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3个月的时候,每天都会流口水,而且经常会吹泡泡,宝宝流口水,那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他并不是什么疾病等到孩子逐渐达到3岁之后,宝宝的吞嚼的动作和中枢神经的系统在进一步的完善,那么流口水的情况就会慢慢的消失,那么3个月的宝宝频繁的流口水,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1婴儿三个月流口水怎么办
1.对经常流口水的宝宝,宝宝护理时应当随时为他们擦去嘴边的口水,擦时不可用力,轻轻将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损伤局部皮肤。常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处,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
2.围嘴是宝宝的一种特别服饰,更是妈妈的育儿好助手,它不仅可以保护外衣不被弄脏,还是一种装饰品,洁白的围嘴还可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爱整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此外,围嘴应经常保持整洁和干燥,这样宝宝才会感到舒服,乐于使用。
3.宝宝的上衣、枕头、被褥常常被口水污染,要勤洗勤晒,以免滋生细菌。
4.在增加辅食(4~6个月时)开始吃米粉时,家长有意识地加强其吸、吮、吞、咽的能力;待孩子长牙后,就要尽量少给他吃半流食,或煮得特别烂的食物,而要选择稍硬的东西(如鸡蛋饼等),来提高他的咀嚼能力。
5.两岁以后,家长也可以采取宝宝生活护理时用吸管吸水喝,或吹气球的方式,来训练孩子的口腔肌肉收缩能力。吹气球时,家长可教他先合拢嘴巴,再慢慢嘟起腮,嘴处留出一个小孔吹气;当这个动作熟练后,再让他学会深吸气,并对准气球孔吹。这种反复的吸气和吹气,需要腮部不停地外鼓和收缩,进而促使口腔肌肉得到锻炼。当然,同样道理,吹笛子、吹泡泡等,也能有助于锻炼孩子的口腔肌肉,解决宝宝流口水问题。
23个月的宝宝流口水怎么了
流口水,一般属于正常生理表现,不需医治。
流口水异常的,称流涎症或唾液增多,常见于婴儿时期。少数属溃疡或唾液调节和分泌功能失调。异常流口水的原因:口腔溃疡、咬伤、喉咙发炎、神经障碍。
一般6个月~3岁流口水较常见,大部分是正常现象。新生儿流口水是很少见的。因为新生儿的唾液腺不发达,唾液分泌很少,3~4个月开始唾液分泌增多,6个月后由于饮食转变,刺激神经引起唾液分泌增加,才开始发生流口水现象。且婴儿口腔浅,不会调节口内过多的液体,因而就发生流口水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萌出,口腔深度增加,婴幼儿逐渐学会以吞咽来凋节过多的唾液,这种流口水现象就逐渐消失。
以上流口水是正常现象。但有的小儿流口水同时哭闹不安,拒食,进食时哭闹加重,或伴有发热现象,这时应仔细检查一下口腔粘膜即舌尖部,颊部、唇部有无溃疡。溃疡可引起疼痛及唾液分泌增加以致流口水,应抓紧治疗。有的流口水是由脑炎后遗症、面神经麻痹及呆小病而致调节唾液分泌功能、吞咽功能失调引起的,则应去医院明确诊断进行治疗
3宝宝睡觉总磨牙是怎么回事
宝宝睡觉磨牙原因一、肠道寄生虫肚子里有蛔虫。
蛔虫寄生在孩子的小肠内,不仅掠夺营养物质,还会刺激肠壁,分泌毒素,引起消化不良。孩子的肚子经常隐隐作痛,就会造成失眠、烦躁和夜间磨牙。
另外,蛲虫也会引起磨牙。蛲虫平时寄生在人体的大肠内,孩子入睡以后,蛲虫会悄悄地爬到肛门口产卵,引起肛门瘙痒,使孩子睡得不安稳,出现磨牙。
应对策略:给孩子驱虫。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宝宝睡觉磨牙原因二、晚餐吃得过饱
晚餐吃得过饱,或者临睡前加餐,不仅影响营养素吸收,而且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因为入睡时,胃肠道里还积存着大量没有被消化的食物,整个消化系统就不得不“加夜班”,连续工作,甚至连咀嚼肌也被动员起来,不由自主地收缩,引起磨牙。
应对策略:不要在临睡前让孩子吃得过饱,吃饱后稍微待上一会儿再让孩子上床睡觉。
宝宝睡觉磨牙极其常见,有人说不需要太在意,有的人却认为是疾病导致?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晚上睡觉磨牙,如何预防宝宝磨牙,看专家怎么说。
宝宝睡觉磨牙极其常见,有人说不需要太在意,有的人却认为是疾病导致?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晚上睡觉磨牙,如何预防宝宝磨牙,看专家怎么说。
宝宝睡觉磨牙原因三、缺乏维生素D
患有佝偻病的孩子,由于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会引起骨骼脱钙,肌肉酸痛和植物神经紊乱,常常会出现多汗、夜惊、烦躁不安和夜间磨牙。
应对策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钙片,平时多晒太阳,夜间磨牙情况会逐渐减少。
4训练孩子睡午觉掌握这几个窍门
面对这样的问题,首先要说,幼儿园里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睡午觉的,有的孩子就是不喜欢睡午觉,那就不要强迫他们,这是他们自己的生物钟,但是可以让他们养成在午觉时间里做一些比较安静的事情,比如看书,画画。这样也可以帮助他们的身体在午后得到一个休息。
当然,大部分小孩都是可以被训练成睡午觉的习惯,之前幼儿园里也有一个孩子一直都不睡午觉,训练了几个月之后,现在也开始睡午觉了,但是她在家里的时候,家长反映还是不会睡午觉,其实这和孩子没有多大的关系,和家长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长话短说,现在就来说说是怎么训练孩子睡午觉的:
1、每天都设定一个午睡的时间,清楚地告诉你的孩子午后的几点开始是午觉时间。
2、选一个午睡的音乐,要轻柔点,可以帮助睡眠的,我会建议用钢琴曲,音乐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进入睡眠的状态。我想知道胎教的朋友们,都知道音乐的重要性。在训练期间,尽量不要更换你的音乐带。
3、让你们的孩子躺在他们自己的床上,这点对很多家长可能都是最难的,刚开始的时候,陪着孩子躺在一起,给他讲讲故事,或者揉着他给他唱唱帮助他睡觉的 歌,还可以教他数数字。有些小孩喜欢握着自己喜欢玩具或者某一样他有安全感的物品,这些都是允许的。有些孩子喜欢你抚摸他的头,有些孩子喜欢你轻拍他,你自己的孩子你应该最清楚什么方式最容易让他安静下来,并且愿意躺下来。
通常小孩子安静的躺在自己的床上后,很快就会睡着,这里,我再说几点我们应该在训练之前注意的:
1、上午的时候,给小孩子充分的活动时间,当一个人感觉到累的时候,自然也会愿意睡觉,而且睡眠的质量也比较好。
2、午饭后要给一定的休息时间,让他的胃得到一定的消化,太饱或者太饿,小孩都会睡不好,时间至少要给足半个小时。
3、休息时间,不要让他们玩过激的运动或者游戏,应该做一些可以让他们有兴趣却又会安静的坐在那里做的事情,2岁以上的小孩,个人觉得看一点有教育意义的少儿节目还是很不错的。或者可以带着小朋友去洗洗手,刷牙之类的准备睡觉的预备工作。不仅可以养成他们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还可以让他们知道睡觉的时间就要到了。
很多小朋友都会不愿意躺在床上来拒绝睡午觉,收好所有的玩具,清楚地告诉他,午觉的时间,可以做的事情除了睡觉就是看书或着画画,不可以玩玩具,因为玩具和游戏都会让他产生很强的抗衡睡觉的心理,而看书却可以帮助进入睡眠状态,很多人都会看看书就睡着了。
5如何更好的促进孩子身高发育
莫错过生长快速期
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两个生长高峰时期,一是婴儿期,另一个就是青春发育期。婴儿期是指0-1岁,这个阶段是生长速度最快也是最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时期。婴儿期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期、儿童期的生长,而儿童期的生长又为青春发育期奠定基础。科学研究发现,儿童2岁时的身高与其成年身高的相关性为80%,因此,别让孩子在生长的快速期掉队,否则追赶起来相当困难。
注重营养
充足和合理的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充足的营养是指每天要摄入足够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这些营养素均存在于粮食、蛋类、肉类、奶类、豆类以及蔬菜
和水果等食品中。目前一般家庭都有能力为孩子提供充足的食品,问题是需要科学喂养和合理搭配。在有荤有素的饮食中,营养应该是全面及足量的。很多生长不足的孩子都跟营养缺乏有密切的关系。
现在城市的孩子蛋白质摄入的不少,但微量元素常常因偏食而摄入不足,如锌、铁、钙,各种维生素、纤维素等。缺锌可使生长发育迟缓、厌食,降低机体抵抗力,容易引起反复的感染;骨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钙、磷;缺铁而引起的贫血使生长缓慢,造血器官的正常生长还需要铜的参与。现在有些家长有一个营养的误区,认为加强营养就是多吃鸡鸭鱼肉,可以不吃或少吃粮食。其实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从碳水化合物中获得的,而蛋白质要在能量充分的前提下才能被身体利用。过多蛋白质的摄入,不仅增加肝肾负担,易造成消化不良、便秘,而且会抑制孩子的食欲。有些孩子营养过剩后造成肥胖,容易引发性早熟,最终使身材偏矮。
所以,在保证量充足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和多样化,即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更不要过多地吃零食而影响重要营养物质的摄入。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
莫忽视运动锻炼
在保证营养供给充足的前提下,体育活动是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最有效的方法。虽然运动本身并不能使遗传预定的身高增加,但是运动可以促进遗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据研究证实,经常运动的儿童比不运动的儿童至少平均高2-3cm。运动可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食欲增强。儿童经常从事体育运动,能促进骨的生长,使骨骼变长、变粗、骨密度增大。经常运动,也使肌纤维变粗,提高肌肉的力量、速度和耐受力。运动还可以消耗多余脂肪,在快速生长期预防肥胖。现在的孩子普遍户外活动不够,没有充分享受阳光和新鲜的空气,没有足够的运动量,这都是不利于孩子长高的。因此,儿童每天在户外活动1个小时是很必要的。
父母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等来选择运动项目,在安全的前提下与孩子一起锻炼身体:
弹跳运动:如跳绳、跳起摸高、跳远、跑步等,有助于四肢生长。
伸展运动:如单杠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前后弯腰、体操和种种悬挂性运动,有助于脊柱骨和四肢骨的伸展。
全身性运动:篮球、排球、羽毛球、足球和游泳等,有利于全身骨骼的伸展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