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毫无疑问是支撑我们身体的重要部分,就像是一栋大楼的中心顶梁柱一样。所以,面对颈椎疾病一定不可以随意处理,更不能不负责任的采取不治疗手段。发现了以后,立刻接受正规的治疗,才能早日康复。颈椎病不治能好吗?怎么治?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颈椎病的锻炼方法
颈椎的功能锻炼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和目的,一是促进颈肩部肌肉的血液循环,消除局部肌肉疲劳,预防和缓解颈肩部肌肉韧带的劳损。二是增强颈肩部肌肉的力量,维持颈椎骨关节的稳定性。
颈椎病不是单一的疾病,包括很多种类型:颈型、神经根型、交感型、椎动脉型、脊髓型、混合型等。不同类型的颈椎病,锻炼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颈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导致颈肩部肌肉韧带劳损所致,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不适,无上肢的串痛、麻木、无力或者眩晕。通过坚持锻炼即可缓解症状,锻炼的动作无特殊禁忌,各种动作都可以用,但以颈椎的屈伸动作为最佳。锻炼的节奏要慢,动作要柔和有力。
但对于发病期的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等颈椎病,出现上肢的疼痛、麻木、无力,四肢动作不灵活,头晕等症状,锻炼一定要谨慎,这时做颈椎的屈伸旋转动作往往会使症状加重。因此,病情严重者禁忌做锻炼,尤其是颈椎的后仰锻炼。
另外,做颈椎锻炼,动作姿势也不必做得十分复杂,简单有效就好。一般而言,前屈后伸锻炼就足够了,不必做颈椎的左右上下旋转。
2颈椎病不治能好吗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颈椎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并发症:
1.吞咽障碍
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内有异物感,少数人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等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前缘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也可能是因骨刺形成过速使食管周围软组织发生刺激反应所引起。
2.视力障碍
表现为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大小不等,甚至出现视野缩小和视力锐减,个别患者还可发生失明。这与颈椎病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损有关。
3颈椎病饮食注意事项
1、合理膳食:颈椎病患者在日常的饮食中要注意合理,主食和副食,两者缺一不可,患者切记不可偏食挑食,各种营养都要摄取,这样才可以满足人体的需要。
2、对症饮食:由于颈椎病是椎体骨质增生,骨质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颈椎病患者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C和E的饮食为主。其中钙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鱼、猪尾骨、黄豆、黑豆等含量为多。蛋白质也是形成韧带、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维生素B、E则可缓解疼痛,解除疲劳。别外,如颈椎病属湿热阻滞经络者,应多吃些葛根、苦瓜、丝瓜等清热解肌通络的果菜。如属寒湿阻滞经络者,应多吃些狗肉、羊肉等温经散寒的食物。如属血虚气滞者,应多进食公鸡、鲤鱼、黑豆等食物。总之,对症进食,有利于颈椎病患者的康复。
3、避免暴饮暴食:颈椎病患者在饮食时不要暴饮暴食,否则会造成体内的阴阳失调,加重颈椎病的症状。
4、饮食有度:饮食过寒或过热会使阴阳失调,而致脏腑受伤。如久食生冷寒凉食物会伤脾胃之阳气,导致寒湿内生,从而进一步加重颈椎病的症状。
4颈椎病的病因
颈椎间盘变性(25%):
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早期为颈椎间盘变性,髓核的含水量减少和纤维环的纤维肿胀,变粗,继而发生玻璃样变性,甚至破裂,颈椎间盘变性后,耐压性能及耐牵拉性能减低,当受到头颅的重力和头胸间肌肉牵拉力的作用时,变性的椎间盘可以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间盘间隙变窄,关节突重叠,错位,以及椎间孔的纵径变小,由于椎间盘的耐牵拉力变弱,当颈椎活动时,相邻椎骨之间的稳定性减小而出现椎骨间不稳,椎体间的活动度加大和使椎体有轻度滑脱,继而出现后方小关节,钩椎关节和椎板的骨质增生,黄韧带和项韧带变性,软骨化和骨化等改变。
颈椎间盘向四周膨隆(15%):
由于颈椎间盘向四周膨隆,可将其周围组织(如前,后纵韧带)及椎体骨膜掀起,而在椎体与突出的椎间盘及被掀起的韧带组织之间形成间隙,称"韧带间盘间隙",其中有组织液积聚,再加上微细损伤所形起的出血,使这种血性液体发生机化然后钙化,骨化,于是形成了骨赘,椎体前后韧带的松弛,又使颈椎不稳定,更增加了受创伤的机会,使骨赘逐渐增大,骨赘连同膨出的纤维环,后纵韧带和由于创伤反应所引起的水肿或纤维疤痕组织,在相当于椎间盘部位形成一个突向椎管内的混合物,就可能对脊神经或脊髓产生压迫作用。
钩椎关节压迫神经根及椎动脉(15%):
钩椎关节的骨赘可从前向后突入椎间孔压迫神经根及椎动脉,椎体前缘的骨赘一般不会引起症状,但文献上也有这种前骨赘影响吞咽或造成嘶哑的报告,脊髓及神经根受压后,开始时仅为功能上的改变,如不及时减轻压力,逐渐会产生不可逆的变化,因此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效,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补充说明:
颈椎病主要因为颈椎间盘和颈椎及其附属结构的退行性改变引起。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样,不能单纯用机械压迫因素来解释,还有血管因素和化学因素在起作用,因而引起水肿及炎症引发或加重了神经症状。
5颈椎病的检查
一、颈椎的试验检查
颈椎病的试验检查即物理检查,不需借助仪器,它包括:
1.前屈旋颈试验:令患者颈部前屈,嘱其向左右旋转活动,如颈椎处出现疼痛,表明颈椎小关节有退行性变。
2.椎间孔挤压试验(压顶试验):令患者头偏向患侧,检查者左手掌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叩左手背,则出现肢体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力量向下传递到椎间孔变小,有根性损害;对根性疼痛厉害者,检查者用双手重叠放于头顶,间下加压,即可诱发或加剧症状,当患者头部处于中立位或后伸位时出现加压试验阳性称之为Jackson压头试验阳性。
3.臂丛牵拉试验:患者低头,检查者一手扶患者头颈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作相反方向推拉,看患者是否感到放射痛或麻木,这称为Eaten试验,如牵拉同时再迫使患肢作内旋动作,则称为Eaten加强试验。
4.上肢后伸试验:检查者一手置于健侧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于患者腕部,并使其逐渐向后,外呈伸展状,以增加对颈神经根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表明颈神经根或臂丛有受压或损伤。
二、颈椎病的X线检查
正常40岁以上的男性,45岁以上的女性约有90%存在颈椎椎体的骨刺,故有X线平片之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现将与颈椎病有关的X线所见分述如后:
正位:观察有无枢环关节脱位,齿状突骨折或缺失,第七颈椎横突有无过长,有无颈肋,钩锥关节及椎间隙有无增宽或变窄。
三、侧位
1.曲度的改变:颈椎发直,生理前突消失或反弯曲。
2.异常活动度:在颈椎过伸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中,可以见到椎间盘的弹性有改变。
3.骨赘:椎体前后接近椎间盘的部位均可产生骨赘及韧带钙化。
4.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可以因为髓核突出,椎间盘含水量减少发生纤维变性而变薄,表现在X线片上为椎间隙变窄。
5.半脱位及椎间孔变小:椎间盘变性以后,椎体间的稳定性低下,椎体往往发生半脱位,或者称之为滑椎。
6.项韧带钙化:项韧带钙化是颈椎病的典型病变之一。
四、斜位
摄脊椎左右斜位片,主要用来观察椎间孔的大小以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的情况。
五、颈椎病的肌电图检查
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肌电图是由于不论是颈椎病还是颈椎间盘突出症都可使神经根长期受压而发生变性,从而失去对所支配肌肉的抑制作用,这样,失去神经支配的肌纤维,由于体内少量乙酰胆碱的刺激,可产生自发性收缩,因此,在一侧或两侧上肢肌肉中出现纤维电位,偶而出现少数束颤位,小用力收缩时,多相电位正常,不出现巨大电位,大用力收缩时,呈完全于扰相,运动单位电位的平均时限和平均电位正常,振幅为1~2毫伏,颈椎病因椎间盘广泛变性,引起骨质增生,损害神经根的范围较广,出现失神经支配的肌肉也多些,在病变的晚期和病程较长的患者,在主动自力收缩时,可以出现波数减少和波幅降低,而颈椎间盘突出症往往为单个椎间盘突出,其改变多为一侧上肢,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范围呈明显的节段分布。
六、颈椎病的CT检查
CT业已用于诊断椎弓闭合不全,骨质增生,椎体暴破性骨折,后纵韧带骨化,椎管狭窄,脊髓肿瘤所致的椎管扩大或骨质破坏,测量骨质密度以估计骨质疏松的程度,此外,由于横断层图象可以清晰地见到硬膜鞘内外的软组织和蛛网膜下腔,故能正确地诊断推间盘突出症,神经纤维瘤,脊髓或延髓的空洞症,对于颈椎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临床检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压痛点椎旁或棘突压痛,压痛位置一般与受累节段相一致。
(2)颈椎活动范围即进行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活动的检查,神经根型颈椎病者颈部活动受限比较明显,而椎动脉型颈椎病者在某一方向活动时可出现眩晕。
(3)椎间扎挤压试验让患.者头向患侧倾斜,检查者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掌轻叩击左手臂背侧,如出现根性痛或麻木则为阳性,在神经根症状较重者则双手轻压头部即可出现疼痛,麻木表现或加剧。
(4)椎间扎分离试验对疑有根性症状者,患者坐位,双手托住头部并向上牵引,如出现上肢疼痛麻木减轻者则为阳性。
(5)神经根牵拉试验.又称臂丛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转向健侧,检查者一手抵住耳后部,一手握住手腕向相反方向牵拉,如出现肢体麻木或放射痛即为阳性。
(6)霍夫曼民征检查右手轻托患者之前臂,一手中食指夹住其中指,用拇指叩击中指指甲部,若出现阳性即四指屈曲反射,则说明预部脊髓,神经损伤。
(7)旋颈试验又称椎动脉扭曲试验,病人坐位,做主动旋转颈部活动,反复几次,若出现呕吐或突然跌倒,即为试验阳性,提示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8)感觉障碍检查对颈椎病人做皮肤感觉检查有助于了解病变的程度,不同部位出现的感觉障碍可确定病变颈椎的节段;疼痛一般在早期出现,出现麻木时已进入中期,感觉完全消失已处在病变的后期。
(9)肌力的检查颈椎病损伤神经根或脊髓者,肌力均下降,若失去神经支配则肌力可为零,根据各肌肉支配的神经不同可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及节段。
温馨提示:
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