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饮食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在吃饭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总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不便,牙齿是我们用来咀嚼食物的,但是在生活中总是会出现牙齿吃东西的时候容易咬下嘴唇的现象,一旦咬破总是会导致我们的出现口腔溃烂以及发炎等现象,这对健康也是非常不利的,并且会带给我们严重的疼痛感,下面一起了解下牙齿咬嘴唇是怎么回事。
目录
1宝宝一直咬嘴唇怎么办
如果在三岁前孩子频繁出现此类情况,家长要视情况及时进行干预。如果孩子只是单纯性的习惯问题,家长可在孩子入睡后取出他口中含着的物品。
若孩子不愿松口,可采取替代法,比如用安慰奶嘴,但这仅是短期内的诱导,不可长期代替;如果孩子是缺乏安全感造成的这一习惯,家长要多与孩子进行亲情交流,必要时多在孩子身边陪伴,等到孩子入睡之后再离开。
在接诊的过程中,出现这种不良习惯的孩子最小也就2、3个月。其中最大的孩子咬嘴的习惯会持续到十几岁甚至成人后。
如果孩子咬嘴唇的情况并不频繁,可能只是一个习惯问题。但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已经习惯性咬嘴唇就要留神了。因为长期咬下颌,牙齿容易往外长,易造成牙齿畸形甚至是口腔内骨骼畸形。不过也有不少孩子这类习惯会渐渐改变,建议家长在孩子3岁左右注意观察,如果有好转可以不进行治疗。但三岁后咬唇频率不减反增就一定要去医院就诊。
家长注意孩子的饮食、刷牙习惯,特别是对孩子的咬手、咬嘴、张口呼吸等情况细心观察。不良的口腔习惯还包括:张口呼吸、咬玩具、吮吸手指、下巴向前伸做鬼脸等。还有就是母亲在哺乳期不要平躺着,上身和下身要形成一定倾斜度,不要让孩子够着喝奶;不要让孩子长期躺着抱奶瓶自己吃奶,这样也容易让孩子形成下巴向前的畸形。
宝宝一直咬嘴唇怎么办?上文已经为我们介绍了几种可以有效的解决这种情况的办法,我相信大家一定也都了解了,宝宝的健康成长比什么都重要。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照顾好自己的宝宝,让她们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2牙齿咬嘴唇是怎么回事
口炎是口腔黏膜的炎症,可波及颊黏膜、舌、齿龈、上腭等处。在小儿时期较多见,尤其是婴幼儿,可单纯发病也可继发于腹泻、营养不良、急性感染、久病体弱等全身性疾病时。引起口炎的主要有细菌、病毒及真菌。
预防
1.小儿口炎
常见的口炎有鹅口疮、疱疹性口炎、细菌性口炎三种。其预防关键集中起来有五点:①注意科学喂养,提高抗病能力,增强体质,避免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②重视口腔卫生,特别在有急性感染时应注意清洗口腔;③注意饮食及器皿、乳头的清洁消毒,减少腹泻发生;④疱疹性口炎流行期间预防性服用板蓝根,每天1次,连服3天;⑤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滥用而诱发小儿鹅口疮及二重感染。
2.变应性口炎
(1)有药物过敏反应的意识和常识,在初次或再次应用同一种药物期间,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皮疹伴痒感,或有突然发生的胸闷、心悸、头晕、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现象时,应及时考虑药物过敏反应,并请医生做出诊断和治疗。
(2)如果曾有对某种药物的过敏史,每次就诊必须主动把药物过敏史告知医生,以免复发。
(3)在治病过程中,切忌用药过多、过乱、过杂,同时用药剂量也不宜过大。
(4)长期露天工作的人们要警惕药物所致的光敏反应。
3.膜性口炎
最重要的就是每天清洁牙齿,正确刷牙,应采取上下竖刷牙法,早晚刷牙,每个牙面刷8~10次;饭后漱口;使用牙线清洁相邻的牙齿间隙;咀嚼木糖醇口香糖20分钟左右;每月换一支新牙刷;每3个月看一次牙医;注意含氟牙膏的用量(尤其是儿童),一般豌豆大小即可;刷牙力度适当,所使用的牙刷如出现刷毛外翻就应更换;如没有牙周疾病可每年到牙科洗一次牙;注意少喝碳酸饮料。
上面就是对牙齿咬嘴唇是怎么回事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一般这一现象都是由于口腔出现炎症水肿等原因导致的,所以平时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并且饮食上也要注意多吃些含有维生素高的食物,并且要养成饭后刷牙的好习惯,为了牙齿的健康在平时吃过甜食之后一定要及时刷牙。
3牙齿咬破口腔怎么处理
有些人牙齿咬破口腔就会经常受到口腔溃疡的困扰,甚至连喝水、吃东西都很困难。
口腔渍疡在过去总被认为是“火气大”的缘故,但是,目前医学界有了新发现。经过临床及免疫研究,已确定其病原体为病毒,而导致口腔溃疡的两种病毒分别为人类巨细胞病毒和ER病毒。其中人类巨细胞病毒潜伏在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ER病毒则潜伏在血液中的B淋巴细胞。
人们一旦感冒、精神压力大、身体疲倦或精力不足、免疫力差时,病毒就会发作。
医学研究也发现,这类病毒属于原发性病毒,人类感染后即存在体内,藏在表皮下的血管中,并在细胞核中繁殖。当身体免疫系统异常时,如感冒会激活潜伏在体内的病毒,这些病毒会特别活跃,溃疡也会明显恶化。
牙齿咬到口腔,生活当中大家需要注意,在平时的时候出现了牙齿咬到口腔,可以选择多注意一些,方法特别是注意不要上火,多喝水,多吃一些去火的食物。
4嘴唇上有什么穴位
1、嘴唇上有承浆穴
承浆穴是任脉与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具有生津敛液、舒筋活络的功用,主治口歪,唇紧,齿痛,流涎,口舌生疮;暴喑,面肿,齿,癫痫,面瘫。赤神经痛,癔病性失语,糖尿病。承浆。承,承受也。浆,水与土的混和物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湿及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胃经地仓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以及任脉廉泉穴冷降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本穴如同地部经水的承托之地,故名。承浆治疗颈项强痛、运动不利,每用必效。轻者单取承浆即可,重者可配合后溪。或每日针1次,针数日。承浆一穴不仅可用于颈部外伤后的疼痛,而且还可用于治疗落枕及颈椎病有颈部疼痛及运动不利者。操作:用28号或30号毫针向上或向下斜刺0.3-0.5寸,得气后以捻转为主,小幅度提插为辅,留针15-20分钟。本穴针感以胀痛为主。
2、嘴唇上有唇里穴
唇里,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别名髓空、下颐。位于口腔内,下唇粘膜中点,唇外与承浆穴相对处。布有下颌神经的下牙槽神经,上下唇动脉。主治口噤,口臭,面颊肿痛以及齿龈炎,口腔炎等;还用于马黄黄疸,寒暑瘟疫,肝病等。直刺0.1~0.3寸;或点刺出血。针感:局部胀痛,可向四周放散。一般不灸。唇里穴下为下唇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口轮匝肌、降下唇肌)。粘膜由下颌神经的下牙槽神经分布。左右侧,上下唇动脉在唇正中线处相互吻合,形成围绕口裂的动脉环。主治口噤,口臭,面颊肿痛以及齿龈炎,口腔炎等;还用于马黄黄疸,寒暑瘟疫,肝病等。
3、嘴唇上有水沟穴
水沟穴为督脉经穴,别名人中、鬼宫,为督脉与手足阳明之会,位于人中沟正中线上1/3与2/3交界处。其功能醒神开窍,清热熄风,主治昏迷、晕厥、癫狂、急慢惊风、消渴等多种疾病,为中医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穴之一。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常常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唇上中部,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的交点。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人事不醒、心腹绞痛、剧烈腰背痛等。该穴为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而且也是一个相当危险的部位,如果采用此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时候,注意力道不要过于强烈。定位:人中沟的上1/3与2/3交点处。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或用指甲按切);一般不灸。
5宝宝吸手指咬下唇小心龅牙地包天
手对宝宝有一种魔力,很多宝宝都喜欢吸允手指,婴儿时期宝宝吸允手指是一种探索,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已经2岁了孩子吸允手指的话,就要注意预防龅牙、地包天等口腔问题了。
医生提醒:如果正处于牙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小孩常常咬下嘴唇,或者吸手指,可能就会变成难看的龅牙哦。
“龅牙妹”原来竟是因为爱吸手指
6岁女孩茜茜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儿童医院口腔科就诊,茜茜的妈妈对医生说,茜茜小时候牙齿长得挺好的,结果年龄越大就觉得她的牙齿越来越有“龅牙”的倾向,于是带着茜茜来医院矫正牙齿。
就诊时经过交谈,儿童医院口腔科李副主任得知,茜茜从小就有吸手指的习惯,并且这个习惯持续了多年,这个习惯导致她的上排牙齿发育异常,出现了龅牙的情况。另外,吸手指除了导致龅牙,还可能导致地包天。
据李医生介绍,人咬下唇时一般是下嘴唇垫在上下前牙之间,这样下嘴唇就会对上下前牙产生持续的力量,使上前牙向前移动,上前牙前突,时间长了,就会造成龅牙。而这种不良习惯又同时会造成下颌后缩,下前牙向舌侧倾斜,妨碍下牙弓及下颌骨的发育,形成前牙深覆颌或者开颌畸形。一旦形成错颌畸形,不但外貌难看,而且会导致发唇齿音不准确。最严重的是还会影响颌骨发育,形成牙颌畸形,甚至出现用口呼吸习惯。
李医生说,除此之外,门诊还常常收到因为咬下嘴唇而导致龅牙的患儿,那一类小孩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龅牙”,因为很可能上排的牙齿并没有突出,而是下排牙和下颌骨往后缩了,造成看起来像“龅牙”。
发现牙齿问题 一定要及时矫正
“由于患儿已经快7岁了,已经错过了最佳矫正时期,想要解决她的‘龅牙’问题,也要相对麻烦一些。”李医生说,孩子在发育过程中,一些不良的习惯往往会影响颌骨的发育,进而影响小孩今后脸型和面容的发育。
一般的牙齿矫正时间是1-2年,最好是在儿童时期,如果错过矫正畸形的“黄金期”,进入成人期再矫正的话,如果已形成的颌骨畸形非常严重的话,需要进行正颌外科手术治疗。
但是,确定牙齿矫正的最佳时间不是绝对的,医生一般会根据牙齿畸形者的不同类型和个体的生长发育情况而定,不同畸形矫正时期不一样,并不是一定要等到牙齿换完才矫正,比如乳牙地包天的话,3岁左右就可以矫正,以免造成颌骨畸形。
他提醒广大家长,换牙是每个孩子必定经历的一个过程,作为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牙齿发育情况,一旦出现牙齿问题,千万不要想到在恒牙换好后再做矫正,一定要及时医治,对于不少因牙齿引起面部畸形的患者来说,及时获得治疗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长出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
除了咬下嘴唇 还有哪些不良的口腔习惯呢?
李医生介绍,在门诊中,经常会遇到因不良习惯而导致变“龅牙”的小孩,除此之外,用口呼吸、从嘴巴里咬两颊的肉、咬舌头,都可能导致牙齿或颌骨畸形。例如允吸手指,可能造成地包天或龅牙;咬舌可能会造成上下牙齿闭合不严等。
他提醒,小孩2岁以后如果仍然有咬手指的习惯,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另外,小孩一般6岁左右换牙,这段时期颌面部变化很快,如果有不良的口腔习惯,非常容易造成颌面部发育异常。
因此,李医生建议,小孩从出生后就应该注意口腔问题,乳牙长完时可检查一次,6岁以后到12岁左右换牙完毕建议每年检查1、2次,因为许多口腔问题家长不容易发现或者容易忽略,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从上面的文章我们知道,不良的口腔习惯,比如吸手指、咬下嘴唇、用口呼吸都会导致颌面部发育异常,导致龅牙、地包天等问题,爸爸妈妈们如果发现你的孩子有这些习惯,一定要帮助孩子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