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食物不仅能供给营养,还能疗疾祛病。所以如果宝宝发烧了,除了打针吃药之外,还可以食疗。今天小编就为关心孩子的爸爸妈妈们提供三个对治疗孩子发烧有辅助功效的食疗方子,并告诉大家孩子发烧时需要注意的饮食事项。
目录
1宝宝发烧食疗方法有哪些
01双花饮
【材料】金银花、菊花各25克,山楂30克,蜂蜜200克。(3岁以下的孩子或是咳嗽有痰时不建议用蜂蜜)【制法】1、将金银花、菊花、山楂果洗净,拍破山楂果,一起放入锅内,加入水。2、用大火烧沸,改用文火煎煮25分钟,用山楂过滤,去渣留汁。3、蜂蜜用文火煎煮炼成色微黄,黏手成丝状,然后缓缓倒入熬好的药液内,搅拌均匀即可。
【用法用量】饮服,每天2次。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津润燥,消食化积,但风寒感冒初期不适合饮用。
【营养价值】金银花可宣散风热,清解血毒,可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效果十分显著。菊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的功效,主治外感风热或风温初起,发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疔疮肿毒。山楂可防治心血管疾病,有强心作用,有利于开胃消食、活血化瘀。蜂蜜可促进血管和心脑功能,可保护肝脏,对心血管病人很有好处。
【食物相克】菊花:忌与芹菜同食,与鸡肉、猪肉同食会中毒。山楂:不宜与海鲜、人参、柠檬同食。
02生姜红糖粥
【材料】生姜(留皮)15克,红糖50克,大米100克。
【制法】1、将生姜洗净后切丝,大米淘洗干净,备用。 2、锅内加水适量,放入大米、生姜丝煮粥。3、快熟时,加入红糖,再煮二三沸即成。(如果孩子咳嗽明显时,不建议加红糖)
【用法用量】每日2次,连服5一7天。
【功能主治】发汗祛风寒,风寒咳嗽痰白清稀者适用。
【营养价值】生姜:温中散寒、发汗解表、胃止呕等功效。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
03蔗浆粥
【材料】甘蔗500~1000克,粳米50克。
【制法】1、将鲜甘蔗洗净并削皮,砍成小节,再对剖成两半,压尽汁水。2、将粳米洗净后放入锅内,加适量水。3、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成粥,加甘蔗汁调匀。
【用法用量】每天2-3次。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下气润燥,适用于肺热咳嗽、口干舌燥。
2宝宝发烧的用药指南
1、最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
2、给孩子退热时,最好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这样可以减少每种药物24小时内使用的次数,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这两种药物成分不同,对婴幼儿的副作用也不同。
3、服用一种药物如果出现呕吐,应该选择另外一种药物。
4、原则上,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4小时可选择布洛芬;使用布洛芬6小时后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如果退热效果不理想,前期使用药物剂量不足的可以将剂量补足,也可以选择另外一种退热药物。如果孩子出现高热惊厥,两种药物可以同时选用,而且每种药物剂量依然照旧。
3宝宝发烧的原因
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外在因素: 小儿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二、内在因素: 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三、其他因素:
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
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而不是全部。医师对于发烧,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响及进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发烧、呕吐、咳嗽,就慌乱不已。殊不知医师治病,首重病因的发现及能完全治愈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只为退烧而已。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会让发烧症状持续表现出来,以探寻内在真正的病因。因此,他提醒爱子心切的爸妈,切记不要一味的要求医师退烧,去治疗发烧症状,而是应遵从医嘱,准确的找出引起发烧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
4宝宝发烧的症状
体温本身并不是观察儿童疾病的真正的最关键的方法。对成人来说,体温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轻重程度。孩子并非如此,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温度的控制还不完善。有的孩子在感染轻微疾病时,发烧也达40℃,然而在得更严重的疾病时只有38.3℃。孩子发烧时,家长更应观察他的脸色、神态和行动。一个体温为38.3℃却脸色灰白、安静得有点反常的孩子,也许比一个体温为39.4℃但仍能满屋子乱窜乱闹的孩子病得重。如果发烧的孩子出现以下症状,不管体温如何,都应请医生诊断。
1、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
2、很难被唤醒。
3、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孩子,他就哭闹。
4、脖子僵硬,不灵活。
5、手臂、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
6、神志不清,行动怪异(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说些很奇怪的话或行动反常)。
7、呼吸时伴有杂音。
8、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9、皮肤上出现紫色的斑点。
10、肤色灰白或呈暗蓝色。
11、脉搏微弱却快、急(不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脉搏超过160跳;年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超过120跳)。
12、排尿时有灼烧或疼痛感。
13、腹泻时大便中带血。
5宝宝发烧护理的注意事项
倒忙一:过分关注温度
孩子发烧了,体温处在一个较高的温度,很多家长希望孩子的体温马上降下来。其实,打个比方,发烧就好比孩子在山坡顶上一样,让体温快速下降,就好比把孩子从山坡顶上推下来一样,孩子能不受伤吗?
正确方法:
宝妈们不要过分关注温度,应该关注的是,孩子是什么病引起的发烧?孩子的精神状态如何?只要孩子精神好、呼吸正常,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宝妈们就无需过多担心。
倒忙二:发烧后不敢洗澡
孩子发烧了,家长们特别害怕孩子着凉,不敢给孩子洗澡。其实,孩子发烧后出汗较多,首先要给其喝添加橘子汁的白开水;其次就要用温水洗澡。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发烧后洗澡会使其再次着凉发烧,其实这是一种误区。用温水洗澡可以通过水分挥发的过程,降低孩子体表温度,并增加其全身舒适感,不但不会再次发烧反而对减退高烧有利。
正确方法:
让因发烧孩子洗个温水澡降温,水温一般要比体表温度低一点,冲2-3分钟就可以了;对于婴幼儿,家长最好让其坐在温水澡盆中洗。另外由于秋冬季节气温较低,给孩子洗澡时要注意关好门窗,并随时添加热水保证水温适中。
倒忙三:捂盖厚棉被
孩子体温上升后,手脚往往是冰凉的,家长发现后就误认为孩子受寒怕冷,马上用厚衣棉被将其紧紧包裹起来再送医院。
其实,儿童体温上升四肢却发凉,是因为四肢血量少于内脏,供血量不足导致了手脚发凉,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在急诊中经常看到家长给孩子捂上多层棉衣,结果孩子本来体温只有37摄氏度,却因体热不能及时散发,导致体温越升越高,最后捂出了高烧甚至高热惊厥。
正确方法:
中国有句俗话叫“欲得小儿安,耐得三分肌和寒”,因此,当儿童出现发烧时,应先用体温计给孩子测量腋下温度,确定孩子发烧后给其穿一层薄棉衣就可送往医院了。
倒忙四:乱吃药
儿童发烧后,很多家长给孩子吃退烧药,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发热本身是机体对抗感染和免疫细胞对抗病菌的过程,通俗地说,发热时机体内的免疫功能被“激活”,吞噬细胞活性增强,吞噬细胞要吞噬病菌、白细胞要将其处理,并传递给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再产生针对性的抗体。因此发热可以说是儿童体内的一道“防护墙”。
如果此时家长不分青红皂白使用抗生素治疗,会对其免疫系统造成伤害。有些家长甚至选用长效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它的免疫系统抑制作用可以达到1个月之久,因此家长一定要慎用。
正确方法:
一般的高烧儿童可先服中药,解表退热。对于过高热的患儿也可适当选用退烧药,如泰诺林等,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倒忙五:吃好的
许多儿童发烧后,家长觉得孩子身体虚弱,因此会让孩子喝牛奶。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发烧期间如果喝水太多的话会频繁上厕所,影响休息、延缓疾病康复。
其实,人体在发烧时,代谢加快,产生的热量增多,这时人体需要把多余的热量散发出去,出汗是人体散热的重要方式,喝白开水可以加快出汗,人在高烧时,体内各种物质的代谢都会增加,代谢产生的废物和有害物质就会增多,要把它们排出体外,多喝水可以通过出汗和排尿将这些代谢物质和热带走,此外,病毒侵入人体后,常会产生一些毒素,这时多喝开水,可以帮助人体把毒素排出体外。
正确方法:
接受正规的儿科医生的检查,在排除了严重感染、恶性疾病等,诊为普通感冒发烧时,即可用白开水退烧。每天多次让儿童喝温开水,促使多排尿,以利于降温和毒素的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