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眼科 >视网膜病

中心视网膜病变针灸治疗

每个人都有视网膜,视网膜是控制着我们我们的眼睛,能够观看到外面的世界,眼睛是属于我们心灵的窗户,如果眼睛出现了问题就会造成失明,由于很多人出现了中心视网膜病变这样的疾病久而久之造成的失明的现象,那么中心视网膜病变针灸治疗?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视网膜病变病因 中心视网膜病变针灸治疗 视网膜病变的检查 视网膜病变的种类有哪些 预防糖尿性视网膜病变的方法

1视网膜病变病因

  目前对GRP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了。相关的血液学异常在发病中的详细作用有待阐明。已知高血糖症引起多种生化和生理改变,相继造成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视网膜毛细血管的病理改变包括周细胞减少、基底膜增厚,毛细血管腔减小,毛细血管内皮屏障(血视网膜内屏障)失代偿。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糖尿病引起,除全身症状以多饮、多食、多尿及尿糖、血糖升高为特征外,并有双眼视网膜出现鲜红色毛细血管瘤,火焰状出血,后期有灰白色渗出,鲜红色新生血管形成,易发生玻璃体红色积血为主要特征的眼底改变,对于诊断和估计预后有意义。年龄愈大,病程愈长,眼底发病率愈高。年轻人较老年人患者危险性更大,预后常不良。若糖尿病能得到及时控制,不仅发生机会少,同时对视网膜损害也较轻,否则视网膜病变逐渐加重,发生反复出血,导致视网膜增殖性改变,甚至视网膜脱离,或并发白内障。

2中心视网膜病变针灸治疗

  体针治疗

  取穴

  主穴:分2组。1、新明Ⅰ;2、向阳Ⅰ、向阳Ⅱ。

  配穴:新明Ⅱ。

  新明Ⅰ位置:翳风前上五分,耳垂后皱折中点。

  向阳Ⅰ位置:以甲状软骨上缘为标志,向两则延伸至胸锁乳突肌内缘相交处。

  向阳Ⅱ位置:舌骨水平线,向两延伸至胸锁乳突肌内缘相交处。

  新明Ⅱ位置:眉梢上1寸,外开5分凹陷处。

  治法

  主穴任选一组,每次只取1穴。其中,新明Ⅰ效不佳时,可加新明Ⅱ。新明Ⅰ操作:针体与皮肤成60度角,与身体纵轴成45度角,快速进针,再向前上方徐徐刺入,至下颌骨髁状突浅面,可获针感,然后以捻转结合小提插手法促使针感到达眼区,运针1分钟出针;新明Ⅱ:针尖呈水平刺入,缓慢进针5~8分,同上手法运针1分钟去针;向阳Ⅰ:取仰卧位,将患者肩部垫高,头稍后倾,充分暴露颈部,进针前先用左手将穴位附近搏动之颈动脉摸清,轻压颈部软组织,待眼区有感觉后,持针自胸锁乳突肌内缘与血管间迅速刺入皮肤,以45度角沿着向后、向内、向上的方向,将针缓缓送入约1.5~2寸,待出现针感后捻动针柄,使针感达眼区,用轻提插结合小幅度捻转手法运针后,留针10分钟。向阳Ⅱ操作与向阳Ⅰ相同。每日1次,10次一疗程。

3视网膜病变的检查

  视网膜病变患者要做一些基础检查和专科检查,基础检查包括:

  1、血糖检查:定期测定血糖水平监控糖尿病病情发展。

  2、肾功能检查:及时发现糖尿病肾病并发症。

  3、胆固醇血脂检查:保持胆固醇、血脂正常水平。

  眼科检查包括:

  1、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仅可以了解视网膜微循环的早期改变,而且在糖尿病性视网膜性病变的进展中也有各种特殊表现,其阳性体征发现率较眼底镜检查发现率高,是早期诊断,选择治疗方案,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的可靠依据。如在眼底镜下尚未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就可出现异常荧光形态。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下发现的微血管瘤比眼底镜下所见要早,要多得多。其他如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无灌注区,动静脉异常,渗出及出血,新生血管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都有特殊表现。

  2、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OPs)

  OPs是视网膜电图(ERG)的亚成分,它能客观而敏感地反映视网膜内层血循环状态。在眼底未见病变的眼中,它能反映出OPs的振幅异常,在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中,它能进一步显示病程的进展和好转。

  3.其他检查

  如视觉对比敏感度检查,可见早期患者的中、高空间频率平均对比敏感度显著降低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可发现患者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表现为低流速、低流量,高阻力型改变血液黏稠度检测可表现为黏度增多血清SOD活力检测可表现为活力下降等。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动脉早期或动脉期,相当于渗出灶处有颗粒状、花边状等多种形态的新生血管网。出血区遮蔽荧光,出血上缘有透见荧光区。后期新生血管有荧光素渗漏形成强荧光区。

4视网膜病变的种类有哪些

  1.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是以黄斑区水肿为特征的常见眼底病单眼或双眼均可发病,常易复发,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在20-45岁。病情可以自限。自觉视力减退70%左右的患者视力在0.5-1.0之间,很少低于0.1。主诉视物不清有中心暗点、形、色视或小视眼底检查,黄斑区局限性肿胀隆起,周围有光晕中心凹反射消失。数周后有多数黄白小点沉着,或伴有色素紊乱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静脉期可见一个或多个高荧光点,逐渐呈扩散型或喷出型染料渗漏视野检查有中心暗点,应用Amsher方格表检查,能查出视物变形

  2.视网膜脱离 指视网膜本身组织的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分离分为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和非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者包括渗出性、牵引性和肿物所引起通常所言,视网膜脱离主要指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初起视网膜受到刺激产生闪光感及眼前黑影增多继之视野中出现固定性黑影遮挡,视物变形及明显视力障碍。眼底检查脱离区的视网膜呈灰白色水波纹状隆起,血管爬行其上。合并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者眼底可见增殖条索和星状皱褶。脱离区内或附近,常可发现透见背景红色的视网膜裂孔眼压低于正常。局限性脱离时,相应部位视野缩小并有红蓝色视野交叉现象。

  3.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进行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的变性疾病夜盲和双眼视野逐渐向心脏缩窄是本病主要特征。眼底检查,视乳头呈蜡黄色逐渐苍白萎缩,境界清晰。视网膜血管显著变细早期赤道部视网膜有骨细胞样色素,遮盖部分血管。病变逐渐向后极部扩展甚至累及黄斑,视网膜呈青灰色。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早期背景荧光呈斑驳状,动静脉充盈时间延长,晚期可有脉络膜血管无灌注区也可见黄斑水肿所致的荧光素渗漏。视觉电生理检查视网膜电流图(ERG)呈熄灭型,眼动电泳图(EOG)表现为平坦波。

查看详情>>

5预防糖尿性视网膜病变的方法

  (1)改变饮食结构。最理想的饮食应由高比例的糖类、纤维素、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低含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组成。这种饮食结构,可帮助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延缓视网膜病变的进展,以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2)纠正贫血。对伴随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纠正其贫血状态,将有助于减少硬性渗出量,以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3)控制血压、降低血脂。糖尿病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压或高血脂,因此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应对高血压及高血脂进行治疗,以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4)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根本措施,应在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苭物治疗和控制饮食,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水平。多项研究显示,长期稳定地控制血糖可降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减慢其发展。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