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人体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器官,全身的血液流动都需要依靠心脏功能来维持。不过,心脏是十分脆弱的,生活中很容易受到伤害。本身来说儿童的体质就比较差,各个器官的功能都没发育成熟,所以心脏也很容易出现问题。心律不齐就是很常见的儿童病症,那么,儿童心律不齐的症状都有哪些?
目录
1如何判断心律不齐的严重程度
1、是否伴有其它症状
严重疾病引起的心律不齐,多伴有一些症状,常见有头晕、胸闷、胸痛、气急、多汗、颜面苍白、四肢发冷、抽搐、昏迷等。轻微的心律不齐仍可以照常工作和学习。
2、发作的持续时间
如果心律不齐来得迅猛,且发作时间持续较长或发作频繁,每分钟早搏超过5次以上,多表示病情较重,应及时就医。来势不急、持续时间又短,或发作次数少,则多表示病情较轻,可以观察一段时间。
2儿童心律不齐的症状是什么
心律不齐症状:
1、心悸(一种患者自身能够感觉到的心跳变快加重);
2、心跳缓慢这也是心律不齐的症状;
3、心律不齐的症状还表现出不规则心跳;
4、心跳之间心脏暂停。严重疾病引起的心律不齐,多伴有一些症状,常见有头晕、胸闷、胸痛、气急、多汗、颜面苍白、四肢发冷、抽搐、昏迷等。轻微的心律不齐仍可以照常工作和学习。
心律不齐预防:
1、预防诱发因素:
一旦确诊后病人往往高度紧张,焦虑,忧郁,严重关注,频频求医,迫切要求用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诱因的防治,常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常见诱因:吸烟,酗酒,过劳,紧张,激动,暴饮暴食,消化不良,感冒发烧,摄入盐过多,血钾,血镁低等,病人可结合以往发病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避免可能的诱因,比单纯用药更简便,安全,有效。
2、稳定的情绪:
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精神因素中尤其紧张的情绪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遇事自己能宽慰自己,不看紧张刺激的电视,球赛等。
3、自我监测:
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时,病人自己最能发现问题,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如发现出现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积极治疗,防止拖延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和不可逆的并发症,心房纤颤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称前驱症状,如心悸感,摸脉有“缺脉”增多,此时及早休息并口服安定片可防患于未然。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了心律不齐的问题,那么父母应该多让孩子吃一些含有大量钙质以及维生素的食物,这些食物都可以保证心肌的营养以及代谢。还应该多让孩子吃一些水果以及蔬菜,比如香蕉、芹菜等等。不要给孩子吃那些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3警惕心律失常的六大症状
1.早搏。这种心律失常无害,通常不会引起症状,有时会让人感到胸部阵跳或心跳略过。早搏可发生在任何人群之中,一般无需治疗。压力过大、运动过度、摄入过多的咖啡因或尼古丁也会造成早搏,此时需要告知医生,并对生活方式做出调整。
2.心动过速。由于运动、兴奋或发烧所造成的心动过速通常没有大碍,也无需治疗。但“发作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十分危险,甚至会造成心脏骤停,需要引起警惕。心动过速更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3.心动过缓。成年人每分钟心跳次数不到60次被称为心动过缓,常见于年轻人和身体素质非常好的人(如运动员),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心脏病发作、甲状腺功能不够活跃或年老体衰也会造成心动过缓。在这些情况下,服用药物或植入心脏起搏器是必要的。
4.房颤。心房颤动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有专家认为,房颤本身并不会危及生命,但可使中风的风险增加5倍,因为它让血液淤积和凝结在心房里。服用稀释血液的药物及射频消融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5.室颤。心室颤动是心律失常最致命的一种类型。由于心室处理了循环系统的大部分“重体力活”,室颤会导致血流几近停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戈登·托马斯利教授说:“室颤病人如果没能在几分钟内得到救治就会死亡”,可见其危险性之高。室颤常发生在有潜在心脏病的人群之中,可通过植入除颤器(如果停止跳动,则电击心脏)来治疗。
6.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来自于心房的电脉冲信号过弱或传导不正确,无法传到心室,造成心跳过慢,甚至有心脏骤停的风险。其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射频消融术及植入心脏起搏器等。
4心律不齐的病因
1.新陈代谢异常
体内电解质例如,钾、钠、钙不平衡,内分泌失调。
例如
甲状腺功能亢进。
2.情绪
尤其是在我们的情绪激动的时候,我们体内分泌的物质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心脏跳动。
3.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变,及先天性心脏病等。
4.药物
除了部份的药物可能会引起心律不齐外,咖啡中的咖啡因,香烟中的尼古丁,及酒精,到—定的剂量时,也会造成心律不齐。
5心律不齐是怎么回事
1.窦性心跳过缓
心率低于六十次/分,跳动规则,因为运动能增强心脏功能,因此在静息状态下,心只要跳动40-60次,可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这是运动的好处。如果心跳每分钟30次以下,通常代表传导异常,需要请医生检查。
2.期外收缩
早期收缩在心脏某处发出异常电波,使心脏多跳动了—下,若发生频率不高,通常影响不大,若发生频率高,或连续两个以上期外收缩—起发生,则易引起更严重的心律不齐,对心脏功能有影响。
3.心房颤动
这种心律不齐,通常代表有潜伏心脏病的可能,但甲状腺功能亢进,长期控制不良也会引起这种心律不齐。发作时心房收缩可达到每分钟350次,因为收缩速度太快,反而没有达到帮浦之收缩作用,心房只是在颤动,血液—直在心房空转,只有靠重力作用将心房的血液输送到心室,再由心室打到心脏以外,因此心输出量比正常减少25%,因为血液在心房停留的时间较久空转的关系,容易产生血凝块,若不幸血凝块被输送到心脏以外的血管,就会造成血管栓塞,脑中风及肺梗塞等合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