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儿童的急性脑膜炎会传染吗

急性脑膜炎是家长最担心也是最头痛的一个疾病,它能使小孩持续发烧不止,甚好引起惊厥,抽筋,半身不遂,严重的话还会危及到生命。就算是治好了,也有一定的几率有神经系统后遗症。那么儿童的急性脑膜炎会被传染吗?小编搜集了关于儿童急性脑膜炎的相关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

目录 急性脑膜炎的检查 儿童的急性脑膜炎会传染吗 急性脑膜炎的症状都有什么 脑膜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脑膜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急性脑膜炎的检查

  1.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浑浊,细胞数升高,早期以中性粒细胞占优势,后期以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蛋白升高,多为1-5g/L;糖及氯化物降低;免疫球蛋白IgG和IgM明显升高。抗菌治疗前,脑脊液涂片染色镜检,约半数病人的脑脊液内可见致病细菌。

  2.血常规检查

  周围血白细胞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占优势。

  3.放射检查

  (1)CT早期可正常,病程进展可见脑膜呈线状强化,硬膜下积液可见颅骨内板下新月形低密度区,脑积水显示脑室扩大,脑实质受损可见低密度区和占位效应。

  (2)磁共振检查早期脑膜及皮质呈条状信号增强,脑组织广泛水肿;中期皮质和皮质下梗死;后期可见脑积水、硬膜下积液及脑萎缩。

2儿童的急性脑膜炎会传染吗

  首先需要说的是急性脑膜炎是有一定的传染性的,但是不是所有的急性脑膜炎都会传染,有的因为细菌性而导致的感染脑膜炎,是有传染性的,这个时候感染的细菌通过呼吸道还有,咳嗽接吻等来传染的。

  急性脑膜炎的传染方法,一般都是通过间接性传染的,比如说我们的和患有急性脑膜炎的患者,在一起吃饭,或者是打喷嚏离得比较近,接吻的时候会传染,对于直接的感染,一般是我们身体受到细菌感染,头部受伤,而都,鼻子受伤,经血液传播至中枢系统,就感染上了。

  所以对于有传染性的急性脑膜炎主要是通过空气和飞沫进行传染的,我们在平时遇到有急性脑膜炎的患者,最好是要远离一些,避免有一些亲密的动作,避免公用一些洗具或者是牙具,这样才可以保护自己。

  急性脑膜炎喷射出大量带菌的飞沫,污染空气,健康人一旦吸入,在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脑膜炎双球菌就会由呼吸道进入血液,而后达到颅内,引起脑膜炎发生。

  由此可以说明,儿童急性脑膜炎会传染。为了防止这种可怕又棘手的病,我们可以从生活上开始预防发生。比如定期给儿童接种脑膜炎的疫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经常洗手,保持手部的干净卫生,避免熬夜,儿童抵抗力本来就低,长期晚睡更容易造成抵抗力低下,另外多吃水果,多运动,也可以预防的。

3急性脑膜炎的症状都有什么

  大人和孩子如果患有急性脑膜炎的话经常会出现发热的现象,而且头部也会有剧烈的疼痛感,全身也会随着病情的严重开始抽搐。而且还往往有意识的障碍,不知道周围的事情。在发病前的时候曾经患上过上呼吸道感染,而且新生儿和婴儿的话往往会出现浑身特别的热,喜欢睡觉,呼吸困难的现象。有的还会出现黄疸等现象。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检查一下比较好。

  脑膜炎是一种感染病,感染的部位是头骨与大脑之间的一层膜。这种疾病通常伴有着一些并发症,比如耳部、窦或上呼吸道感染。脑膜炎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两种,细菌型脑膜炎特别严重,需要及时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那么会很快导致死亡或者造成永久性的脑损伤。而病毒型脑膜炎虽然严重但大多数人能完全恢复,少数遗留后遗症。而且这种疾病会在人群中传染,所以一定要小心。

4脑膜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一是怎样预防乙脑。乙脑是蚊虫传染的,灭蚊是预防乙脑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除了消灭蚊子外,还防止蚊子叮咬,如装纱门、纱窗。睡觉的时候,可以挂上蚊帐或点上蚊香,另外,在乙脑流行期间,晚上最好不要让孩子光背在外面睡觉,以减少传染的机会。

  10岁以下儿童应在4~5月份开始接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注射。据上海市传染病院统计,凡注射了疫苗的一般都不发病,即使发病也很轻。所以家长不应忽视按时给孩子注射乙脑预防针。

  二是做好疫苗预防。接种这是预防与控制乙脑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我国乙脑病例中10岁以下儿童占80%以上,5岁以下占50%。一般要求1岁接种2次,2岁加种1次,5岁再加种1次,共4次,若有遗漏者应去地区卫生服务中心补种,外来人口中有遗漏接种者也应去补种。

  三是加强动物传染源管理。搞好家禽、家畜棚舍的环境卫生。

  四是搞好预防接种及时注射乙脑疫苗。注射乙脑疫苗效果明显,保护率高。流行地区接种对象一般为6个月以上、10岁以下的儿童。乙脑灭活疫苗第一年需注射2次,间隔7~10天,以后每年加强一次;减毒活疫苗不分初免,每年一针至6岁,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注射剂量为6~12个月婴儿0.25毫升;1~6岁0.5毫升;7~15岁1毫升;16岁以上每次2毫升。因为疫苗接种后,大约40天左右才产生免疫力,所以一定要提前接种。在乙脑流行季节,用大青叶、板兰根、银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天,有预防作用。平时要注意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同时,普及乙脑的防病知识,及时发现病人,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尽量减少乙脑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乙型脑炎病儿常在数日内病情迅速加重,所以应在医院治疗,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如腰椎穿刺输液等。不要因疼爱孩子延误诊断。病儿应隔离在有防蚊设施(沙门、沙宙、蚊帐)、凉爽(室温低于30℃)、安静的病室内。发热时应多补充水分,可给西瓜水,绿豆汤,豆浆,牛奶,米汁,菜汤等清凉流质食物。对高热多汗病儿应勤擦皮肤。用热毛巾定期擦摩骨隆起处(如骶、尾部等)皮肤,以防褥疮发生。

5脑膜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化脓性脑膜炎:其中最易混淆者为嗜血流感杆菌脑膜炎,因其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脑脊液细胞数有时不甚高。其次为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及肺炎双球菌脑膜炎。鉴别除结核接触史、结素反应及肺部X线检查可助诊断外,重要的还是脑脊淮检查,在细胞数高于外,重要的还是脑脊液检查,在细胞数高于1000×106/L(1000/mm2),且分类中以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占多数时,自应考虑化脓性脑膜炎;但更重要的是细胞学检查。

  2.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是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脑炎及病毒性脊髓炎均可与结脑混淆,其中散发的病毒脑炎比流行性者更需加以鉴别。各种病毒性脑膜炎之诊断要点为:①常有特定之流行季节。②各有其特殊的全身表现,如肠道病毒可伴腹泻、皮疹或心肌炎③脑脊液改变除细胞数及分类与结脑不易鉴别外,生化改变则不相同,病毒性脑膜脑炎脑脊液糖及氯化物正常或稍高,蛋白增高不明显,多低于1g/L(100mg/dl)。④各种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有其特异的实验室诊断 方法,如血清学检查及病毒分离等(参阅各有关专章节)。轻型病毒脑炎和早期结脑鉴别比较困难,处理原则是:①先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各项检查,如结素试验、肺X线片等以协助诊断。②不用激素治疗,如短期内脑脊液恢复正常则多为病毒脑炎而非结脑。③鞘内不注射任何药物,以免引起脑脊液成分改变增加鉴别诊断之困难。

  3.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其临床表现、慢性病程及脑脊液改变可酷似结脑,但病程更长,可伴自发缓解。慢性进行性颅压高症状比较突出,与脑膜炎其他表现不平等。本病在小锗较少见故易误诊为结脑。确诊靠脑脊液涂片,用墨汁染色黑地映光法可见圆形、具有厚荚膜折光之隐球菌孢子,沙保培养基上有新型隐球菌生长。

  4.脑脓肿:脑脓肿患儿多有中耳炎或头部外伤史,有时继发于脓毒败血症。常伴先天性心脏病。脑脓肿患儿除脑膜炎及颅压高症状外,往往有局灶性脑征。脑脊液改变在未继发化脓性脑膜炎时,细胞数可从正常到数百,多数为淋巴细胞,糖及氯化物多正常,蛋白正常或增高。鉴别诊断借助于超声波、脑电图、脑CT及脑血管造影等检查。

  5.但脑瘤与结脑不同处为: ①较少发热。②抽搐较少见,即使有抽搐也多是抽后神志清楚,与晚期结脑患儿在抽搐后即陷入昏迷不同。③昏迷较少见。④颅压高症状与脑征不相平行。⑤脑脊液改变甚少或轻微。⑥结素试验阴性,肺部正常。为确诊脑瘤应及时作脑CT扫描以协助诊断。

  6.典型的结脑诊断比较容易,但有些不典型的,则诊断较难。不典型结脑约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婴幼儿起病急,进展较快,有时可以惊厥为第1症状。②早期出现脑实质损害症状,表现为舞蹈症或精神障碍。③早期出现脑血管损害,表现为肢体瘫痪者。④同时合并脑结核瘤时,可似颅内肿瘤表现。⑤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极端严重,可将脑膜炎症状及体征掩盖而不易识别。⑥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脑膜炎时,常表现为顿挫型。对于以上各种不典型垢情况,诊断需特别谨慎,防止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