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神经内科 >脑梗塞

应该如何预防脑血栓复发

脑血栓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甚至是对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产生了重要的威胁,年纪大了,身体机能就会下降,心脏等器官也随着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病毒的入侵,脑血栓还有反复发作的可行性,那么如何预防脑血栓复发?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

目录 早期脑血栓的表现症状有什么 应该如何预防脑血栓复发 脑血栓意外的家庭急救 如何治疗能改善脑血栓患者的脑部血循环 脑血栓的发病和天气有关系吗

1早期脑血栓的表现症状有什么

  (1)恶心呕吐或扼逆,或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或耳鸣,不明原因的反复鼻拙血,这属于脑血栓的早期症状表现。

  (2)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物体,数秒或数分钟即恢复常态,既没有恶心、头晕,也无任何意识障碍。这是因视网膜短暂性缺血所致,提示颅内血液动力学改变或微小血栓暂时性堵塞视网膜动脉,为脑血栓的早期症状里比较常见的。

  (3)头晕、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一般认为头痛、头晕多为缺血性脑血栓的先兆,而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则多为脑血栓的早期症状表现

2应该如何预防脑血栓复发

  造成脑栓塞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心脏和大动脉的栓子。心脏和大动脉的原发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冠心病、心肌梗塞、风心病瓣膜损害、心肌病、心内膜纤维变性、先心病等,都是难以根治的。随着病程进展,心衰和心律失常不断发生,致使附壁血栓不断生成和脱落,因而可不断引起脑栓塞的发生。

  要想预防脑栓塞的再发,首先必须针对原发病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如控制动脉硬化的进展,低脂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服用降脂药物,积极治疗心脏病,纠正心衰和心律失常等。其次,抗凝和溶栓治疗有可能消除潜在的血栓。长期小剂量的抗凝治疗,可降低血小板粘合及聚集作用,降低血液粘稠度和凝固性,并有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可防止血栓的形成,预防脑栓塞再发。但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禁用抗凝疗法。小剂量抗凝以阿斯匹林和香豆素类口服为宜,其使用安全、有效。抗凝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出血倾向。

3脑血栓意外的家庭急救

  1、体位保持合适:使病人绝对卧床。脑出血病人头部稍垫高,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立即使病人平卧、头稍后仰,以保证脑血回流灌注。

  2、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解开领口,颈部垫高,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及呕物,以防流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3、控制血压:家中有备用血压计者,立即进行血压测量,若血压≥23/15Kpa,适当应用现有的降压药,使血压保持在20-21/12-14Kpa左右,不可降至过低。

  4、大小便护理:大小便失禁者,及时更换内裤,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潮湿、摩擦刺激使皮肤破溃。

  5、心理安慰:遇此情况,家属不要过于惊慌,应保持镇静、安慰病人,避免病人因过度紧张或恐惧而使病情加重。

  6、呼叫急救中心或及时送到附近医院检查(如CT)、抢救。有发病先兆者或脑缺血表现者,不可忽视,应立即送往医院住院治疗。

  7、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必须搬动时,动作要轻,固定头部,以防出血加重。

4如何治疗能改善脑血栓患者的脑部血循环

  1、抗血小板治疗脑血栓:对于不符合溶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缺血性脑血栓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50-300mg/d。急性期后可改为预防剂量(50-150mg/d);溶栓治疗者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溶栓24h后开始使用;对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可考虑选用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

  2、抗凝治疗脑血栓:不是一种常规。对大多数急性缺血性脑血栓患者,不推荐无选择地早期进行抗凝治疗;特殊情况下溶栓后还需抗凝治疗的患者,应在24h后使用抗凝剂;对缺血性卒中同侧颈内动脉有严重狭窄者,使用急性抗凝的疗效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3、扩容治疗脑血栓:对一般缺血性脑血栓患者,不推荐扩容;对于低血压或脑血流低灌注所致的急性脑血栓如分水岭梗死可考虑扩容治疗,但应注意可能加重脑水肿、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此类患者不推荐使用扩血管治疗。

  4、其它方法治疗脑血栓:对不适合溶栓并经过严格筛选的脑血栓患者,特别是高纤维蛋白血症者可选用降纤治疗;扩张血管---对一般缺血性脑血栓患者,不推荐扩血管治疗;其他改善脑血循环的药物丁苯酞。

5脑血栓的发病和天气有关系吗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塞引起的,而脑梗塞又是脑卒中造成的。在我国,每年有脑卒中患者约180万,死于脑卒中的有90万人,同时有60万人卧床不起,需他人照顾。为此积极采取措施,降低脑血栓的发病率是大家需要注意的事情。

  脑血栓的发病和天气有关系吗?在影响脑血栓形成的诸多因素中,天气因素相信大家也是知道一些的。某疗养院对262例脑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12月-2月(冬季)发病最多,占29.1%;夏季次之,占27.8%。有资料证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直接影响脑血栓形成:在相对湿度为 40-60%时,发病率最低,在平均湿度为85%时,发病率最高; 气压在1009百帕时,发病率为25%,1028百帕时,其发病率降到5%;气温在18摄氏度时,发病率为7%,在30摄氏度时,发病率升至22%。这说明,温、湿度越高,气压愈低,愈易发生脑血栓病。

  由此可见气象因素与脑血栓的形成有密切相关:夏季、冬季所以发病率高,其原因与夏季出汗过多,冬季气候干燥和活动较少有关。因此已有脑动脉硬化或高血压、高血脂病史的老年人,在夏季应注意补足水份,避免过多出汗,在冬季应注意多作体力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对脑血栓形成的影响主要是因为高温、高湿、低气压导致血压下降,血流减慢而利于血栓形成。因此了解气象因素与脑血栓形成的关系,可据气象预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脑血栓病的发生。

疾病百科 | 脑血栓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

温馨提示:
要戒降烟酒,限制食盐摄入量,每天最好不超5克,同时饮食不要肥腻。劳逸结合,生活规律。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故而临床上又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或“血栓性脑梗死”。脑血栓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基础上,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 常见症状: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偏身麻木、偏瘫[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物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