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免疫科 >静脉炎

静脉炎严不严重呢

近年来,临床静脉用药不断增多,患者出现静脉炎的机率也有明显的增高趋势,尤其是以老人为主,对于静脉炎这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总会好的,所以平时可能会忽略,但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而且静脉炎在治疗的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千万不要觉得静脉炎是小病,下面就具体来了解一下静脉炎严不严重呢?

目录 患上静脉炎能运动吗 静脉炎严不严重呢 哪些人是静脉炎高发人群 在日常生活中静脉炎的注意事项 大剂量应用抗生素小心引起静脉炎

1患上静脉炎能运动吗

  在静脉炎发病期应该避免剧烈运动,长时间站立和长时间坐姿,每次时间不宜超过半个小时,以免形成下肢水肿,渗出较多,应抬高患肢,如工作原因必须站立和长时间坐姿的,应半个小时活动一次或者躺下把双足举高三分钟。静脉炎恢复期适当运动,运动以散步形式,每次走路时间不超过一小时,路程不超过二公里,禁止热敷,理疗和超过40度水温的泡浴,更不能进入桑拿蒸房。

  意见建议:血栓性静脉炎应进行Buerger活动,促使侧支循环的建立,减轻疼痛.平卧,抬高患肢,维持1-2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边2-3分钟,同时做踝和趾的伸屈运动,再将患肢放平休息几分钟.反复锻炼4-5次,每天3-4次.要合理的休息,锻炼.

  静脉炎这种疾病实际上是可以运动的,不过这个疾病想要做运动改善的话必须要讲究正规合理的运动,严格来说就是不是什么运动静脉炎患者都可以做,如果静脉炎患者不合适做这些运动,但是却做了,这样静脉炎加重了之后治疗起来也就会有更大的麻烦。

2静脉炎严不严重呢

  静脉渗漏性静脉炎,简称渗漏性静脉炎,中医属“黄鳅痛”,“脉痹”范畴。渗漏性静脉炎可造成局部组织肿胀疼痛。西医临床通常采用热敷、冷敷及硫酸镁湿敷等方法对静脉渗漏性静脉炎进行治疗,在疗效不佳时,中医建议采用芦荟外敷。

  芦荟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现代医学证实芦荟内含有大量蒽醌类化合物,其中以大黄甙含量最高,具有抗炎、抑菌和杀菌作用,能够清除氧自由基,促进细胞再生和伤口愈合作用,还可以防止血管损伤后的平滑肌再生,避免引起血管狭窄。

  另外,芦荟中所含的芦荟素能够软化血管,促进血管弹性恢复;所含的芳香类成分具有镇痛作用,能够减轻患者痛苦。

  以下介绍芦荟外敷的方法:

  取一小段鲜芦荟洗净并减去两边的刺,然后将剖开的芦荟中的胶状物涂在患处皮肤上,外加纱布包扎。每2~3个小时换药一次,每日5~6次,直至患处红肿热痛症状消失,皮肤恢复正常颜色为止。

  芦荟外敷几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高。尤其是在硫酸镁湿敷效果不佳时,可用试试芦荟外敷治疗。

  虽然治疗静脉炎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你在平时也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身体,最好不要经常让你的身体处于一冷一热的状态中,这样可能就会导致你的经脉受伤,久了就会引起静脉炎的症状,有静脉炎之后也不用太过担心,只要你能够及时治疗是会好起来的。

3哪些人是静脉炎高发人群

  当各种原因导致静脉血管内膜增生、管腔变窄、血流缓慢,静脉炎疾病开始发病,患者常出现患肢疼痛肿胀、发麻发冷。造成静脉炎血管病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带有这些因素的高发人群应尤为注意。

  1. 血流速度缓慢的人

  长期卧床、心力衰竭、妊娠妇女的血流速度均缓慢,血小板粘集于血管壁上,易于形成血栓而导致血栓性静脉炎。

  2. 血液凝固性增高的人

  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或凝血因子增高,纤溶活性降低,血液凝固性增高而引起血栓形成。

  3. 血管内膜受损的人

  有的患者静脉注入硬化剂、24小时静脉插管、细菌感染,均可引起血管内膜受损,内膜损伤后粗糙不平,血小板易于粘集,从而引起血液凝固,促使血栓形成。

  4. 外伤导致血管受损的人

  因为种种意外伤害引起的静脉血管失水、失血,也可引起血液浓缩,凝固性增高,血小板数量及粘性增加,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子含量增加,亦可导致血栓性静脉炎。

  静脉炎高发人群及时预防

  静脉炎高发人群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旦血栓形成,治疗则相对困难。作为静脉炎高发人群,平时应从各个方面做好预防工作,避免静脉炎发生给自己增加负担。

  1. 患有其他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或者需要长时间输液的患者,应及时询问医生,调整药物或者采取避免静脉炎的治疗方案,做好治疗期间护理,避免静脉血管受损诱发静脉炎。

  2. 静脉炎高发人群衣着注意宽松,尤其是妊娠期女性不要穿那种会紧紧包裹腰部,腹股沟或者大腿的衣物,这样更容易加重下肢静脉血液负担。

  3. 静脉炎高发人群应注意经常活动锻炼,特别是要经常散步。这样可以锻炼褪的力量,增加腿部血液循环,强化腿部血管。

  4. 一些需要长期站立久坐的职业,应尽可能避免长时间站或坐,多活动双腿,提高静脉炎预防意识,要有静脉炎高发人群的危机感,积极避免疾病发生。

  专家表示:不仅是静脉炎的高发人群,还是其他人,都应注意腿部血管健康,平日多活动双腿,积极避免静脉炎的出现。

4在日常生活中静脉炎的注意事项

  1、避免碰撞伤肢:在护理过程中嘱患者注意安全,严防再次碰撞伤。

  2、加强静脉血管的保护:急性期患者需大量静注扩血管、抗凝及溶栓药物,发热患者需输注抗生素。为保护静脉血管,每日热敷穿刺处2次,做好静脉炎的注意事项,预防浅静脉炎的发生。

  3、抬高患肢:卧床休息,患肢抬高略超过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浅静脉内压力,使疼痛减轻。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30°,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4、下肢静脉炎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肺栓塞。临床护理时若发现患者有咳嗽、胸闷、胸痛、口唇紫绀、咯痰带血等应引起高度重视。除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外,还应及时将情况通知医生。

  5、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颜色的变化:如患肢周径不断增加,说明静脉回流受阻;颜色加深,温度升高说明出现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置。

  通过上面的介绍的在日常生活中静脉炎的注意事项,相信大家对静脉炎已经了解了。最后哈尔滨空军医院血管病(脉管炎)治疗中心专家提醒:患有静脉炎的人,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才能保证治疗的效果和安全。

5大剂量应用抗生素小心引起静脉炎

  药物若使用得当,可以发挥很好的治疗作用,让患者恢复健康;

  但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不能治病,反而可能导致新的疾病发生,危害患者的健康。医生在临床用药时,应尽量避免不治病反致病的情况。

  大剂量引起静脉炎

  24岁的小周今年刚大学毕业,怀着满腹理想和同学一起到南方闯天下。不料,刚到深圳一个月,小周便生病了,咳嗽、发烧……同学将他送到企业医院就诊。他告诉医生,用药剂量可以大一点,自己刚工作,请假不太方便,希望能快一点治愈,好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接诊的医生于是为其使用头孢呋辛静脉滴注,每次4克,每日两次。使用3天后,小周的咳嗽、发烧没有治愈,反而患上了静脉炎。

  用药分析:头孢呋辛是半合成的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阴性杆菌产生的广谱β-内酰胺酶稳定,可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对于轻中度感染,其每日剂量应控制在2.25~4.5 克范围内,剂量过大时,患者注射部位可出现暂时性疼痛,个别患者还会出现静脉炎。

  二联用药致中毒

  63岁的王大妈自从退休后就患上了哮喘,时不时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症状,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差。上个月,她的哮喘又发作了,而且伴有发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为其使用环丙沙星每次0.2克,一日两次;由于哮喘症状严重,医生还加大了氨茶碱的用量,使用氨茶碱每次0.5克,一日两次。结果3天后,王大妈出现了恶心、呕吐、震颤、抽搐、心悸等中毒症状。

  用药分析:环丙沙星是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而氨茶碱是常用的平喘药,二者合用,前者可使后者的肝脏清除明显减少,消除半衰期延长,使患者血药浓度升高,从而出现茶碱中毒症状。二药合用时,应该减少氨茶碱的用量,并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防止中毒反应的发生。

疾病百科 | 静脉炎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
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静脉炎(全称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的急性无菌性炎症,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少数病人可有发热、白细胞总数增高等,患者常常陈诉疼痛肿胀。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如创伤、手术、妊娠、分娩、心脏病、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及长期站立、下蹲、久坐、久卧等,较常见的是外科手术后引发本病。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多见于中、老年人 常见症状: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湿疹样皮炎、皮肤瘙痒、脱屑、色素沉着[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局部疗法、手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