的代谢产物。没有在胃壁和肝脏氧化代谢的酒精很快分布于各种组织和体液,对组织功能的影响取决于血液中乙醇的浓度,有许多神经系统疾病与急性或慢性酒精中毒有关。这类疾病的共同之处当然是酒精滥用,但酒精造成神经损伤的机制在不同的疾病中各不相同。

2预防酒精中毒要怎么做

  1、开展反对酗酒的宣传教育,创造替代条件,加强文娱体育活动。

  2、饮酒时做到“饮酒而不醉”的良好习惯,切勿以酒当药,以解烦愁,寂寞,沮丧和工作压力等。

  3、饮酒时不应打乱饮食规律,切不可“以酒当饭”,以免造成营养不良。

  4、一旦成瘾,应迅速戒酒,对戒断综合征应细心照料,重者必须入院治疗。可应用抗饮酒药物,如戒酒硫和痢特灵以中止饮酒,对酒产生厌恶感,也可在饮酒时应用阿扑吗啡皮下注射,造成厌恶性条件反射而戒酒。

  5、在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患者戒酒及症状明显好转之后,应帮助他们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并使他们取得社会性康复。

3长期大量饮酒会得酒精中毒性肝病

  酒精性脂肪肝一般饮酒10~20年以上,患者肝脏明显增大,表面光滑,质地中等如鼻尖,大多数有触痛;少数有黄疸、腹水、双下肢浮肿以及维生素缺乏的表现,如口腔炎、周围神经炎等。实验室检查可有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升高,球蛋白增多且絮状反应阳性,酚四溴呋钠试验阳性,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但上述症状、体征和化验结果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所特有,故应根据长期饮酒史,并排除其它肝脏疾病而确诊。大多数患者戒酒10天后症状体征可有好转;如不见好转,则为酒精性脂肪肝,且3~5年内约有70%~90%的患者出现肝硬化。应彻底戒酒,改善营养,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类、瘦肉类、蛋类、奶类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b1、b2、b6、b12c和e等)和微量元素(锌、硒和钙等)等。

  酒精性肝炎长期、大量饮酒者,可因酒精长期作用于肝细胞,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并逐渐出现肝细胞无菌性炎症、溶解和坏死。患者肝脏明显增大,有触压痛、发热、黄疸、贫血以及消化道症状(如消化不良、腹胀、恶心、呕吐、腹泻以及反酸、嗳气等)。实验室检查可有血中白细胞总数升高,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以及白蛋白水平下降、球蛋白水平升高等。临床诊断主要依据长期、大量饮酒史,而无其它肝病史。停止饮酒后上述症状、体征缓解,则有助于诊断。治疗与酒精性脂肪肝基本相同,但疗效要比酒精性脂肪肝差一些。

  脂肪肝合并胆道阻塞在长期、大量饮酒的基础上,因酒量增加而发病。半数以上患者有畏寒、发热(发热多为中度以上);肝脏迅速增大,质地均匀,较柔软,触痛非常明显;其中约10%的患者伴有脾肿大和腹水。实验室检查可见血中白细胞总数增加及阻塞性黄疸出现。诊断上除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外,有赖于纤维十二指肠镜行胆道逆行造影,以排除肝外胆道阻塞。应彻底戒酒,改善营养结构(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类、奶类、蛋类和瘦肉类等;补充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b1、b2、b6、b12、c和e等;同时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硒、铬、钙和镁等);使用护肝药物(如肝太乐、肝可宁和中草药等),预防继发感染;等。

  酒精性肝硬化 多在上述各种病变的基础上发生,为酒精长期作用于肝脏的结果。临床表现根据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而有所不同。肝功能代偿良好者,可仅有酚四溴呋钠试验阳性、血清总蛋白水平下降、血清抗体1ga水平明显升高的表现。失代偿者主要为肝功能减退(如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白蛋白水平降低、a/g比值倒置等)和门静脉高压症状(如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肿大、腹水、腹壁静脉曲张、痔疮和双下肢浮肿等)。诊断主要根据长期、大量饮酒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并排除其它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但应与肝炎后肝硬化和阻塞性黄疸鉴别。代偿期患者治疗措施为彻底戒酒、使用护肝药物、补充营养以及其它对症、支持治疗:失代偿期患者除以上治疗外,还应给予止血、利尿、补充白蛋白以及抗感染等治疗。

  长期大量饮酒还会导致如肝癌、肝萎缩,以及在原有肝病的基础上诱发肝性脑病,等。希望广大嗜酒的朋友尽快戒酒;如因工作、友情之故而不得不喝酒时也应尽量少喝,以免酒精伤肝,酿成大祸。

4酒精中毒的临床症状

  酒精中毒在临床表现方面,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为四肢与躯干的急性震颤,患者不能静坐或稳定地握杯,易激动和惊跳,害怕面向他人,常见恶心,呕吐和出汗,若给饮酒,上述症状迅速消逝,否则会持续数天之久,进一步发展,可有短暂错觉幻觉,视物变形,发音不清或狂叫,随后可出现癫痫发作,48小时后可产生震颤谵妄。

  慢性酒精中毒者常呈人格改变,变得自私,乖戾,对工作和家庭不负责任,终日嗜酒如命,常有说谎,偷窃等违纪行为,患者常伴有躯体疾患,包括慢性胃炎,肝硬化,吸收不良综合征,周围神经炎及心肌损害等。

5酒精中毒患者的饮食方法

  1、酒精中毒的患者可多喝水(温开水、淡盐水、糖水或蜂蜜水、绿豆汤等),降低血中酒精浓度,并加快排尿,使酒精迅速随尿排除。

  2、还可多吃水果,如梨、橘子、苹果、西瓜、番茄等,用果糖把乙醇烧掉。

  3、可服用维生素B1和维生素E,促进乙醇的分解。

  4、醉意较浓的,可取白糖5克加食醋30毫升,待白糖溶解后,一次饮服。

  5、补充营养成分,特别是硫胺(维生素B1)有助于戒酒和康复治疗。稳定血糖在一定的水平有助于治疗取得成功。减少单糖含量高的饮食,如白面粉和调制好的马铃薯,增加植物蛋白和多糖的食用,这些物质在谷类、豆类和蔬菜中含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