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有胃痛的情况,尤其是现在都市人生活压力过大,工作非常忙碌,所以有的时候没有时间吃饭,长时间这样的话,三餐不稳定,暴饮暴食,对胃是很不好的,很有可能会得胃病,有些人胃不消化也不是很好,吃完晚饭之后,尤其容易有胃胀痛的情况,那么吃完晚饭胃痛怎么办,今天来了解一下。
目录
1胃痛在什么地方呢
胃在左肋的的下面一点点,也就是在心脏的下面,不过,胃病的种类比较多,表现的症状也不相同,一般常见的胃痛一般是胃炎或者胃溃疡引起的,而且,胃溃疡一般伴有反酸的现象,.痛的时候是左腹部痛,如果严重的话,可能左右都会痛的。正常情况下胃在身体中线的左侧,比较接近中线,而在饱食的情况下胃体的右侧会出现在中线的右侧。
胃痛,中医病证名。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胃是主要病变脏腑,常与肝脾等脏有密切关系。胃气郁滞、失于和降是胃痛的主要病机。治疗以理气和胃为大法,根据不同证候,采取相应治法。胃痛的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病理性质:早期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胃痛的诊断依据为1、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性质的不同。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吐腐等上胃肠道症状。3、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饮食生冷干硬、辛辣烟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因此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实者多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虚者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为寒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遇热则痛甚,得寒则痛减,为热证。一般初病在气,久病在血。
胃疼在什么地方现在你们都知道了吧,之所以大家总是会出现这样的困惑就是因为我们对知识的了解太匮乏了,建议大家还是经常去学习一下生理结构的知识,这样就不会再出现这种认知错误的情况了,嘻嘻,最后,祝愿大家都身体健康哦。
2吃完晚饭胃痛怎么办
如果在进食后、饿了后出现胃痛,或是食后饱胀、嗳气,那是中了胃炎的招。一旦进餐后胃部疼痛发作或加重则要考虑是否得了胃溃疡,这类病人在进食碱性食物,如馒头、碱水面后,疼痛可减轻。如果餐后出现泛酸、烧心、嗳气、胸骨后痛,要考虑胃食管反流病。这类人平时应避免吃得太饱,要多吃流食。进餐后出现胃部不适或腹胀嗳气加重,平卧后能减轻的则要考虑胃下垂,尤其是体态偏瘦的人,更是如此。这些人不适宜“饭后百步走”,应少食多餐、餐后平卧休息30―60分钟,且不适宜做剧烈运动。还有少部分人过去曾有过胃病史,但近来症状不具有原来的规律和特点,或出现易饥、易饱,且脸色、体力越来越差,则更应提高警惕,很可能是胃癌的信号。
家中常备一些有效药物以备不时之需也很重要。比如修正斯达舒一类的药物,对于胃部常见的胃痛、胃酸、胃胀、胃痉挛、胃溃疡等疾病十分有效。斯达舒中含有的氢氧化铝为抗酸药,能中和胃酸并保护溃疡面。
消化不良的患者,建议平时饮食更要注意,不要吃没有煮熟的食物,米面什么的,可以适当多吃一点,能够帮助肠胃锻炼,平时吃的东西,不要太硬,否则容易消化不好,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比较好,也不要吃辛辣刺激过于生冷的。
3什么胃痛需要做胃镜
俗话说“十人九胃”,说的是胃病的普通性。“胃痛”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人们常常想当然地断定它的原因。实际上引起“胃痛”的疾病很多,有一些还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对胃镜,想必大家已不陌生,胃镜在胃部疾病的诊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少人十分惧怕这项检查,这里,您可以进一步了解胃镜检查的优越性。
“胃痛”是很常见的症状,引起此症状的疾病有很多,仅在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内引起“胃痛”的病就有10余种,如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结核、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胃癌、胃结石、胃扭转、胃结核、十二指肠癌以及各类型胃炎(糜烂性胃炎、出血性胃炎)等。来自心脏、阑尾及肝胆胰等脏器的病也会有“胃痛”的感觉。若不借助胃镜检查就难以把诊断搞清楚,治疗方法的选择也受到影响。患胃痛如不及时到医院就诊,盲目服药,有时可引起严重的后果。
哪些“胃痛”适合做胃镜?
消化道溃疡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统称为消化道溃疡病。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近年消化道溃疡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近十多年来本病的症状也变得不典型,无规律的胃部隐痛常引不起人们的注意,直到发生呕血或黑便时方到医院就诊。
食管裂孔疝:此病尚不为许多人所知,由于症状多种多样,可涉及呼吸、心脏、消化、耳鼻喉科等诸多学科,故常被错诊或漏诊。病人在各个医院、各个科室之间跑来跑去。诊断不明,病人得不到合理的治疗指导,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在胃镜下诊断食管裂孔疝的研究已进行多年,裂孔疝确诊后进行生活调理和药物治疗,症状会明显减轻或消除。
胃癌:本病的症状与消化道溃疡病有相似之处,服用治疗溃疡病的药物后可使胃痛减轻或消失,这就掩盖了病情,延误了手术时机,这种情况时有发生。通过胃镜,可以十分方便地与溃疡病进行鉴别诊断。
上消化道出血:引发呕血、黑便的病因需经胃镜检查方能明确,在胃镜下还可进行“止血治疗”。出血原因多为溃疡病和肝硬化。
关于胃镜检查及其优越性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引进胃镜使用于临床,迄今已近三十年。随着科技的发展,玻璃纤维胃镜已升级为“电子胃镜”了。电子胃镜镜身细且软(直径0.9~0.65厘米),观察视野大,图像清晰。检查前病人饮用一定量的局部麻醉药后可顺利接纳胃镜的放入。新型胃镜操作更方便,经6~10分钟即可完成全部检查。若患者十分恐惧此项检查而病情又需要做时,尚有“无痛胃镜”服务项目,在检查前进行麻醉药注射,病人处于半清醒状态,检查结束后只需短暂休息即可返家。“无痛胃镜”检查的费用要高一些。
总之,胃镜检查的优越之处有以下几点:
●直视病灶,图像清晰,便于诊断;
●镜身软细,操作方便,检查时间短;
●检查过程中可取活检、染色、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镜下还可进行止血、息肉摘除等项治疗;
●不用接受X线辐射。
4小胃痛背后隐藏的大隐患
一、胃痛伴恶心呕吐
多见于各类肠梗阻、责门炎症肿瘤、出血、痉挛等。另外还有急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炎、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和胆管炎及结石胆道蛔虫症、急性黄疽性肝炎等。
二、胃痛伴排尿异常
胃痛伴少尿和无尿或尿频、尿急、血尿脓尿等多提示泌尿系炎症。外伤、结石肿瘤、先天性疾病等。如各种外伤疾病致胃痛合并急性肾衰竭肾炎、肾输尿管膀腕结石、泌尿系结核良恶性肿瘤、游走肾等。
三、胃痛伴呕血
多提示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胆囊、全身疾病,如门脉高压症出血食管炎症、慈室炎、异物产伤急性出血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息肉、胃我膜脱垂应激性溃疡、胃肿瘤晚期出血、十二指肠血管病全身疾病格血液病等。
四、胃痛伴排便异常
不排便不排气多见各类型肠梗阻;胃痛胃泻者常见急性胃肠炎痢疾;胃痛伴部液血便见于小儿肠套叠、成人结肠炎症、肿痛息肉、慈室炎、溃疡等;伴血便常见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绞窄性肠梗阻、肠血管瘤破裂、坏死性肠炎等。
五、胃痛伴发热
胃痛伴发热者,提示胃腔内脏有炎性病变,如急性胃膜炎阑尾炎、胰腺炎等;如先发热后胃痛提示内科疾病如肺炎、肺炎球菌肺炎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流行性出血热原发性胃膜炎等。
5经常胃痛吃什么好
胃疼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合理搭配,营养要均衡,摄入食物应以易消化、富含热量和蛋白质的食物为主,如鸡蛋、面条、馒头、粥等等。其次,饮食要注意清淡,以温、软、淡、素、鲜的食物为主,避免摄入过甜、冷、热、硬、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1、牛奶
经常喝牛奶具有很好的养胃功效,尤其是对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胃疼症状更具有很好的缓解功效。牛奶可以形成一层胃的保护膜,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喝一杯牛奶,在吃东西,是再好不过的。
牛奶虽然具有很好的缓解胃痛以及养胃的功效,但在饮用的时候要注意,患有腹泻、脾虚证、湿证等部分患者应该尽量的注意,千万不要过量的饮用牛奶,否则的话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导致病情加重。
2、茉莉花茶
茉莉花味辛甘、性温,能帮助胃的消化吸收、缓解胃痛,对腹泻腹痛有很好的疗效。所以,茉莉花素有“胃部保护茶”之称。此外,茉莉花还有安定精神的作用,可以让人情绪稳定、心情舒畅。
如果感到胃部不适,可以用热牛奶浸泡茉莉花,制成茉莉花奶茶,有不错的辅助治疗效果。
3、苏打饼干
当胃痛发作时可以吃酵母粉,吃苏打饼干,因为它们是碱性的,可以中和引发胃痛的胃酸。这跟胃药的原理一致,因而能治疗胃病。
酵母粉、苏打水、苏打饼干PH值为碱性,属于弱碱性食物,确实能中和胃酸。如果患者已经被确诊为胃病,反酸、胃痛时可以吃这点暂时缓解不适,但它们不能治疗胃病。
4、大枣姜汤
大枣性味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生姜味辛温,具有温中、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充分发挥姜的作用,促进气血流通,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此外,生姜重补暖、大枣重补益,对治疗寒凉引起的胃病非常有效。
5、粥类
有胃病、胃痛的人,或者感到胃不舒服,可以采取喝粥的“水养护”措施。熬粥的温度要超过60℃,这个温度会产生一种糊化作用,软嫩热腾的稀饭入口即化,下肚后非常容易消化,很适合肠胃不适的人食用。稀饭中含有的大量水分,还能有效地润滑肠道,荡涤肠胃中的有害物质,并顺利地把它们带出体外。
粥的种类有很多,比如莲子粥、八宝粥、皮蛋瘦肉粥、南瓜粥等,但其中以南瓜粥以及八宝粥最具有养胃以及缓解胃痛的功效。其中八宝粥内含有花生、杏仁、白糖等等食物,因此不仅营养非常的丰富同时热量也非常高,经常适量食用对胃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八宝粥中所含有的花生,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因此能够缓解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胃痛症状。
6、姜末水
人们普遍认为姜可暖胃,胃部不适时喝碗姜末水是常见的事。胃病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偶尔用之,且无不良反应,未尝不可。生姜一块(约拇指大),去皮切丝,清水适量煮开30分钟,加入蜂蜜2~3汤匙即可。经常饮用可温胃健脾。
但应认识到,姜是刺激性食物,过量食用会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胃部不适或加重病情。若想用姜来治胃病应请中医辨证施治,采用不同的方剂对症治疗。
7、汤水
汤水类食物并不包括粥类食物,但这类食物同样具有很好的养胃以及缓解胃痛等功效,所谓的汤水是由各种食材熬制而成。相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会是肉汤,但专家指出,要想养胃在平时生活中就应该少喝肉汤,以免刺激胃黏膜从而导致出现胃酸、烧心等症状的出现。要想真正的起到养胃的功效,在平时生活中最好是多喝菜汤,比如像菠菜粉丝汤、鸡蛋汤等。
在熬汤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过量的放食盐,以免对肠胃造成再一次的伤害,但是在熬汤的时候你可以适量的放些鸡精。适量的鸡精不但不会影响到肠胃的健康,同时缓解胃痛以及养胃的功效还会更加的明显。因此在胃痛吃什么食物好的问题上,各种菜汤是必不可少的。
8、主食
患有胃病的人在平时生活中应该适量的多吃些主食,比如像米饭、馒头等,这些食物都具有很好的养胃功效。尤其是一些有胃痛等情况的患者,不妨适量的多吃些馒头,它具有很好的缓解胃痛以及治疗胃病的功效。而大米则应该适量少吃,因为在大米中含有较多的酸性物质,过量食用会损害胃黏膜健康。
经常胃痛的食疗方
1、红参苓术炖牛腱
做法:红参、云苓8克、白术3克、牛腱150克、姜片适量。将牛腱洗净切片,再与洗净的药材一起放进炖盅内,加清水300毫升,隔水炖2小时即成。
功效:红参味甘微苦性平,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凡气血津液不足之症皆可应用。云苓味甘淡性平,健脾利水,宁心安神。白术味甘微苦,性温,健脾燥湿、利水、安胎。牛腱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胃脘胀痛、腹痛泄泻、食欲不振者;病后体弱、营养不良者。
2、羊芪糯枣粥
做法:取羊肉150克,黄芪10克,红枣10枚(去核),干姜5克,糯米100克,加水适量煮粥,调味食用。
功效:具有温阳、补气、健胃之功效,可治疗虚寒胃痛、四肢畏寒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