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呼吸内科

婴儿第一次发烧怎么处理

宝宝在7个月零5天的时候,带他出去玩了一整天,但是由于那天天气比较凉,可能玩的很累,也有点着凉,导致回家后,半夜就开始出生以来的第一次发烧,随后就是出疹子,后来得知这就是所谓的幼儿急疹。折腾几天后,宝宝终于恢复了之前的活力,健康如初,全家人虚惊了一场,今天特别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分享给各位妈妈参考,在宝宝得幼儿急疹的时候千万不要慌张,沉着冷静对待。

目录 婴儿发烧能洗热水澡吗 婴儿第一次发烧怎么处理 婴儿发烧物理降温 小孩高烧多少度会烧坏脑子 宝宝发烧护理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呢

1婴儿发烧能洗热水澡吗

  婴儿发烧洗澡时室内温度一定要达到三十度左右,而且水温也是最好在三十五度到四十五度之间。婴儿洗澡可以物理降温,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如果婴儿严重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医学术语,又称发烧。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称为发热。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响。因此判定是否发热,最好是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比较。如不知自己原来的体温,则腋窝体温(检测10分钟)超过37.4℃可定为发热。

  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包括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其次是结缔组织病(即胶原病)、恶性肿瘤等。发热对人体有利也有害。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而且发热也是疾病的一个标志,因此,体温不太高时,可通过多喝水来减少发热带来的不适感。非细菌感染引发的发烧不必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温葡萄糖水能起到利尿降温的效果,在体温没有超过38.5°时可尽量选择物理的方式控制体温。但如体温超过40℃(小儿超过39℃)则可能引起头晕、惊厥、休克,甚至严重后遗症,故应及时就医。如出现抽搐等症状应遵照医嘱服用镇静药(特别是小儿)。

  婴儿发烧大人一定要重视起来,首先量体温如果不是很严重可以用酒精擦脑门,额头,手心脚心等,也可以选择婴儿退热贴,还有就是洗个热水澡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严重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输液或者吃些药物。

2婴儿第一次发烧怎么处理

  第一天:凌晨2点多,宝宝醒来,小闹了会,喝了奶之后又继续睡,本以为一觉到天亮的,平常都是这样的。但是,可没平时那么顺利。

  凌晨3点多,宝宝突然大哭,一直闹腾,怎么也不睡,无奈抱着哄,才发现宝宝全身发烫,给量了体温,38.2,一下子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好好的怎么突然发烧了呢,但是宝宝抱着睡又比较安分,一会又睡着了。由于快天亮了,也就没马上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

  第二天早上醒来,出去买了退热贴和布洛芬(高烧需要用的),当时,还好体温一直没超过38.5,之前我也做过很多功课,马上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用退热贴贴了额头,脖子,腋窝,大腿内侧,用温水毛巾不停的擦拭,尽量帮他稍微缓和下热度。

  这个时候,宝宝精神还不错,但是奶量急剧下降,也更粘着只要妈妈,一直到中午还是不见好转,一直在不停的监测体温,突然体温上升至38.7,宝宝精神也没之前那么好了,着急按捺不住了,于是就全家人带着宝宝去了医院。医生看了看,说喉咙有点红肿,只是感冒,最近由于天气原因,好多宝宝都这样,让回家给孩子多喝水,38.5以下物理降温,38.5以上就喝点退烧药,也给我们开布洛芬,我说我们自己有,就直接回家了,继续观察。

  下午6点多,孩子体温还是38.6左右的徘徊,怕高烧久了对宝宝大脑有影响,于是就喝了1.5ml布洛芬,喝了之后一个小时左右烧就退到37度多。全家人终于松了一口气,以为就没事了,心里稍稍有点放松了。

  可是,就在当天晚上(这里算第三天了)1点多,宝宝又是大哭着醒来,喝奶,量体温,又到了38.5,安抚着睡下,开始物理降温,用退热贴,还有温水湿布擦脸、额头,宝宝翻来覆去的睡不安稳。 一直到3点多,还是一直体温不下,于是又给宝宝吃了1.5ml布洛芬,吃完大概40分钟左右睡下,体温也降了,恢复正常了。

  第三天早上醒来,整个白天一直低烧,精神都不怎么好,总爱哭闹,来就只能抱着,不能像以往一样自己在床上玩,只能一直抱着,持续用物理降温的方法,退热贴着,到下午的时候,趁天气暖和点,给宝宝洗了个温水澡,洗了之后精神挺好,吃吃奶、睡觉。

  一觉大概睡了1个小时,就有醒来,体温又升高了,38.9,更加没有精神了,感觉抬头都没力气,但不能使用布洛芬退烧,间隔时间(说明书上要求6个小时)太短,于是就继续贴退热贴,带着他在家里到处转,分散注意力。

  第四天白天,情绪好多了,体温在中午时已降到37.7左右,一直到晚上睡前,体温还是37.7、8左右,较稳定,晚上也睡了终于睡好了点,就凌晨2点多醒了喝了次奶,接着睡。

  第五天,体温基本恢复到37°左右,正常了,宝宝状态也基本恢复以前样子了。本以为总算是好了,但是突然发现后脖子上开始出现了零零星星的小红色疹子,果然不出我所料,是幼儿急疹。不过宝宝除了有点嗜睡,其他一切都还好,奶量也回升了,也不再发烧,只是疹子从后脖子开始,慢慢的到肚子上、腿上、后背,后来脸上也有了,大片大片的红疹,果然是烧退出诊子了。

  第六天,宝宝又开始变得烦躁,大哭,吃奶又不正常了,还开始有点拉肚子。估计是因为出疹子痒么,还是因为这几天没洗澡出汗身上痒,宝宝老是要乱抓,这时候只能给他各种玩具,或吃的,不停的逗他玩,在他醒着的时候,让他转移注意力,以免抓破、抓伤皮肤。

  第七天,宝宝终于开始好转了,出疹子也不太闹了,估计已经适应了,疹子也越出越多,终于感觉好像已经没什么地方可以长的时候,看起来真的挺可伶的,全身都是红红的疹子,后面就开始慢慢退了,到一直到第八天,就基本上就退的差不多了,果然出的快,退的也快。

3婴儿发烧物理降温

  新生儿期宝宝发热一般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婴幼儿一般感染所致的发热 最好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第二,帮 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 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 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发热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4小孩高烧多少度会烧坏脑子

  A高烧病急令人忧

  轩轩才5个月大,前两天突然发烧,体温在短短3小时里从37.5℃飙升40℃,并且出现了头向后仰、四肢抽搐的症状,把全家人吓坏了,赶紧送他去医院。经医生及时救治,轩轩的体温总算降下来了,但医生建议给孩子做一个腰穿检查,看看有无脑炎,是否因脑炎引起了高烧。轩轩妈妈也很担心:孩子高烧,还发生了抽筋,会不会把脑子给烧坏了?

  其实,婴幼儿发烧是家长很难把握的一件事情,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科主任医师常燕群说,正常体温的维持是受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的,由于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年龄越小,体温越容易波动,像哭闹、吃奶、穿太多衣服、天气太热等均会引起孩子的体温升高。同时,孩子的免疫系统不完善,感染了病毒、细菌后,其裂解产物及受破坏的细胞分解物也是致热源,同样会引起孩子的体温升高。

  所以,婴幼儿发烧时,其体温变化很快,有时候病情会急转直下。常燕群表示,这种多变的状况常常令家长很担忧。

  B高热并不一定伤脑

  “实际上,大多数出现发烧的患儿只是普通的感染。普通感染引起的发烧,体温很少超过40℃,且持续时间并不长,这类发烧并不会造成脑细胞损坏,导致烧坏脑子。”常燕群指出,可能“烧坏”脑细胞的发热,多见于脑炎、脑膜炎、败血症等情况,或是中暑时的超高热(体温往往接近42℃),高温时伴有惊厥的时间比较长(持续15分钟以上),那就很有可能会损伤脑细胞。常燕群说,高烧只是一种症状,出现翻白眼、抽筋有可能只是高热惊厥,也可能是颅内感染(脑炎)的一种表现。至于到底是哪一种情况,这就要从病史、症状、体征、检查等方面综合进行判断,这也是医生建议一些高热患儿做腰穿检查的主要原因。

  孩子发烧,是否需要马上看医生或立即用药退热处理,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发热时的身体和精神状况综合判断。如果孩子体温不超过38.5℃,且精神状态尚好,无咳嗽、气促和腹泻等症状,一般无须立即处理;但若孩子出现烦躁、呕吐、头痛、精神萎靡的表现,就算体温没有超过38.5℃,说明孩子的状态并不好,也应积极治疗。

5宝宝发烧护理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呢

  倒忙一:过分关注温度

  孩子发烧了,体温处在一个较高的温度,很多家长希望孩子的体温马上降下来。其实,打个比方,发烧就好比孩子在山坡顶上一样,让体温快速下降,就好比把孩子从山坡顶上推下来一样,孩子能不受伤吗?

  正确方法:

  宝妈们不要过分关注温度,应该关注的是,孩子是什么病引起的发烧?孩子的精神状态如何?只要孩子精神好、呼吸正常,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宝妈们就无需过多担心。

  倒忙二:发烧后不敢洗澡

  孩子发烧了,家长们特别害怕孩子着凉,不敢给孩子洗澡。其实,孩子发烧后出汗较多,首先要给其喝添加橘子汁的白开水;其次就要用温水洗澡。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发烧后洗澡会使其再次着凉发烧,其实这是一种误区。用温水洗澡可以通过水分挥发的过程,降低孩子体表温度,并增加其全身舒适感,不但不会再次发烧反而对减退高烧有利。

  正确方法:

  让因发烧孩子洗个温水澡降温,水温一般要比体表温度低一点,冲2-3分钟就可以了;对于婴幼儿,家长最好让其坐在温水澡盆中洗。另外由于秋冬季节气温较低,给孩子洗澡时要注意关好门窗,并随时添加热水保证水温适中。

  倒忙三:捂盖厚棉被

  孩子体温上升后,手脚往往是冰凉的,家长发现后就误认为孩子受寒怕冷,马上用厚衣棉被将其紧紧包裹起来再送医院。

  其实,儿童体温上升四肢却发凉,是因为四肢血量少于内脏,供血量不足导致了手脚发凉,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在急诊中经常看到家长给孩子捂上多层棉衣,结果孩子本来体温只有37摄氏度,却因体热不能及时散发,导致体温越升越高,最后捂出了高烧甚至高热惊厥。

  正确方法:

  中国有句俗话叫“欲得小儿安,耐得三分肌和寒”,因此,当儿童出现发烧时,应先用体温计给孩子测量腋下温度,确定孩子发烧后给其穿一层薄棉衣就可送往医院了。

  倒忙四:乱吃药

  儿童发烧后,很多家长给孩子吃退烧药,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发热本身是机体对抗感染和免疫细胞对抗病菌的过程,通俗地说,发热时机体内的免疫功能被“激活”,吞噬细胞活性增强,吞噬细胞要吞噬病菌、白细胞要将其处理,并传递给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再产生针对性的抗体。因此发热可以说是儿童体内的一道“防护墙”。

  如果此时家长不分青红皂白使用抗生素治疗,会对其免疫系统造成伤害。有些家长甚至选用长效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它的免疫系统抑制作用可以达到1个月之久,因此家长一定要慎用。

  正确方法:

  一般的高烧儿童可先服中药,解表退热。对于过高热的患儿也可适当选用退烧药,如泰诺林等,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倒忙五:吃好的

  许多儿童发烧后,家长觉得孩子身体虚弱,因此会让孩子喝牛奶。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发烧期间如果喝水太多的话会频繁上厕所,影响休息、延缓疾病康复。

  其实,人体在发烧时,代谢加快,产生的热量增多,这时人体需要把多余的热量散发出去,出汗是人体散热的重要方式,喝白开水可以加快出汗,人在高烧时,体内各种物质的代谢都会增加,代谢产生的废物和有害物质就会增多,要把它们排出体外,多喝水可以通过出汗和排尿将这些代谢物质和热带走,此外,病毒侵入人体后,常会产生一些毒素,这时多喝开水,可以帮助人体把毒素排出体外。

  正确方法:

  接受正规的儿科医生的检查,在排除了严重感染、恶性疾病等,诊为普通感冒发烧时,即可用白开水退烧。每天多次让儿童喝温开水,促使多排尿,以利于降温和毒素的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