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湿疹

宝宝脂溢性湿疹的治疗方法

湿疹是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尤其对于宝宝来说身体的免疫力得特别差,在生活中稍有不当照顾不当的地方就特别容易引起宝宝出现湿疹,其中脂溢性湿疹就是宝宝当中发病率极高的一种,往往出现这样的症状不仅对宝宝的皮肤造成伤害,如果宝宝总用手去抓还特别的容易引起感染,那么就要掌握好治疗方法及时调整,宝宝脂溢性湿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录 怎样区别湿疹和痱子 宝宝脂溢性湿疹的治疗方法 小儿湿疹的饮食宜忌 引起湿疹的原因有哪些 湿疹患者的预防措施

1怎样区别湿疹和痱子

  怎样区别湿疹和痱子?

  刚出生两个月,脸上长满了米粒大的红疙瘩,孩子不停地哭闹,孩子出现这种症状,首先应明确是患了湿疹还是痱子。婴儿湿疹也就是常说的奶癣,是由于小儿对某些物质如乳类、鸡蛋、鱼虾等敏感性比正常的婴儿高,有时吸入粉尘、花粉,吃番茄、橘子也会过敏。母乳喂养的孩子如果母亲进食这些容易过敏的食物,通过乳汁诱发患儿得湿疹。在出生后几周内,孩子的面颊部、前额、眉弓、耳后出现丘疹、皮疹或疱疹,伴有渗出液,干燥后形成灰色或黄色结痂。由于阵发性瘙痒,孩子会哭闹不安,搔抓摩擦而引起感染。出生后的婴儿要注意内衣不要穿羊毛织物,选择宽大松软的棉织品,小儿得了湿疹母亲避免进食引起过敏的食物,患儿局部皮肤可涂些外用药如皮康霜或蛇脂软膏等。注意保持皮肤干燥,避免刺激,洗澡时不要用碱性肥皂,不要涂化妆品或香水。发病期间尽量不用水洗,少晒太阳,以防感染扩散,不要进行预防接种。

  痱子是由于出汗多,汗液排出不畅潴留于皮内引起的汗腺周围发炎。炎热夏季当较胖的孩子大哭大闹、或较长时间抱着孩子时,很容易生痱子。长在面部、颈部、躯干、大腿内侧、肘窝处等部位的白痱子、红痱子、脓痱子,可继发感染成疖肿。防痱子最主要的是要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勤洗澡,较热的天气,一天可洗1—2次,可在水中放入适量杀菌消炎止痒的中药。洗完擦干后,在孩子的前胸、后背、额头、颈下擦些痱子粉或花露水,切记洗澡或出汗后不要立即进入开着空调的房间,更不要直接吹电风扇。平时注意室内要通风,在阴凉的地方玩耍;孩子的床上要铺纯棉床单,不要让孩子的皮肤直接接触凉席,以免汗液刺激皮肤;衣服不要穿得过多,不穿化纤衣物;睡着后要定时给孩子翻身、擦背。

2宝宝脂溢性湿疹的治疗方法

  婴儿脂溢性皮炎通常有自愈倾向,成年人脂溢性皮炎则常为慢性复发性过程,通常需要长期反复医治。

  1.一般处理

  生活规律,睡眠充足,调节饮食,多吃蔬菜,限制多脂及多糖饮食,忌饮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精神紧张。

  2.外用药

  (1)糖皮质激素 主要用于炎症较重的皮损,可外涂中效或强效糖皮质激素制剂,疗效好,但不宜久用,尤其是在面部。低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制剂作用较弱,适用于婴幼儿。

  (2)抗菌药 外涂2%红霉素软膏或凝胶、5%甲硝唑霜或含1%氯霉素和0.1%地塞米松的霜剂。

  (3)硫化硒洗剂 具有杀真菌和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还可减少皮脂分泌及皮脂中脂肪酸的含量。

  (4)巯氧吡啶锌洗剂 巯氧吡啶锌洗头剂的浓度为1%~2%。除外用于头皮外,还可用于其他部位,如面部、眉弓部和躯干部。不用于睑缘,以免刺激眼睛。把该药涂于患处,停1~2分钟后用清水洗去。每日外涂1~2次,当症状已获控制,改为每日1次即可,但必须坚持下去,以免复发。该洗头剂对表皮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广谱抗菌作用,并能抑制卵圆糠秕孢子菌生长。

  (5)抗真菌制剂 抗真菌制剂特别是咪唑类的药物有较好的疗效。通常使用含酮康唑(2%)、伊曲康唑、益康唑、克霉唑、咪康唑、奥昔康唑、异康唑或环吡司胺的洗发剂或霜剂及特比萘芬(1%)制剂。抗真菌制剂除抗真菌外,还有抗炎、抗菌和抑制细胞壁脂质形成等多种作用。

  (6)硫磺和(或)水杨酸洗剂及其他 硫磺和(或)水杨酸具有抑菌、除屑作用,对本病有一定疗效,但比不上巯氧吡啶锌和硫化硒,且刺激性大。煤焦油制剂有抗炎、抗菌和抗核分裂作用,但有色、有臭味和有刺激性,故通常仅用于头皮。

  3.内用药

  (1)糖皮质激素 如泼尼松,治疗于皮损面积大而炎症重的病例,疗程通常限于7~10天,不宜过长。

  (2)雷公藤多苷 适用于炎症明显、范围较大的患者。若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则效果更佳。

  (3)抗生素 炎症较重的脂溢性皮炎病灶内往往合并有细菌感染(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时甚至出现脓疱和颈淋巴结增大。适当应用抗生素有好处,如四环素或红霉素。

  (4)B族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复合维生素B,长期内服,对本病可能有一定好处。

3小儿湿疹的饮食宜忌

  容易长湿疹的婴儿与原来的身体素质有关,对刺激敏感的体质,是容易使病情加重的。首先要请医生诊断,接受治疗,病情严重时,要用绷带把婴儿的手包好,注意不要让指甲把湿疹抓破。

  洗澡的时候,要使用刺激性小的酸性肥皂,不要用劲擦。

  在营养方面,有的食品会引起过敏性反应,如果出现了湿疹,这类食品最好不要食用。

  要控制给予含动物性脂肪多的肉类,可多给予蔬菜、海带(紫菜等)、豆腐等碱性食物。为了有效地摄取钙质每天要给予鱼干和小干白鱼那样的小鱼,脱脂奶粉和芝麻等。

  芝麻南瓜汤

  原料:南瓜2厘米大小的方块、白芝麻1/2小匙、汤1/2杯、盐少许。

  制作:把南瓜的皮剥去煮软并过滤,然后加汤稀释;把白芝麻研碎并与南瓜混合,加少许盐,使其具有淡淡咸味。

  注:放点豆酱味道更好。

  鹿尾菜拌豆腐

  原料:切碎的鹿尾菜、海味汤、白糖、酱油各少许,研碎的豆腐2大匙。

  制作:把鹿尾菜洗干净,洗去沙和灰尘后煮软,然后切碎,再放入海味汤和调味料,煮好后与研碎的豆腐混合拌成馅。

  小儿湿疹的饮食宜忌

  本病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既与先天禀赋有很大关系,又与食物及饮食不当关系甚密切。故应注意饮食宜忌。宜多用健脾消导,易于消化的食物,不宜过饱,忌食鱼腥、蛋类等食物(鸡、鸭、鹅、蛋、虾、蟹、鲤鱼等),以及进食刺激性食物(酒、大蒜、辣椒、榨菜、咖喱、咖啡等)外,患部忌用热水洗烫,忌用肥皂,衣着适宜,不宜过暖,避免风吹和曝晒等,可减少发作。

4引起湿疹的原因有哪些

  1、神经功能障碍及内分泌失调:因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忧郁、失眠等也可诱发湿疹。

  2、疾病因素:在某些疾病如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病等的患病过程中,病人对某些过敏性物质感受性增强容易诱发。

  3、变态反应:这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有内在和外在方面,如病灶感染、致敏的食物、药物或接触某些致敏物品。

  4、刺激性因素:直接受到碘酒、酒精、强酸强碱等刺激而诱发湿疹。

  5、局部病变:如痔、肛瘘、肛裂、失禁等疾病的慢性炎症刺激,也可诱发。

5湿疹患者的预防措施

  一、患者要控制住自己的手,皮疹瘙痒时可以局部搽药,或用药液湿敷止痒,绝不能搔抓。搔抓对皮肤是恶性刺激,皮疹必然会加重,甚至出现糜烂、流水、继发感染。

  二、在饮食方面,患者应该戒烟酒、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及鱼、虾、蟹、羊肉、鲜蘑菇、韭菜等。病情好转后可以试着少量吃一些,但要注意肉类、鱼类、蛋类做熟再吃,半生不熟的吃了更容易过敏。

  三、居住环境以简洁、自然为原则。装修房间的气味、新家具的气味、花香、杀虫剂、香水、空气清新剂等散发在空气中,过敏体质者吸入后可能加重病情,都应该避免。

  四、衣着,患者所有贴身的衣服、床单、被罩最好选用丝质、纯棉的。化纤、皮毛织品、羽绒对皮肤有刺激。另外,所有贴身的衣服和被褥洗涤时一定要漂洗干净,彻底去除洗涤剂;柔顺剂也应慎重选用。

  五、洗澡,湿疹急性期暂时不要洗澡,病情缓解后也不能用热水烫洗,烫洗也是一种刺激,会使皮疹加重。老年人皮肤油性小,比较干燥,在气候干燥季节每周洗澡1次即可,不宜用碱性大的浴液,可选择性质温和的儿童浴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