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青春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候体内的代谢就会比较旺盛,汗腺和皮脂腺分泌过多,这样很容易在脸上和身上长一些青春痘,也就是我们所要的痤疮,如果在脸上长有很多的痤疮是非常影响到人的美观,这样不利于正常生活,那么,脸上痤疮应该如何治疗呢?小面就由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目录
1痤疮有几种类型
一、黑头粉刺:由于过多的皮质分泌,皮质分泌旺盛,相对毛孔变小。并且堵塞在毛囊口的乳酪状半透明的脂栓,经过氧化,露在毛囊口的外端变黑,形成像米粒般大小的小黑点。
二、白头粉刺:谷粒至绿豆大小,毛囊和丘疹顶端形成脓疱,破后脓液粘稠,愈后遗留瘢痕。
三、丘疹性痤疮:痤疮炎症继续扩大、深入,使痤疮颜色变深红,还没有出脓疱的状态。触摸伴有疼痛感。
四、脓包性痤疮:痤疮化脓,皮肤深层产生脓疱,是炎症开始严重状态,脓不出皮肤表面。
五、硬结性痤疮:皮质块儿浸润较深,痤疮呈暗红色突出表面,之后可能会留下疤痕。
六、囊肿性痤疮:指的是脓或皮脂等成口袋形状的痤疮,又大又红。皮脂囊肿内带有血的粘稠脓液,破溃后容易形成瘢痕。
2青春期长痤疮应该如何治疗
痤疮的分级治疗
(1)1级 一般采用局部治疗,首选外用维A酸类制剂。
(2)2级 联合外用维A酸类及过氧化苯甲酰或抗生素,必要时联合口服抗生素。
(3)3级 常常需要联合治疗,口服抗生素联合外用过氧化苯甲酰和/或维A酸类药物为首选。有指征的女性患者也可考虑抗雄激素治疗。
(4)4级 口服异维A酸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作为一线治疗。对于炎性丘疹和脓疱较多者,也可先系统应用抗生素联合外用过氧化苯甲酰,待皮损明显改善后再改用口服异维A酸序贯治疗。
4.痤疮的维持治疗
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待皮损明显消退以后均应继续维持治疗,首选外用维A酸类药物,维持治疗6~12个月,必要时可联合过氧化苯甲酰。
日常护理
每日一到两次温水洗脸,清洁皮肤,忌用手挤压或搔抓皮损。忌用油脂类、粉类化妆品和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软膏及霜剂。
3治疗痤疮疾病需要多少钱
治疗痤疮的费用与以下因素有关:
1、医院的选择:由于每家医院的医疗水平不同,配套的诊疗设备以及医护人员的水平不一样,所以在收费方面也自然不一样。而且不同地域的消费水平不一样,也导致了不同地域医院的收费标准不一样,因而痤疮治疗费用还得看医院的选择。
2、痤疮类型:痤疮的类型分为粉刺、丘疹、脓包、囊肿结节等,痤疮的发病程度为轻度、中度、重度,而这些都是与治疗费用息息相关的。总之,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痤疮,其治疗费用是不相同的。
3、患者的体质:在治疗痤疮时,由于每个患者的体质不一样,对治疗的敏感度不一样,患者所需花费的治疗时间,以及具体的治疗方案也不一样,所以痤疮的治疗费用,也与患者的体质分不开。
4痤疮有什么危害
1、痤疮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如在生活中有不少的青年人,在患了痤疮后,由于自身堆积,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等到了后期,病情就会严重恶化,形成毁容性疤痕脸,造成心理压力过大,羞于见人,性格变得孤僻,非常自卑,引发青春期忧郁症,严重影响心理健康。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痤疮,让青春痘不再逗留。
2、痤疮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除了心理健康之外,化脓感染性损害,对身体确有一定威胁。急性化脓病变可有发热、畏寒、不适、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多等全身症状,慢性化脓性病变,则可形成感染灶,对身体的影响虽较隐匿,但也更深更广。
几种重症型痤疮如聚合性痤疮、坏死性痤疮及暴发性痤疮等,皮损主要是大的结节、囊肿、脓肿和溃疡,并形成疤痕,对身体影响更大,有的尚伴有全身症状,治疗起来亦比较困难。这些患者的头面部,全是大片的结节、囊肿、脓肿和硬瘢,多处流脓渗血,患者苦不堪言。如果此型痤疮与重症结核病同患,二者将互为因果,构成恶性循环,患者多衰竭而亡。
5女性痤疮患者的护理要注意什么呢
一、避免情绪焦虑和紧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要认识到这是一种暂时的生理现象。
二、洗脸时可用毛巾轻轻擦皮肤,让淤积的皮脂从皮肤排出,但绝不能用手去挤、掐、挖粉刺,这样做容易感染形成脓疱和瘢痕。如果局部有感染现象,可用硫磺、硫酸锌等外用医,也可较长期的口服小量消炎医,这些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三、保持皮肤清洁,常用温水洗脸,避免用碱性大的肥皂,不用多油脂和刺激性强的化妆品,以免进一步填塞毛囊,使痤疮加重。
四、平时多食富含维生素A/C/F和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饮食清洁,少吃甜食和油腻食物,少吃姜、蒜、辣椒,少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不吸烟、不酗酒、保持大便通畅。
治疗痤疮日常护理很重要,首先痤疮患者要特别的注意个人卫生方面,特别是面部的痤疮患者,要每天进行面部清理,清洗次数一到两次就可,在生活方面,长时间的酗酒和吸烟会造成痤疮的出现,所以在患病期间一定要戒掉这些习惯,而且尽量减少晒太阳、风沙等。这些都会对痤疮造成一定的影响。
温馨提示:
痤疮与日常生活习惯、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等有关,在生活中要注意面部清洁,合理的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劳逸结合,保持精神愉快。这样可预防此病的发生。