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成为低头一族,如长期使用电脑工作,或者是大部分时间使用手机,这些都会导致脖子颈椎病的诞生。脖子的颈椎病主要表现为脖子颈椎骨疼痛,或者是颈椎骨出现炎症,又或者是出现增生等等这些常见的病情特征。那么,脖子颈椎病的症状有哪些?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1颈椎病的锻炼方法
颈椎的功能锻炼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和目的,一是促进颈肩部肌肉的血液循环,消除局部肌肉疲劳,预防和缓解颈肩部肌肉韧带的劳损。二是增强颈肩部肌肉的力量,维持颈椎骨关节的稳定性。
颈椎病不是单一的疾病,包括很多种类型:颈型、神经根型、交感型、椎动脉型、脊髓型、混合型等。不同类型的颈椎病,锻炼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颈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导致颈肩部肌肉韧带劳损所致,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不适,无上肢的串痛、麻木、无力或者眩晕。通过坚持锻炼即可缓解症状,锻炼的动作无特殊禁忌,各种动作都可以用,但以颈椎的屈伸动作为最佳。锻炼的节奏要慢,动作要柔和有力。
但对于发病期的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等颈椎病,出现上肢的疼痛、麻木、无力,四肢动作不灵活,头晕等症状,锻炼一定要谨慎,这时做颈椎的屈伸旋转动作往往会使症状加重。因此,病情严重者禁忌做锻炼,尤其是颈椎的后仰锻炼。
另外,做颈椎锻炼,动作姿势也不必做得十分复杂,简单有效就好。一般而言,前屈后伸锻炼就足够了,不必做颈椎的左右上下旋转。
推荐两个简单的动作:
1、颈部的自我按摩:以双手指腹按揉,从风池穴开始,沿颈后部肌肉,一直到肩部的肩井穴,重复数次。
2、头手相争:双手交叉放于颈后,头颈缓慢用力后伸,同时双手稍用力向前对抗。坚持1至2秒,放松,颈椎回中立位。重复数次,以自觉颈肩部肌肉微微酸痛为止,不要过量。
2脖子颈椎病的症状有哪些
颈椎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1.神经根型颈椎病
(1)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2)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4)痛点封闭无显效。
(5)除外颈椎外病变如胸廓出口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2.脊髓型颈椎病
(1)临床上出现颈脊髓损害的表现。
(2)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像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
(3)除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
3.椎动脉型颈椎病
(1)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
(2)旋颈试验阳性。
(3)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枢椎关节骨质增生。
(4)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
(5)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
(6)除外椎动脉I段(进入颈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III段(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
(7)手术前需行椎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
3颈椎病的预防
1、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间或工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2、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
3、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
4、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5、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闪、挫伤。
6、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按时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
7、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4颈椎病的原因
(一)外伤
是指跌仆、闪挫等对筋、骨、皮肉的损伤。外伤所致颈肩痛,是指由于闪、挫所致的筋络、筋膜、肌肉等软组织受伤(包括急、慢性损伤)以及关节错位造成的症状,即所谓的骨错缝、筋出槽症状。
人体是一个整体,由于颈间等部位受外力影响而受损伤时,也能导致肝腑、经络、气血失调,因而产生一系列症状。通常有肩、背、肢体痛等症,此时以疼痛为主。
另一方面,人体的脏器都依赖于气血的滋养,如气血阻滞,则脏腑缺乏气血濡养,其功能也收到影响,肝、肾、脾等内脏功能收到影响后反过来会影响筋骨、肌肉和关节功能。这时疾病的症状不仅是外伤后的疼痛症状,还会出现各种虚证。因此,伤后因注意内脏功能,特别是肝肾脾功能受损的因素。
(二)风寒湿痹、经络受阻
由于风、寒、湿3种外邪侵入身体,流注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肢体与关节疼痛、酸麻、重着及屈伸不利等。
(三)肝肾亏虚、气血不足
久病体弱,肝血不足,肾精亏损,筋脉失去濡养,可致肢体筋脉弛缓,手足痿软无力,不能随意运动、肝肾不足,气血亏损,除了可引起肢体不利等症外,还有耳鸣、目眩等症。此外肾虚不能养肝,以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也能引起眩晕等症。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型颈椎病包括了椎动脉型、根型和脊髓型颈椎病的大部分症状。
(四)痰湿凝阻、经络瘀滞
痰是机体发生病理变化的产物,由人体的津液凝聚变化而成。由于肺、脾、肾功能失调加上寒热燥湿等外邪因素影响了津液的正常输布和运行,停聚在机体某个部位,造成气血、经络运行不畅,这样又导致了人体出现新的功能障碍。
5颈椎病的饮食疗法
一、川芎白芷炖鱼头
配方:川芎15克,白芷15克,鳙鱼头1个,生姜、葱、盐、料酒各适量。
制法:将川芎、白芷分别切片,与洗净的鳙鱼土起放入锅内,加姜、葱、盐、料酒、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炖熟。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用法:佐餐食用,每日1次。
二、炒蛇片
配方:乌蛇1条。
制法:将乌蛇去皮、内脏,洗净,切成薄片。烧热锅,放入油,烧至油七成热时,将蛇片倒入锅内翻炒,至蛇片八成熟时,加盐、黄酒、葱段、姜片,继续翻炒至熟透。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用法:佐餐食用。
三、葛根煲猪脊骨
配方:葛根30克,猪脊骨500克。
制法:葛根去皮切片,猪脊骨切段,共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煲汤。
功效:益气养阴,舒筋活络。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用法:饮汤食肉,常用有效。
四、桑枝煲鸡
配方:老桑枝60克,母鸡1只(约1000克),食盐少许。
制法:将鸡洗净,切块,与老桑枝同放锅内,加适量水煲汤,调味。
功效:补肾精,通经络。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用法:饮汤食鸡肉。
五、天麻炖鱼头
配方:天麻10克,鲜鳙鱼头1个,生姜3片。
制法:将天麻、鳙鱼头、生姜放炖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即可。
功效:补益肝肾,祛风通络。适用于颈动脉型颈椎病。
用法:佐餐食用,隔日1次,可常食。
温馨提示:
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