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保健养生 >健康饮食

六个半月宝宝食谱有哪些

宝宝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营养的补充,宝宝到了一定年龄阶段之后,就需要注意给他们准备辅食,六个月的宝宝可以帮助他们制作蛋黄泥,或者是鱼肉泥,胡萝卜泥等这些辅食。六个半月宝宝食谱有哪些?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给宝宝添加辅食该选粥or米糊 六个半月宝宝食谱有哪些 不要给宝宝随便喂食 宝宝胃口不好怎么办 宝宝多大能吃醋

1给宝宝添加辅食该选粥or米糊

  配方米粉营养更全面

  我们常说的米糊一般称为“米粉”,市面上出售的婴儿米粉一般属于“配方米粉”,是用优质大米为载体,并加入婴儿所需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制成,合格的婴儿米粉应该均衡强化钙、铁、锌等20多种营养素,供母乳或婴儿配方奶粉不能满足营养需求以及婴儿断奶时食用。

  跟家庭自制大米粥相比,配方米粉的营养更全面,即使熬制了五谷杂粮粥和骨头粥,里面含有的营养元素也是非常少的。鉴于婴儿消化系统尚不完善,胃容量较小,但是又需要比较多的营养,想要吃得少又营养丰富,配方米粉无疑是首选。

  米粥也并非一无是处

  看了上面一段话,不少妈妈是否会觉得那就不用讨论了,绝对是米糊好。俗话说世事无绝对,尽管从营养成分上来看,米糊比粥要全面一些,但其实在宝宝实际的饮食中,并非只需要吃米糊和粥,还需要吃水果、蔬菜、肉类、蛋类等。如果你认为宝宝添加辅食只需要吃配方米粉,那就大错特错啦!

  米粉顾名思义就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食品,一般80%以上是碳水化合物,婴儿在生长阶段,最需要的是蛋白质,米粉中含有的蛋白质不但质量不好,而且含量少,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孩子在吃米糊的时候还需要搭配一些肉蛋类食品。

  受饮食习惯的影响,我们烹制的正餐中的蛋白质类食物跟粥似乎更搭配,尤其表现在口感上,米糊或许跟肉松搭配味道很棒,但是跟肉丸搭配估计就会怪怪的,宝宝可能会不爱吃。

  可以考虑米糊和粥都吃

  如果妈妈们也遇到像周周一样的难题,其实大可以各让一步,米糊和粥交替着吃,爱吃哪个吃哪个,说不定孩子还有新鲜感呢。如果宝宝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大可以让宝宝来选择。如果觉得宝宝吃粥不够“配方”,应该考虑让孩子喝配方牛奶,补充营养比配方米粉见效多了。

  最需要强调的是,无论米糊还是米粥都是一类过渡食品,是宝宝在6个月之后的主要辅食,但主食仍应该是母乳或配方奶。宝宝1岁以后,应该逐渐让孩子吃半固体或固体的食物,不建议一直吃流质食物,不利于咀嚼和吞咽的训练。

2六个半月宝宝食谱有哪些

  1.鱼泥胡萝卜泥米粉

  原料:河鱼或是海鱼,胡萝卜

  做法:选择河鱼或是海鱼,蒸熟,取出肉,并小心将鱼刺全部除去,压成泥即可。将做好的少量鱼泥,连同胡萝卜泥一起拌在米粉里。

  2.蛋黄泥

  原料:鸡蛋1个

  做法:将鸡蛋煮熟,用筛碗或勺子碾成泥,加入适量开水或配方奶调匀即可。最初要从1/8个蛋黄开始,根据宝宝的接受程度逐步添加至1/4、1/3。

  功效:补充宝宝逐渐缺失的铁,蛋黄中的铁含量高,同时维生素A、D和E与脂肪溶解容易被机体吸收和利用。

  3.土豆泥

  原料:土豆

  做法:将一只土豆去皮并切成小块,蒸熟后用勺压烂成泥,加少量水调匀即可。

  4.青菜泥

  原料:青菜

  做法:将适量青菜叶洗净,加入沸水内煮约1-2分钟后,取出菜叶用粉碎机粉碎,或在铜丝网上研磨,滤出菜泥。

3不要给宝宝随便喂食

  1.新生儿喂黄连水或黄芩水

  没有任何必要,也没有任何益处,“预防新生儿黄疸”就像“先苦后甜”一样,纯属胡扯。黄连、黄芩还可能危害宝宝的肠道(如果没吸收)和肝脏肾脏(如果吸收),没出事是运气好,再说仅仅是“没出事”有什么可自豪的?

  2.新生儿喂盐水

  如果你非要在开奶之前给宝宝喂点什么,那就白开水吧。食盐对正常出生的宝宝并无价值,还会增加肾脏负担。如果非要觉得盐水好,还是留着自己喝吧!

  3.婴儿喂蜂蜜水

  出生后若不能及时哺乳,或腹泻、吐奶较为严重时,喂些糖水或糖盐水是可取的,但喂蜂蜜水就是拿宝宝的生命冒险。

  蜂蜜有可能含有肉毒杆菌芽孢(直接来自蜜蜂,间接来自灰尘或土壤),进入婴儿未发育完善的肠道后,会产生并释放毒素,并引起中毒(这样的案例报道有不少)。一旦中毒,病死率较高。

  宝宝长大后,肠道发育像成人一样完善,肉毒杆菌芽孢引起中毒的可能性降低。世界卫生组织(WHO)亦建议不要给1岁以内的宝宝喂蜂蜜。

  4.婴儿喂凉茶

  凉茶对成年人是否有益尚且存疑,喂宝宝真是手贱。凉茶中复杂的中药成分很难让人相信它对宝宝是无害的。再说,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凉茶对宝宝有啥益处,或者能解决啥问题,你吃它作甚?

  5.小婴儿喂珍珠粉、金银花水、高丽参水

  瞎整的思路与黄连水、凉茶是一脉相承的,体现瞎整育儿的多样化倾向。不论是谁在什么时候散布的这些流言,都到了该纠正、辟谣的时候了。

  6.3个月以内的宝宝喂米粥、米汤、米糕等

  这分明是挑战哺乳动物的底限。小婴儿几乎不能消化淀粉(米粥、米汤、米糕的主要成分),不但吃了也白吃,还会干扰其他奶类的摄入和吸收。这种做法真是手贱贱,心空空啊。

  7.比拼体重

  宝宝生长发育绝不是越胖越好,只要体重保持正常的增长速度即可。与邻家的孩子比谁体重大,谁先出牙,谁先吃饭(断奶早)....都是没有必要的,只会催生“过度喂养”。养孩子也要攀比吗?

  还有一些常见错误不能归于纯粹的瞎整,只是未跟上科学育儿的发展脚步,过于陈旧,不符合目前认为的最佳喂养原则。

  1.定时给6个月以内的宝宝喂水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中建议,6个月以内纯,纯喂养就是除母乳之外,不喂给其他任何食物或饮料,甚至不喂水。母乳含有丰富的水分,可以满足小婴儿的生理需要,无需定时喂水。

  2.4个月添加辅食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也就是说,婴儿开始添加辅食的适宜时间是满6个月。过去国内都建议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很多儿保医生至今仍这样建议,知识太陈旧),应该纠正。

  3.第1个辅食加蛋黄

  过去蛋黄多作为首选的辅食来推荐,但蛋黄中的铁很难吸收,吸收率仅3%,远低于瘦肉和动物肝脏(铁吸收率20%),而且蛋黄是最容易导致宝宝食物过敏的食材之一。因此,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不应包括蛋黄,蛋黄应在7~9个月开始添加,每日自1/4个逐渐增加至1个(卫生部《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第1个正规的辅食应该是婴儿米粉。婴儿米粉强化了铁、锌、维生素等,又不容易引起过敏,是宝宝首选的辅食。果汁、菜汁等也可以早期添加,但一般不作为正规的最初辅食。肉泥、肝泥也可以在早期尝试添加(卫生部《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4.吃米粥不吃婴儿米粉

  家庭自制米粥是一种不错的食品,但不应作为最初的辅食,也不能代替婴儿米粉。添加辅食的早期,应选用婴儿米粉,不用米粥;后期也应以婴儿米粉为主,仅辅以少量米粥。

  婴儿米粉是一种营养非常丰富的配方食品,专门为婴儿设计,在大米的基础上,根据婴儿需要添加了铁、锌、钙、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B族、DHA等多种营养素,故营养价值更高,与自家熬制的米粥完全不是一回事!两者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5.宝宝店出售的小食品是婴儿辅食

  宝宝店、育婴店出售各种各样做成奶豆形状、小动物形状、或带有儿童图案的小食品,但很多并不是婴儿辅食。

  婴儿辅食类产品有专门的国家标准,主要有GB 10769—2010(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和GB 10770—2010(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两大类。购买时,一定要认准产品标准号,只有标有GB 10769—2010或GB 10770—2010的才是正宗的辅助食品,否则不应用于婴儿辅食。

  6.辅食必须是软、烂、糊、汁状

  早期添加辅食时,必须是汁状或糊状,以适应宝宝的胃肠道。但随着月龄的增长,应该逐渐过渡到较软的固体(如煮蔬菜)、硬固体食物(如水果、饼干等),这样有助于锻炼宝宝咀嚼能力、胃肠消化能力等。倘若一味坚持软、烂、糊、汁,孩子吃起来固然省力,但却会使宝宝咀嚼、消化能力发育落后,迟迟不能接受固体食物,并进而影响营养素摄取。我在咨询中遇到不少这样的情况,宝宝都2岁了,还只能吃米粥、果泥,而不能吃米饭、苹果块等纯固体食物。

  辅食添加不仅为了补充宝宝所需营养,还要训练宝宝咀嚼、口手动作、消化吸收,促进其神经协调活动。这是很多家长容易忽视的。应根据月龄主动锻炼宝宝吃更大块(菜泥 碎菜,果泥 小果块 大果块,肉末 肉丸肉丝)、更硬(米糊 软米饭 米饭)、更固体(蛋羹 煮鸡蛋)的食物。

  7.辅食主要靠喂给

  添加辅食不但要能补充营养,还应有助于婴儿神经心理发育,所以在添加过程中应注意食物的质地和培养儿童的进食技能,如用勺、杯进食可促进口腔动作协调,学习吞咽;从泥糊状食物过渡到碎末状食物可帮助学习咀嚼,并可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用手抓食物,既可增加婴儿进食的兴趣,又有利于促进手眼协调和培养儿童独立进食能力(卫生部《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因此,10个月~12个月可以培养婴儿自己用勺进食(卫生部《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为了促进婴儿神经心理发育,辅食还应注重让宝宝尝各种味道,闻各种气味,看各种颜色,听不同声音,手眼协调使用工具,精细动作训练本体感觉等。进食带来的喜怒哀乐、满足感、反抗等对宝宝来说,都是难得的体验。

  8.烹制辅食放盐

  不吃盐会让宝宝没力气,这纯属胡说八道。盐对宝宝并无益处,还破坏其正常味觉,易养成日后高盐饮食的不良习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烹制婴儿辅食时不要加盐,不加调味品,少放糖。但烹制辅食时应使用植物油,每天大约5~10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6~12月龄婴儿平衡膳食宝塔》)。

  通常1岁以后加盐即可。

  9.吃很多水果

  很多家长误以为水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加之宝宝爱吃酸甜可口,所以每天给宝宝吃很多水果,又吃香蕉又吃苹果。其实,宝宝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水果,而且宝宝胃容量十分有限,吃较多水果势必影响其他食物摄入,得不偿失。我咨询过多例因水果吃太多而影响体重增长的孩子。

  满一周岁时,每天蔬菜水果各25~50克即可,不到周岁宜更少一些。50克(1两)是啥概念?大约是一根香蕉的三分之一,一个大苹果的五分之一。

  10.母乳喂养的宝宝不补充维生素D

  母乳最佳、最好、最自然、最适宜、最营养.....但这并不意味着母乳是完美的,尤其是对在室内生活的人类幼崽而言。母乳含维生素D极少,不能满足需要。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母乳喂养婴儿自出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 400~800IU(北方,日照较少)或400~600IU(南方,日照较多)。

  11.其他

  诸如天天给宝宝雪梨炖枸杞水、菊花精泡水、银耳羹、燕窝粥、鱼汤....之类,吐槽无力啊。

4宝宝胃口不好怎么办

  优化饮食环境。给宝宝创造愉快的饮食环境,对他的挑食行为,不要施加过多的压力。进餐时,固定宝宝的座位,不让他在吃饭时走来走去,更不要一边吃,一边玩或看电视。送到宝宝面前的食物宁少勿多,这比一下子给他一大碗,使他没吃前就觉得没法对付要好得多。

  给宝宝胃肠道减负。饮食要节制,避免给宝宝吃油炸食物,吃很多冰激凌等甜冷饮品,以保护消化酶含量和功能,维护食欲。

  努力提高烹调技巧。烹制食物一定要适合宝宝的年龄特点,如断奶后的宝宝消化能力比较弱,饭菜要做得细、软、烂。食物的色彩、味道的调配也很重要,如蛋黄玉米糊、葱油蒸肝片、蔬菜牛肉土豆汤、果汁豆奶、奶粉拌草莓等,这些食品会提升宝宝的食欲。对不爱吃蔬菜的宝宝,可以将蔬菜切碎做成菜粥或菜饭,或做菜肉馅的包子、水饺、馄饨,宝宝就会爱吃。每天饮食都安排有肉、禽、鱼和蛋,尽可能保证宝宝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补水很重要。注意让宝宝喝水,不能等到宝宝口渴时才想到。含糖或含乳的饮品不是补水的好选择。

  户内外活动不能少。不能因为天气热就限制宝宝的活动,适量运动可以帮助消化,让宝宝的身心“动”起来,胃口也会调动起来。

  管好冰箱防疾病。不要将食物放在冰箱冷藏室内很久,冰箱里拿出的饭菜一定要加温消毒后再吃;瓜果等生食洗净后,最好用开水冲洗消毒,或者用凉开水浸泡20分钟后给宝宝吃;避免将没有吃完的瓜果等生食放在冰箱冷藏室内,然后拿出来再直接吃,这会让宝宝呕吐或腹泻。即使放很短的时间也不安全。

  加强饮食卫生。给宝宝吃的任何食物都要保证新鲜和安全,对放置时间长的饮食最好别给宝宝吃。另外,教育宝宝要勤洗手,餐具要用开水消毒。

  多吃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的食物。如鱼、肝脏、蛋类、小麦、高粱米、小米、玉米、稻米、大豆、胡萝卜、柠檬、橙子、西红柿、青椒等。

5宝宝多大能吃醋

  宝宝多大能吃醋

  有些家长以自己的口味来衡量孩子,认为加些酱油、醋,食物会更有味儿,其实这样做,会使孩子对食物本身的感知发生偏差,也在无形中让孩子适应了较厚重的口味,将来的饮食中偏向于对作料、添加剂的口味依赖,易出现偏食、挑食现象。

  可在孩子1岁以后,在食物中适量加一些酱油和醋,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对孩子的饮食起到积极的调剂作用。但要注意控制量,少许即可。

  宝宝吃醋的好处

  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如果妈咪们还在烦恼宝宝的吃饭问题,不如在宝宝的食物里加一点醋。醋能刺激胃酸分泌、帮助消化,适量吃醋对一些原本胃酸分泌较少的宝宝能起到生津开胃、增强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的作用,增强宝宝的食欲。

  提高胃肠道免疫力。食用醋中含有0.4%-0.6%的醋酸成分,可以有效地抑制多病菌的生长和繁殖,让它们“后继无人”。尤其是到了秋天,细菌和病毒类疾病流行,妈妈们如果在烹饪时添加适量的醋,既可以为宝宝开胃增食,又可以杀灭宝宝体内的病菌,真是一举两得哦。

  保护体内的维生素C。人体需要的维生素C,主要来源还是蔬菜和水果。不过,维生素C这种物质受不了“折腾”,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只要稍加烹饪便会破坏维生素的物质结构,使其难以为人体所吸收和利用。但若在烹饪时添加一小匙食醋,蔬菜中的维生素C就会被有效地保护起来。其次,同时,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多为酸性食物,醋也为酸性,“两酸”结合,产生催化作用也能够提高宝宝身体对维生素C的利用率。

  提高宝宝对营养成分的吸收率。医学专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烹饪时放醋和不放醋相比,放醋的菜可提高人体营养吸收率70%。所以,妈咪要在宝宝的日常饮食中加入适量的醋,可以让食物中的营养更充分的被宝宝的身体吸收。

  促进体内新陈代谢。醋能降低尿糖含量,有利尿作用,客观上可以减轻宝宝小小的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