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吃什么补气补血,由于很多刚生完宝宝的妈妈们,都会出现一定的程度的贫血,出现气血过虚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的爸爸们对于妈妈们要细心呵护和照料了,如果想要很快补足气血,我们一般都建议通过温和的食疗方法去补充气血,效果也是最明显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在家如何给产妇自制产后滋补的药酒呢
当归地黄酒
(验方)
【配方】生地黄、当归尾各50克,黄酒500克。【制法】将上药共细碎,用酒煎数百沸,去滓备用。
【主治】产后血崩,腹痛。
【用法】每温饮20毫升,每日3次。
菖蒲酒(三)
(《妇人大全良方》)
【配方】菖蒲一两半。
【制法】上细坐刂,以酒二盏,煮取一盏,去滓。
【主治】治产后崩中不止,下血。
【用法】分温三服,食前。
说明:与《普济方》(注出《太平圣惠方(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同。
地黄酒方(九)
(《普济方》)
【配方】生地黄汁半小盏,益母草半小盏。
【制法】上酒一小盏相合,煎至三五沸,分为三服。
【主治】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心神烦乱。
【用法】频频服之,效。
说明:《普济方》注出“圣惠方”。
地榆菖蒲酒
(验方)
【配方】菖蒲20克,地榆50克,当归40克,黄酒500毫升。
【制法】将上药捣为细末,同酒煎取1杯去渣。
【主治】产后血崩。
你学会了吗?照顾好产妇其实并不是件很难的事,只要掌握好相关的知识,用心去呵护,相信新妈妈一定会健康美丽如初,宝宝也能够在妈妈的照顾上茁壮成长。小编祝天下的妈妈们都能拥有健康美丽!
2产后吃什么补气补血
产妇分娩后,身体有很大损伤,一般都会有气虚和血虚的问题。气虚表现为气短,神疲乏力,好出汗,有的还有脱肛、子宫下垂等症状。血虚多为产后失血过多引起,表现为面色无华,萎黄或苍白,脉象细弱,舌质淡,有头晕耳鸣、心慌心悸等现象。
人的气血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所以,产后往往会发生气血双虚的现象,在补养的时候也要注意气血双补。气能生血,血能生气,通过气血的互生可以全面调理虚弱的身体状态。
补气与补血的食物
红枣:气血双补,营养丰富,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莲子:补气安神,养心除烦,降心火,有帮助睡眠的作用。
山药:具有收涩作用,敛气补气,尤其适合气虚产妇滋补。
扁豆:调和脏腑,安养精神,益气健脾,增进食欲。
鳝鱼:补血补气,驱除风湿,强筋健骨,增强体力。
猪肝:是强化造血机能、补血养血的有效食品。
桂圆:气血双补,增强身体免疫力,尤其适合产后调理。
花生:能养血止血,滋养身体,红润气色。
猪蹄:动物胶质丰富,既能补血,又有通乳的作用。
莲藕:有止血作用,清除产后淤血。含铁量高,可食疗缺铁性贫血。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女性朋友在产后容易出现的一种症状,那就是气血虚弱了,我们知道导致产后气血虚弱的原因有很多种,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产后补血补气的方法。
3产后吃这些补脑
首先,充足的睡眠很重要,产后新妈妈在补铁补血补钙的同时还需要补脑健脑,最为常见和直接的健脑方式便是保证睡眠充足,在现实生活中,睡眠状况良好的人,不但精力充沛、头脑清晰,而且还表现出充满活力,而睡眠不好,被失眠困扰的人,不但经常显得精力不佳,而且情绪也不好,甚至有些人还患有神经衰弱,所以要想保持头脑健康,必须调节好睡眠,保证每天有7-8小时的睡眠时间。
产后补脑的8大食物
花生
实验证实,常食花生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延缓衰老,是名符其实的“长生果”。
核桃
营养丰富,补脑、健脑是核桃的第一大功效,500克的核桃相当于2.5千克鸡蛋的营养价值,特别对大脑神经细胞有益。
榛子
榛子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经常吃榛子可以明目、健脑。
芝麻
特别是黑芝麻,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常吃黑芝麻可以补脑、健脑。
除了睡眠,还可以通过食疗达到补脑健目的,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那些利于补脑的食物。
鸡蛋
吃鸡蛋的好处在于,当蛋黄中所含丰富的卵磷脂被酶分解后,能产生出丰富的乙酰胆碱,进入血液又会很快到达脑组织中,可增强记忆力。
牛奶
牛奶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营养品,它富含蛋白质、钙,及大脑所必需的氨基酸,牛奶中的钙最容易被人吸收,是脑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此外,它还含有对神经细胞十分有益的维生素B等元素。
鱼类
它们可以向大脑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淡水鱼所含的脂肪酸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不会引起血管硬化,对脑动脉血管无危害,相反,还能保护脑子血管、大脑细胞活用。
玉米
玉米营养丰富,有保护脑血管和降血脂的作用,常吃些玉米尤其是鲜玉米,具有健脑作用。
4新妈妈产后如何快速恢复
一、怀孕和分娩对孕妈身体的影响
1.怀孕过程中身体会产生的生理变化
@小妹妹的文章:医生,您好!想了解一下,孕妇在怀孕过程中孕妇会有哪些生理上的变化呢?
A:怀孕过程中为了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在胎盘产生的激素参与和神经内分泌的影响下,孕妇体内各系统都会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产后恢复的过程其实就是这些系统恢复到怀孕前状态的过程,所以大致了解这些变化对于产后恢复也是有帮助的。
首先是子宫增大,怀孕后子宫的宫体逐渐增大变软,在怀孕12周后,增大的子宫可超出盆腔,在耻骨联合上方可以摸到,而至妊娠足月时,宫腔容量与非孕时相比可增加约1000倍。
另外乳房的变化也是很明显的,乳房从怀孕早期开始增大、充血,乳头也增大变黑,乳晕颜色加深,这是由于乳腺收妊娠期的激素刺激而发育增大,为泌乳做好准备。
此外血液、泌尿、消化、内分泌等各系统在怀孕期间都会有相应的变化,这里重点介绍一下泌尿系统的变化,孕妇在妊娠期血容量会有一定的增加,所以肾脏的血浆流量和肾小球率过滤也会增加,这就会引起孕期的尿量增加,此外由于膀胱会受增大子宫的压迫,所以孕妇都会出现尿频、尿急的现象。还有很多孕妇会出现头晕、心悸的现象,这是因为妊娠期孕妇的基础代谢率增高,胰岛功能旺盛,分泌胰岛素增多,所以建议孕妇一定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不然会有发生低血糖的可能。
2.分娩过程中疼痛的主要来源
@甜甜儿妈:分娩很痛,想了解一下,是什么造成的疼痛感呢?
A:分娩疼痛主要是由于分娩时子宫收缩引起的,这就是所谓的产前阵痛。在进入产程后,孕产妇开始出现伴有疼痛的子宫收缩,宫缩的作用是,藉由不断地收缩紧绷,推动胎儿,让胎儿缓缓从子宫底部往宫颈方向下降至阴道到最胎儿娩出,子宫收缩贯穿于整个产程,是分娩的主要力量,产妇感到疼痛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会造成子宫肌肉渐时的缺血缺氧、宫口扩张、产程未期腹肌、肛提肌等会阴部肌肉的收缩等,都会使产妇感到疼痛不适,孕妇在分娩时应放松心情,过于紧张反而有可能加重疼痛。
二、生产后的营养补充八要点
1.产褥期内的产妇补充营养的原则
@妈咪不加糖:产妇对哪些营养的需求比较大呢?回家给媳妇好好补充一下。
A:孕晚期及分娩后的一段时间身体中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样有利于胎盘剥离后的子宫尽快止血,但是在这种高凝状态下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几率也会增高,常见的有下肢血栓,这些栓子如随血流进入其他的重要器官就会威胁产妇的生命如肺、脑血管栓塞,因此,建议产后尽早下床活动,产后一周内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汤水。
具体的饮食原则有:1、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2、食物品种荤素搭配,尽量丰富;3、产后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胃肠蠕动需要慢慢恢复,因此水分需要多一些;4、少吃多餐,可以一天吃五到六次,这样可以既保证营养,又不增加胃肠负担,让身体慢慢恢复;5、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预防产后便秘。
@牛牛我的宝贝:请问医生,产褥期怎么补充营养比较好呢?
A:产褥期内饮食以清淡为主,但是要保证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推荐吃鱼、鸡蛋、鸡汤、排骨汤、猪蹄汤等,既可促进乳汁分泌,又可帮助产妇恢复身体。
2.顺产或剖宫产后补充营养方式的异同
@丰田辣妈:医生,您好!顺产后吃东西有什么讲究呢?
A:顺产分娩在一周内可以清炎饮食,多喝汤水,如肉粥、蛋羔、鸡汤、鱼汤等。
@跳跃的水:剖宫产完多久可以吃东西?吃什么比较好?
A:剖宫产后6个小时内禁食,6小时后可进水或汤,肛门排气后就可以吃肉粥,吃1天肉粥后,第2天就可以正常饮食了。
3.产褥期内推荐补充的食物营养类型
@萌旭旭妈:产褥期内可以增加主食吗?吃什么好?
A:由于产褥期的胃肠道蠕动还需要慢慢恢复,所以主食建议吃水分多一些的流食,尤其在产后一周内,建议吃稀粥、蛋羹、米粉、汤面以及各种汤等。
@陈谷子烂芝麻:产褥期内可以吃水果吗?吃什么水果比较好?
A:水果可以吃苹果、橙子、葡萄等,但是在中医里一些比较寒凉的水果,如雪梨、西瓜、火龙果就建议少吃。
@七七呛七七:产褥期需要进补什么呢?吃什么补品?
A:很多产妇会在产褥期吃一些补品,其实一般不需要特别进补,像人参、阿胶等大补的药材吃了还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等问题,如果想进补可以吃如燕窝、枸杞、桂圆、党参等药性平淡的补品。
4.产褥期内新妈的饮食禁忌
@结结要乖乖:医生,请问一下,产褥期不能吃什么?
A:不建议产妇进食的食物有:1、过于寒凉、辛辣的食物;2、营养过于丰富大补的食物;3、过硬,难以消化的食物;4、过咸、过于油腻的食物。
三、应对产后不适,要这样处理
1.产后发热未发现其他症状多为正常现象
@miaojiebaoba:听说产后发热是常见的现象。请问产后热法怎样区分正常泌乳热和疾病的发热?
A:产后发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由于分娩是一个有损伤的过程,所以正常产妇在产后24小时内都会发生38℃以内的吸收热,此外由于产后乳房极度充盈、胀大,产后三、四天内还可能发生39℃以内的泌乳热,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除发热外不伴有其他的不适症状,验血白细胞也没有明显升高。但如发热超过39℃持续不退、血象升高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时,就可能是病理性发烧了,如产褥感染等。
2.产褥期产妇容易出汗是正常生理现象
@闭艳花919:为什么产妇产后会特别容易出汗?
A:分娩后头几天,产妇出汗特别多,尤其在饭后、活动后、睡觉时和醒后出汗更多,被称为“产褥汗”,这是由于孕妇在妊娠期的血容量增加,产后身体内这些多余的液体量就会以尿液和出汗的型式排出,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为了预防疾病,产妇要注意皮肤清洁,被汗水湿了的衣服及时更换,防止感冒。
@康熙乐乐:产后出汗对产妇的身体有影响吗?
A:产后身体内这些多余的液体量就会以尿液和出汗的型式排出,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3.产后乳房胀痛需要按摩疏通
@璨璨妈妈:为什么产后乳房经常会胀痛?
A:产后乳房胀痛的原因可能是产妇开奶较迟或者喂奶前乳腺管口清洁不够而引起堵塞。
@跳跳126:乳房胀痛怎么处理比较好?
A:应对产后乳房胀痛,应该让宝宝早吸允,妈妈的初乳可以说是高浓度的天然抗体,对增强宝宝的免疫力有很大的好处。发生乳房胀痛的处理方法是先将乳腺管口的污垢彻底清洁干净,将肿块轻轻地向乳头方向按摩,促使乳管通畅后让宝宝吸允,之后热敷将多余的乳汁挤出,要注意的是,即使是不能哺乳,也应将奶挤出,不然会有发生乳腺炎的可能。
4.产后痔疮如何防治
@宝宝带鳄鱼:产后痔疮发生原因是什么?
A:怀孕期间由于肛周静脉回流不畅,所以很容易形成痔疮。
@柚子宝宝:如何防治产后痔疮?饮食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A:在产后只要注意不要吃燥火的食物,多进食蔬菜、水果,痔疮一般会自己恢复。
5.产后恶露需关注持续时长
@小玥玥妈咪:产后恶露其实是什么呢?
A:妇女产后,由阴道排出的瘀血、黏液。产妇分娩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的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产后恶露,恶露根据出现的顺序和性状分为血性恶露、浆液恶露和白色恶露。
@huaiyumo1017:正常的恶露持续时间是多久?
A:血性恶露含血液,呈红色,量较多,在产后持续3-4天;浆液恶露为浆液状,淡红色,一般持续10天左右;白色恶露主要是白细胞,呈白色,可持续3周左右。正常恶露的特点是:有血腥味,无臭,4-6周左右结束,总量为250-500ml。
@乐天妹妹:哪些情况下说明恶露是异常的?
A:异常恶露:表现为血性恶露的持续时间变长,有臭味,这可能是有胎盘胎膜残留、感染或子宫复旧不全等。
6.产后抑郁要如何克服
@成长的回忆:如何调节心情,预防产后抑郁呢?
A:一方面产妇学会自我调节,可以通过参加产后健康讲座,外出活动等方式调整心态;另一方面家人,尤其是丈夫也要多关心产妇,不要因为照顾孩子而冷落了对方,可以从协助产妇喂奶等小方面展现对妻子的关心。
四、新妈产后的康复护理
1.产后伤口的护理
@小樱桃宝宝:剖宫产的手术伤口该怎样护理?
A:剖宫产后的腹部伤口:拆线后只要伤口没有红肿、发热、胀痛等症状不需要特别处理。
@wqbvpwqp:产后会阴侧切的伤口需要什么特殊的护理吗?
A:会阴侧切伤口的护理要注意经常更换会阴垫,产妇在睡觉时应侧向伤口对侧,以免恶露污染伤口,并按医生嘱咐在每次大小便后使用外阴消毒剂消毒。
2.产后乳房的护理
@贴心小绵羊:新妈妈,产后如何开奶呢?
A:哺乳的妈妈应该尽早开奶,一方面可以预防乳腺炎,另一方面初乳对于增强宝宝的免疫力也很有好处。
@慷慨解囊:医生您好!泌乳量与产式相关吗?
A:剖宫产的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在产后72小时内一般比顺产的产妇要少。
@蓝鸾妈妈:剖宫产的妈妈会不会奶水少?奶水少的原因是什么呢?
A:剖宫产的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在产后72小时内一般比顺产的产妇要少,可能原因是因为1、剖宫产的产妇做不到产后30分钟内让孩子吸允乳头产生泌乳反射;2、剖宫产术后未能及时补充营养;3、剖宫产术后补液、插尿管等治疗影响产妇情绪和哺乳的信心;4、由于剖宫产后前3天宝宝吸妈妈的乳头没有顺产宝宝吸妈妈的奶头频繁,从而影响泌乳素的分泌。
3.产后腹部的护理
@路儿小天:刚生产完,用收腹带有用吗?
A:收腹带的主要作用的提拉产后松弛的腹壁,可以起到恢复形体的作用。
4.产后盆底康复的作用
@我家有鱼宝:盆底康复的内容有哪些?
A:盆底康复通过对盆底肌肉的锻炼和电刺激疗法修复盆底的神经及肌肉的损伤。
@绿树儿妈妈:盆底康复效果如何?
A:产后产妇的盆腔肌肉会出现松弛,盆底康复通过对盆底肌肉的锻炼和电刺激疗法修复盆底的神经及肌肉的损伤,使阴道更好的回复到紧缩状态,可以起到预防产后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的作用。
@妈妈你真牛:可以做盆底康复的时间?
A:产后42天可以开始进行盆底康复治疗。
@开心小乐:盆底的康复的疗程是多久?
A:疗程一般为10-15天。
五、产后恢复的认识误区与注意事项
1.产褥期的个人护理
@唯一的城堡:洗头、洗澡会落下月子病?
A: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产后身体的抵抗力是比较低,旧时因为洗澡后没有电吹风等器材让头发快干,所以产妇很容受凉生病,但现代人生活环境已经很好了,每个家庭都有电吹风或空调,因此产褥期是可以洗头洗澡的,只要洗完马上吹干头发就可以了。
2.天气炎热时不能开冷气?
@不会撒娇:夏天不能吹风扇、开空调吗?
A: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可以吹风扇,也可以开空调,风扇可以让室内空气流通,只要产妇不直接对着风扇或空调吹就可以了,室内温度不要太低,保持在26~28度就可以了,室内温度太低或对着风扇吹很容易受凉感冒。
3.产褥期不能随意出门走动?
@幸运妈咪:产妇不能出门走动?
A:这可能也是为了预防产妇受凉,产妇产后是应该尽快下床活动的,即使是冬天也可以在室内多活动一下。要根据天气和必要性,如冬天太冷做月子就尽量少出门了。
4.产褥期不能吃生冷食物?
@茉莉香儿:医生,您好,想请问一下,产褥期不能吃生冷食物?
A:这个说法是对的,产妇的消化功能还未恢复,吃生冷的食物容易引起腹泻,另外如果是哺乳的妈妈,那样还会影响到孩子。
5.喂奶被咬破了乳头该怎么处理?
@花朵罗兰:宝宝吃奶时把乳头咬破了怎么处理?
A:乳头破损与妈妈喂奶的姿势不正确有关,宝宝吸允的力量很大,喂奶时要确保孩子把乳晕也含进嘴里,才不容易损伤乳头。如果乳头破损了,可以在每次喂奶后挤一滴奶水涂抹在乳头上,可以起到修复的作用。
5产后调理经期小妙招
产后调理经期小妙招
新妈妈们的月经来潮,月经的紊乱,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下丘脑又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接受外来的刺激,经过整合,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这些环节中的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卵巢功能而发生月经紊乱。如情绪过度波动、紧张,环境或外周温度的较大变化,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与下丘脑-垂体间的功能失调,使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卵泡成熟和排卵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月经紊乱,直至发生闭经。
这是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下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脑下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产后出现月经不调,妈妈们要引起重视。下面小编教你产后调理经期小妙招。一起来看看吧。
运动对调理月经最有效
首先,妈妈们请养成运动习惯,运动可以增强体力,促进血液循环。月经不调可能会影响到女性的正常生活,还有可能会致使其腰酸背痛。许多女性一直误解月经不调,或经期有不适情况是不可以进行运动的。其实,刚好相反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月经不调症状,调整经期节律。
做运动有什么好处?
1、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改善人体的机能,对月经周期的顺利度过是有裨益的。
2、体育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盆腔生殖器的应,增强人的抵抗力血液供,缓解精神压力。
3、运动对腹肌、盆腔肌交替收缩和舒张有作用,可对子宫起到轻柔的按摩作用,有利于经血的排出。
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
很多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月经不调的病因,作息时间不规律和贪凉,经常吃补品,蹦迪和快餐,过度节食和嗜好烟酒,情绪异常,压力很大,滥用药等。因此,产后妈妈们千万不要熬夜,以免影响生理节律及内分泌协调性。
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妈妈们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过度,尤其是经期要防寒避湿。另外,有些妈妈们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因此,追求身材苗条的女性,切不可盲目节食。
所以,产后的妈妈们要在月经期间做好以下工作:经期要防寒避湿,避免淋雨、涉水、游泳、喝冷饮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凉,注意保暖。只要在日常生活多留心多注意,按时定期做妇科检查,月经不调等疾病就不会侵袭。
情绪也能影响你的月经
情绪保持平和,紧张焦虑也会使卵巢功能紊乱。心情抑郁或沮丧常常使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而情绪紧张可使月经量增多,月经提前。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
妈妈们要保持好心情,心情抑郁和紧张都会导致月经不调。多参加活动,但也不能过度劳累。总之呢,月经要顺利就要在药物治理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
学会自我按摩缓解
月经方面的病在治疗上应以调理脾胃、补益冲任为主,这样月经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平时多自己按摩,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的症状。
先取仰卧位,以右手鱼际先揉按腹部的气海穴(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约1分钟,再以右手拇指指腹罗纹面依次点按双侧下肢的三阴交穴,每穴点按一分钟,最后以一手手掌按摩小腹部约1分钟。
再改取俯卧位,先以两手手掌在腰骶部上下往返反复按摩2分钟,再以双手拇指指端依次点按肾俞、命门、八髎等穴各30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最后再以双手五指同时提拿双侧肾俞穴各3次。
另外,还可以通过按摩血海穴来帮助调理月经。血海穴是脾经上活血化淤、通络止痛的要穴。血海穴在大腿的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 寸。进行按摩时,可以将双手掌心放在同侧血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1 分钟左右,双下肢可交替进行按摩。最 好在月经前后几天睡觉前和起床时各做1 次,但在月经期间应停止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