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神经内科 >脑出血

轻微脑溢血的症状是什么

脑出血这种疾病在最近几年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而导致此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外力因素和疾病因素,但不论患者是由于那种原因导致的,一旦有了早期症状发生就该及时的进行就诊,以免疾病加重之后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那么轻微脑出血什么症状表现呢?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脑出血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轻微脑溢血的症状是什么 脑溢血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预防脑溢血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脑出血应该如何护理

1脑出血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 由于现代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诊断明确者,一般不做脑脊液检查,以防脑疝发生。但在无条件做脑CT扫描或脑MRI检查时,腰穿仍有一定诊断价值。脑出血后由于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力一般较高,80%患者在发病6h后,由于血液可自脑实质破入到脑室或蛛网膜下隙而呈血性脑脊液。所以脑脊液多数呈血性或黄色,少数脑脊液清亮,因此,腰穿脑脊液清亮时,不能完全排除脑出血的可能。术前应给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有颅内压增高或有脑疝的可能时,应禁忌做腰穿。

  2.血常规、尿常规和血糖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在急性期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可有尿糖与蛋白尿阳性。脑出血急性期血糖增高由应激反应引起。血糖升高不仅直接反映机体代谢状态。而且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血糖越高,应激性溃疡、脑疝、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

  影像学检查

  1.CT检查 临床疑诊脑出血时首选CT检查,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边界清楚,并可确定血肿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如脑室大量积血可见高密度铸型,脑室扩张。l周后血肿周围可见环形增强,血肿吸收后变为低密度或囊性变。CT动态观察可发现进展型脑出血。

  2.MRI检查 可发现CT不能确定的脑干或小脑小量出血,能分辨病程4~5周后CT不能辨认的脑出血,区别陈旧性脑出血与脑梗死,显示血管畸形流空现象。并可根据血肿信号的动态变化(受血肿内血红蛋白变化的影响)判断出血时间。①超急性期(0~2h):血肿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与脑梗死不易区别;②急性期 (2~48h):为T1等信号、T2低信号;③亚急性期(3天~3周):T1、T2均呈高信号;④慢性期(>3周):呈Tl低信号、T2高信号。

  3.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 可检出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Moyamoya病和血管炎等。

  4.心电图检查 脑血管病患者因为脑-心综合征或心脏本身就有疾病,可有心脏功能和血管功能的改变:①传导阻滞:如P-R间期延长,结性心律或房室分离。②心律失常: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③缺血性改变:S-T段延长、下降,T波改变。④假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等。

  5.动态血压检测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1周内血压明显升高,高于正常参照值,也高于发病前的血压水平,提示高血压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同时,血压波动以及低血压状态在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中占有一定比例。血压波动既可以导致血压升高,同时也可以作为高血压的后果。无论短期或长期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其靶器官如大脑的损害严重程度与急性脑血管病发生率,均显著增高。血压波动常与血压升高伴存,出现血压骤降或骤升,此时患者往往伴有较明显的不适症状,如头晕、头痛、晕厥、胸闷、心慌等。

  6.经颅多普勒(TCD) 有助判断颅内高压和脑死亡。当血肿>25ml,TCD显示颅内血流动力学不对称改变,表示颅内压力不对称,搏动指数较平均血流速度更能反映颅内压力的不对称性。

查看详情>>

2轻微脑溢血的症状是什么

  1、身体麻木,主要表现为患者突然感觉到自己的一侧身体有麻木的症状,而且总是无力,严重的话还会直接影响到正常的活动,甚至还会有手持物掉落、嘴歪、流涎以及走路不稳等症状发生,这些症状出现之后就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了。

  2、失语,主要指的就是病人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常常会突然讲不出话来,不但吐字总是含糊不清,严重的患者常常还会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这对其正常生活影响就很大了。

  3、视物模糊,一般都是暂时性的,大多都是在轻微脑出血出现之后就会出现的症状,如果患者能够及时的进行治疗,这样症状大多都可以恢复正常,但如果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治疗,随着疾病的逐渐加重,是很容易会导致失明的危害发生的。

  4、头晕,病人常常会发现周围的景物总是在不同的旋转,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站立不稳和晕倒在地等症状发生,有的患者只会短暂的出现一次,但有的却可以反复的出现,因此在这种症状发生之后也是该及时进行治疗的。

查看详情>>

3脑溢血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人物。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直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3.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吐,维持中心静脉压5~12MMHG或肺楔压在10~14MMHG水平。注意防止低钠血症,以免加重脑水肿。每日补钠、补钾、糖类、补充热量。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

  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6.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7.一般来说,病情危重致颅内压过高,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8.康复治疗,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宜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早期分阶段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益。

4预防脑溢血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一、 适当调整药物

  1、坚持服用降压药 特别是血压持续居高不下或波动较大者,夏季期间更应严格遵照医嘱加强对血压的检测,并根据血压变化和自身感受坚持和定时服够降压药(千万不要随意漏服、停服或换服)。降压药以作用缓慢而长效者为好,以保证血压缓慢而平稳地下降到一个较安全的水平后并继续服药。同时也应注意不要一时服药过量或短时间内重复服药(特别是易忘事的老年应特别注意),以免引起血压一时下降过快过低,而导致心、脑梗死的危险。

  2、服用利尿剂降压药要谨慎 因夏季出汗和电解质丢失较多,而极易发生低血钾症,因此在夏季最好尽量减免使用此类药物。

  3、适量服用助眠药 由于受炎热气候的影响,老年的睡眠质量往往欠佳,常易导致夜间的血压升高而发病。必要时可根据病人睡眠障碍的特点,间断地加服一些不同药效和不易成瘾的助眠药物,以提高睡眠质量。

  二、注意心理卫生 如保持心态平衡、心情舒畅和情绪稳定,避免激动、生气、赌气、争吵和大喜大悲,过于激动的戏曲、电视、球赛和拳击宜少看或不看。

  三、注意生活规律和劳逸结合 如注意按时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有午睡习惯者尤应坚持),文体活动(特别是打麻将、打桥牌、打保龄球、跳舞、爬山、竞走、观看电视和上网等)力求适度和适量,保持大便通畅和勿使劲搬抬重物。

  四、注意饮食安全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因一时饮酒、进食或抽烟过量而导致脑出血发病的实例时有所闻,故应力戒暴饮暴食、高糖高脂食物、凶酒劝酒和抽烟,同时不宜进食过于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和过浓的咖啡和茶等兴奋性饮料,但应多次少量地适量地饮水。

  五、注意防暑 如中午不要到户外话动,否则不但容易中暑,且易诱发心脑血管病。加强室内的降温措施和通风,室内外的温差不要太大(以8°C为最好)。从炎热的户外回家后不要对着空调机的冷风长时间直吹,以免导致人体血管调节功能的紊乱和血压的急剧升高。

  六、警惕发病预兆 脑出血的发病虽多较突然,但部分病人在发病前数小时或数日内还是会有一些轻重不等和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先兆症状。故建议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一旦突发头痛加重或由间断性变成持续性。突发头晕或原有头晕明显加重。突发—侧肢体或/和头面、舌部短暂性发麻、乏力或活动欠灵活。或突发嘴角流水漏气、舌头发硬、咬字不准、吐字不清。或突发血压持续升高不降等症状时,应尽快就医和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以确保安全。

5脑出血应该如何护理

  1、心理护理:

  急性期家属及病人的注意力在抢救生命上,而在康复期则往往急于功能恢复,要求很快自理,甚至去工作。要求用新药、新方法治疗者颇多;有部分病人表现悲观、失望,精神抑郁。因此,要多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身残志不残、身残也要志坚;要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疾病和功能,力争取得良好的预后。要与医护人员、家庭配合好,共同战胜疾病。“既来之,则安之”。否则,急于求愈,则容易急躁,反而不利。

  2、注意合理用药:

  由于病人往往同时患有几种病或多种症状,本来医生开给的药物已有多种,亲友或家属不要自行再加用许多药物。过多、过乱的应用药物,对胃、肝、肾或造血系统有可能产生副作用,不但不能加快恢复,反而可引出其他问题。

  3、防止脑卒中再发:

  在恢复期预防再发很有意义。因为脑卒中可以突然再发,发作次数越多,每次的后遗症加起来,预后就更差,死亡率也大大增加。为了防止再发,应注意血压平稳,食入量适宜,心脏、肺部有无合并症等。

  4、做好家庭康复:

  康复期一般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属应了解如何做好家庭康复。这一时期药物已不是主要疗法。

  5、注意康复期护理:

  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保证病人基本的生活需要;做好特种护理,视具体病人、病情施护,如对鼻饲管、尿管、褥疮的护理等。

  6、保证营养和入量适当:

  因脑卒中病人常伴失语,不能正确表达意愿,或有呛咳、咽下困难,不能保证进食,入量常有不足或过多,家属应予足够重视。要定食谱、定入量、定时间供给,必要时经鼻管饲给。

  7、大便通畅:

  大便秘结,排便时过于用力可诱发出血性脑年中、脑栓塞。为了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适当吃芹菜、胡萝卜、水果等。必要时可用药物,如蕃泻时泡开水、麻仁润肠丸、果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