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胆囊疾病,但是很多人对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都不是很清楚,这样也就导致了对于胆囊息肉的防治工作很难展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胆囊息肉的详细内容,看看胆囊息肉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
目录
1胆囊息肉的原因
1、没有规律饮食、不爱吃早餐的人群,是引起胆囊息肉形成的原因。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2、喜欢喝酒也是胆囊息肉形成的原因。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及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3、胆囊息肉形成的原因还包括平时经常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容易患胆囊息肉。如爱吃蛋黄、鱼子、动物肝、脑、肠等。胆汁中胆固醇增高,易于形成胆固醇结石。植物油既可降低胆固醇,又可促使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防止胆石形成,故宜以植物油为主。油炸、油煎食品最好不吃,以免诱发胆绞痛。烹调上尽量清淡、少油,家蒸、煮,忌煎、炸。
4、平时经常爱吃纤维素含量高,多渣的食物的人群,经常对胃肠产生刺激,容易患胆囊息肉。
2胆囊息肉的症状表现
1、有症状胆囊息肉的表现
有些胆囊息肉会出现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一些胆囊息肉的患者不会出现像胆结石发病时类似胆绞痛的症状,反而症状比较不典型,多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多数胆囊息肉患者不了解该症状,就为胆囊癌的发生筑造了温床。而有些,胆囊息肉并发胆结石时会使胆囊癌的发生机率提高,当胆囊息肉并发胆结石时会表现为上腹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放射到肩背或胸部,伴恶心呕吐,如果同时并发胆道感染,可随之发生寒战、发热、黄疸。
2、无症状胆囊息肉的表现
85%以上胆囊息肉多无症状,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需要提起大家注意的是,无症状胆囊息肉的治疗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多数胆囊息肉在癌变中乃至癌变后都无明显症状,在不知不觉中癌变是胆囊息肉的一大特点。
3胆囊息肉怎么治疗
通过辨证施治。从患者全身的角度来考虑,而不是局限在致病菌发生病灶本身,而是将局部病灶的治疗与整体治疗有机结合起来可以采取自我调理法,一般胆囊息肉往往因为平时饮食生活习惯的无节制,不规律而引起的,需要从饮食方面进行调整,进行自我约束,尤其注意少吃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控制脂肪及胆固醇摄入量,减轻胆囊负荷。
保肝利胆,找回健康。以中药治疗胆囊息肉主要是疏肝利胆、清热泻火、健脾祛湿为主,治疗平稳,没有副作用,不伤肝伤肾,尤其是能改变机体致息基因的环境、抑制胆囊息肉复发,既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又可抑制胆囊息肉的生长。采取紫花苦菜红糖汤饮法,取1取紫花苦菜15g,红糖适量,置于不锈钢的锅中,加清水1000毫升进行煮汤,煮好后加红糖,每天三次,煮一次可以用1-2天左右。
调整习惯,合理膳食。从生活细节入手,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进一步抑制病情的发展,胆囊息肉患者饮食中应当减少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入,不吃或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如果因口感需要可适当用一些橄榄油来烹制食品。要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满足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如瘦肉、水产品、豆制品等。
作息规律,饮食有节。胆囊息肉患者应注意生活作息要规律,不宜过度劳累;多运动,切忌久坐不动;多饮水,一天饮水2500毫升左右。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因为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粘稠的和含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道内,因此可以预防胆囊息肉的发展。
吃好早餐,加强锻炼。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在忙碌中度过,很多朋友为了省事,总是到饿极了才吃东西,有的甚至不吃早餐。这些对于胆囊息肉的康复有极坏的影响。肝脏主要负责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另外加强身体锻炼,但宜劳逸结合。不要劳累。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胆囊息肉的发现时间迟早,以及息肉大小要采取适当的方法也就是手术疗法,胆囊最好不要手术,一般手术都是把胆囊息肉与胆囊一起进行切除,胆会影响到人体自身免疫功能,如果胆囊息肉超过1cm以上一般会让你考虑切除,谨慎从之。
4怎么饮食预防胆囊息肉方法
仔细了解下来,苏小姐和她的同事们有一个相似的生活习惯——他们往往要倒夜班,倒晚夜班的时候早上就不想起来吃东西,有时候下午一两点饿的实在不行了,才会想起来吃东西。不吃早饭和早饭吃得太晚都会使胆汁排泄受阻,可能增加胆固醇结晶性质的胆囊息肉的发病风险。
武警番禺分院朱国清副主任说, “胆囊息肉”分两种:一种是标准的息肉,即在胆囊壁上长出的一块“肉疙瘩”,是胆囊本身的腺体、肌层增生引起;另一种在检查中也显示为“肉疙瘩”状,但其实是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而形成的。大多数“胆囊息肉”属于第二种情况。
“假设一个人前一天7点吃晚饭,第二天不吃早饭,到了十一二点吃午饭,相当于连续十六七个小时没有排泄胆汁,胆汁会非常浓缩”,朱国清副主任说,“很容易理解,如果早饭吃得太晚,与7点钟吃早饭的人相比,14点钟吃早饭的话,等于把浓缩的胆汁在胆囊里多贮存了7个小时,就会更加浓缩。 ”
胆囊息肉癌变比例1%,死亡率100%
有报道显示,由于胆囊息肉发生癌变的比例大约为1%,癌变的病程也比较长,所以,临床上很多患者和医生对其并不重视。但是,由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炎等发展而来的胆囊癌死亡率高达100%。预防的主要方法是一旦发现胆囊出现问题,尽量切除,很多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的病人因为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忽视治疗,有的有了症状也不愿意切除胆囊,其实保胆治疗的效果并不好。
应坚持饮食清淡、三餐规律
朱国清建议,应该坚持每天早晨按时吃早饭,让胆囊收缩一次、把胆汁排出一部分,这样一来,胆囊中贮存的胆汁浓度便不会很高,引起胆固醇结晶性质的胆囊息肉的概率也就大大减小了。不仅是早饭,饮食规律、三餐定时同样很重要
5胆囊息肉的饮食护理方法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隆起的一类病变,胆囊些息肉在接受治疗的同时饮食也是很重要的,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下胆囊息肉患者的饮食护理。
胆囊息肉患者的饮食应该规律,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
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