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其他科室

夏天人体正常温度是多少

人体的体温是判断身体正常与否的一个标准,体温过高过低都是不正常的,一般情况下,女性的体温会比男性体温稍微高一些,小孩的体温会比大人高一些。一年四季的温度不同,正常体温也会有些许变化。那么夏天人体正常温度是多少?婴儿正常体温是多少?下面我们就来共同了解一下这些问题。

目录 婴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夏天人体正常温度是多少 如何给宝宝科学退烧 体温偏低是阳气不足 宝宝发烧怎么办

1婴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

  人们常说一岁以内的婴儿体温在37.5℃以下都属正常。原因是婴儿大脑内控制体温调节的中枢发育尚未成熟,也就是控制体温能力不够强,致使婴儿的体温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炎热天气或包裹过多,体温会轻度升高,但不应超过37.5℃。寒冷天气或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体温可降至36℃或再低些。

  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2夏天人体正常温度是多少

  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机体深部的体温较为恒定和均匀,称深部体温;而体表的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和差异较大,称表层温度。临床上所指的体温是指平均深部温度。一般以口腔、直肠和腋窝的体温为代表,其中直肠体温最接近深部体温。正常值:口腔舌下温度为37℃(范围36.5-37.5℃),直肠温度37.5℃(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下温度为36.5℃(范围36.0℃-37.0℃)。

  每日早晚、人体各个部位及男女之间的体温均存在着差异。人体正常体温有一个较稳定的范围,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正常人口腔温度(又称口温)为36.2℃~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2℃~0.5℃,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2℃~0.6℃。一天之中,清晨2~5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但一天之内温差应小于0.8℃。另外,女子体温一般较男子高0.35℃左右。女子体温在经期亦有些许变化。

  在健康状态时,如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体的体温一般是比较恒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于36.2℃~37.2℃),而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8℃以下是低热,39℃以上是高热。

3如何给宝宝科学退烧

  1: 温水擦浴法温水擦浴法是指用温水给宝宝擦洗身子帮助宝宝降温的方法。温水通常在37℃左右,主要擦洗宝宝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的高温(约39℃)逐渐降低,让宝宝觉得比较舒服。这时还可以再用稍凉的毛巾(约25℃)擦拭额头脸部。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些降温处理时,如果孩子有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所谓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为什么呢?当病源侵入人体后,体温都要升到一个相应的温度,这就是设定温度。降低设定温度是给孩子退烧的关键。因为设定温度若不改变,散热的同时,身体仍然会发动产热作用来达到目标体温。这时用冷水给孩子擦澡,企图通过散热来退烧,不但无效,反而让孩子发抖寒战,非常痛苦,所以必须先用退烧药物,降低设定温度,这时再辅助物理散热,体温才会真正降下来

  2:谨慎使用酒精擦浴法很多爸爸妈妈可能都听说过用酒精给宝宝擦身子能使宝宝迅速降温。但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要谨慎。这是因为用酒精擦拭宝宝身体的时候,会造成宝宝皮肤快速舒张及收缩,对宝宝刺激非常大,还很有可能造成宝宝酒精中毒。

  3:热水泡脚冰袋敷额用热水给宝宝泡脚可以促进宝宝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宝宝的不适症状。另外,用冰袋敷在宝宝的额头上,也有利于宝宝降温。

  4:多喝开水,少食油腻之物宝宝持续低烧时,消化能力会减弱,食欲也会因此变差。此时要给宝宝吃些流质食物。要少吃或不吃油腻食物。另外还要让宝宝多喝水,也可加少量的食盐,促其发汗,有利于体温下降和毒素排泄,防止脱水。

4体温偏低是阳气不足

  阳气是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阳气足则人体各项功能状态饱满,阳气虚则功能状态低下。阳气不足的人体温会偏低一点,一般在35.5~36℃之间。阳气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也就是常说的天人相应,比如冬天就要讲究潜藏阳气,否则来年容易生病。

  36℃是健康警戒线

  一天中,体温最低的凌晨时段,往往也是死亡高峰期,哮喘、失眠、抑郁症患者的早醒,也容易发生在这个时段。下午体温较高,也是身心状况最佳的时候,以下几种体温奥秘与健康尤其密切。

  36℃~37℃:免疫力最强

  正常的体温意味着基础代谢率正常,血液中充满新鲜氧气和养分,能提升白细胞的功能,有助于抵抗病毒、细菌的入侵,增强免疫力。有资料显示,体温下降1℃,基础代谢下降12%左右,免疫力会下降30%左右。

  低于36℃:身体出现危险信号

  体温低于36℃时,身体就会颤抖以产生热能,且伴随黑眼圈,鼻头、面色、手掌发红,嘴唇发紫等症状。现代女性中,由于压力增加、不爱锻炼、睡眠饮食不规律等因素,畏寒症患者增多。体温下降造成血液循环不良,白细胞不能正常工作,免疫力降低,哮喘、肺炎、风湿病等疾病自然会找上门来。

  低于35℃:对老人最致命

  体温降到35℃时,被称为低体温症,患者自觉畏寒怕冷、皮肤湿冷、四肢冰凉、不愿起床,走路困难,老年人和营养不良者最易出现,秋冬季发生低体温的老人约占10%。当老年人的体温低于35℃超过24小时,容易出现心跳骤停。体温降低至32℃时,寒战消失并出现昏睡;降至28℃时会出现室颤,最终可致心脏停搏;降至25℃时,患者呈昏迷,反射消失,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微弱;降至20℃时,心脏将停止跳动。

5宝宝发烧怎么办

  冷湿敷法

  将小毛巾折叠数层,放在冷水或冰水中浸湿,稍拧干,敷额头。最好两条毛巾交替使用,每隔3—5分钟换一次,连续敷15—20分钟。还可同时在腋下、颈部、大腿根部用,效果更好。但若孩子出现寒战、皮肤发花则应停止。

  温水擦浴法

  将毛巾在略高于体温的温水中浸湿,为孩子擦拭全身皮肤,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以散热。擦拭一遍后,可待皮肤水分蒸发后再擦第二遍,直至体温明显下降。

  酒精擦浴法

  酒精易于挥发,能较快带走皮肤上的热量,达到降温目的。擦浴前可先冷敷额部,既可协助降温,又可防止擦浴时由于体表血管收缩,血液集中到头部引起充血。用纱布或手绢浸蘸酒精,擦颈部两侧至手臂,再从两侧腋下至手心,接着自颈部向下擦背部。然后擦下肢,从髋部经腿外侧擦至足背,从大腿根内侧擦至足心,从大腿后侧经膝窝擦至足跟。上下肢及背部各擦3—5分钟,腋下、肘部、腹股沟部及膝后等大血管处,可重点擦浴,以提高散热效果。前胸、腹部、后颈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不宜擦拭。

  保持室内适宜及空气流通

  将室内温度控制在18 一20 左右,保持空气流通,经常开窗换气,以减少病菌在空气中的浓度。尽量减少亲友探视,以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利于宝宝休息。

  饮食以流质、清淡、易消化为主

  饮食以流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为主,如奶类、藕粉、少油的菜汤等。待体温下降后,食欲好转,可改为半流质,如肉末菜粥,面条、软饭配一些易消化的菜肴。另外,专家提示,发烧期间暂时不要给宝宝吃鸡蛋,因为鸡蛋清中含有某种致敏物质,可能会引起一些宝宝的过敏反应。平时身体健康时有可能不发作,而发烧时抵抗力下降,就有可能会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