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女性在生完孩子或者是平时不注意身体的时候就会有子宫脱垂的现象,这个时候如果女性不在意的话可能还会引起一些的并发症,但是大部分人对于这一方面的知识是不了解的,这样是非常危险的一个现象,因为你不了解就不知道怎么调理,这样就会越来越严重。子宫脱垂的并发症有哪些呢?一起看看都有什么吧。
目录
1导致子宫脱垂的四大因素
1、分娩时未能很好保护会阴,产后又未能及时修复,导致子宫的支持组织松弛或撕裂,从而为子宫脱垂创造了条件。
2、新妈妈原来体质就虚弱,产后由于经常咳嗽、便秘,腹压增加而引起。此外,产后过早活动,尤其是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如提拉重物,长时间蹲位、立位等,这些是女性患子宫脱垂的最主要的病因。
3、分娩时软产道过度伸展,支持子宫正常位置的韧带、筋膜、肌肉发生损伤和撕裂;宫口未开全即向下迸气用力;难产、急产、滞产等导致盆底组织损伤;如提肛肌及会阴体裂伤,裂伤后还未能及时缝合,产后保健又不理想,是子宫脱垂的常见原因。
4、 产后经常卧床休息,子宫易变成后位,使子宫轴与阴道轴相一致,一旦遇到使劲用力时,就会产生子宫脱垂。
2子宫脱垂的并发症有哪些呢
1.腰骶部酸痛 尤以骶部为甚,劳动后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可缓解。此外,患者感下腹、阴道、会阴部下坠,也以劳累后加重。
2.阴道脱出肿物
患者自述有球形物自阴道内脱出,于行走、体力劳动时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自行还纳。脱垂严重者,终日掉在外面,不能自行还纳,由于行走活动,与衣裤摩擦而感不适,久经摩擦而发生溃疡、感染、分泌物增多,甚至出血,日久局部组织增厚角化。
3.泌尿道症状
多数子宫脱垂患者,当其大笑、剧烈咳嗽、体势用力时,腹腔压力突然增加,引起尿失禁而尿液外溢。子宫脱垂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膀胱膨出,但是否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取决于膀胱与尿道的解剖关系是否改变。
少数子宫脱垂患者,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需用手指将膨出的膀胱向前推举后,方能排尿。其原因为膀胱膨出严重,胀大的膀胱位置低于尿道。
4.月经改变、白带多 由于盆腔脏器脱垂,导致血循环障碍,局部淤血,影响正常月经,可使月经过多。
3子宫脱垂影响性福指数吗
子宫脱垂多伴阴道口松驰、阴道前后壁膨出,会阴肌群较薄弱,性交时阴茎对于阴道前壁“g敏感点”以及阴道口性敏感点的摩擦力及撞击力均较弱,因此性快感下降,性高潮亦较难引出,以ⅱ度脱垂最明显。此外,由于腰酸、外阴湿疹刺激、痒痛难忍影响休息,均使性欲减退。
中医认为夏季性生活后不宜吹空调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降至距处女膜4厘米以下水平,称子宫脱垂。此时食指伸入阴道两节,指尖即可触及子宫颈,严重者宫颈达阴道口,或整个子宫脱出于阴道外。据其下垂程度分三度:ⅰ度,子宫颈达处女膜或稍上方;ⅱ度,子宫颈已脱出阴道外;ⅲ度,子宫体脱出阴道外。治疗视脱垂程度不同而定。ⅰ度可行保守疗法,可作盆底肌群锻炼、服补中益气汤、放子宫托;ⅱ度行手术治疗,从阴道切除子宫,同时作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手术效果较好。
疾病与性的关系子宫脱垂多伴阴道口松驰、阴道前后壁膨出,会阴肌群较薄弱,性交时阴茎对于阴道前壁“g敏感点”以及阴道口性敏感点的摩擦力及撞击力均较弱,因此性快感下降,性高潮亦较难引出,以ⅱ度脱垂最明显。此外,由于腰酸、外阴湿疹刺激、痒痛难忍影响休息,均使性欲减退。由于阴道口松、盆底肌群薄弱,对阴茎的握力较差,因此男方的性快感亦减弱,高潮较难出现,但其性欲无明显改变。
补中益气汤,提肛肌群的锻炼,使盆底肌群强壮,收缩力加强,阴道对阴茎的握力增加,阴茎对性敏感点的刺激亦增强,双方性快感均可上升,性高潮也较易出现。手术切除子宫、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性功能将可进一步恢复。外阴湿疹治愈后,痛痒消除,性欲也随之上升。放子宫托者,不能房事,因为阴茎触及子宫托,将产生摩擦痛,甚至擦破表皮,损伤性敏感点,故房事时必须注意。手术修补会阴,如阴道口不能容两指,则阴茎难插入。
性交后分泌物增多,刺激外阴皮肤,可引起湿疹,或使原有病变加重。
4子宫脱垂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阴道窥器检查、妇科检查
嘱患者不解小便,取膀胱截石术位。检查时先让病人咳嗽或迸气以增加腹压,观察有无尿液自尿道口溢出,以判明是否有张力性尿失禁,然后排空膀胱,进行妇科检查。
首先注意在不用力情况下,阴道壁脱垂及子宫脱垂的情况。并注意外阴情况及会阴破裂程度。
阴道窥器观察阴道壁及宫颈有无溃烂,有无子宫直肠窝疝。内诊时应注意两侧肛提肌情况,确定肛提肌裂隙宽度,宫颈位置,然后明确子宫大小,在盆腔中的位置及附件有无炎症或肿瘤。
最后嘱患者运用腹压,必要时可取蹲位,使子宫脱出再进行扪诊,以确定子宫脱垂的程度。
查看详情>>5子宫脱垂如何预防
更年期和老年期子宫脱垂的预防:
(1)更年期及老年期的妇女,应特别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同时,更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减少精神负担,排除紧张,焦虑,恐惧的心情。
(2)应适当减轻工作,避免参加重体力劳动。
(3)要注意营养,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坚持做肛提肌运动锻炼,以防组织过度松弛或过早衰退。
(4)积极防治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和习惯性便秘,定期进行全身及妇科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的各种常见病。
(5)及早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在除外妇科肿瘤,心血管疾病,乳腺癌,高脂血症和肝胆疾患等全身性疾病时,应及时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它不但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减轻和缓解更年期症状,还可以改善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甚至消失而产生子宫脱垂和阴道壁膨出的生理学基础。
其他生理期的预防:
(1)加强妇女的劳动保护:过度的负重作用及体姿用力是子宫脱垂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妇女的劳动保护,是预防和减少子宫脱垂的可靠保证。
(2)做好青春期保健:女子在12~18岁之间称为青春期,由于青春期卵巢及女性生殖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外界和内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各种疾病从而影响女子的正常发育和生殖功能,发育不良的女子,其肌肉虚弱,韧带张力较差,往往伴有腹壁松弛而无力称无力型体格,这种人通常伴有内脏器官下垂(如肾下垂,胃下垂等)如果由于某些原因而使腹内压力增加,就容易发生子宫脱垂,因此,做好青春期保健,对保证妇女身体健康及正常发育,预防子宫脱垂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注意月经期保健:月经期虽属生育期妇女的一种生理现象,但是,妇女在月经期间大脑皮质兴奋性降低,加之,受内分泌的影响而盆腔充血,故全身及局部抵抗力都降低,如不注意月经期保健,容易引起妇女各种急慢性疾病,影响妇女身体健康,特别是妇女在月经期间受到冷的刺激(主要是冷水),容易引起卵巢功能紊乱而导致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目前认为,卵巢功能与盆腔支持组织的张力有明显的关系,闭经时,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少,致使盆腔支持组织张力减退,容易发生子宫脱垂,因此,加强月经期保健,对预防子宫脱垂的发生也有很大的意义。
(4)切实做好孕期保健:做好妇女的孕期保健,及时发现并纠正胎位异常,防止发生胎位性难产,也是预防子宫脱垂的重要措施之一。
(5)正确处理分娩各产程:分娩损伤是子宫脱垂的重要病因,产程愈长,子宫脱垂的发病率愈高,这是与支持子宫的悬吊装置和盆底软组织遭受损伤的机会较大有关,目前认为,第一次分娩时所造成的损伤更是关键,在子宫脱垂患者中,第一胎产后发病者最高,约占30%,因此正确处理分娩各产程,防止产伤,是预防子宫脱垂的最重要环节。
(6)认真做好产褥期保健:产妇从胎盘娩出后至生殖器官恢复到非妊娠状态,一般需6~8周,这段恢复过程称产褥期,在产褥期中,妇女的解剖和生理变化均较大,此期若未引起重视,最容易发生子宫脱垂,据报道,产褥期子宫脱垂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期,多系1个月内参加劳动者,子宫脱垂发生率最高,占全部病例的85%以上,这是由于产褥期子宫及其支托结构因妊娠分娩而造成的生理及病理的改变,尚未得到充分恢复之前,过早参加劳动(包括繁重的家务劳动),容易引起子宫脱垂,因此,认真做好产褥期保健,对预防子宫脱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7)切实做好哺乳期保健:哺乳期间卵巢功能下降,尤其产后长期哺乳,可因卵巢功能长期处于低落状态而导致子宫萎缩,子宫的支持结构和悬吊装置松弛无力,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减退,在这种情况下,如遇到增加腹压或体姿用力等外因条件,均可诱发子宫脱垂,哺乳期在1年以内者,子宫脱垂患者仅占9%以下,而哺乳期在1年以上者,占90%以上,说明哺乳期在1年以上者,子宫脱垂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另外发现,妇女在哺乳期承受腹压后,子宫位置下降较非哺乳期明显,因此,切实做好妇女哺乳期保健,是预防子宫脱垂的重要措施。
查看详情>>
温馨提示:
注意卧床休息,睡时宜垫高臀部或脚部,抬高二块砖的高度,产后不过早下床活动,特别不能过早地参加重体力劳动。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后壁膨出。历史考证本病早在隋代巢元方编著的《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篇内就专门列有“阴挺出下脱候”及有关论述。《妇人大全良方》曰:“妇人阴挺下脱,或因脑络损伤,或因子脏虚冷,或因分娩用力所致。”又言:“产后阴脱,玉门不闭,因坐产努力,举动房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