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健康直接关系到胎儿的健康成长。很多女性朋友在怀孕早期出现贫血的症状,尤其是以缺铁性贫血多见。对于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多人都不是太了解,有些人会问:女性缺铁性贫血能不能要小孩呢?虽然贫血对胎儿的影响很大,但是只要能及时补充所需物质,就可以改善贫血的症状。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目录
1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铁丢失过多是缺铁性贫血的主因
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的原因里最常见的,80%的缺铁性贫血均是慢性失血引起的。1ml血液就会丢失0.5mg的铁质,慢性失血就是失铁。如反复鼻出血、消化道出血、频繁献血、月经过多等,而消化道出血又是比较频发的种类,如肠道恶性肿瘤、痔疮、钩虫病等,均会造成慢性失血,而其中的月经过多,则是女性贫血的一个主因,钩虫病则是儿童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原因。
铁吸收不足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补铁不够,铁元素吸收不足易导致缺铁性贫血。饮食不合理如挑食、偏食、厌食等,包括时下流行的素食、众多女性都会选择的“节食”均会造成铁元素吸收不足。而很多看似营养丰富的饮食,如牛奶、巧克力、鸡蛋等,实则不然,这些饮食含铁量少,吸收效率差,也会导致铁质吸收不足,引起缺铁性贫血。
铁吸收障碍也会造成缺铁性贫血
含铁的食物未必进食了就可以补铁,铁质的吸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铁质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上进行,胃酸缺乏、胃切除、十二指肠炎、腹泻等均会影响铁质吸收。此外,铁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关系,研究证明,动物性的铁质较植物类的铁质吸收率高,而日常饮食中的牛奶、茶叶、咖啡等也会造成铁质吸收障碍。
铁需求过多,特殊人群易患缺铁性贫血
铁质需求过多,而日常饮食不注意补充高铁食物也是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之一,如生长期的儿童;青春期的少女;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均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发人群。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补充铁剂和去除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缺铁性贫血患者需要及时补充铁剂治疗,以补足机体内缺乏的铁质,可以服用体恒健牌铁之缘片补充造血原料铁和蛋白质,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一般补充铁之缘半个月后贫血会缓解改善,建议补充两到三个月贮存储备铁质以全面纠正贫血。
此外要了解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治疗贫血要去除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日常饮食增加营养和食用含铁丰富的饮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会更加有助于贫血的康复。
2女性缺铁性贫血能要小孩吗
妈妈的健康直接关系到胎儿的健康成长。很多女性朋友在怀孕早期出现贫血的症状,尤其是以缺铁性贫血多见。对于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多人都不是太了解,有些人会问:能不能要小孩。虽然贫血对胎儿的影响很大,但是只要能及时补充所需物质,就可以改善贫血的症状。
1、多吃富铁食物从孕前及刚开始怀孕时,就要开始注意多吃瘦肉、家禽、动物肝及血(鸭血、猪血)、蛋类等富铁食物。豆制品含铁量也较多,肠道的吸收率也较高,要注意摄取。主食多吃面食,面食较大米含铁多,肠道吸收也比大米好。
2、多吃有助于铁吸收的食物
水果和蔬菜不仅能够补铁,所含的维生素C还可以促进铁在肠道的吸收。因此,在吃富铁食物的同时,最好一同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也有很好的补铁作用。
3、做菜多用铁炊具烹调
做菜时尽量使用铁锅、铁铲,这些传统的炊具在烹制食物时会产生一些小碎铁屑溶解于食物中,形成可溶性铁盐,容易让肠道吸收铁。
4、多吃富叶酸食物
从孕前3个月开始服用叶酸增补剂,直到怀孕后3个月为止。饮食上注意进食富叶酸食物,如肝脏、肾脏、绿叶蔬菜及鱼、蛋、谷、豆制品、坚果等。并且,在做菜时注意不要温度过高,也不宜烹调时间太久。
5、服用补铁制剂铁是身体必须的矿物质。虽然怀孕期间孕妇身体会更有效地吸收铁,但可能无法从日常饮食中获得足够的这种矿物质。这时候就应补充一些补铁制剂,这样的补铁制剂能更好的预防和改善贫血,增强人体免疫力。
总之,女性朋友出现缺铁性贫血时,还是可以要小孩的,只要及时积极得补充所需营养物质,如铁、叶酸等,同时定期做相关检查,评定其身体状况。一般可以从日常饮食中补充这些物质,当然,必要时可以服用铁剂、叶酸等。
3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
患者手足厥冷,面色苍白,尿量减少。血压、心输出量及中心静脉压均降低,脉搏快而无力,并逐渐出现休克症状,如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脉搏细数、皮肤湿冷、恶心呕吐,最后昏迷。
女性缺铁性贫血通常会出现头晕,消瘦,手掌没血色等等相关问题。与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症状差不多,可通过测验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加以鉴别。
专家介绍:铁是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膳食中缺铁是贫血的主要原因,此外妇女月经过多、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均可造成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发病率甚高,几乎遍及全球。
4缺铁性贫血的饮食上适宜吃的东西有哪些
(1)高蛋白饮食
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应注意膳食补充,每日数量以80克左右为宜,可选用动物肝脏、瘦肉类、蛋、奶及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
(2)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
含铁量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肾、舌,鸭肫、乌贼、海蜇、虾米、蛋黄等动物性食品,以及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发菜、香菇、黄豆、黑豆、腐竹、红腐乳、芹菜、荠菜、大枣、葵花子、核桃仁等植物性食品。提倡使用铁锅。
(3)膳食中应包括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对防治贫血有很好效果。
5缺铁性贫血者的养生保健
缺铁性贫血的基本情况
缺铁性贫血是因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致。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全球约有7亿人口患有此病,尤其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和婴幼儿。钩虫病流行区特别多见,程度也较重。广东省中医院血液科代喜平
临床症状包括贫血的症状如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及耳鸣、纳差等,缺铁的症状如儿童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及异嗜癖等,以及造成缺铁的基础疾病的症状。
缺铁性贫血的养生保健原则和方法
对病因明确的缺铁性贫血,积极治疗引起缺铁的原因和原发疾病,并采用铁剂及中药治疗,适当应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可取得满意疗效。
(1)病因预防和治疗
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有:①营养因素;②慢性失血;③吸收障碍。缺铁性贫血大多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应在易发生这类贫血的特殊人群中重视开展卫生宣教和采取预防措施。
(2)休息和运动
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患者常常不能耐受正常甚至剧烈的劳动和体育锻炼,容易出现头晕、目眩、恶心、心慌、气短等缺氧症状,对健康十分不利。但这并不是说,贫血患者绝对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体育运动和劳动,只能卧床休息了,应根据患者贫血的程度、年龄、体质和心肺代偿功能来决定患者的日常活动量,分别采用卧床休息、适当活动和运动等方式。
对于轻度贫血的年轻患者,鼓励参加一些运动量不大的体育锻炼项目,如短距离的慢跑、散步、快走、做广播操、练鹤翔桩气功、打太极拳等,时间以1小时为宜,以不产生上述缺氧症状为度,若感到疲劳、头晕、心慌等不适则停止活动;对中度贫血的年轻患者和轻度贫血的老年患者,以休息为主,运动和劳动应量力而行。
如有可能可从事轻度的家务劳动如烹调、洗碗、洗衣、拖地等,因为适度的体育活动和劳动对缺铁性贫血的康复还是有一定益处的,可以增强体质,改善食欲,促进胃肠道对营养的吸收。
严重贫血的患者应休息1至2星期,必要时卧床静养,待贫血症状好转后可起床活动,恢复期应注意适当休息与活动结合,逐渐增加活动量。另外所有贫血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重体力劳动等,以免加重心肺负担,影响胃肠道功能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利于身体健康的恢复。
(3)氧疗和输血
一般来讲,缺铁性贫血大部分属于慢性轻、中度贫血范围,血红蛋白高于60g/L,通过病因治疗和补铁治疗2周后贫血多能逐渐改善,没有必要进行氧疗和输血。采用氧疗和输血的对象是少数患有严重的缺铁性贫血,或老年患者,或有心、肺等基础疾病,患者对缺血缺氧的代偿功能不足。
对于这类患者输注浓缩红细胞要区别对待,年轻患者输血后血红蛋白达到60g/L为宜;老年患者或有心、肺等基础疾病者输血后应使血红蛋白达到80g/L以上为宜。可同时采取氧疗以纠正缺氧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待病情明显好转时再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
氧疗的直接作用是提高动脉氧分压,贫血引起者常规给氧只能部分地改善。判断给氧的确切指征是动脉氧分压。氧分压在60mmHg(8kPa)以下需给氧。通常氧分压在60mmHg(8kPa)以上时血氧饱和度多在90%以上,大多不需给氧。贫血患者氧疗的方法主要是鼻导管或鼻塞给氧。
氧流量成人1~3L/min,婴幼儿0.5~1L/min,吸入氧浓度可达30~40%左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氧疗时要结合贫血的纠正,单纯氧疗对贫血的纠正无大的意义。长时间氧疗应防止氧中毒,吸入氧浓度不要超过50~60%。
(4)饮食调养
饮食调理对缺铁性贫血非常重要,且能取得良好疗效。通常动物血含铁量最高,吸收率也最高,动物肝如猪肝等含量和吸收率次之,蛋黄含铁量亦较高,但吸收率较低,其它含铁较高的食物依次有芝麻、芥菜、芹菜、紫菜、木耳、海带等。水果中以杏、桃、李、葡萄干、红枣、樱桃等含铁较多。
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要多食用动物血、动物肝脏、瘦肉类、蛋、乌贼、海蜇、虾米等动物性食品,以及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香菇、黄豆、黑豆、腐竹、红腐乳、芹菜、荠菜、红枣、葵花子、核桃仁等植物性食品。
研究表明维生素C、肉类、果糖、氨基酸、脂肪可增加铁的吸收,而茶、咖啡、牛乳、植物酸、麦麸等可抑制铁的吸收,所以膳食应注意食物合理搭配。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如新鲜绿叶蔬菜和水果(如苹果、番茄、椰花菜、马铃薯、包心菜等)可促进肠道内铁的吸收。必要时可口服维生素C片以促进铁的吸收。
提倡使用铁锅炒菜。应注意缺铁性贫血病人餐后不宜多饮茶和咖啡,尤其不要长期饮浓茶,因茶和咖啡含有鞣酸,与铁结合后影响铁的吸收。
(5)药物调养
可以使用中成药进行调理,也可结合将药养和食养结合起来进行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