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免疫科 >类风湿

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怎么办呢

近几年风湿病正在逐渐的增多,家里的老人更被风湿病所困扰,风湿病实在是太复杂了整个病程也十分的缓慢,一直得不到治愈,阴天下雨病情就越发的严重,使家里老人痛苦不已,正因如此有些儿女心急乱投药使用不正规的药治疗风湿病,这样只会使病况更加严重,那么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怎么办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目录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家庭护理有哪些 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怎么办呢 解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危害 类风湿性关节炎检查 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症状

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家庭护理有哪些

  1、心理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家庭护理首先表现在心理护理,类风湿病病程较长,且常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患者思想负担重,对于这种心理障碍,一定要做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们,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毅力。

  2、调节饮食

  由于类风湿病人常年用药,且多数药对胃肠有很强的刺激性,因而主张少吃多餐,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能量的食物为主,禁忌食生冷辛辣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以免损伤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3、指导锻炼

  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后要逐步加强活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较重患者需自己在床上进行关节牵拉、伸展等功能锻炼,可防止肌肉萎缩,又可避免早期脱钙,帮助减轻炎症,改善血液循环,改善机体功能,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4、按时用药

  有规律、有周期、按时、足够量的投药最为重要,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及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时,应定时检查血像,防止骨髓抑制以及肝肾功能损害。

2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怎么办呢

  一、一般治疗

  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症状缓解后可适当活动,慢性迁延期可短期休息或减轻工作,应与治疗性锻炼相结合并配合理疗。同时加强营养,及时治疗体内慢性感染灶,避免受凉、受潮。

  二、药物治疗

  宜常规选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炎痛喜康等,在急性发作期或其他药物作用迟缓而不显著时可短期应用激素类药物如可的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为了缓解病程的进展也可应用中药制剂。

  三、局部治疗

  灌洗疗法,在关节镜检查的同时可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加压灌洗关节腔,以冲洗清除关节内的病变坏死组织;局部石膏托或夹板制动防止畸形,但要注意每日的关节功能锻炼;理疗,急性症状消失后,可开始应用物理热疗法。

  四、手术治疗

  早期可做滑膜切除术,可以减少关节液渗出,防止血管翳形成,预防性保护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组织,改善关节功能;晚期应在关节病变已静止半年以上,畸形不能用手法矫正时,可根据情况做各种肌腱和骨关节炎手术,矫正畸形。

3解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危害

  肾病:类风湿关节炎出现肾功能障碍,多与长期使用抗类风湿药和非甾体消炎镇痛药有关。停止用药后,即可逐渐改善。长期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也有可能引起间质性肾炎,虽然进展缓慢,但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因此老年人和有肾病患者应慎重使用。

  神经系统疾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往往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其原因与颈椎压迫脊髓或因滑膜炎、肌腱滑膜炎压迫周围神经,都可出现神经功能障碍。

  呼吸道疾病:多见胸膜炎和间质性肺炎,特别是长期患病的老年人。

  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心包炎可高达20%~50%,少数还形成类风湿结节,多数无症状,往往在心脏超声检查时发现。但也有引起左心衰竭的可能。

  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这种类风湿的症状表现主要是:指关节丧失其正常的外形和活动范围受到限制,类风湿患者如:膝不能完全伸直,手的掌指关节有尺侧偏斜,关节半脱位等。

  心脏表现,这是主要的类风湿的症状。约20%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有类风湿心包炎。类风湿症状常与胸膜炎同时并见,可发生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任何阶段,但一般发生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或病情活动期常见。类风湿因子大多为阳性,免疫复合物增设以及补体水平降低。

4类风湿性关节炎检查

  (1)血常规:三系均可见减少,以血红蛋白降低为显著,可有轻至中度贫血。

  (2)炎症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本病活动期二者均可增高,CRP较ESR灵敏。

  (3)血清免疫学:急性活动期多见Ig的增高,以IgG最为明显,高滴度的IgM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总补体降低,C3轻度升高(关节滑膜液可见C3明显升高)。活动期时可见T细胞亚群CD+4/CD+8值增高。

  (4)自身抗体:

  ①RF的高滴度(1∶256)以上(乳胶凝集法),有诊断意义。

  ② 抗聚丝蛋白抗体谱( AFA s):AKA、APF 和抗CCP等。AKA 和APF有较高的特异性, 但敏感性差。抗CCP抗体持续阳性往往预示患者容易发生关节破坏。

  ③ 抗RA33抗体:靶抗原是33kD的核酸蛋白,是对Hela细胞的核蛋白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与hnRNP有交叉反应。抗RA-33在早期RA中可以出现, 有利于RA的早期诊断。

  ④ 抗Sa抗体:血清、滑液及人体正常组织如脾和胎盘中富含抗Sa抗体的靶抗原。抗Sa抗体阳性组晨僵及关节受累较重,血沉增高,可用于早期诊断, 其滴度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

  (5)关节影像学检查:

  ①X光检查:临床常规首选双手指及腕关节或再加双足摄片检查。美国风湿病学会将骨损害的X线表现分为4期:

  Ⅰ 期: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或关节端骨质疏松;

  Ⅱ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

  Ⅲ期:可见关节面出现虫蚀样破坏;

  Ⅳ期:可见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或关节强直(纤维性强直或骨性强直)

  ②MRI检查:在显示关节病变方面优于X线,近年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RA的诊断中。MRI可以显示关节炎性反应初期出现的滑膜增厚、骨髓水肿和轻度关节面侵蚀,有益于RA的早期诊断。

  ③ 超声波检查: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关节腔、关节滑膜、滑囊、关节腔积液、关节软骨厚度及形态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能直观地检测关节组织内血流的分布,反映滑膜增生的情况,并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超声检查还可以动态判断关节积液量的多少和距体表的距离,用以指导关节穿刺及治疗。

  (6)关节滑液检查:关节滑液呈云雾状混浊,柠檬色。白细胞5~25×109/L,中性75%,粘蛋白凝块易碎,RF(+),且先于周围血而存在。

  (7)病理检查:类风湿结节和滑膜活检,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有助于诊断。

5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症状

  (1)关节表现

  RA最突出的临床症状是关节损害,可表现为关节晨僵、疼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细述如下:

  ① 晨僵:是RA突出的临床表现;晨僵持续时间与关节炎症重程度成正比,它常被作为疾病活动指标之一。

  ② 疼痛与压痛:关节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最常受累的部位是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多为对称性、持续性疼痛,常伴有压痛。

  ③ 肿胀:受累关节均可出现梭形肿胀。

  ④ 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中晚期可出现关节畸形,包括掌指关节的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斜,近端指间关节过伸而远端指间关节屈曲呈“天鹅颈”畸形,近端指间关节屈曲而远端指间关节过伸则呈“钮扣花”畸形。

  ⑤ 关节功能障碍:美国风湿病学院(ACR)将本病影响生活能力的程度分为四级。重症患者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关节活动受限直至完全丧失功能,生活不能自理。

  (2)关节外表现

  除关节症状外,RA患者还可伴有多脏器受累的全身表现,具体如下:

  ① 类风湿结节:见于15~20%的患者,多见于前臂常受压的伸侧面,如尺侧及鹰嘴处。在皮下摸到软性无定形活动小结或固定于骨膜的橡皮样小结。血清类风湿因子强阳性者皮下类风湿结节更常见。

  ② 肺:慢性间质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病变,其他常见疾病还包括结节性肺病和胸膜炎等。

  ③ 心脏:心脏受累最常见的表现是心包炎。

  ④ 神经系统:神经损害最常见原因是神经受压迫。

  ⑤ 其他:贫血与干燥综合征(临床上口干、眼干、关节痛三大症状为诊断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