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婴儿身体健康是给家长带来最大的幸福,婴儿如果身体出现一些疾病或者是症状的话,就会给家长带来极大的困扰,很多婴儿刚出来的时候因为气候的原因或者是饮食不当的话都是比较容易导致婴儿身体出现异常的现象,婴儿的腋下是最脆弱的地方,那么婴儿腋下浓泡要怎么办?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目录
1婴儿发育指标满月时看这些
婴儿发育指标
1.注视能力:看到新奇的图能用较长时间去注视它。
2.听力:对声响有眨眼与皱眉反应。无反应应到医院测查听力。
3.视力:可出现保护自己的眨眼反应,清醒状态时眼可随喜欢的颜色转动,并会摆头。
4.会吃手或拳头。
5.手的抓握:握得紧且时间久表示上肢肌肉发达有力,反之身体软弱。
6.口唇有模仿能力。
2婴儿腋下浓泡要怎么办
因新生儿发育不完善,皮肤非常娇嫩,防御能力远不如成年人,所以护理人员的指甲、粗糙的被服轻轻摩擦以及腋下、大腿根部、颈项等通风不良处汗液浸泡,均可以损伤婴儿皮肤,更易使细菌侵袭而发生脓疱病。
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发育不完善,防御能力远不如成人,若指甲,粗糙衣服轻轻摩擦或颈项,腋下,大腿部等不透气处汗液浸泡,均会损伤皮肤,从而易遭受细菌侵袭发生脓疱疹.
脓疱疹的直径约2-3毫米,中心有发白的脓点,较周围皮肤略隆起,基底部微红,如不加以重视,细菌会继续侵入皮下,扩散到全身而引起败血症.
治疗:护理患脓疱疹的新生儿时,应根据情况作适当处理.若症状较轻,只有皮肤小脓疱,早期可用消毒针头将脓疱挑破,吸出脓液,再涂上碘酒,周围皮肤用75%酒精擦洗.若脓疱很多时,除上述局部处理外,应使用适量抗生素.一旦发现患儿精神不好或有发热等症状,应立刻去医院,以免贻误治疗.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每天洗澡,衣着要适宜,不要让新生儿出汗过多;换下来的衣服、尿布应煮沸消毒,在阳光下晾晒
婴儿腋下脓泡的话是一定要注意生活作息,是一定要注意宝宝身体的清洁工作,每天都要给孩子洗澡,穿衣要适当,一定要保持婴儿身体干燥,没好都要注意吹风,可以让婴儿适当的晒太阳,衣服要选择柔和,纯棉,这样可以避免对婴儿皮肤造成刺激。
3夏天要不要给宝宝把尿
一、把尿派的观点
@小乖奶奶:宝宝大小便训练越小开始越好,聪明的宝宝不尿裤子。我家宝宝最聪明,不到1岁就不尿裤子啦。
@洋洋妈妈:夏天到了,大人一个月每天都用卫生巾舒服吗?宝宝穿纸尿裤就这个感觉,太难受了,担心她热的出痱子,或者红屁屁!所以我让她光屁股玩、凉爽!可假如不把尿,那就屎尿到处是啊!所以现在要把尿才放心、省心呀!
正如以上两位家长所说,有些家庭的父母,或者是老一辈会坚持强行把尿,因为他觉得你小时候、你爸小时候都是这么把尿而带大的,也没有发现什么不好。他们总觉得孩子包着纸尿裤到处走很热、很不利于发展。于是乎,很多老人甚至从宝宝一出生起就开始“嘘嘘”,还有随着把尿成功的欢呼声和赞美声。也许,这样就轻松一些了,纸尿裤少换一个省钱了,或尿片少洗一个,省事了。但是这样真的好吗?有哪些隐患呢?
二、不把尿的观点
@Rallo爸:我们现在在美国搞科研,宝宝也是在这里出生的,看到一些美国的宝宝家长,并无有意培养孩子的这种习惯,宝宝甚至都3~4岁还在用纸尿裤。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智力的差别。因此我就没有给Rallo把尿,顺其自然就行。
@崔玉涛:把尿容易造成婴儿脱肛 易发痔疮
传统的“把尿”或“把便”方式,容易造成婴儿脱肛现象,造成痔疮的前提。中国人痔疮发病率高与幼时接受“把尿”“把便”有一定的关系。婴幼儿时期,孩子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健全,对尿意的反应能力和控制能力有限,所以容易发生尿床的现象,而随着各器官发育的逐渐完善,尿床问题一般都会慢慢消失。只不过,在这期间,家长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锻炼。在一岁前,最好别把尿。
4别轻易介入孩子的活动
孩子的活动是他们的实践,是他们增长知识、锻炼才干的途径。家长不要老是介入其中,扮演“指导员”、“救生员”的角色。
遗憾的是许多家长低估了孩子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需要,总是对孩子的活动作过于周到的安排,甚至在孩子吃饭时也不停地指挥他们“先咬这一口,再咬那一口”。还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游戏干涉太多,甚至把孩子的玩具抓在自己手里,硬要孩子按成人的要求去玩。还有些家长则容不得孩子思考,总是抢先把孩子从思考中“抢救”出来,为他们提供唾手可得的答案。无论是“指挥员”,还是“救生员”,其共同点是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不尊重孩子的需要,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分庇护。这种教养方式的结果必然剥夺了孩子获得经验的机会,使他们的表现欲受到挫折,体会不到努力的乐趣,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还助长了他们依赖、脆弱或对抗、厌恶的心理。
所以,家长最好不要轻易地介入孩子的活动,只要不会发生危险,就不必干涉孩子的活动。即使是孩子提出要求需要帮助,父母也要尽可能地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千万不要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
5快乐运动让你的孩子拥有健康好心理
一、放风筝。带孩子出去放放风筝不仅能让孩子享受到空旷地带的新鲜空气,放线、收线也锻炼了臂力和眼力,使孩子心胸开阔。
二、荡秋千。每天荡秋千20分钟,大脑分泌的“快乐因子”呔多芬会增加80%。父母当“助力推动器”兼保护人,对融洽亲子关系有良好助益。
三、水中跑。可在泳池、河边、海边浅水区进行,长期坚持不仅令孩子变得更结实,也能使情绪更平稳。一般在水中跑20分钟左右,能让一个沮丧的孩子迅速平静下来。
四、垂钓。焦虑的孩子常缺乏耐心,垂钓是锻炼耐心的好办法。对孩子讲清垂钓的目的——我们不完全是为钓鱼而来,最后收获的也许是惊奇和意外,还可辅导孩子将垂钓收获画成儿童画。
五、双手接球(或物)。双手接球的练习需要高度集中精力,可帮助孩子驱除杂念,如愤怒、不安和沮丧等。习惯养成之后,孩子一旦感到烦恼,就会试一试自己的“杂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