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遇到孩子出现健康问题的时候总是坐立难安,尤其是很多小的宝宝有吃手的习惯,这样手部特别容易出现湿疹,总司会让孩子剧痒无比,甚至经常还有哭闹的现象,这样宝宝不仅会有痛苦,也让家长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更麻烦,但是宝宝手心出现湿疹不能盲目的服用药物和涂抹药膏,一定要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疗,那么孩子手心湿疹怎么治疗?下面一起了解下。
目录
1小儿湿疹的常用穴位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小儿湿疹为多见,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
书医为“浸淫疮”、“绣球风”等,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湿热侵袭等原因,使脾胃失于健运,水湿不能正常排泄,郁于皮肤腠理之间而发生本病。
临床表现为在全身皮肤可见多发性皮疹,如丘疹、水疱、脓疱,往往是对称发病,阵发性瘙痒,夜间加重。而且易于复发。虽然小儿推拿针对湿疹效果没有西药快,但非常安全,不像西药反复,而且副作用多,坚持的好可以断根。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比较通用的方案:相对来讲对于没有经验的妈妈有点难度,穴位比较多。
(1)清肺经300次,清大肠100次,补脾经300次。(2)宝宝仰卧,妈妈以拇指和食、中二指对称撮拿百虫穴50次。(3)按揉合谷、曲池、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穴各1分钟。
(4)宝宝俯卧,家长以小鱼际揉法沿脊柱两侧从肺俞开始向下,沿脾俞、胃俞、三焦俞(胃俞和肾俞中间)、肾俞到八髎穴、往返治疗,时间约5分钟,拇指、食、中三指捏拿膈俞穴(两间肩胛骨下缘连线上,胸椎第七届)处的肌肉10~20次。
(5)坚持给宝宝捏脊5-10遍每天,在每次提捏到大椎穴要重点刺激几次。
2孩子手心湿疹怎么治疗
1、总体治疗原则:
宝宝湿疹可以使用的药物种类繁多,爸妈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凡更换新药前,一定把以前所用药物清除干净。在更换药物时最好先在宝宝的皮肤上小块湿疹涂擦,观察效果,以决定是否使用。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加重病情。
婴儿湿疹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要依据湿疹表现而定,如局部红斑、丘疹、鳞屑、结痂,不可用含有激素类药品及油膏。如表现溃烂渗出液多,应使用溶液冷湿敷,等结痂后再涂奶癣膏。
对湿疹不严重的宝宝,只需局部用药,但不能自行滥用药物,以免引起皮肤损害或感染。
2、冷湿敷:
(1)常用1:10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注意一定要使高锰酸钾完全溶解,未溶解的高锰酸钾会烧伤宝宝的皮肤),既使创面清洁,又起到杀菌收敛及氧化作用。
(2)4—6层细纱布,以不滴水为适度,将湿纱布敷于创面,根据湿疹渗出物的多少来决定更换的时间和次数,当纱布吸收的渗出物已达半饱和程度,将纱布更换。每日二至三次。渗出物多时,湿敷时更应勤更换敷料,避免吸满渗出物的敷料久停留于创面上,刺激周围的正常皮肤,致使创面扩大。
(3)对大面积的湿疹,应对药物的性质、浓度和湿敷面积的大小,给以适当的注意。
(4)如创面红肿逐渐消退、渗液减少,创面已干燥,即可停止湿敷,改用糊剂。
(5)冷湿敷时请注意:湿敷面积不能超过全身面积的1/3,以免过度的体表蒸发造成宝宝脱水。
3小儿湿疹是怎么引起的
1.有一些类型的湿疹是防不胜防的,因为其发生的原因是遗传。
2.微生物感染是皮肤病产生和传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某些湿疹与微生物的感染有关。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等都是湿疹的运输工具。
3.一般药物不是内服就是外服直接接触皮肤,在一些药性的影响下,也是引起湿疹可能条件之一。
4.饮食因素:在这个食物纷繁复杂,新奇食品随处发生的年代,食物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有些东西可以吃,但不能吃太多,有些是万万不能吃的,在近代的食物中还经常应用一些化学合成的食物可导致湿疹的发生。
5.环境对于人的健康不可谓影响不巨大,作为人体第一道防御系统,周围的环境一旦有大变故,人体的皮肤将首当其冲,医学研究证实环境因素是湿疹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6.人的情绪对于身体的影响巨大,那么对皮肤的影响也是不可否定得到,特别是一些消极的情绪如苦闷、疲劳、抑郁会成为湿疹发生的助力。
4小儿湿疹如何预防
1、去除病因
(1)尽管湿疹的病因不易明确,但我们仍然应该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必要的系统检查,尽量找出可能的病因,并加以去除。
(2)有过敏体质的人,除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尽量避免接触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详见病因中的致敏物)以外,还应加强身体锻炼,以便改善过敏体质状态。
2、避免刺激因素 湿疹一旦发生,作为患者,要尽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搔抓、开水烫洗、肥皂擦洗、饮酒及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湿疹的病情。
3、早诊断、早治疗 根据临床瘙痒剧烈、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好发四肢屈侧及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容易诊断。对密集分布的红色丘疹、丘疱疹伴剧烈瘙痒,应早期治疗。由于早期湿疹大多属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因此外用药治疗应循序相应的原则。
4、过敏性体质或有过敏性家族史者,要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搔抓、日晒等,尽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5、生活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6、衣着宜宽松,以减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纤及毛织品直接接触皮肤。
7、湿疹特别是慢性者,大都通过经年累月的治疗未获痊愈,患者常常失去信心。其实,湿疹不是“不治之症”,由于此病发病原因极为复杂,给治疗带来困难。患者应该与医生合作,建立治愈信心。
5小儿湿疹诊断鉴别
1、中医诊断标准
婴儿湿疹又称奶癣,湿疮。是以皮肤红斑粟粒样丘疹,丘疮疹或水疱破溃后出现点状糜烂、渗液、结痂并伴剧烈瘙痒为特征。
(1)皮损多发于颜面先自面颊开始继而延及头皮亦可泛发于全身,常有剧烈瘙痒,伴睡卧不安,神情烦躁,且迁延日久。
(2)皮损有湿性、干性之分,湿性者以红斑、水泡、糜烂、诊液为主要表现,多见于1—3岁,干性以皮肤干燥、脱屑为主无诊液,多见于1岁以上消瘦小儿。
(3)皮损时轻时重,时愈时发,常在发热,腹泻时症状突然消失,待热退,腹泻时症候突然消失,待热退腹泻停止后皮损出现。
(4)部分患儿和其他家族中有哮喘等病史。
2、西医诊断标准
常见过敏性皮疹,皮损多样,形态各异,伴有瘙痒、糜烂、结痂等症候的皮肤瘙痒,按症状可分为诊出血、干燥型、脂溢型、湿疹。
3、症候诊断
(1)湿热俱盛证渗出型:临床表现头面颈液皮损以红斑丘疹水疱,脂水渗溢明显继而结痂,瘙痒,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脉滑数。
(2)脾虚湿盛证脂溢型:皮损以大片红斑、丘疹,覆有油腻性或屑或痂皮皮肤粗糙瘙痒,部分合并消化不良,溢乳,稀溏或完谷不化。
(3)血虚风燥证干燥型:临床表现,皮疹反复疹块色淡,瘙痒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