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胃肠炎

出现胃痛吐了怎么办呢

肠胃,众所周知,是人体的营养吸收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消化器官,它对人体的地位可想而知。一旦他的功能发生紊乱,将会导致人体各项功能出现错误,健康将会受到损害,所以对肠胃功能紊乱的治疗是绝不可忽视的。胃痛呕吐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下面来了解一下出现胃痛吐了怎么办呢。

目录 胃痛有几种分类 出现胃痛吐了怎么办呢 止胃痛三大穴位按摩有奇效 饭后胃痛是怎么回事 吃什么缓解胃痛

1胃痛有几种分类

  第一种所谓的胃痛,即是医学上的腹痛,有人随便地把发生在腹部的疼痛,不管是上腹部还是腹中央,甚至是下腹部和两侧,一概称之为胃痛。这些多是对生理医学较陌生外行的人,由於胃痛指的范围大了,所牵涉的疾病也就多了。

  第二种人称的胃痛,指的是上腹部的疼痛。这种人多是对人体生理有一定的认识,知道胃所处的位置,故称之为胃痛。可惜上腹部位发生的疼痛并不一定是由於胃发生了毛病引起的,有时胰脏发炎或肠道梗阻等也可引起上腹部的疼痛。但和上一种人来说,这种胃痛的含义狭小多了。

  最特异的胃痛,纯粹是指因为胃部病变而发生的疼痛。有这种说法的人主要是医务人员和一些对自己的疾病症状较了解的人。他们指的胃,是解剖上特指的胃部,而不是他人泛指的腹部或肚部。胃部因为发炎和溃疡会引起疼痛,这种疼痛多般发生在上腹部,而且多会在服食胃药之后症状有所减轻。对於病因尚未明了的疼痛,即使是发生在上腹部,他们都会愿意用腹痛或肚痛来称谓,因为潜在的病因可能是跟胃部病变完全无关的疾病。 所以明白到胃痛在不同人口中的三种不同意义,有必要对它作进一步澄清,最好是叫患者自己用手指指出究竟疼痛的部位在哪里,这在青少年和老年人中显得特别重要。

  上面就是胃痛的几个类型和原因介绍,通过这些介绍,那么大家就应该注意了,在生活当中关注这些常识,才能够有效避免这些胃病,对自己的纠缠,而且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因为很多胃病造成,都是存在不良饮食习惯问题造成的。

2出现胃痛吐了怎么办呢

  (一)心理治疗

  对2/3病人有效。治疗胃肠功能性疾病的关键在于解除心理障碍调整脏器功能。如果患者怀疑或忧虑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医生进行针对性检查,解除疑虑稳定了情绪,这本身也是一种治疗手段。

  (二)支持疗法

  除非患者全身情况很差,一般不需卧床休息。生活有规律,适当体育活动,可增强体质,加速神经功能恢复。神经性厌食者伴严重营养不良、鼻胃管进食又引起腹泻的患者,需静脉输入营养。高纤维素食物可缓解IBS病人的症状。

  (三)药物治疗

  短期给予三环类抗抑郁药对具有明显精神症状的患者有用,在痉挛性腹痛的IBS患者,抗胆碱能药物双环??郑?icycomine10~20mg,3~4次/d)可减轻餐后腹痛和便意窘迫;钙拮抗剂得舒特50mg 3次/d可减少餐后锋电位活动的增加,薄荷油0.2ml饭前服用,可松弛平滑肌均对腹痛有一定缓解作用,洛哌丁胺(易蒙停2mg 4次/d)对腹泻型IBS有效。

  以上是胃疼呕吐小妙招有哪些的讲解,但其中还有一个方法,那便是中药治疗,就是利用夏获苓汤来进行治疗,但是这一种治疗方法的是没那么快见效的,因为这是要慢慢调理的,当然可能就会比较无害。所以说,平时还是要注意饮食,不要给肠胃造成太大的负担,这样才是防止肠胃功能紊乱的最好方法。

3止胃痛三大穴位按摩有奇效

  一、捏一捏小腿肚(承山穴)可治疗胃之疾患

  位置:小腿肚内侧1/3处的肌肉部分(腓肠肌内侧缘)。

  方法:用手捏住上述部分肌肉,拇指与四指相对,稍用力按捏,以自觉有较强的酸痛为度。自上而下按捏,再自下而上按捏。一般以各15至30次为宜。根据疼痛情况,酌情加减。每日可进行1至3次。注意在按捏过程中,应有揉的动作——酸痛感强,止痛效果好,不可因怕有酸痛感而不用力。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胃病,胃溃疡病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急性剧烈的腹部疼痛,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二、揉内关

  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三、点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四、揉按腹部

  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三种姿势缓解胃痛

  1、站立弯膝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轻放膝上,身体微向前弯。深吸一口气,吐气时缓慢收缩腹部肌肉,让腹部肌肉呈凹陷状,但不要勉强用力,否则会感到不舒服。保持该姿势5~20秒,不要憋气,然后顺势将肺部气体排出,放松肌肉。重复4~7次。这个动作对缓解消化不良与便秘很有帮助。

  2、伏地挺身俯卧(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额触碰地面,双腿伸直,双手弯曲与肩平放,手肘靠近身体,掌心向下。双手支撑,抬起头、胸部,双腿仍接触地面,直到感觉胸腹完全展开。保持该姿势约10秒钟。重复做3~5次。这能消除胀气、解除便秘、锻炼背肌,对脊椎矫正有一定的帮助。

  3、站立弯膝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轻放膝上,身体微向前弯。深吸一口气,吐气时缓慢收缩腹部肌肉,让腹部肌肉呈凹陷状,但不要勉强用力,否则会感到不舒服。保持该姿势5~20秒,不要憋气,然后顺势将肺部气体排出,放松肌肉。重复4~7次。这个动作对缓解消化不良与便秘很有帮助。

  另外,胃痛时把鸡蛋皮用水洗净,甩干,掰碎,再放进大勺里用文火炒至全部呈黄色为止,然后取出捣成粉末,包好备用。注意炒时不能炒焦,粉研得越细越好。每次取半羹匙粉末,温水送服,一日2次,饭前服。如果连续服用时,每次用量可减至1/3或1/4匙为宜。

4饭后胃痛是怎么回事

  饭后胃痛是是临床上一种常见表现。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症、胃神经官能症、消化道恶性肿瘤等疾病都可能出现胃痛的症状。另外身体其他脏器的疾病也会出现胃痛的症状,如肝炎、胆囊炎、胰腺炎、肺炎、阑尾炎、心肌梗死、肾盂肾炎等。

  一般来说饭后胃痛多伴有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反酸、嗳气、大便不调等。可根据伴随症状来分析胃痛的原因。餐后上腹痛可首先考虑胃炎或胃溃疡。建议去医院消化科就诊,可进行消化道造影或无痛胃镜检查、黏膜活检。明确诊断后再对症治疗。

  一般来讲,饭后胃痛的常见原因如下:

  一、吃得过多;

  二、站着吃饭;

  三、吃得过快;

  四、长期的胃负荷过重,还有消化不良导致的胃胀。

  病从口入,解决方法就是饮食调节,吃药基本没有效果。长期坐着的工作,要吃易消化 的食物,如蔬菜;其次是不要吃的太饱了。最后,有条件的情况下做一些低运动量的活动。

  胃痛的原因有很多中,对于每个患者来说,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因素,所以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有所不同,如果出现了饭后胃痛,一定要及时到正规权威的医院进行治疗,这样我们才能及时的发现病情,并且制止病情的继续蔓延。

  经常饭后胃痛该怎么办?

  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因确定到底是不是胃痛,因为在腹部位置也有可能是肝、膈出现异样而疼痛。如果是胃部疼痛,那么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炎都有可能。

  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1、到医院检查。如果是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的到医院做检查,给自己的健康买个保险。

  2、端正饮食、生活习惯。如果果真是胃病,在治疗的同时更要注意端庄自己的饮食、生活习惯,尽量不要吸烟饮酒、吃酸辣食物,最好做到少吃多餐,饭前饭后半小时不饮水等。

  3、饭后经常疼痛的一定要提高警惕。有的时候疾病跟症状并不一定是对称的,也就是说可能你平常除了感觉腹部有稍微的疼痛感外就没有其他症状了,是不是就没什么大病了呢?不是的,这种情况还是有可能是萎缩性胃炎的。学多疾病的症状是不明显的。

  俗话说,十病就胃生。你一次次的不在意的伤胃行为,其实已经为疾病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总之,治疗胃病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日常提高护胃养胃意识,做到胃病早发现早治疗。

  饮食疗法是预防和治疗饭后胃痛的重要环节。饭后胃痛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从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码一天三顿要定时定量,最好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表,然后严格遵守。这同时会对睡眠时间产生影响,因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块吃的,这种习惯必须要改,并不是说晚上吃夜宵可以弥补过来的,因为人的生物钟虽然可以前后移动,但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不可能产生太大的差别。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去查一下相关人体生物钟的资料。

  2、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症状是吃一点点就会饱,稍微多吃一点就会胃胀,特别在晚上多吃的话,还会因为胃部滞胀而影响入睡。硬的、纤维类的东西不好消化。因而建议少吃多餐,如果还没到正餐时间,可以补充一些食物,但不宜过多,一定要记住这不是正餐,正餐还是要按正常来吃。

  食物以软、松为主,一些比较韧性、爽口的东西不宜多吃,因为这些东西最难消化。汤最好饭前喝,饭后喝也会增加消化困难。入睡前两三个小时都最好不要吃东西,否则容易影响入睡,如果觉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3、胃病的人应该戒烟、酒、咖啡、浓茶、碳酸性饮品(汽水)、酸辣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都是最伤胃的。胃的脾性喜燥恶寒,因而冷饮和雪糕也必须要戒,食物以热为好,这对于任何人都是一个考验,特别是酷暑时节。有两种饮料应该多喝,一是牛奶,二是热水。牛奶可以形成一层胃的保护膜,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喝一杯牛奶,在吃东西,是再好不过的。多喝水,特别是热水,因为人在大部分情况下会把缺水误认为是饥饿。

  4、豆奶虽好,但为寒性,不能取代牛奶。

  5、馒头可以养胃,不妨试试作为主食。

  6、其他蔬菜水果类的食物是人体不能缺乏的,所以应该足量。但最好煮得软一点再吃,这样胃会好受一点。菜和果皮的纤维比较多,可以适度食用,但不宜太多,不容易消化,因而瓜果可以相对多吃。

  7、有胃病的人饭后不宜运动,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开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也对消化比较好,总之,餐后不宜工作。

  8、非急性情况下,不提倡吃药,因为长期吃药都有副作用,而胃病是一种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内治愈。如果需要,提倡去看中医,中医的良方对于养胃特别有效。

  9、木瓜适合胃的脾性,可以当作养胃食物,不过对于胃酸较多的人,不要使用太多。而且,一定要记住,胃喜燥恶寒,除了冰的东西以外,其他寒凉的食物像绿豆沙等也都不宜多吃。

  10、再提一次,胃病是一种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内治好。治病良方就是靠“养”,急不来,只能从生活习惯的改良中获得。我们都需要一个好的胃,这些习惯的改变都是必需的。

5吃什么缓解胃痛

  1、菠萝

  菠萝是养胃的水果,一些胃肠比较弱的人,可以煲菠萝糖水,坚持每天喝,胃部不适的症状就会得到缓解。注意不要空腹暴食,菠萝最好在饭后吃,而且应用盐水浸泡后吃。目的是防止其所含的蛋白酶肠胃黏膜。

  2、西红柿

  西红柿的酸味由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等有机酸组成,具有消除胃部不适、缓解胃痛和胃炎的功效。每天坚持饮用200毫升西红柿汁,对胃黏膜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如果空腹时感到胃痛,或吃完油腻食物后感觉烧心,可以喝上一杯鲜榨的西红柿汁来缓解这些症状。

  3、香菜

  《本草纲目》中说,香菜“性味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具有和胃调中的功效。由于香菜具有芳香的气味,辛香升散,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开胃醒脾的作用,对调节人的消化功能大有好处。

  4、南瓜

  南瓜含大量果胶,可保护胃壁,减少溃疡。南瓜皮不好消化,消化不良的患者食用时最好去皮。它烹饪简单,蒸食、煮粥或煲汤皆宜。比如,小米南瓜粥,取小米100克用水浸泡20分钟,南瓜300克去皮切块,小米煮30分钟后加入南瓜,搅拌均匀后继续煮15分钟即可。

  5、胡萝卜

  因为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因此,可以保护我们的胃黏膜,而避免伤害引起疼痛,身体的粘膜组织都需要胡罗素,一旦缺乏,粘膜组织就会出问题,胃也是同样,所以,建议胃部不适的人平时多食用胡萝卜,而且,最好是煮熟吃,会吸收的更好。

  6、豌豆苗

  豌豆苗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及β-胡萝卜素、维生素C、钙、磷、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并含有1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中磷的含量尤其高于其他蔬菜,可预防因胃酸分泌过多而导致的胃痛。用豌豆苗煮芋头可以加强肠胃蠕动,帮助食物消化。做法:将300克芋头去皮切块,150克豆苗洗净,10克生姜切片;锅中注入清水,下入芋头煮熟;待芋头熟后,再下入豆苗烧沸,加入食盐、味精调味即可。

  7、山药

  山药健脾胃、益肾气,可促进消化吸收,也有保护胃壁的功效,还能促进食欲,胃部长期不适导致食欲不振的患者可多吃。老人养生可以多吃山药,可以延年益寿。

  8、肉桂

  中医认为,桂皮味辛甘,性大热,归肾、心、脾、肝经。具有补肾助阳,引火归原,散寒止痛,温通经脉之功效。对于因为脾胃虚寒出现的胃脘冷痛、腹痛腹泻,桂皮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西方营养学认为,肉桂油还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肉桂还能对阿司匹林引起的胃溃疡有保护作用。

  9、小米粥

  小米粥也是很养胃的。小米,有米黄金之称,小米粥有暖胃和安神的作用,所以在早上喝上一碗小米粥,再搭配一点馒头,对缓解胃痛有很好的效果。

  10、面条

  胃痛的人应该食用面条,面条可以缓解胃痛的感觉。最养胃的面条汤是清汤的。具体做法很简单,首先是往锅里面添水。把水烧开之后放点葱和姜到锅里,同时把面条(最好是手擀面)放进锅里。大约煮一两分钟,水重新开锅两次就可以了。开锅之后往锅里放点盐,千万不要太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