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骨科 >脊髓脊柱外科 >腰椎病

强直性腰椎炎

强制性脊椎炎是一种慢性炎症,临床上的症状为腰部、背部、颈部、臀部、髋部的疼痛和肿痛,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脊柱畸形,强制性脊椎炎在治疗后也要特别注意护理的方法。那么,治疗强制性脊椎炎的偏方有哪些呢?

目录 强直性腰椎炎 强直性腰椎炎治疗 强直性腰椎炎和遗传有关吗 预防强直性腰椎炎 强直性腰椎炎偏方

1强直性腰椎炎

  1.初期症状

  对于16~25岁青年,尤其是青年男性。强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比较隐匿,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现出轻度的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长期或间断低热、厌食、轻度贫血等。由于病情较轻,病人大多不能早期发现,致使病情延误,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2.关节病变表现

  AS病人多有关节病变,且绝大多数首先侵犯骶髂关节,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少数病人先由颈椎或几个脊柱段同时受侵犯,也可侵犯周围关节,早期病变处关节有炎性疼痛,伴有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有僵硬感,晨起明显。也可表现为夜间疼,经活动或服止痛剂缓解。随着病情发展,关节疼痛减轻,而各脊柱段及关节活动受限和畸形,晚期整个脊柱和下肢变成僵硬的弓形,向前屈曲。

  (1)骶髂关节炎 约90%AS病人最先表现为骶髂关节炎。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腰痛,腰骶部僵硬感,间歇性或两侧交替出现腰痛和两侧臀部疼痛,可放射至大腿,无阳性体征,伸直抬腿试验阴性。但直接按压或伸展骶髂关节可引起疼痛。有些病人无骶髂关节炎症状,仅X线检查发现有异常改变。约3%AS颈椎最早受累,以后下行发展至腰骶部,7%AS几乎脊柱全段同时受累。

  (2)腰椎病变 腰椎受累时,多数表现为下背部和腰部活动受限。腰部前屈、背伸、侧弯和转动均可受限。体检可发现腰椎脊突压痛,腰椎旁肌肉痉挛;后期可有腰肌萎缩。

  (3)胸椎病变 胸椎受累时,表现为背痛、前胸和侧胸痛,最常见为驼背畸形。如肋椎关节、胸骨柄体关节、胸锁关节及肋软骨间关节受累时,则呈束带状胸痛,胸廓扩张受限,吸气咳嗽或打喷嚏时胸痛加重。严重者胸廓保持在呼气状态,胸廓扩张度较正常人降低50%以上,因此只能靠腹式呼吸辅助。由于胸腹腔容量缩小,造成心肺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碍。

  (4)颈椎病变 少数病人首先表现为颈椎炎,先有颈椎部疼痛,沿颈部向头部臂部放射。颈部肌肉开始时痉挛,以后萎缩,病变进展可发展至颈胸椎后凸畸形。头部活动明显受限,常固定于前屈位,不能上仰、侧弯或转动。严重者仅能看到自己足尖前方的小块地面,不能抬头平视。

  (5)周围关节病变 约半数AS病人有短暂的急性周围关节炎,约25%有永久性周围关节损害。一般多发生于大关节,下肢多于上肢。肩关节受累时,关节活动受限,疼痛更为明显,梳头、抬手等活动均受限。侵犯膝关节时则关节呈代偿性弯曲,使行走、坐立等日常生活更为困难。极少侵犯肘、腕和足部关节。

  此外,耻骨联合亦可受累,骨盆上缘、坐骨结节、股骨大粗隆及足跟部可有骨炎症状,早期表现为局部软组织肿、痛,晚期有骨性粗大。一般周围关节炎可发生在脊柱炎之前或以后,局部症状与类风湿关节炎不易区别,但遗留畸形者较少。

  3.关节外表现

  AS的关节外病变,大多出现在脊柱炎后,偶有骨骼肌肉症状之前数月或数年发生关节外症状。AS可侵犯全身多个系统,并伴发多种疾病。

  (1)心脏病变 以主动脉瓣病变较为常见。临床有不同程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约1%;约8%发生心脏传导阻滞,可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同时存在或单独发生,严重者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而发生阿—斯综合征。当病变累及冠状动脉口时,可发生心绞痛。少数发生主动脉肌瘤、心包炎和心肌炎。

  (2)眼部病变 长期随访,25%AS病人有结膜炎、虹膜炎、眼色素层炎或葡萄膜炎,后者偶可并发自发性眼前房出血。虹膜炎易复发,病情越长发生率愈高,但与脊柱炎的严重程度无关,有周围关节病者常见,少数可先于脊柱炎发生。眼部疾病常为自限性,有时需用皮质激素治疗,有的未经恰当治疗可致青光眼或失明。

  (3)耳部病变 在发生慢性中耳炎的AS病人中,其关节外表现明显多于无慢性中耳炎的AS病人。

  (4)肺部病变 少数AS病人后期可并发上肺叶斑点状不规则的纤维化病变,表现为咳痰、气喘,甚至咯血,并可能伴有反复发作的肺炎或胸膜炎。

  (5)神经系统病变 由于脊柱强直及骨质疏松,易使颈椎脱位和发生脊柱骨折,从而引起脊髓压迫症。如发生椎间盘炎则引起剧烈疼痛。AS后期可侵犯马尾,发生马尾综合征,而导致下肢或臀部神经根性疼痛,骶神经分布区感觉丧失,跟腱反射减弱及膀胱和直肠等运动功能障碍。

  (6)淀粉样变 为AS少见的并发症。

  (7)肾及前列腺病变 与RA相比,AS极少发生肾功能损害,但有发生IgA肾病的报告。AS并发慢性前列腺炎较对照组增高,其意义不明。

2强直性腰椎炎治疗

  (一)治疗目标

  本病目前尚缺乏根治办法,治疗的目标在于:①控制炎症,缓解症状;②防止脊柱、髋关节僵直畸形,保持最佳功能位置;③避免治疗所致不良反应。晚期病例病情难以逆转,故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二)治疗措施

  治疗应包括非药物、药物和手术等综合治疗。

  1.一般治疗

  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教育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各种治疗及与医生的合作。劝导患者每天坚持进行体位锻炼,其目的是为取得和维持脊柱的最好位置,增强椎旁肌肉和增加肺活量,其重要性不亚于药物治疗。应睡硬板床,多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游泳是最好的全身锻炼。

  2.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这一类药物能迅速改善患者腰背部疼痛和发僵,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为首选药,有助于病人坚持康复锻炼和从事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吡罗昔康、昔布类消炎止痛药等对强直性脊柱炎有良好的消炎解痛和减轻晨僵的作用。长期使用是否影响本病自然病程,还有待证实。该类药的不良反应中较多的是胃肠不适,少数可引起胃肠溃疡或出血;个别的有头痛、头晕,肝、肾损伤,血细胞减少,水肿,高血压及过敏反应等。一般只选用1 种抗炎药物。同时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抗炎药不仅不会增加疗效,反而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带来严重后果。在用药过程中应始终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通常建议较长期使用,如1种药物治疗2~4周疗效不明显,应改用其他不同类别的抗炎药。

  (2)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弊大于利,故不作常规全身使用,尤其不宜中、大剂量长期使用。使用指征是: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或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能控制症状者,可代之以小剂量(相当于泼尼松每日10mg以下)皮质激素治疗。另外症状严重,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小剂量激素不能控制者,可用较大剂量,如泼尼松(强的松)每日 20~30mg,待症状控制,慢作用药发挥作用以后,逐渐减量至停用。对其他治疗不能控制的下背痛,在CT指导下行皮质类固醇骶髂关节注射,部分患者可改善症状,疗效可持续3个月左右。本病伴发的长期单关节(如膝关节)积液,可行长效皮质激素关节腔注射。重复注射应间隔3~4周,一般不超过2~3次。

  (3)柳氮磺吡啶:已有临床验证表明柳氮磺胺吡啶对某些AS患者特别是伴有外周关节炎的患者有效,但尚无证据表明该药可维持脊柱活动度或延缓x线改变的进展。对磺胺过敏者慎用,用法用量:柳氮磺胺吡啶2—3g/d,分3次服用。不良反应轻,偶有胃肠道反应、皮疹、血白细胞减少。

  (4) 甲氨蝶呤:活动性AS患者经柳氮磺吡啶和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无效时,可采用甲氨蝶呤。有些报道提示它对外周关节炎、腰背痛和发僵及虹膜炎等表现,以及血沉和C一反应蛋白水平有改善作用,而对中轴关节的放射线病变无改善证据。剂量为甲氨蝶呤7.5~15mg,口服或注射,每周1次,个别重症者可酌情增加剂量,疗程0.5~3年不等。其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不适、肝损伤、肺间质炎症和纤维化、血细胞减少、脱发、头痛及头晕等。

  (5)一些重症、男性、难治性AS患者可应用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反应停),可减轻临床症状和使血沉及C-反应蛋白下降。初始剂量100mg/d,每 10天递增100mg,至300mg/d维持。用量不足则疗效不佳,停药后症状易复发。本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口渴、血细胞减少、肝酶增高、镜下血尿及指端麻刺感等外周神经炎反应,也需注意对生育功能的影响。因此对选用此种治疗者应做严密观察,在用药初期应每周查血和尿常规,每2~4周查肝肾功能。对长期用药者应定期做神经系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外周神经炎。

  (6)生物制剂:

  目前国内上市的2种TNF拮抗剂对AS治疗都有非常好的疗效,类克是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嵌合体中25%是鼠组织,75%是人组织),在AS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其用法为:3~5mg/d静脉滴注,给药时间为第0、2、6、12、18周,通常使用3—6次为1个疗程。如有髋关节病变主张与甲氨蝶呤(MTXl0一15mg /周)联合应用。

  Etanercepl(益赛普)是一种重组的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融合蛋白,能可逆性地与肿瘤坏死因子结合,而发挥治疗效果。25mg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用3~6个月。80%以上的患者病情可获得明显改善,副作用:注意感染,特别是结核感染。

  3.外科治疗 为了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髋关节受累引起的关节间隙狭窄、强直和畸形,需建议做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置换术后绝大多数患者的关节痛得到控制,部分患者的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70%~80%置入关节的寿命可达10年以上。

3强直性腰椎炎和遗传有关吗

  强直性脊柱炎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您家族中有这样的患者,虽然女孩的遗传几率较小,但是目前出现上述症状,也是一定要谨慎的,因此,为明确诊断,建议您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如若确诊,则要及早治疗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 遗传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关于强直性脊柱炎 遗传这个问题为您解答如下:强直性脊柱炎一般都有家族遗传的倾向,以骶髂关节炎和HLA-B27阳性为主要的诊断依据,发病与否与多种因素有关,有的患者病情进展会较为缓慢,有的可 能短时间内就会发展迅速,造成整个脊柱的竹节样改变;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有遗传给下一代的可能,但不是每一个后代都会发病。

4预防强直性腰椎炎

  现在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人越来越多了,这种病也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了。强直性脊柱炎开始时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给患者带来无尽的痛苦! 那么强直性脊柱炎预防都有哪些方法呢?下面专家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强直性脊柱炎预防有哪些。

  强直性脊柱炎预防: 强直性脊柱炎姿势因素:白天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纠正不良姿势,保持生理功能,夜晚就只有靠床的作用了。现在的席梦思或海绵床,由于其柔软性好,睡眠中确实很舒服,但因其凹性大,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极为不利,可加重疼痛而产生被动体位,久而久之则有脊柱弯曲。硬板床则由于其平面硬,使躯干在乎卧时不能弯曲,强制脊柱呈生理位,从而对预防脊柱畸形起到控制作用。

  因此忠告强直性脊柱炎病人,一旦患病,必须睡硬板床,并在可以忍受的情况下尽量保持去枕、仰卧睡姿,以防止畸形。 强直性脊柱炎环境因素:这种因素也是不可低估的,因此这类人群在起居中必然要慎防风湿寒之邪,强直性脊柱炎预防包括各季注意保暖,而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在身体虚弱不足,或因情志、饮食、劳倦内伤而致气血虚弱,则易患病。因此风寒湿邪,及一些感染源虽然是致病因素,但假如一个人机体抵抗力增强,则不必然患病。 强直性脊柱炎饮食因素: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提倡低糖饮食。研究发现,低糖饮食有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和血清lgA水平的降低。

  其机理推测为AS的触发及活动与肠道中的细菌如克雷白菌、埃希式杆菌等密切相关,而饮食中的糖是这些细菌生长和繁殖的必要营养成分也是强直性脊柱炎预防。 强直性脊柱炎生活习惯因素:应养成防寒保暖、预防感冒的习惯,平时多晒太阳,特别是腰背部,睡觉以木床为佳,冬天可垫适当的棉絮,以保持脊背的为暖。患者还应在每日进行按时、定量的扩胸运动及其他适当运动,不但可以避免出现畸形,恢复关节功能,还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的免疫能力均是强直性脊柱炎预防。

  此外,对于处于治疗期或康复期的强制性脊柱炎患者来说,强直性脊柱炎预防应注意进行日常食疗保健、生活保健和体疗保健。强制性脊柱炎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多使用羊肉、牛肉、狗肉等食物,当然也不能过量食用,或挑食,而应该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也是强直性脊柱炎预防方法。 在此一种新的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生物疗法——细胞免疫疗法。

  细胞免疫疗法的技术核心是采用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多潜能细胞,从中分离出有自我更新和复制潜能的T细胞和B细胞,在体外大量复制之后移植到患者体内,让其自我更新复制,达到新的免疫平衡,从而治疗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5强直性腰椎炎偏方

  治疗强制性脊椎炎的偏方:

  1、(组成):鲜河虾500克,黄酒500克。

  (做法):将河虾洗净后浸于黄酒15分钟,捞起,隔水炖服,分次食用,黄酒与河虾可同食。

  (功效):具有湿肾壮阳,舒筋止痛的功效。

  2、(组成):蟹爪100克,小茴香20克,白酒50克。

  (做法):蟹爪、小茴香分别洗净,置瓶中,加白酒,密封2月,分次饮用,每日2次,每次10—20克。

  (功效):具有补肾助阳,散寒通络的功效,适用于出现腰部僵直,转身不利,膝软无力,四肢不温的风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3、(组成):麻雀4只,龙眼肉20克。

  (做法):麻雀活杀,去头爪、皮毛及内脏;龙眼肉去核洗净。将雀肉与龙眼肉同置锅中,加清水1 000毫升,加黄酒、姜、葱、精盐,急火煮开3分钟,文火煲30分钟,分次食用。

  (功效):具有温经散寒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出现四肢不温的风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温馨提示:因痛苦长时间卧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与四肢强直较快,因导致除全身表现严重.因病况严重不能起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经用药后病况会得到控制,能够在床 上做些恰当的功用锻练,争夺早日下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