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婴儿的头上脸上会出现结痂的现象,这在医学上称为婴儿湿疹,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皮肤病,多为满月后方发病。惯发于头面部,其他地方也可被波及。皮疹表现与急性或亚急性湿疹相同,容易复发。剧痒难忍,故夜间哭闹、燥动不安。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如腹泻等。婴儿眉毛结痂的原因有哪些?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目录
1宝宝初添辅食不可忽视的五大问题
Q1:米粉与牛奶能混在一起吗?
宝宝喜欢吃米粉,妈妈就把米粉和牛奶搅匀放在奶瓶里,这样既吃了牛奶也吃了米粉。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正确的。我们给宝宝加泥糊状食物,一方面给他加营养,另外一方面他要学习咀嚼,让宝宝练习舌头的搅拌能力。
婴儿配方奶粉有其专门的配方,最好用煮沸的白开水冲调,若加入其他如汤汁、米粉,都会改变其配方,降低营养成分,这等于减少了奶量。牛奶中含有酪蛋白,会降低宝宝对鸡蛋米粉中蛋白质的吸收率。长期把米粉调在奶粉里吸允,也不利于宝宝吞咽功能的训练,对日后进食会形成障碍。
Tips:添加辅食时,要在奶之外单独添加。给宝宝喂米粉,最好采用小勺喂养的方式。虽然给宝宝用勺子喂麻烦了一点,时间也长了一点,但是相信妈妈们为了宝宝的健康发育着想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Q2:辅食是越碎越好吗?
辅食的细碎程度是与宝宝的成长月龄密切关联的。辅食添加初期,妈妈们需要给宝宝吃够碎、够烂的食物。但为了促进宝宝咀嚼能力和颌面的发育,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的辅食不需要一直都过分精细。
1岁以后,软饭、饺子、馄饨、细加工的蔬菜和肉类都可以帮助宝宝巩固咀嚼功能的发育。这个时期,牙齿越来越多,宝宝的咀嚼、吞咽动作更加协调,能用牙齿将较粗硬的食物咬磨细碎。这些动作能锻炼舌头及整个颌面部的肌肉,为宝宝日后语音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Q3:先加蛋黄还是纯米粉?
很多妈妈觉得蛋黄营养好,补充蛋白质,含锌含铁也高,其实这个说法很片面。首先给宝宝添加的辅食应该是纯米粉,因为纯米粉引起婴儿过敏的可能性是最低的,而且相对于蛋黄容易消化吸收。对蛋黄有过敏现象的宝宝需要延迟到6、7个月以后再加。对蛋黄过敏更严重点的最好延迟到1岁以后再添加。
Q4:何时可以添加盐?
一般建议1岁以后才让宝宝吃极少量的盐。如果爸妈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过早的添加浓味果汁、尝盐味较重的成人食品等,容易造成宝宝对常规辅食不感兴趣。
Tips:建议妈妈们还是从平常喂养和生活中做起,不要过早给宝宝添加盐等调味品。盐摄入过早、过多都会诱发宝宝今后成人期出现高血压等疾病。给宝宝加盐时,妈妈先自己尝尝,如果适合自己的口味,那盐量就放重了。
Q5:如何得知是否消化了辅食?
宝贝吃了新添加的辅食后,大便出现些改变,如颜色变深、呈暗褐色,或可见到未消化的残菜等,不见得就是消化不良。因此,无须马上停止添加辅食。只要大便不稀,里面也没有黏液,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若在添加辅食后出现腹泻或是大便里有较多的黏液,就要赶快暂停下来,待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后再从少量开始重新添加。并且要避开生病或天气太热的时候。
宝宝辅食推荐
4~6个月宝宝辅食:土豆泥
原料:土豆。
做法:将一只土豆去皮并切成小块,蒸熟后用勺压烂成泥,加少量水调匀即可。
6~8个月宝宝辅食:猪骨胡萝卜泥
原料:胡萝卜一小段,猪骨适量。
做法:猪骨洗净,与胡萝卜同煮,并滴2滴醋进去。待汤汁浓厚胡萝卜酥烂时捞出猪骨和杂质,用勺子将胡萝卜碾碎。
8~12个月宝宝辅食:八宝粥
原料:糯米,红枣、红豆、桂圆肉、莲子、花生、核桃各适量。
做法:将原料洗净后同入电饭煲内熬煮成粥放入冰糖即可。
12~24个月宝宝辅食:水果沙拉
原料:苹果粒、梨子粒、芒果粒、木瓜粒、猕猴桃粒、哈密瓜粒、黑莓或桑葚、草莓,甜味沙拉、甜味奶酪适量。
做法:所有原料一起入大碗中搅拌均匀即可。
2婴儿眉毛结痂的原因
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其起因多与遗传和外界诱因有关。
直接病因:引起宝宝湿疹病因是复杂的,其中过敏因素是最主要的,所以有过敏体质家族史(如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有过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哮喘、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等)的宝宝就容易发生湿疹。如果孩子的父母均是过敏体质,那么孩子有70%的可能是过敏体质;如果父母中的一方属过敏体质,孩子仍有50%成为过敏体质的可能性。
诱发因素:发生了的宝宝,许多物质又会诱发或加重湿疹症状,如食物中蛋白质,尤其是鱼、虾、蛋类及牛乳,接触化学物品(护肤品、洗浴用品、清洁剂等)、毛制品、化纤物品、植物(各种植物花粉)、动物皮革及羽毛、发生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日光照射、环境温度高或穿着太暖、寒冷等,都可以刺激宝宝的湿疹反复发生或加重。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小儿湿疹,好发生在孩子的肛门周围,常伴有蛲虫感染,称为蛲虫湿疹。
内因:婴儿容易发生湿疹还有本身的因素,是因为婴儿的皮肤角质层比较薄,毛细血管网丰富而且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多,对各种刺激因素较敏感,所以叫婴儿湿疹。
3七个月的宝宝能吃什么辅食
七个月宝宝能吃什么?
宝宝长到七个月以后,单纯的给宝宝喝母乳或奶粉,已经很难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了。这个阶段添加的辅食品种不仅要丰富,而且要做到荤素搭配,比如淀粉、蛋白质、蔬菜、水果、油脂类等都要适当的给宝宝添加。
七个月宝宝辅食食谱
在给宝宝添加碎菜、肉末时,要从少量逐步递增。在出牙时期,可以尝试给宝宝吃小饼干、烤馒头片等,让他练习咀嚼。
1、菜末米汤 食材:油菜心适量、米粉少许。青菜洗净切碎,米粉用冷水调开至没有结块。加了米粉的汤再次煮开,加入青菜末并搅拌开。锅内的汤再次煮开,并煮1分钟左右。等菜末熟了即可出锅。
2、苹果麦片泥 食材:苹果1/4个、麦片20克。做法:苹果削皮,取1/4的量切成小块。将苹果放进搅拌机,打成泥。用白开水冲好麦片糊。将苹果泥加入麦片糊中,搅拌均匀即可。
宝宝7个月大需要断奶吗
宝宝长到7个月时,已经开始萌出乳牙,有了咀嚼能力,同时舌头也有了搅拌食物的功能,对饮食也越来越多地显示出个人的爱好,喂养上也随之有了一定的要求。宝宝可继续吃母乳,但是因为母乳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尤其是铁、维生素、钙等已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乳类食品提供的热量与宝宝日益增加的运动量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
因此,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孩子,7个月是宝宝进入离奶的中期了,奶量只保留在每天500毫升左右就可以了。添加的辅食品种要丰富多样,做到荤素搭配,不要让宝宝养成偏食的习惯。
这个时期婴儿的牙齿开始萌出,咀嚼食物的能力逐渐增强,消化功能也逐渐增强,因此可以在粥内加入少许碎菜叶、肉末等。但要注意,在给宝宝添加碎菜、肉末时,要从少量逐步递增。在出牙时期,还要继续给宝宝吃小饼干、烤馒头片等,让他练习咀嚼。
7个月宝宝辅食应如何添加
主要食物:母乳或配方奶
辅助食物:白开水、鱼肝油(维生素A、维生素D比例为3:1)、水果汁、菜汁、菜汤、肉汤、米粉(糊)、蛋黄泥、菜泥、水果泥、粥、烂面条、肝泥、肉泥、动物血、豆腐
餐次:每4小时一次
上午:6:00母乳喂哺10~20分钟,或配方奶150~180毫升;8:00喂蒸全蛋1个,温开水/水果汁/菜汁90毫升;10:00喂肝泥/肉泥30~60克,白开水50~100毫升;12:00喂粥或面条小半碗,菜、肉或鱼占粥量1/3
下午:14:00喂母乳10~20分钟,或配方奶150~180毫升;16:00喂菜泥或果泥30~60克,温开水或水果汁或菜汁100毫升;18:00母乳喂哺10~20分钟,或配方奶150~180毫升
夜间:20:00喂米粉30~60克,温开水/水果汁/菜汁30~50毫升;22:00喂母乳10~20分钟,或配方奶150~180毫升
备注:鱼肝油每天1次,每次400μ
7个月的宝宝吃什么辅食
有母乳吃的宝宝该继续喂母乳,吃配方奶的宝宝也要继续吃配方奶,但同样都要每天添加2次以上辅食。这个时期的宝宝容易习惯各种不同口味,至少要从下列四类食品中选一种,尽量使宝宝营养平衡:
①淀粉:面包粥、米粥、面、薯类、通心粉、麦片粥、热点等等。
②蛋白质:鸡蛋黄、鸡肉、鱼肉、豆腐、干酪、豆类等等。
③蔬菜、水果:各类蔬菜水果都行。
④油脂类:黄油、植物油等等。还可以加些海藻类食物。点心可以加饼干、面包等等。
给七个月宝宝添加辅食的注意事项
宝宝长到7个月以后,不仅对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其他食品有了自然的欲求,而且对食品口味的要求与以往也有所不同,开始对咸的食物感兴趣。
1、无论是吃母乳还是吃配方奶,此时宝宝的主食仍以乳类为食品为主,代乳食品只能作为一种试喂品让宝宝练习吃。
2、增加半固体的食物,如米粥或面条,一天只加一次。粥的营养价值与配方奶、人奶相比要低得多。100克15%的米粥只能产生约218千焦耳的热量,而100克的人奶能产生约285千焦耳的热量,100克加糖配方奶能产生301千焦耳的热量。此外,米粥中还缺少宝宝生长所必需的动物蛋白,因此,粥或面条一天只能加一次,而且要制作成蛋黄粥、鱼粥、肉糜粥、肝末粥等给宝宝食用。
3、观察体重,每隔10天给宝宝称一次体重,如果体重增加不理想,奶量就不能减少。体重正常增加,可以停喂一次母乳或配方奶。
4、该月龄宝宝食谱的安排可参照如下标准制定: 早晨6点半:母乳或配方奶180毫升 上午9点:蒸鸡蛋1个 中午12点:粥或面条小半碗,菜、肉或鱼占粥量的1/3 下午4点:母乳或配方奶180毫升 晚上7点:少量副食,配方奶150毫升 晚上11点:母乳或配方奶180毫升,宝宝6个月后,可以吃一般的水果。可将香蕉、水密桃、草莓等类的水果压给宝宝吃,苹果和梨用匙刮碎吃,也可给宝宝吃葡萄、橘子等水果,但要洗净去皮后吃。
4秋季宝宝腹泻要警惕三类食物
1、牛奶
牛奶中含乳糖,消化乳糖靠小肠黏膜刷状缘上的细胞所分泌的乳糖酶。而在肠道发炎时,这层细胞受到破坏,于是身体暂时无法分泌乳糖酶,乳糖不能分解,就会刺激肠道,加重脱水、腹泻等症状,并在大肠中引起胀气。酸奶则不在限制之列,因为其中的乳糖已经被乳酸菌所利用,同时乳酸菌还可以提供乳糖酶。
2、豆浆
豆浆中还含有少量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皂苷、植酸等成分,它们对于消化吸收功能有抑制作用,皂苷对肠胃也有刺激作用。
3、甜食
甜食制作中加入了大量蔗糖,需要在小肠中进行消化,在肠道发炎的状态下,消化蔗糖的“蔗糖酶”制造也会发生障碍,于是大量不能消化的蔗糖在肠道会造成脱水,在大肠中由于肠道细菌的作用还会产气,造成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
5宝宝吃这八种辅食最易过敏
宝宝九成左右的食物过敏都是以下八类食物造成的:蛋、奶、花生、小麦、大豆、坚果(例如核桃、腰果等)、鱼(例如金枪鱼、三文鱼、鳕鱼等)和甲壳类水产(例如虾、蟹、贝类等) 。谭小华提醒道,“宝宝3~4个月大时添加辅食最容易过敏,家长在添加辅食时,应注意遵循‘稀到浓’‘纤维-淀粉-蛋白-脂肪’及‘少到多’的原则添加,让宝宝慢慢适应新口味、新食物。”
有家族遗传的过敏体质的宝宝,接触到致敏食物后,会引起过敏症状。若宝宝不幸“中招”,避免过敏原的接触,是防止过敏的主要方法,但宝宝最初接触某些食物成分过敏时,有时过敏原很不明显,你很难注意到,如饼干里的蛋、奶或干果粉末等,建议咨询医师。此外,专家建议:“有过敏家族史的宝宝,可将添加辅食的时间相对延迟(最迟半岁),把全母乳喂养时间稍微延长。”
另外,消化道炎症是肠道过敏症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所以宝宝的饮食干净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